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祥忠:開啟傳媒高等教育新發展階段

2020-12-15 騰訊網

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傳媒高等教育、禮儀教育、個稅改革、財稅法治建設、新基建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廖祥忠:開啟傳媒高等教育新發展階段】

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廖祥忠指出,進入「十四五」時期,我國傳媒高等教育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以追求質量和效益為根本,重點實施好「三個跨越」的戰略任務,邁向傳媒高等教育新發展階段。一是從傳統高等教育向未來高等教育跨越。建立智慧教學管理模式,改革傳統的單一孤立的教學評價,創新多元化、智能化教學評價,構建智能化學業評價系統和制度,形成監督與聯動的智能教學管理與質量監測體系。二是從傳統傳媒教育向智能傳媒教育跨越。緊跟未來智能技術發展,加快本科專業迭代升級,完善智能傳媒類專業建設布局,打造高水平智能傳媒類專業與課程。三是從國內一流高校向國際一流高校跨越。加快提高管理與服務的國際化水平,建設與國際一流高校相匹配的外事體制機制,完善跨越亟須的外事戰略布局。

摘編自《光明日報》

【王樹祥:積極推進禮儀教育,提升人民文明素養】

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首都師範大學研究基地研究員王樹祥認為,努力實現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的目標,需要積極推進禮儀教育,不斷提升人民群眾文明素養,推動全社會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範。一是建立禮儀制度。強調全面性,既完善國家層面的重大紀念慶典活動禮儀制度,又規範社會層面的生產生活禮儀制度;呈現民族性,體現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樹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良好形象;彰顯時代性,體現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符合現代文明基本理念。二是優化教育模式。發揮家庭作為禮儀教育第一課堂的作用,通過言傳身教、耳濡目染,促進青少年學禮尚禮;發揮學校作為禮儀教育主陣地的作用,通過開設禮儀課程、強化禮儀訓練,把禮儀教育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發揮社會作為禮儀教育「實訓基地」的作用,通過舉辦禮儀培訓班、禮儀文化節等,提高社會公共禮儀水平。三是營造文化氛圍。加大對重要禮儀的宣傳普及,綜合運用各種媒體,通過專題欄目、公益廣告等形式,大力宣傳日常生活中的禮儀活動和禮儀規範,普及禮儀知識,講好禮儀故事。

摘編自《人民日報》

【李旭紅:個稅改革切實關照民生、增進人民福祉】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教授李旭紅認為,個稅的改革發展與我國現代稅收體系的健全密切相關。具體到個稅改革,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完善。第一,適時推進個人所得稅改革修法。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個人所得稅的總量在不斷提高,個人所得稅的同比增幅是較其他稅種更具稅收貢獻增長潛力的稅種。因此,適時推進個人所得稅改革修法,是落實「十四五」規劃戰略部署的舉措。第二,合理擴大納入症候群稅的所得範圍。「十四五」期間,進一步完善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可以平衡我國不同收入類型之間的稅負水平,有利於調整我國的稅制結構,健全直接稅體系,促進現代稅收制度的完善和發展。第三,完善專項附加扣除項目。調整並改進現有專項附加扣除項目的費用標準;擴大專項附加扣除的覆蓋範圍;在專項扣除中應進一步綜合考慮個人與家庭因素的影響。第四,完善吸引境外高端人才政策體系。一方面,個稅將進一步強化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提高我國整體稅制和稅收環境對人才的吸引能力;另一方面,適當增加對境外高端人才的個稅優惠,通過合理降低稅率等多種形式和手段提高對高端人才的稅收扶持力度。第五,強化稅收收入分配功能。通過調整累進稅率級距和邊際稅率等方式,完善居民個人收入分配調節稅收制度,促進稅制改革向橫向公平和縱向公平目標繼續邁進。

摘編自《中國青年報》

【肖京:財稅法治是「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形成的重要保障】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肖京指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就必須充分重視並發揮財稅法治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財稅法的保障功能,就必須進一步加強財稅法治建設,構建更加完善的財稅法治體系。具體來講,應當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要進一步加強財稅立法,尤其是需要重點推進預算法、國債法、轉移支付法、增值稅法、消費稅法、關稅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二是要進一步嚴格財稅執法,尤其是要加強財政支出的執法力度,真正把國家的「錢袋子」管好用好,真正把國家的財稅法律法規落到實處。三是要進一步完善財稅司法制度,尤其是要特別重視稅務司法公平公正問題,真正保障納稅人的合法權益。四是要進一步提高社會各界的財稅法治意識,尤其是要提高政府部門的守法意識,真正做到嚴格按照財稅法治的要求規範各種財政行為,健全適應「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需求的財稅法治意識。

摘編自《經濟參考報》

【李倩倩、劉怡君:讓新基建為社會安全保駕護航】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李倩倩、劉怡君認為,運用新基建的技術屬性,創新社會安全治理,是激活社會安全治理動能,提高治理水平的必由之路。通過新基建助推社會治理創新,讓新基建為我國社會安全保駕護航,需抓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亟須加強涉及社會安全治理方面的新基建頂層設計。統籌社會安全治理供給側和需求側,注重系統謀劃、綜合協同,體系化推進涉及社會安全治理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及其多元共建、智能決策、配套政策的設計。二是亟須推進新基建信息共享和應用的相關規制建立。加強信息安全保障機制,明確規定政府、企業、基層社區等治理主體對信息共享的使用權限和責任。尤其加大管控涉及國家安全和個人隱私的數據源的跨部門、跨區域流動。三是亟須推動市域社會安全治理新基建落地。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為突破口與切入點,探索新基建賦能社會安全治理的新模式,把握市域社會風險的區域性和階段性特徵,推進社會風險預判機制、化解糾紛機制、利益表達機制變革。四是亟須加快科技型社會安全治理人才培養布局。政府加大對5G、大數據、雲計算等專業人才招考力度,完善科技型人才晉升通道;將公務員數位化技能水平納入培訓和考核體系。

摘編自《科技日報》

(光明網記者 趙宇整理)

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

相關焦點

  • 中國傳媒大學校長廖祥忠:以「三個跨越」開啟傳媒高等教育新發展階段
    作者 |廖祥忠 來源 |中國傳媒大學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對於高等教育而言,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將帶來一系列新機遇
  • 以「三個跨越」開啟傳媒高等教育新發展階段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對於高等教育而言,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將帶來一系列新機遇、新挑戰。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等。
  • 以"三個跨越"開啟傳媒高等教育新發展階段
    原標題:以「三個跨越」開啟傳媒高等教育新發展階段 【論教】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對於高等教育而言,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將帶來一系列新機遇、新挑戰。
  • 教育部任命廖祥忠同志為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
    廖祥忠同志勤勉敬業,作風樸實,自我要求嚴格,部黨組認為廖祥忠同志擔任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併兼任校長是合適的。  張東剛在充分肯定學校事業發展的同時,對學校近期工作提出三點要求。一是加強思想理論武裝,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以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和攻堅克難的行動姿態,弘揚奮進文化,打造「奮進中傳」。二是深入推進「雙一流」建設,走好中傳高質量發展之路。
  • 廖祥忠:做強一流本科,建設高質量傳媒高等教育體系
    黨委書記、校長廖祥忠在大會上發表講話,圍繞如何貫徹落實黨中央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決策和教育部黨組的各項要求,堅持「以本為本」,推進思政課程建設,創新「課程思政」,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養質量,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行了系統部署。
  • 中國傳媒大學校長廖祥忠:勇當藝考改革排頭兵 今年計劃招生843人
    中國傳媒大學校長廖祥忠 人民網北京3月16日電 「藝術類招生考試改革作為高考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部高度重視,社會高度關注,考生高度期待。」近日,中國傳媒大學校長廖祥忠表示,2020年,中國傳媒大學在總結近年來改革探索成功經驗基礎上,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全面啟動藝術類招生考試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 據悉,本次藝考改革包括四點。第一,初試(文化素養基礎測試)只考「文史哲」科目。
  • 中國傳媒大學召開本科教育大會!
    ,隆重召開本科教育大會,深入總結本科教育取得的成績,科學分析面臨的形勢、機遇與挑戰,推出13項計劃與17個方案系列改革舉措,全面開啟本科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徵程。▲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高教處處長劉霄致辭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高教處處長劉霄對中國傳媒大學長期以來對北京地區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做出的重要貢獻表示衷心的感謝。
  • 中國傳媒大學召開本科教育大會 發布本科教育行動計劃
    、全國教師發展大會精神,全面提升本科教育質量,1月6日,中國傳媒大學以「交叉、融合、智能、開放」為主題,召開本科教育大會,深入總結本科教育取得的成績,科學分析面臨的形勢、機遇與挑戰,推出13項計劃與17個方案系列改革舉措,全面開啟本科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徵程。
  • 中國傳媒大學校長廖祥忠任校黨委書記,陳文申因年齡原因卸任
    被譽為「中國廣播電視及傳媒人才搖籃」的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已完成調整。據教育部官網消息,9月28日,教育部人事司在中國傳媒大學宣布了教育部黨組的任免決定,廖祥忠任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因年齡原因,陳文申不再擔任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
  • 廖祥忠校長出席新文科建設工作會議並發表講話
    我認為「新文科」之「新」,從戰略層面來說,是黨和國家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推動新時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對教育領域提出的新思路和新要求。教育部以敏銳的時代視野,恰逢其時地啟動「新文科」建設,是回應時代發展的強音,必將有力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從技術層面來看,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奔湧而來,在重塑全球生產與生活的同時,也全面嵌入人文社科領域。
  • 專訪|中國傳媒大學校長廖祥忠:新傳專業設置不在多少,關鍵看是否...
    7月9日 廖祥忠校長接受《傳媒茶話會》專訪對以上問題進行深刻解答傳傳特別轉載此文,供廣大師生學習參考~▲中國傳媒大學校長廖祥忠Q1今年2月份,教育部將之前高校設置的時尚傳播、國際新聞與傳播、會展3個專業納入最新的本科專業目錄給予認定,
  • 【重磅】海南省政府、中國傳媒大學、考文垂大學在倫...
    、考文垂大學在倫敦籤署合作辦學協議》重磅新聞2019年7月4日上午,海南省政府、中國傳媒大學、考文垂大學三方在英國倫敦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標誌著海南合作辦學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他指出,中國傳媒大學是國內傳媒高等教育的領頭羊,與海南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考文垂大學是英國頂尖大學,此次兩校強強聯手合作必將帶來雙贏,他對此充滿信心。他特別強調,海南省政府將全力以赴、不遺餘力,按照辦學的需求和需要,落實好需要海南省政府要做的工作。
  • 中國傳媒大學舉辦「面向未來的新文科建設線上高端論壇」
    廖祥忠校長指出,中國傳媒大學一直以來秉承的發展理念與教育部新文科的發展理念高度契合,學校堅持「人文、工科、藝術」的融合發展,三大學科融合推進、協同發展,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逐漸形成了信息傳播領域 「文、工、藝、管、經、法、理」「小綜合」的學科特色,以及多學科融合滲透、特色鮮明的學科體系,為中國傳媒大學未來的新文科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 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廖祥忠:中國傳媒大學扶貧工作情況介紹...
    中國傳媒大學扶貧工作情況介紹 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校長 廖祥忠  按照教育部黨組的部署,中國傳媒大學作為去年新增的扶貧高校,定點幫扶內蒙古科右前旗。新華網等數十家主流媒體參與扶貧報導,傳媒賦能,極大地提升了幫扶地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 中國傳媒大學與蘭州文理學院籤署對口支援框架協議
    他指出,中國傳媒大學秉持「全國教育一盤棋」的理念情懷,對蘭州文理學院的發展伸出援助之手,這是支持西部教育事業的有力舉措,也是推動西部大開發的具體行動。兩校在學科和專業設置方面高度契合,中國傳媒大學在傳媒教育領域的優勢資源必將為蘭州文理學院轉型提升注入強大的發展活力。希望兩校以籤署《中國傳媒大學 蘭州文理學院對口支援框架協議》為契機,開展更加緊密務實的合作,期待雙方合作早結碩果。
  • 天降大任於傳媒人,中傳校長廖祥忠畢業致辭「四個務必」
    2019年6月28日上午,在中國傳媒大學2019屆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上,廖祥忠校長在致辭中勉勵畢業生們行穩致遠,做一個幸福奮鬥的傳媒人!在即將迎來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典和我校建校65周年校慶之際,我們在此歡聚一堂,隆重舉行2019屆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歡送4090名同學開啟人生新的徵程。在此,我謹代表學校和文申書記,向圓滿完成學業、意氣風發的同學們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向始終心系孩子成長、關心學校發展的家長們致以衷心的感謝!向潛心育人、傳道授業的老師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 中國傳媒大學校長廖祥忠:人文為體、科技為用、藝術為法
    11月3日,教育部在山東大學(威海)召開新文科建設工作會,中國傳媒大學廖祥忠校長代表學校在會上作「人文為體、科技為用、藝術為法——探索『文理工藝』交叉融合的新文科建設範式」主題發言,深度闡釋對「新文科」的認識理解,介紹學校「新文科」建設的探索實踐,表達學校爭做「新文科」建設排頭兵的使命和決心。
  • 中國傳媒大學召開慶祝建校65周年校友代表座談會
    為了不辜負廣大校友對學校的期待,學校正在以時不我待的精神推動各項事業的改革和發展。藉助65周年校慶日的契機,學校舉辦校友座談會,目的是為了向大家匯報學校建設發展情況,聽取校友對學校發展的意見建議。學校一定會守好初心,堅定立德樹人,寫好新時代奮進中傳新篇章。座談會上,傳媒大學精心製作的新版中傳畫冊也首次亮相。
  • 「中國新聞傳播大講堂」啟動儀式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辦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中宣部新聞局副局長趙旭雯,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廖祥忠,新華社總編室副主任、新華社武漢抗疫報導前指總指揮劉剛,新聞傳播學教指委主任委員高曉虹在主會場出席啟動儀式並發表講話,新聞傳播學教指委秘書長王曉紅主持啟動儀式。▲ 大講堂啟動儀式開場短片今年大講堂的主題為「來自武漢抗疫一線的報導」。
  • 新文科 新人文 新徵程∣中國傳媒大學「面向未來的新文科建設線上...
    (論壇現場)新文科建設是當前高等教育領域的重要任務,此次論壇以「新文科、新人文、新徵程」為主題,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中國傳媒大學校長、教育部新文科建設工作組副組長廖祥忠教授出席論壇並講話。校內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和人文學院(新文科建設研究平臺)相關領導及骨幹教師參加研討。論壇開幕式由中國傳媒大學資深教授、人文學院院長張晶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