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伊朗人畫羊堪稱一絕,其怪異形象令世界驚嘆,圈粉無數

2020-12-17 走遍世界博物館

作者:M·辰

#陶器篇-19#

親愛的小夥伴們,感謝您一路支持、跟隨「走遍世界博物館」從文明古國系列的埃及印度希臘墨西哥伊朗中國以及歐洲系列的俄羅斯一直走到亞洲系列的土耳其等。現在,2020年重頭戲「世界陶瓷之——陶器篇」正在進行中……速度圍觀啦!(圖:伊朗彩陶碗,公元前2800—前2400年;伊朗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之一)

(幾何與動物紋彩陶壺,公元前850年—前550年;伊朗國家博物館藏)

前面說到:複雜的地理環境和嚴酷的氣候條件,孕育出了古代伊朗人所特有的認識世界的觀點,並因此形成了伊朗高原獨特的文化特徵。表現在陶器紋飾上,他們所繪畫的紋飾大多以幾何圖案和動物形象為主線,充滿了田園牧歌式的溫馨,且又帶有某些神秘色彩。在他們的筆下,抽象的幾何圖形可以畫出自然界萬物的形象,比如山川河流、花鳥魚蟲等等。

今天,咱們就來說說古代伊朗彩陶紋飾中最著名、最經典、最具伊朗文化特色的紋飾——山羊紋(上圖紅框)。

(本文圖片由作者拍攝,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這件出自公元前2800—前2400年的古代伊朗高足彩陶碗(銘牌標註是碗而非杯),是伊朗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助其獲得此殊榮的因素除了歷史悠久外,最重要的就是它上面的這幅彩繪山羊紋。

前面說了,伊朗彩陶紋飾的特點是泛幾何紋。這件高足彩陶碗紋飾所描繪的場景為「森林中的一隻歡快小羊」,圖中的森林被簡化為幾組帶有梳形枝條狀的幾何V形,而主角山羊則被以側面描繪,其頭上的兩隻長長的犄角此時正瀟灑地高揚在腦後,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圓環狀。整體紋飾看上去既有幾何圖形的嚴肅,又帶有抽象思維的誇張,讓人難以想像它出自於距今約5000年前古人的手筆。

生動的長角山羊紋飾是古代伊朗彩陶紋飾獨具特色的經典紋飾之一,它充滿了生命的活力與昂揚向上的精神。作者在表現山羊動物特徵的同時,又抽象地將幾何學元素融入其中,使之成為一個具有抽象藝術感染力的幾何形山羊紋圖案。這些充滿想像力與韻律感的紋飾,讓我們又一次為古人的智慧與創造力所折服(本文圖片由作者拍攝,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在古代伊朗彩陶紋飾中,誇張的幾何形長角山羊紋飾非常流行。起初人們猜測這些變形的長角形象是由寫實動物發展而來,遺憾的是這個假想沒有得到考古學的證實。而結果卻恰恰相反:陶器上的動物紋樣一開始就是以變形的形象出現的。

嗯哼?古代伊朗人這是神馬腦路,生生地就臆想出了這麼一個帥萌萌的長角?

關於變形長角山羊紋的由來,學者及專家給出了這樣一些猜測:

1.伊朗為農耕社會。農耕生活(飼養動物)使人們有機會近距離去觀察動物的群體特徵,故而人們對山羊等動物有著極為深刻的認識。將這些捻熟於心的概念發揮成一個抽象的形象可謂是水到渠成之事,長角山羊紋因此而成為彼時陶器上最流行的裝飾圖案(本文圖片由作者拍攝,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彩陶碗,公元前2800—前2400年;伊朗國家博物館藏)

2.與原始信仰有關。古代伊朗人有月神崇拜,人們將自己熟悉的動物——山羊的犄角描繪成長長的、彎彎的月牙形,用以表示對月神的崇敬。另外羊角也代表著旺盛的生命力,它因此被突出地以誇張的形象表現出來。

3.由於地理、氣候等環境因素,古代伊朗地區或許就有這種長角山羊的品種,人們只是寫實地將它描繪在陶器上而已。

當然,無論哪種觀點,在未經考古證實之前都只能是猜測。而好奇心將會使我們對這些飄逸、灑脫、富有韻律、充滿活力的山羊紋一直保持一顆探索之心:這些怪異的山羊形象究竟來自於哪兒呢

小夥伴們有啥高見?敬請留言!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百家號「走遍世界博物館」,跟M·辰一起走遍世界博物館。謝謝!

相關焦點

  • 《喬喬的異想世界》高分開畫 「寡姐」母子圈粉無數
    1905電影網訊 《喬喬的異想世界》自7月31日上映以來,收穫貓眼9.1分,淘票票8.9分,超高口碑領跑影院復工以來的新片。該片由《雷神3:諸神黃昏》鬼才導演塔伊加·維迪提自編自導,「寡姐」斯嘉麗·詹森領銜主演,顛覆演繹用愛與包容治癒殘酷世界的動人故事,現正全國溫暖上映。自《喬喬的異想世界》上周五上映以來,本片的口碑就一路發酵,分別在貓眼和淘票票平臺收穫9.1分及8.9分的高分,成為影院復工以來,口碑最高的新片,大幅度領跑同檔期新片。
  • 古代伊朗陶器中此類特殊圖案,暗藏著古代伊朗人的一個秘密
    (圖:伊朗彩陶碗,公元前2800—前2400年;伊朗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之一)(幾何紋長流彩陶壺,公元前850年—前550年;伊朗國家博物館藏)前面說到:複雜的地理環境和嚴酷的氣候條件,孕育出了古代伊朗人所特有的認識世界的觀點,並因此形成了伊朗高原獨特的文化特徵。
  • 古希臘陶器譽滿世界,其制勝的三大法寶確實技高一籌
    (圖:伊朗彩陶碗,伊朗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之一)(黑繪雙耳陶缽,古風時代;希臘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藏)前面說到:古希臘的歷史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而每一個階段都留下了令後世驚嘆不已的陶器傑作:1.古典時代:在世界陶器史上金光一閃的白底彩繪萊基託斯陶瓶,是這一時期的畫師為模仿高貴的大理石材質而創新的一種彩繪風格陶器。其畫色因工藝原因不能長期保存,從而使僅存的極少量該類陶器成為了千古絕唱(#陶器篇-31#);5.希臘化時代:繁盛了幾千年的古希臘陶器藝術在這一時期黯然落幕。
  • 圈粉無數的畫壇真宗師,董其昌的書畫藝術
    他是中國畫壇承上啟下的一位大宗師影響康、雍、乾三朝及後世至今,精通收藏和古代書畫鑑定,現在全世界範圍內很多晉唐宋元的書畫精品都曾經是他家中的私藏,他就是董其昌。
  • 新增環節「飛花令」圈粉無數
    蒙曼(現場嘉賓)  中國詩詞大會打到了鼓點上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幾年前曾有一位網友在網上發帖稱,這兩句詩自己特別喜歡,但恨才華不夠,希望有人能續寫兩句。「中國人詩心不死,這就是很好的例證」,蒙曼回憶稱,帖子發出後最終有上百萬人在跟帖。
  • 他何以圈粉西方400年?
    愛講大道理的長者、循循善誘的老師、修身養性的君子、濃眉齙牙的老頭、在現實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園的喪家犬……這位紅了2000多年的至聖先師,在西方亦是圈粉無數。西方出版的《100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中,孔子排名第五。美國人評選出的世界十大思想家中,孔子位居首位。
  • 羊大為美——東西方世界的「羊文化」
    正解如下:「三羊開泰」應為「三陽開泰」,最早出自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典籍——《易經》,大概意思是指「冬去春來之意」。 羊:各族共有 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羊和狗一樣都是人類最早的朋友,是人類最早馴養的動物之一,也是世界各地廣泛飼養的主要動物。
  • 動畫片《洛寶貝》為何圈粉無數?
    7歲女孩洛寶貝天真爛漫,祖孫三代五口人其樂融融,場景物件處處可見中國元素……自11月20日"國際兒童日"在北京卡酷少兒頻道首播,並在愛奇藝、騰訊、優酷等10餘家網際網路平臺全網播出以來,動畫片《洛寶貝》收穫著大觀眾和小觀眾的點讚,也得到了動漫、教育等領域專家的好評。
  • 新疆古代羊文物(圖)
    巖畫群長2.5米、高1.8米,巖面上有奔跑的「山羊」、有安詳的「盤羊」,有馬、狐狸、人騎馬、人射箭等圖案。圖案中大多線條細膩,如用削尖的鉛筆所作,部分線條較粗,猶如籤字筆作畫。   羊在新疆古代雕塑作品中也有一定的表現,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石頭城附近墓葬出土的唐代陶羊,通高9.4釐米,長14.4釐米,羊身豐肥,羊背至腹部陰刻有蓮花紋,猶如一朵盛開的蓮花覆蓋在羊背上,圖案十分精美。
  • 伊朗與波斯帝國:古代的貴族語如今是官方語,波斯為何改名伊朗?
    歷史上,伊朗和中國的往來就十分頻繁,"伊朗Iran"起源於"雅利安Arayn"一詞,古代中國人可能更熟悉它的另一個稱謂——波斯。波斯曾經作為世界上第一個橫跨三洲的大帝國,其疆域面積約為五百萬平方公裡,在世界古代史上留下了輝煌的篇章,西方人一直以來也都以"波斯"的名字來稱呼這個地方。
  • 世界上羊最多的國家,堪稱綿羊第一國,羊的數量比人要多得多
    對於羊這種動物對於一些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來講,可能只能從網絡上或者是電視上看到一些關於羊的信息,對於這種生物,一般只能在農村中或者是特定的條件的地方才能夠看到有人飼養。不過在世界上卻有一個羊數量最多的國家。這個國家堪稱綿羊第一國,羊數量要比人多得多。
  • 他的梅花堪稱一絕,更厲害的是用甲骨小楷寫題跋!
    《丁輔之梅花冊》是丁輔之為老友若瓢和尚所精心創作的一冊梅花主題冊頁。冊頁共作梅花十二開,每開均有詠梅小詞一闋,以甲骨之書成並以小楷作釋文。後又有詠梅詩十二開,亦用甲骨與小楷雙體寫就。畫上作者題記:『壬午春日,畫梅十二開,並書近作小詞,皆詠花之句,集商卜文字,不能計工拙也。南屏石瓢上人同避亂海濱,時相往還,索此小冊,四日畫成以奉一哂。壬午二月二十二日,鶴廬丁輔之時年六十四。』此冊頁每開縱十九點五釐米,橫十六釐米,畫面匠心獨具,所繪梅花十二開,姿態各異,精彩紛呈,已臻一花一世界之境界。
  • 喜霧亮相IECIE國際電子菸展 實力圈粉無數
    究其原因,是因為早期的電子菸並沒有給用戶真煙口感。 喜霧首席科學家邢晨悅博士發明尼古丁鹽後,這個困擾才被徹底解決。  尼古丁鹽的發明,提高了電子菸油中的尼古丁在人體中的傳輸效率,使電子菸更接近真煙口感,菸民體驗堪稱「一見如故」,從而突破性地解決了長久以來困擾電子菸行業的最大難題,為全球電子菸行業的發展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
  • 畫家心臟驟停,死而復生後畫出地獄,網友驚嘆其跟《山海經》好像
    人常說地獄,西方極樂世界,死後去陰間什麼的,可是人死後到底會經歷什麼?有很多關於這個的記載,中國一般有陰曹地府,過奈何橋喝孟婆湯的說法,西方就是地獄,極樂世界,但丁的《神曲》寫的就是詩人遊歷地獄、煉獄和天堂的故事。但這畢竟是文學作品中描寫的,人死後的世界,從科學 的角度上說,人死後便只是一捧泥土而已,並不存在什麼死後的世界。
  • 無需濾鏡,這個紅頭髮、滿臉雀斑的小女孩,卻圈無數粉!
    ,一部手機,幾個段子,無數的短視頻,卻是大千的世界。比如最近,一個無需濾鏡,紅頭髮、滿臉雀斑的小女孩,讓紅顏秀喜愛有加,更是圈無數粉,當然,這個紅頭髮的少女並不是剛剛喜結連理的「火吻少女」蘿斯·萊斯利。
  • 石陀螺、竹蜻蜓、竹馬……古代兒童的玩具什麼樣?
    一種說法認為,這是我國已知最早、最明確的玩具之一,堪稱聲響玩具的「鼻祖」。也有一種說法認為,這是世界各地新石器時代先民最常用的樂器。但毋庸置疑的是,後世不少聲響玩具,是在陶響球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本次展覽就展出多件聲響玩具,如,漢代的灰陶手鈴、搖鈴、唐代的褐釉瓷哨、宋代的磁州窯羊哨、核形哨及明代的靴子哨等。
  • 【文化】廢棄千年,依然驚嘆,解密瑪雅的城邦文明
    從18世紀晚期到1931年,它們都被發現並逐漸開發,而且全都成了世界遺產。一些想像之外的巨大古城,如艾爾米拉多之類,也被發現和開發。蒂卡爾是瑪雅古典時代最大的城邦,有金字塔3000多座,但目前開發出來的不到一成。所幸的是,其核心區域,特別是中央廣場,已清理完畢,巨大而陡峭的金字塔相對而立,不怒自威。
  • 古代孩子玩的是什麼玩具?
    古代的孩子們玩些什麼呢? 近日,江漢關博物館聯手南陽市張衡博物館、南陽唐王府博物館舉辦的《郎騎竹馬弄青梅——古今兒童玩具專題展》,獲「湖北省博物館、紀念館六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精品獎。該展覽匯集了兒童玩具類文物精品267件,輔助展品11件,時間跨度從新石器時代晚期至上世紀80年代。此展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我國古代兒童珍貴有趣的玩具。
  • 古代孩子玩什麼玩具
    古代的孩子們玩些什麼呢?近日,江漢關博物館聯手南陽市張衡博物館、南陽唐王府博物館舉辦的《郎騎竹馬弄青梅——古今兒童玩具專題展》,獲「湖北省博物館、紀念館六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精品獎。該展覽匯集了兒童玩具類文物精品267件,輔助展品11件,時間跨度從新石器時代晚期至上世紀80年代。此展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我國古代兒童珍貴有趣的玩具。
  • 斯坦因在伊朗(上):涉險西亞考古的「空白」
    他出生在匈牙利,求學在德國,加入英國國籍,又長期在印度西北地區工作,因其在中國新疆和敦煌的探險考古而一舉成名,晚年他考察伊朗,最後病逝埋葬在阿富汗。從中亞到敦煌沿途的佛教考古,從西亞到南亞的古代文明探源,在上世紀初絲綢之路考古探險史中,斯坦因一直活躍在田野發掘的第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