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個跨越"開啟傳媒高等教育新發展階段

2020-12-13 人民網傳媒

原標題:以「三個跨越」開啟傳媒高等教育新發展階段

【論教】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對於高等教育而言,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將帶來一系列新機遇、新挑戰。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等。這一系列的重大部署對包括傳媒高等教育在內的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提出了新期盼、新要求和新使命。同時,全會還提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這也是「十四五」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任務。

統籌考慮傳媒高等教育發展的三大邏輯

傳媒高等教育具有鮮明的行業特色,如何落實好全會精神,編制好中長期規劃,需要統籌考慮媒介演化邏輯、國家需求邏輯、學科發展邏輯。

縱觀當前的媒介環境,以5G為核心的高速移動網際網路將強力驅動傳媒業態重構,促進區塊鏈、虛擬現實、大數據、4K/8K等信息技術應用全面落地。新一代人工智慧在全球範圍蓬勃發展,推動世界從互聯信息時代進入智能信息時代。媒體融合向縱深推進,智能媒體與社會融為一體,成為經濟社會的操作系統和原動力。特別是經歷疫情大考之後,整個社會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虛擬化進程將會加快。國家大力實施「網際網路+」「媒體融合」及發展人工智慧等戰略,基礎學科作用日益凸顯和前沿技術的蓬勃發展,導致學科交叉和媒介融合不斷升級,這些都需要傳媒高等教育發展搶抓機遇部署戰略、主動應變把握方向、善謀規劃明確路徑。

實施「三個跨越」戰略,開啟傳媒高等教育新發展階段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發展階段,就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階段。這在我國發展進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進入「十四五」時期,我國傳媒高等教育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以追求質量和效益為根本﹔必須營建新發展格局,科學考量「十四五」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做好「十四五」規劃﹔必須緊緊抓住高等教育與傳媒業態雙重變革的重大戰略機遇,重點實施好「三個跨越」的戰略任務,邁向傳媒高等教育新發展階段。在「三個跨越」時間軸的設計上,要夯實「十四五」起步期的基石,充分考慮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進程中的各種困難、挑戰,力爭在本世紀中葉實現全面跨越。

一是從傳統高等教育向未來高等教育跨越。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階段,要求高等教育面向未來、著眼長遠。主動應對未來教育深刻變革,推進智慧教育方式變革、促進教學智能化,帶動高等教育理念、範式、模式、路徑和管理等方面的全鏈條、多維度、深層次變革。建立智慧教學管理模式,改革傳統的單一孤立的教學評價,創新多元化、智能化教學評價,構建智能化學業評價系統和制度,形成監督與聯動的智能教學管理與質量監測體系。打造智慧治理新模式,圍繞人才培養和服務教育教學,實施智能物聯網工程和教聯網工程,提供各種共性化和個性化的教育服務,建立更加高效、順暢、有機銜接的智慧管理體制機制。作為國內傳媒高等教育的排頭兵和信息傳播領域的學術重鎮,中國傳媒大學將搶抓國家發展的戰略機遇,面向未來教育,厚植發展優勢,積極保障內涵式發展道路,提升質量和增強效益,全面向未來高等教育跨越。

二是從傳統傳媒教育向智能傳媒教育跨越。智能傳媒時代即將到來,需要構建與之匹配的智能傳媒高等教育體系。面向智能傳媒教育,必須加快完善與智能傳媒教育相匹配的學科布局、專業課程布局、教師知識轉型、科研與服務布局等。中國傳媒大學將緊抓交叉學科新增為新學科門類的重大機遇,全力推進信息傳播、數字藝術類一級學科建設。緊跟未來智能技術發展,加快本科專業迭代升級,完善智能傳媒類專業建設布局,打造高水平智能傳媒類專業與課程。助推教師提高教學創新性,促進智媒時代教師知識和角色轉型。以國家重點實驗室為牽引,形成大平臺、大團隊、大項目、大成果的集聚效應,加快本領域前沿科研布局,提升智能傳媒科研與社會服務能力。學校還將積極建立面向智能媒體行業的人才需求預測體系,聯動學科專業機構調整和辦學資源配置,通過精細化和專業化確保培養合格智能傳媒社會的人才,全面向智能傳媒教育跨越。

三是從國內一流高校向國際一流高校跨越。新發展格局要求統籌雙循環,協調推進國內、國際兩個辦學領域發展,進一步提高國際交流合作水平。建設國際一流高校,必須積極開發高水平的國際課程和項目,健全一體化國際交流互認制度,大力推動師生構成和流動的國際化,培養具有全球傳播力的復合型傳媒人才。需要加快提高管理與服務的國際化水平,建設與國際一流高校相匹配的外事體制機制,完善跨越亟須的外事戰略布局。同時,積極推進國際科研協同創新,全面提升科研和創新的國際影響力,以優質的國際化辦學、國際化科研成果及國際諮詢服務等,綜合打造高品質國際化教育品牌。中國傳媒大學將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揮語言傳播優勢、跨文化與國際傳播學科優勢,加強學術交流,提升學科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全面向國際一流高校跨越。

優化大學治理結構,實現傳媒高等教育「三個跨越」

我們要深刻認識完善和優化大學治理結構、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性緊迫性,確保「三個跨越」戰略的順利實施。必須堅決貫徹全會要求,堅定不移加強黨對高等教育的全面領導,持續深化大學內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積極加強法制工作,進一步提高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水平﹔強化內控體系建設,完善內控制度﹔形成以章程為核心,規範統一、分類科學、層次清晰、運行高效的規章制度體系﹔堅持和完善以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為核心的領導體制和治理體系﹔完善以學術委員會為核心的學術治理體系,保障學術委員會依照章程統籌行使學術職權﹔健全董事會制度,完善責任機制,發揮其在學校建設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加強教代會制度建設,發揮教代會在學校民主政治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等﹔加快推動共建共治共享的大學治理的新格局的形成。

(作者:廖祥忠,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責編:宋心蕊、燕帥)

推薦閱讀

第七屆「好記者講好故事」  「好記者講好故事」活動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國家廣電總局、中國記協主辦,是全國新聞界每年一度的盛典。經過各地各新聞單位層層推薦、比賽評選,13名優秀記者代表全國百萬新聞工作者,向全國觀眾講述發生在重大新聞背後的感人故事……【詳細】

打造具有強大影響力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要運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詳細】

相關焦點

  • 以「三個跨越」開啟傳媒高等教育新發展階段
    這一系列的重大部署對包括傳媒高等教育在內的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提出了新期盼、新要求和新使命。同時,全會還提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這也是「十四五」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任務。   統籌考慮傳媒高等教育發展的三大邏輯   傳媒高等教育具有鮮明的行業特色,如何落實好全會精神,編制好中長期規劃,需要統籌考慮媒介演化邏輯、國家需求邏輯、學科發展邏輯。
  • 中國傳媒大學校長廖祥忠:以「三個跨越」開啟傳媒高等教育新發展階段
    02 實施「三個跨越」戰略,開啟傳媒高等教育新發展階段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發展階段,就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階段。這在我國發展進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
  • 廖祥忠:開啟傳媒高等教育新發展階段
    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傳媒高等教育、禮儀教育、個稅改革、財稅法治建設、新基建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廖祥忠:開啟傳媒高等教育新發展階段】 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廖祥忠指出,進入「十四五」時期,我國傳媒高等教育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以追求質量和效益為根本,重點實施好「三個跨越」的戰略任務,邁向傳媒高等教育新發展階段。一是從傳統高等教育向未來高等教育跨越。
  • 進入新發展階段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大跨越
    在此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發展階段,就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階段。這在我國發展進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進入新發展階段,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大跨越。」這些重要論述,對於我們深刻把握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內在邏輯,奮力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具有重要意義。
  • 進入新發展階段,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大跨越(人民觀點)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如何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特徵新要求?怎樣應對新發展階段的新矛盾新挑戰?本版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一起學習領會新發展階段的內涵與意義。
  • 探究普及化階段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之路-中國社會科學網
    會上,來自全國83所高校的230餘位高等教育研究領域專家學者和研究生齊聚一堂,圍繞「普及化時代的高等教育:價值觀、質量觀、人才觀」的主題,共話大學教育思想,探究普及化階段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之路。  與會學者表示,2019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了51.6%,標誌著我國高等教育從大眾化邁入普及化階段。
  • 我和我的學校|跨越進行時!我與中傳一同經歷
    我和我的學校|跨越進行時!回眸十三五,奮進十四五應@北京交通大學之邀中國傳媒大學來接力~每當哼唱起熟悉的校歌2019級研究生王瑞婷心中都會泛起暖意這是她來到中傳的第六年了學校日新月異的發展讓她欣喜設施更加完善
  • 新發展階段 新發展理念 新發展格局
    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新聞發布會上,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表示,《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邏輯主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要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
  • 廖祥忠:做強一流本科,建設高質量傳媒高等教育體系
    首先,我要感謝教育部高教司徐青森副司長和北京市教委劉霄處長,感謝智鋒校長、郝戎校長,你們在百忙之中蒞臨中國傳媒大學,對我們的本科教育工作進行現場指導,我們心存感激。此次本科教育大會的召開,對奮進中的中國傳媒大學而言,意義重大。今天的大會,是開啟未來的啟動會,是我校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啟動之月舉辦的首場重要大會。
  • 教育部:我國高等教育即將進入普及化階段,你知道普及化的標準嗎
    通常把高等教育劃分為三個階段:即精英化階段、大眾化階段和普及化階段。高等教育三階段理論的首次提出是在1973 年6 月,由美國著名的教育社會學家馬丁?他在會上發表了題為《從精英向大眾化高等教育轉變中的問題》的文章, 首次提出高等教育發展的三階段理論。他將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作為衡量一個國家高等教育規模程度和劃分其歷史發展階段的量化指標。 將高等教育發展的過程分為「精英、大眾化和普及化」三個階段。他認為:在高等教育的規模擴大的15%左右時,精英高等教育的精英教育的性質基本上不會改變。
  • 以熱愛戰勝恐懼 ——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民辦高校的高質量發展思考
    編者按:2020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超過50%,標誌著中國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高等教育普及化發展不僅是規模和數量的變化,更需要新的質量內涵。
  • 堅定高等教育制度自信 提升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
    一、深刻認識發展成就,進一步堅定高等教育制度自信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先後到十多所高校視察指導,推動高等教育面貌正在發生格局性變化。  1. 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新中國成立7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高等教育的辦學規模、培養質量、服務能力實現了歷史性提升。
  • 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
    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 2020-12-10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聚師網: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1.6%,順利邁入普及化階段
    聚師網知道教育是國之大計,它影響著萬千學生的命運,推動著社會走向新階段。而在教育全階段中,高等教育階段處在與社會接軌的最後一步,尤為重要。今天小編便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高等教育發展的最新動態。首先,聚師網了解到,如今高等教育愈發普及,很多家庭都培養出了大學生。從數據看,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從2003年的17%已經增長到2019年的51.6%。十分可喜,我國目前的高等教育已從高等教育大眾化正式進入了普及化階段。如今,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家庭都在實現著大學生「零的突破」。
  • 【動態】學院明確:「三個跨越 七個提升」開新局
    會上,學院黨委書記呂泰松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學院改革發展的重要之年和機遇之年。處於歷史新起點上的賀州職業教育,已進入加快發展、趕超跨越的新發展階段,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
  • 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後提高質量的著力點
    視覺中國供圖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教育篇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將「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誌性成就之一,並從多個方位對「十四五」時期高等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充分顯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教育普及達到的新水平
  • 我國高等教育即將進入新階段
    資料圖 曹小彧 攝2月26日教育部召開的2018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基本情況年度發布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範海林介紹,要通過大力發展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優化學科專業結構首批認定612個新工科的研究與實踐項目在新工科方面,目前首批已經認定了612個新工科的研究與實踐項目,增設大數據、人工智慧、機器人、物聯網等新興領域急需專業點近400個。啟動實施了新工科建設的「十百萬」計劃,這個計劃就是推動各地各高校加快構建大數據、智能製造、機器人等十個新興領域的專業課程體系。
  • 科學網—普及化階段的高等教育發展觀
    按照美國教育社會學家馬丁·特羅的高等教育階段學說,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低於15%屬於精英教育階段,毛入學率大於15%且小於50%為大眾化階段,毛入學率大於50%為普及化階段。 從數據角度來看,我國已經邁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伴隨著普及化階段的到來,入學與選拔、課程與教學以及內部治理體系等方面都將發生顯著變化。這些變化又會給高等教育人才培養帶來哪些新挑戰、新期待?
  • 跨越發展的四川外語學院成都學院
    每年招生期間,四川外語學院成都學院都是生源最火爆的院校之一,僅以2011年為例,學院在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眾多省份的調檔線遠遠超過了當地的三本線,河北、山西等省的錄取分數甚至超過三本線100多分,部分專業錄取分數甚至超過了當地的二本線。    說起這些,四川外語學院成都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尹大家教授的言語中充滿著自豪。
  • 中國傳媒大學召開本科教育大會!
    ,隆重召開本科教育大會,深入總結本科教育取得的成績,科學分析面臨的形勢、機遇與挑戰,推出13項計劃與17個方案系列改革舉措,全面開啟本科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徵程。▲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高教處處長劉霄致辭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高教處處長劉霄對中國傳媒大學長期以來對北京地區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做出的重要貢獻表示衷心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