魚油,靈丹妙藥還是健康殺手?
————8品牌魚油測評報告
魚油,被譽為「血管清道夫」和「腦黃金」,在中老年人群體中備受歡迎,也是兒女關愛和孝敬父母的常備品。
降血脂、預防動脈硬化、有利於智力發育,魚油的功效被吹捧得神乎其神!
但面對市面上琳琅滿目的各類魚油產品,你該怎麼選?哪款魚油更新鮮、更安全、效果更好?
2016年6月,《消費者報導》向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送檢了善存、自然之寶、安利紐崔萊、澳佳寶、湯臣倍健、Swisse、康恩貝和健安喜等8品牌魚油,對比測試其EPA、DHA、脂肪酸等功能性指標,以及過氧化值、酸價、汞、多氯聯苯及魚油膠囊外殼的重金屬鉻等安全性指標。
測試結果顯示,善存、澳佳寶、康恩貝等3品牌魚油的DHA和EPA實際含量低於其標籤宣稱值,貨不對板;自然之寶、健安喜等兩款魚油的過氧化值超標,或已腐敗變質;澳佳寶的魚油膠囊重金屬鉻超標,有致癌風險。
看來,市售國產和進口魚油的安全衛生情況堪憂,消費者在購買時要謹慎挑選,多留心眼。
測評報告一:善存、澳佳寶、康恩貝DHA和EPA含量貨不對板!
每逢佳節,探親送禮,很多消費者會給父母購買魚油類保健產品,寓意健康和長壽。
而魚油具有怎樣的實際功效?深海魚油和淺海、普通魚油有什麼不同?
2016年6月,《消費者報導》向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送檢了善存、自然之寶、安利紐崔萊、澳佳寶、湯臣倍健、Swisse、康恩貝和健安喜等8品牌魚油,對比測定其EPA、DHA等不飽和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的含量。
檢測結果顯示,安利紐崔萊的EPA和DHA總含量最高;而康恩貝、澳佳寶和善存3品牌魚油的EPA、DHA含量低於標籤值,其中康恩貝的EPA僅為標籤值的85.6%。消費者在購買時要慎重選購,小心貨不對板。
三款魚油DHA、EPA含量低於標籤值
魚油是指從魚中提取的油脂,主要富含歐米伽-3不飽和脂肪酸。
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在參與問卷的257名消費者中有72%和53%的人認為魚油具有調節血脂和健腦益智的作用;但實際服用後,有88.71%的消費者反饋沒有或不知道有沒有作用。(如圖1)
那魚油究竟具有怎樣的功效?
魚油的主要組成成分是脂肪,包括不飽和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更有益於人體健康,但是消費者在服用魚油類產品時將不可避免地攝入一定量的飽和脂肪酸,過多的飽和脂肪酸會給人體健康帶來危害。
食品安全博士雲無心表示,「一般認為飽和脂肪酸會對人體的心腦血管不利,攝入過多會引起肥胖、動脈硬化、血脂升高和血栓等問題。因此,普遍認為用不飽和脂肪酸代替飽和脂肪酸對健康更有利。」
而魚油類產品因其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明顯高於飽和脂肪酸,因此,對特殊群體(如中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人群)更為有利。
那魚油中飽和脂肪酸與不飽和脂肪算的含量究竟有多少?哪款魚油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更高?
檢測結果顯示,魚油約含有60%的不飽和脂肪酸和30%的飽和脂肪酸以及10%的維生素E(為了防止魚油氧化),其中安利紐崔萊和康恩貝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如圖2)
「消費者其實不用過分擔心魚油中的飽和脂肪酸,與其它日常攝入量(如牛肉、糕點、油炸食品等)相比,魚油中的含量基本上不值得一提。」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表示。
她指出,消費者在購買魚油時主要是看其不飽和脂肪酸中EPA和DHA的含量。
在歐米伽-3不飽和脂肪酸中,對魚油品質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EPA(二十碳五烯酸)。
「DHA俗稱腦黃金,EPA被稱為血管清道夫,它們是大腦發育和人體正常工作的必不可少成分。」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卞華偉強調。
他說,DHA還是人體神經合成的必要成分,對嬰幼兒的發育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
EPA和DHA作為魚油的功效成分,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魚油的品質。
國家一級營養師焦通表示,在魚油產品中EPA+DHA的總含量越高,其效果越好。消費者一般只能從其外包裝上獲知含量,但其真實含量則不得而知。
另一方面,魚油類產品並沒有相應的國家標準進行監管,僅在水產行業推薦標準《SC/T 3503-2000(多烯魚油製品)》中要求:市售魚油的DHA和EPA含量要不低於標示值。
檢測結果顯示,善存的DHA含量,康恩貝和澳佳寶的EPA含量均低於其產品標示值,貨不對板。其中康恩貝的EPA含量僅為標示值的85.6%。(圖3)
對於測試結果,康恩貝公司向本刊表示,已將同一批次的魚油產品送至第三方檢測機構並採用同一種方法進行檢測。從其提供的檢測報告來看,EPA的含量為 26.3 g/100g,與本刊檢測的結果相差甚遠。
善存所屬的惠氏製藥有限公司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則表示,善存的EPA和DHA是按照《GB/T 5009.168(食品中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測定)》的方法進行測定,與本刊的檢測方法不同。此外,其表示該企業的內控標準是DHA≥9.6 g/100g,EPA≥14.4g /100g。單就該檢測數值而言,該產品是符合企業內部要求的。
而負責此次檢測的工程師則表示,「即使不同檢測機構的測試環境、設備、人員有差異,但採用相同的方法檢測同一批次的產品,結果只會出現稍微的差異,並不可能那麼巨大。」
而至於為何善存的內部要求DHA≥ 9.6g/100g但產品包裝卻標示12g/100g?惠氏製藥對此並未給出回復。
深海魚油和淺海、普通魚油有什麼區別?
市售魚油主要包括深海魚油、淺海魚油和普通魚油,而深海魚油備受廠家和消費者的關注。
調查問卷結果顯示,有86.77%的消費者更青睞深海魚油。在此次送檢的8品牌魚油中,安利紐崔萊、自然之寶和健安喜等3品牌在外包裝上標示為深海魚油,其餘的只標示魚油或魚油膠囊。但令人不解的是,記者在電商上諮詢各品牌客服,其均表示自己的產品為深海魚油。
「深海魚油是由深海魚製成的,此類魚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多,DHA和EPA的含量要高於普通魚類。」國家一級健康管理師王桂真接受《消費者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
她指出,北歐的挪威和北美的阿拉斯加地區的深海溫度低、汙染少,因此,其生產的魚油純度和品質更好。
雲無心表示,「『深海』其實只是一個營銷概念,暗示消費者來自深海魚的油更安全、品質更好。但這並沒有事實依據。」
至於「深海」具體有什麼含義,多方專家均表示不清楚。
據記者了解,目前也有研究表明一些淺海魚的DHA和EPA含量並不低於深海魚,特別是秋刀魚。
從測試結果來看,8品牌魚油的DHA和EPA總含量均在30 g/100g左右,相差不大。
魚油降血脂的效果可能並不明顯
根據調查問卷結果顯示,有72.37%的消費者關心魚油調節血脂的功能。
卞華偉則認為,雖有動物實驗證明魚油具有調節血脂的功效,但臨床效果並不明顯。
雲無心也強調,此前有較多的證據顯示魚油對心血管健康有一定的作用,如降低血脂。但是最近的研究卻顯示其作用並不明顯。
此外,魚油類產品也不可任意使用。
「脂肪有好處也有壞處,對於屬於不飽和脂肪酸的EPA和DHA也是如此,如若攝入的不飽和脂肪酸過多則其在體內易被氧化,產生的過氧化物和自由基能加速細胞的老化及癌症的產生。」卞華偉強調。
王桂真也表示,並不是所有的人群都可以服用魚油。DHA的比例遠高於EPA的魚油適用於孩子,以提高記憶力為主;而DHA的比例等於或小於EPA的魚油更適用於老人,兒童不宜服用。
此外,有凝血功能不全(血友病患)、過敏體質者的人群不宜食用魚油。對於正在進行外科手術或是服用消炎藥的人群,食用前最好先諮詢醫生的意見。
測評報告二:自然之寶、健安喜、澳佳寶超標,進口魚油質量堪憂!
魚油雖然有著一些營養成分,但如果魚油裡的油脂發生了變質或原料不安全,就有可能變成健康殺手。
那麼,市售魚油哪一款更新鮮、更安全呢?
2016年6月,《消費者報導》向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送檢了善存、自然之寶、安利紐崔萊、澳佳寶、湯臣倍健、Swisse、康恩貝和健安喜等8品牌魚油,對比測試其油脂的過氧化值、酸價、汞、多氯聯苯以及魚油膠囊外殼的重金屬鉻等安全指標。此外,本刊還製作小實驗對魚油的類型進行鑑別。
測試結果顯示,8款魚油產品中僅有康恩貝為乙酯型,或經過人工改性,產品不夠天然;自然之寶和健安喜的過氧化值超標,或已酸敗,產品不夠新鮮;澳佳寶的鉻含量超標,長期服用將有致癌的風險。
甘油酯型魚油更天然
魚油主要分為兩種類型:甘油酯型和乙酯型。這二者有什麼區別呢?
「一般來說,甘油酯型是魚油的天然結構,乙酯型是人工分子改性而得到的。類型的差異對於EPA和DHA的含量沒有影響,但可能會影響到它們的代謝吸收方式。此外,魚油乙酯化可以提高歐米伽-3的含量,但吸收率會較低。」食品安全學博士雲無心接受《消費者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
網上有流言稱「能溶解泡沫的魚油才是好的魚油」,並強調說既然魚油能溶解泡沫,必然能溶解血脂。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不可靠的。
泡沫的成分是聚苯乙烯,能夠被丙酮、乙酸乙酯等有機溶劑溶解。天然型的甘油酯型魚油是不能溶解泡沫的;而乙酯型魚油由於經過人工改性,其結構與泡沫的相似,根據「相似相容」原理,所以能夠溶解泡沫。但值得注意的是,只有高純度的乙酯型魚油才能溶解油脂。
而本刊此次送檢的魚油產品的外包裝上,均無類型的標示。國家一級營養師焦通表示,國家標準並不強制標註,消費者在購買時也難以區分。
對此,《消費者報導》進行小實驗來幫助消費者區分上述8品牌魚油的類型情況。
在《GB 28404-2012保健食品》中規定, 將樣品與無水乙醇混合後,如果油樣不溶於乙醇且出現明顯的分層現象,則判斷此產品為脂肪酸甘油酯型油類製品;若靜置後,看不見油狀液滴,溶解完全且溶液清澈透明,可判斷此產品為乙酯型油類製品。
實驗結果顯示,康恩貝屬於乙酯型魚油,由人工改性而成;其它7款魚油均是甘油酯型,天然程度較高。(如圖4)
自然之寶、健安喜過氧化值超標,產品或已酸敗!
天然的魚油備受推崇,新鮮的油脂也必不可少。
「過氧化值和酸價是衡量魚油新鮮度的重要指標,它們的含量越低說明魚油越新鮮。如果過氧化值超標,則魚油的氧化比較嚴重,或已酸敗。」雲無心表示。
根據水產行業標準《SC/T 3503-2000(多烯魚油製品)》中的要求,甘油酯型過氧化值≤5 mmol/kg、酸價≤1.0 mg/g;乙酯型過氧化值≤ 7.5 mmol/kg、酸價≤1.0 mg/g。
檢測結果顯示,8品牌魚油產品的酸價均在標準要求範圍之內;但自然之寶和健安喜的過氧化值分別為6.55 mmol/kg和5.6 mmol/kg,均超過標準值。(圖5)
對此,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卞華偉表示,如果食用過氧化值超標的魚油,雖不會有生命危險,但還是不建議消費者食用。
澳佳寶魚油膠囊的鉻超標
魚油膠囊外殼的來源一般是明膠,但有部分企業為了降低成本,追逐利潤,會使用工業明膠替代食用明膠或藥用膠囊,因此「毒膠囊」的事件屢有發生。
在調查問卷中,63%的消費者擔心魚油的生產原料差,如魚油來自劣質色拉油、魚油膠囊來自皮質下腳料等。
「鉻化合物是一種致癌物質,如若使用劣質原料生產的膠囊一般鉻含量都比較高,長期服用危害頗大。」焦通說。
此外,雲無心亦表示,「鉻超標說明製造將囊使用的原料不合格。六價鉻是一種有害汙染物,攝入量越低越好。膠囊中的這些鉻絕對量並不大,但這是人們可以通過合格產品避免攝入,所以鉻超標的膠囊也是不該接受的。」
檢測結果顯示,共有3款魚油產品檢出鉻成分,其中澳佳寶魚油的鉻含量為2.7 mg/kg,超過了《中國藥典》和《GB 6783-2013 明膠》2.0 mg/kg的要求。(圖6)
8品牌魚油均未檢出多氯聯苯和汞
多氯聯苯是一種環境汙染物,具有致癌性,容易累積在脂肪組織,造成腦部、皮膚及內臟的疾病,並影響神經、生殖及免疫系統。
美國市場上就曾出現某些品牌的魚油多氯聯苯超標,英國食品安全局也曾對市場上的魚油產品進行檢測並發現多氯聯苯超標。
而汞在生物鏈的傳遞過程中容易富集在魚的體內,若海洋受到汙染則魚體內的汞含量會大大提高。而汞容易在人體器官中積累,導致慢性中毒。
不過,此次檢測結果顯示,多氯聯苯(檢出限為<0.5ug/kg))和汞(檢出限為<0.010 mg/kg)均未檢出。
測評報告三:湯臣倍健魚油綜合評價較優,國外進口魚油安全堪憂
根據《消費者報導》的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在257名消費者中有76%的人更傾向於購買進口魚油,購買國產魚油的只佔24%。
進口的魚油真的要比國產的好?它們真的安全嗎?
2016年6月,《消費者報導》向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送檢了善存、自然之寶、安利紐崔萊、澳佳寶、湯臣倍健、Swisse、康恩貝和健安喜8等品牌的魚油,對比測試其EPA、DHA、脂肪酸等功能性指標;過氧化值、酸價、汞、多氯聯苯及魚油膠囊外殼的重金屬鉻等安全性指標。
在送檢的品牌中,健安喜、自然之寶、澳佳寶、Swisse的魚油為從國外原裝進口,安利、善存、康恩貝和湯臣倍健則為國產。
綜合評分結果顯示,湯臣倍健的綜合評分排名第一;康恩貝、善存、自然之寶、澳佳寶、健安喜因多項指標不合格,被本刊列入不推薦產品。
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會員景子芮對此表示,大家不必過度追捧進口的魚油;在國內經過藍帽子認證的保健品,都有嚴格的監管,在一定程度上其安全和品質也值得信賴。
《消費者報導》建議:無特殊情況,吃魚比吃魚油更好
魚油是從魚中提取的,那大量的食用魚是否可以代替魚油?
「不同種類的魚含有的EPA和DHA含量不同,深海魚類會相對高一些,對於孕婦來說吃淡水魚和堅果足以補充DHA。」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接受記者採訪時強調。
食品安全博士雲無心曾撰稿表示,吃魚比吃魚油更好。魚除了含有EPA和DHA,還含有蛋白質和維生素礦物質等微量元素,並且其中的飽和脂肪酸很低,有利於心血管健康。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強調,吃魚得到的營養更為全面。對於無特殊情況的人群(如素食主義者、對魚過敏人群)來說,還是提倡大家吃魚。
沙丁魚、鯉魚、鯰魚、青魚、秋刀魚、金槍魚、三文魚的EPA和DHA含量較高,消費者可考慮多吃這些魚來替代魚油。 麥潤萍
更多報導,請關注三秦都市報-三秦網、三秦都市報「唐朝美食」微信平臺、「唐朝食尚報導」搜狐平臺、「三秦都市報美食在線」新浪微博等三秦都市報美食時尚新聞部全媒體平臺 記者微sqb315 郵箱465676248@qq.com 新聞熱線15191459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