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高頻論述題 | 功能與形式的關係

2021-02-19 工業設計考研幫


(掃描上圖二維碼填寫資料集郵寄地址,免費的哦)

產品的功能與形式一直貫穿整個設計的發展過程,功能與形式的辯證關係是常考的話題。那麼,功能與形式的關係都有哪些考法,我們應該如何論證?一起跟著學姐來看看吧!



作為功能論者的第一重要主張就是建築師沙利文提出的「形式服從功能」的口號。就產品設計的本質特徵而論,形式服從功能是正確的、基本的。作為為人而用的工業產品其形式必然來自功能的結構,而不是功能來自於形式。在一般情況下,幾乎所有工業產品包括手工產品其形式都是由功能所決定的。以「形式服從功能」的口號反對當時工藝生產和建築中的虛飾之風,具有積極的重大意義。但從「形式服從功能」發展為「功能至上」的功能主義則顯現出了片面性。當設計家們把物的功能當作設計造物的唯一目的來追求時,顯然是把結構與功能混為一談,為產品結構而結構,把主體的人的需求變成單一的實用需要,這裡,並不是「形式服從功能」的口號,而走向了極端,它與「形式服從功能」的思想主張可以說是背道而馳的。功能與形式是一個相對的範疇,功能與形式密切相聯。一個合理地表達了內在結構或適當地表現了功能的形式應當是一個美的形式,這就是中國古代就提倡的「美善相樂」的思想,合理的功能形式是一個好的善的形式,因而必然也是一個美的形式。因此在藝術設計領域內,合理的功能形式是一個美的形式,它是有用與美的統一體,或有用與美的特質結合統一的具體表現。


《產品設計中的功能美與形式美》呂文靜(節選)

●產品的形式

形式是材料和結構的外在表現,是由一定的線條、形式、質地等可以為人直接感知的物質屬性所構成的整體。而產品只有通過形式才能成為人的知覺對象,使人對它產生認知和相適應的情感體驗,進而發揮其精神功能。產品的形式總是與其所處的社會環境、政治、經濟的發展狀況有著密切的聯繫。

產品的形式美

形式美普遍存在於自然物、社會物和藝術之中,是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的組成部分。產品形式美的要素是能給人以美感的物質材料、手段,如語言、形狀、線條、色澤、聲音等以及和諧完全的組織結構。當產品形式要素組合符合對稱與平衡,調和與對比等形式的美學原則時,使人產生美的感覺。產品設計的形式美與所有事物的形式美一樣,遵守著共同的美學原則。這個原則就是美的形式法則

產品的功能

功能是特定結構的事物或系統在外部的聯繫和關係中表現出來的特性和能力。任何物質系統都是結構和功能的統一。設計美的體現,需要材料和結構作載體,需要形式為依託。設計產品作為人造物,不同於純藝術創作,它必須符合實用功能目的性。產品形式的審美創造,以功能為取向原則,使產品精神功能的發揮有助於整個產品目的性和實用功能的體現。無論社會怎麼發展,人的物質需求,人的精神需求永遠代替不了人的物質需求。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產品功能即是滿足人的物質需要的。因而產品的功能不應是一成不變的,必須隨著人的需求變化而變化。功能不應該只與人的生理需求對應,還應該與人的社會需求相對應。產品的功能即產品的物質功能、社會功能和精神功能。只有首先滿足了人的需要的物質功能,才能進而實現其社會功能、精神功能。在這裡我們並不是說這三個功能是屬於不同的步驟,一件產品的設計,將其三種功能完美結合在一起,才是一個成功的設計。

產品的功能美

在產品設計中對功能的考慮是抽象思維的範圍,對美的造型的追求是形象思維的範圍。然而,「功能美」恰恰把這兩個範圍溝通起來。功能完善的產品,隨之帶來了造型上的美感,近年來提倡「功能美」也是有現實意義的。

形式美與功能美的辨證關係

藝術設計的產品既是實用的對象又是被觀照的審美對象,它與純藝術品與功能無關的純粹形態相反,它是功能與形式的統一體或功能與形式的特質結合統一的具體表現。功能美與形式美的統一是內在的統一,它可以通過功能美表現出來。也就是說產品的審美價值,除了指產品的外觀、造型和視覺的形式美之外,其中最重要的是從使用價值中直接產生的產品的功能美。當今先進工業生產設備、大型計算機、電腦、琳琅滿目的手機、五光十色的汽車、人們生活中的各種日用品,它們之所以不僅滿足了人們生產和生活的需求,而且還能使人感到某種愉快、舒心、喜悅和興奮,不單單在它的外觀效果,而主要取決於它們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便利以及實現了人肉體達不到的能力。現代人不僅利用手機作為通信工具,而且運用這種通信工具的人感到十分的順手、舒適,沒有心理和生理的不快所帶來得疲勞。一件好的產品,不僅只是能使用,外觀的形式美可以說是實用和審美相結合的產品,還應該是讓人用的方便,用的順心,這種使用價值是蘊涵著審美價值的更高一級的東西。從這一點講,功能美與形式美是辨證統一的。


《論產品設計的功能美和形式美的統一》王志成(節選)

美的設計產品必須是功能美和形式美的交融統一。「技術與藝術的統一, 實用和審美的統一, 並不是哪一個人的發明, 而是客觀規律的必然, 只是在不同的歷史框架裡,其中的 `配比' 有所不同」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 人們對於產品功能美和形式美所要求的配比維度必然不同, 最典型的特點就是在生活艱難、 物資短缺的時期, 人們重視的主要是產品的功能, 而隨著物質生活的豐裕, 人們對精神的需求就會加強, 對形式美的重視程度相應提高。不同時期的產品功能美和形式美存在著不同的配比維度, 同一時期不同產品之間的功能美和形式美也存在著不同的配比維度。

形式和功能必然是合二為一的, 但是兩者並沒有孰高孰低之分。《論語· 雍也》指出: 「 質勝文則野, 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 然後君子。」 孔子非常強調 「 質」 與 「 文」的和諧統一, 也就是功能與形式的完整統一。形式不必完全追隨於功能, 而功能也不必完全讓位於形式。在不同的產品設計中, 具體問題具體對待才是實事求是的設計作風。「產品設計不是技術+美化;不是工業+美化;不是內容+形式, 也並非先實用, 再經濟, 可能條件下才講美觀。設計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全過程, 在講功能的同時, 經濟性與美感享受是同時交融的」 。好的產品是實用功能與形式完美的有機結合。我們不必斷定究竟哪個重要, 如果非要強行定義一個方面的重要性, 那只會造成不切實際的設計作風, 不利於設計的進步和學習更迭。如何在技術與人文、物質與審美之間尋找一種相互統一的美學中介, 仍然是我們今天和未來的設計所應思考的問題。在實際的設計案例中, 我們只需要知道兩者都很重要就足矣。正如人有千面,各不相同,產品也有著不同的屬性和側重點。

作為「 為人造物」 的產品設計, 功能美是產品設計的第一性, 但功能並不是設計的最終目的, 設計的最終目的是人, 而人對產品的需求不只是停留在有用性上,同時還有審美性、 精神性、 文化性等社會性需求。隨著社會的發展, 人們對產品的形式需求也越來越豐富, 而科技的發展又為產品的形式美的多樣性發展提供了技術保證和自由空間。只有使功能美與形式美完美結合在一起,創造出豐富多彩的產品, 才能滿足人們多元的豐富性的需求。而發展形式美並不是以犧牲功能美為前提,設計是一種直覺的靈感,但這種直覺是建立在工學基礎之上的,設計師必須全面考慮和衡量產品的功能、 審美及社會性等多方面因素,分析不同產品功能美和形式美的配比維度,以設計生產出既具有合理功能美,又具有適度形式美的產品。 

在1851年英國水晶博覽會上水晶宮的設計運用了玻璃幕牆和鋼材預製件的應用,新材料和新生產方式的成果成為了第一屆世界博覽會上最成功的展品,在科學的指引下新材料和新生產方式帶來了全新的看待生活的方式。在機械化大生產的作用下,設計開始成為機器生產和手工業之間的調和劑。折中主義和歷史主義的維多利亞風格的產品逐漸退出歷史舞臺,產品的風格由炫技浮誇、為裝飾而裝飾進而轉向功能第一。正如十九世紀美國芝加哥學派著名建築師路易斯·沙利文曾提出 「形式追隨功能」的觀點,即一切是以功能為先導,機器生產的形式需要滿足功能性。

19 世紀中期第二次工業革命將工業化帶入城市化發展,滿足市民階級的個性化需求並轉入大眾市場,產生了大批量消費也導致了大批量標準化生產,這也就出現了民眾階級個性化需求和廠家的標準化大規模生產的矛盾。在十九世紀末期,現代主義設計從歐洲興起,隨後傳到美國,這也進一步影響到了世界各國的設計風格發展,在現代主義設計風格的指導之下,世界各國迅速受到現代主義設計風格的影響,至使現代主義設計日趨成熟。

在現代主義設計運動快速發展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世界上有一些主要設計團隊推動現代主義設計運動,其中德國包浩斯設計學院的成立提出 「藝術與技術的新統一」將技術作為本體的設計理念下,把設計的形式與功能的關係同戰後的背景結合起來,將現代主義設計運動推至高潮。包浩斯設計學院的第一任院長———格羅皮烏斯是現代主義設計運動的先驅者和主要代表人物,他特別強調「設計的目的是人不是產品」,他還主張設計 「要使產品儘可能的美觀,要儘量去解決技術上、經濟上和形式上的困難,創造出完美的產品」。這樣看來,在以包浩斯設計為背景的現代主義設計主要推崇的是結合時代背景並符合人需卻又不失去美感的設計。

後現代主義的設計逐漸淡化了現代主義設計的實用功能主義原則,使形式表達不僅具有象徵性,而且具有實用性。例如後現代主義設計大師———埃託·索特薩斯於1981 年設計的一個名叫卡爾頓的造型奇特的書架,這個書架的設計理念、造型創作、色彩搭配等各個方面都和市場上所銷售的書架有所不同,它既像一個奇怪的家具,又像給孩子玩的積木,還像形狀迥異的機器人。他獨特的造型方式幾乎不為物品的擺放提供空間,但是它鮮明活潑的色彩搭配讓人們眼前一亮。它還體現了設計師在設計書架時跳出了大眾的造型約束,有意識的將設計重點放在審美造型上,使產品能夠透過本身看到更多感性情懷的設計理念。這種忽略了實用性的設計,也給書籍造型設計帶來了更多造型創意,在一定層面下可以說這個書架的設計是有著多功能。這也是典型的後現代主義設計作品,它詮釋了的是一種不再執著於形式追隨功能,而是將形式追隨創作者感性表達的設計理念。後現代主義設計作品可以脫離功能單獨存在,亦或者能夠刺激使用者自己發現出新的功能。在後現代主義設計裡設計作品的存在是設計師情感的表達,追求一種獨特的感性設計作品。

工業革命以來,隨著技術的不斷提升,新技術的發展是現代設計在形式上有了創新變化,功能上有了多元變化,其將設計形式逐漸發展變多。設計師越來越多的想法能夠通過高科技手段得到實現,也就不會像從前因為技術落後為了滿足功能而忽略形式,或者為了滿足形式而不顧功能。

無論設計中的主導是功能還是形式何為,總而言之他們都可以看成為人所用的道具。他們二者之間的關係是隨著由於科學技術的不斷提升的當代社會而不停地改變,現今就科技快速發展的當代社會而言,功能和形式之間的關係已經逐漸合二為一,也就是說當今社會設計的形式即使為了滿足產品的功能性,而功能性也是為了展示出產品的形式感。


——  往 期 精 彩 推 薦  ——

相關焦點

  • 乾貨丨設計理論論述題解答思路+舉例詳細解析
    相信同學們也發現了,現在的理論論述題再也不單單局限於一個知識點,或者局限於書本,而是考察同學們對設計歷史脈絡、設計大趨勢、設計大背景的了解和認知。這樣的內容放在論述題裡面,還要考察同學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設計不光是畫圖、建模,也是需要用文字表達的,用文字傳達自己的思想、理念。(同學們讀研期間就會發現文字表述能力的重要性了~)所以論述題一定要注意答題的邏輯和語言組織。
  • 刑訴論述題答題技巧
    在歷年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司法考試)中,刑事訴訟法的論述題曾考查&34;、&34;、&34;等知識點。這些考點都是對當前司法改革的熱點問題或者是刑事訴訟基礎理論問題的考查。這類題目有的指出了所需要運用的刑事訴訟理論,有的則需要考生尋找相關的理論素材作答,但考生最終都應升華到&34;、&34;等刑事訴訟基本理念、秩序、正義、效益等刑事訴訟價值的層面。
  • 教師招聘教育理論試題解析(案例分析、論述題)
    【中公講師解析】該題考察的是教學原則和方法的理解,是案例分析題中常規的考法,複習上要注意把每個原則方法的關鍵詞,基於關鍵詞的理解,可以有助於提高案例分析踩點的準確率。解題步驟參考順序可為:審題,確定知識點;分析教師行為和學生表現,進行踩點;組織答案,注意結合材料。
  • 東南理論圖解導讀 08 —— 古代希臘建築
    如何從真題入手找準建築理論的文脈關係?搭建紮實的理論邏輯框架?
  • 教師招聘考試試題:教育理論試題解析(案例分析、論述題)
    教師招聘考試試題:教育理論試題解析(案例分析、論述題) http://zhejiang.hteacher.net 2019-03-21 11:48 浙江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 論述題的方向、體例、邏輯
    在作答論述題時,雖然有了正確的論點,但是如果「說理乏力、邏輯不嚴、語言生澀、表述有誤」,則無異於有了好的骨架,而毛血不存,也無法支撐起一篇好文。  第一要務:方向  論述題不同於簡答題,更不同於選擇題,它的答案不會是惟一的。考生面對論述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確立論述的方向。
  • 2018年自考《工業設計史》重點試題:論述題
    >簡答題 2018年自考《工業設計史》重點試題:論述題論述題1.論述工藝美術運動的發展和影響 2.論述新藝術運動的發展和影響 3.論述現代主義的特點? 7.簡述斯堪地那維亞設計 8.戰後現代主義的發展 9.簡述義大利設計 10.20世紀60年代以後設計走向多元化  點擊查看答案2018年自考《工業設計史》重點試題:論述題論述題1.論述工藝美術運動的發展和影響答:莫裡斯的理論與實踐在英國產生了很大影響
  • 2014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教育理論》應試模擬題3
    2014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教育理論》應試模擬題32014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教育理論》應試模擬題(3),本試卷總分150分,共有8類型題目。一、選擇題共12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後的括號內。
  • 教師招聘筆試主觀題(論述題)匯總
    (1 )基本涵義理論聯繫實際原則是指教學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 從理論與實際的聯繫上去理解知識,注意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懂學會、學以致用的目的。④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5.良好師生關係的特徵,作用和建立的途徑與方法特徵:1.尊師愛生2.民主平等3.教學相長4.心理相容作用:1.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教育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保障;2.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基礎;3.良好的師生關係是實現教學相長的催化劑;4.良好的師生關係能夠滿足學生的多種需要
  • 2020年自考《西方社會學理論》真題練習題
    2.帕森斯提出的「功能體系」包括四種功能子系統,英文可簡寫為________。3.對於人們進行的所有行動來說,一個人的特定行動越是經常受到獎勵,則該人越可能採取這種行動,霍曼斯把這一命題稱為________命題。4.科塞的衝突理論,重點在於探討衝突對社會的________。
  • 2020福建教師招聘考試:高頻簡答題及論述題集錦
    但是,各位考生大不可擔心,我們將會全方位多角度的帶大家認識教師招聘考試,那麼這裡講介紹教師招聘中最常考的題型簡答題及論述題的的相關內容,因為這兩種題型更多的是需要識記,所以這裡將給大家呈現一些比較高頻的考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1.試述教師的職業素養?
  • 關於法考主觀題考試,這些你需要知道
    3.2019年主觀題學科分值(2019年主觀題試卷6道大題,行政法和商法二選一) 商法或行政法:27分 刑事訴訟法:27分 刑法:36分 理論法論述題:38分 民商綜合:52分
  • 論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
    【問題】論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解析】
  • 法考倒計時3天,送您一份論述題答題模板
    論述題除了實戰練習,掌握一定的答題套路也是必須的,在大家紮實掌握知識點的情況下,起到一個錦上添花的作用。論述題出題特點(1)偏向理論論述題要求根據試題所提供材料,用法學知識、法學理論進行分析和論述,相比考察具體知識點的簡述和分析題,考察更偏向理論化。
  • 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備考技巧:主觀題常考點之論述題(幼兒教師資格)
    在教資考試中論述題1道,20分。論述題不僅考查考生對所考查知識的識記和理解,還考查考生結合生活實際展開論述相關理論,要求在論述問題、闡述自身觀點時有一定的深度。論述題的答案沒有標準的答案,答案不是唯一的,主觀性較強,考生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對相關理論知識進行闡述,論述中可以加入自己的觀點。論述題常見問題呈現形式可分為「論述(試論、分析)XX」、「結合XX(實際、相關理論), 「材料+結合XX(材料、相關理論)三種類型。
  • 2020年歷史學考研中國現代史+國史名詞解釋、簡答論述題大全!!
    論述蔣介石蔣介石為什麼發起新生活運動【 2015年南開大學】論述20世紀30年代中國本位文化與全盤西化的爭論 13吉大論述30年代關於「西化」問題的討論【 04川大】論述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發動武裝起義及意義【2019山師大】簡述南昌起義的經過及歷史意義【2017年湖南師範大學】論述秋收起義及意義論述毛澤東的工農武裝割據理論
  • 教學情境分析及論述題答題方法大揭秘
    黑龍江省特崗教師招聘考試還有幾個月就要開始了,3個小時的考試時間,除了判斷題、單選題、多選題、簡答題、論述題、辨析題、案例分析題、教學設計題外,竟然還有一種從未聽說的教學情境分析及論述題,而且此題竟獨佔30分。好發愁呀,每次看到這個題都無從入手!其實不用怕,今天給大家梳理一下教學情境分析及論述題的做題方法。
  • 每日考點 | 鮑德裡亞的消費社會理論到底在講啥?
    圍繞10年真題高頻詞彙,從核心概念解析、歷年真題梳理以及相關論文推薦
  • 2020年自考《公共關係案例》真題練習題
    點擊進入: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   2020年自考《公共關係案例》真題練習題一、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1.跨國公共關係2.廣義的組織
  • 「每一道新聞傳播論述題的開頭我都幫你整理好了」
    今天的內容很簡單先複習呀一下之前教的怎麼寫論述題的首段簡單說人話開頭要麼寫成摘要把你的研究問題和全文思路說了運用到論述題上其實就是說,首段如何去寫,潘忠黨教授提出就「切入」的操作而言, 我們可以有這麼幾種路徑的選擇:單刀直入或迂迴轉入, 現象入手或理論入手, 觀察與論述並舉,但是我覺得這樣理解論述題的話反而效果會打折扣。所以我把這幾種方法做了一個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