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分析題
劉老師在上某課時發現班裡學生對知識點認知水平不同,於是讓高認知水平的同學去圖書館查找資料,通過自學,他們不僅完成了規定的教學任務,而且還歸納整理了知識點。劉老師將這些知識點有選擇性地介紹給其他同學,讓他們互相學習和討論,從而推進了全班的學習,提前完成了學習任務。
問:劉老師的教學行為體現了什麼教學原則?違背了什麼教學原則?過程中運用了什麼教學方法?
【參考答案】
(1)劉老師的教學行為體現了啟發性教學原則。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是指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依據學習過程的客觀規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提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教學原則。
案例中,劉老師在上課時採用自學、討論等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引導同學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
(2)劉老師的教學行為違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是指教師要從課程計劃、學科課程標準的統一要求出發,面向全體學生,同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展。
案例中,劉老師讓高認知水平的同學自學,並用他們歸納的知識點作為其他同學討論學習的材料,沒有從課程的統一要求出發,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
(3)過程中劉老師運用了討論法。討論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為解決某個問題進行探討、辯論,從而獲取知識的一種方法。
【中公講師解析】該題考察的是教學原則和方法的理解,是案例分析題中常規的考法,複習上要注意把每個原則方法的關鍵詞,基於關鍵詞的理解,可以有助於提高案例分析踩點的準確率。解題步驟參考順序可為:審題,確定知識點;分析教師行為和學生表現,進行踩點;組織答案,注意結合材料。
二、論述題
某地方學校管理法規定 針對影響教育教學秩序的學生,給予批評教育或懲戒,情節嚴重者視情況給矛處分……面對教育首創懲戒法,有學者稱無法律依據,且有家長擔心與有關體罰的禁止性規定起衝突。而支持者則認為,懲戒與體罰不同,不可混淆……
問:對賦予教育懲戒權的看法。
【參考答案】
我支持賦予教育懲戒權,原因如下:
從教育功能來說,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教育的一個基本功能是促進學生的社會化發展,而懲罰在促進學生的社會化發展方面具有其他方法難以替代的價值和功能。學校作為社會的基本構成體和未來社會的導引形態,有責任幫助學生學習如何面對包括懲罰在內的社會基本規範和執行原則。
從教育方法來說,懲罰作為品德評價法的內容之一,指的是通過對學生的不健康思想和行為進行否定的評價以引起學生內疚、悔恨的體驗,進而糾正學生不良行為的方法。合理的懲罰能引起學生的認真反思。懲罰的方法主要有三種:一是否定,這是對學生不太嚴重的行為的制止和糾正;二是批評,這是對學生不良品德和行為的較為正式的否定評價,分口頭批評和書面批評、對集體的批評和對個體的批評等;三是處罰,這是對學生較為嚴重錯誤的懲罰。
從教育者來說,現行法律對教師懲戒權沒有明確規定,對禁止體罰、虐待未成年學生等則有著明確要求。作為教師,在使用懲戒時,應以關愛學生為前提,充分發揮教育工作的創造性,杜絕使用體罰或變相體罰懲罰學生。
【中公講師解析】該題屬於熱點類的論述題,題目一般為教育領域目前討論的熱點,並無定論,這類題目主要考察教師本身對於教育問題的反思和探索,因此組織答案是思路的邏輯性是解題的重點。解題步驟參考順序可為:審題,搜索相關知識點;分析材料,確定答案的分點,注意邏輯性;組織答案,注意儘可能結合實際情況或理論進行解釋。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視頻示範」查看各學科視頻示範!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