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備考中大家可能已經發現,就教師招聘筆試考試的重頭戲案例分析題而言,它與教師資格的案例分析題有明顯區別,難度也大幅度增加。最明顯的地方就是教師資格的案例分析題都會明顯的框定答題知識點,大大降低了考生的答題難度。如:
教師招聘則不同,無框定知識點,理論點的搜索範圍較大,答題難度也相對增大。如:
對此,我在教師資格案例分析題答題方法的基礎上分析總結了教育學中無框定知識點類案例分析題的答題方法,希望對考生的備考給與幫助和指導。
一、審題
審題是答題的前提和基礎。在審題部分考生需要關注的是以下幾個方面:審問數。根據材料總共回答幾個問題,防止漏答失分。同時也學會根據分值判斷答題大約字數,多分多答,少分少答,掌握出題者意圖,節省答題時間。理解題幹,抓住題眼,問什麼答什麼,避免所問非所答。
二、答題
答題是考生答題的關鍵。答題中切記兩點,一是必須落實觀點,不管材料中問及,都要標明自己的觀點。落實觀點時常見三種情況。如果材料中老師的做法,至始至終都是對的,觀點落實為正確。如果至始至終都是錯的,觀點落實為錯誤。如果該教師的做法先錯後對,或先對後錯,觀點落實以教師最後的行為對錯為標準。二是要做到有理可依,有據考察。因為考試中既然以案例的形式進行考察就必然是在考查學員對案例分析和知識理解的雙重能力,甚至還包括理論應用於實際的實踐能力,因此我們必須做到「有理有據」。對此學員可以從以下幾個常見角度展開思考,進行答題。
1、素質教育的總體特徵和基本內涵。
2、新課程改革(核心理念的理解、學生觀、教師觀、教學觀、教學行為轉變、學習方式等相關理論點)
3、教師職業道德相關理論點
4、教育法律法規(學生的權利和義務、教師的權利和義務)
具體書寫中可採用以下模式:
相關角度+具體理論點+材料+回扣相關角度(具體書寫中不需要生硬羅列,可採用連接詞等靈活處理。)
最後,為了表現考生答題的邏輯性和層次性,可加一兩句概括總結性語言,具體字數和根據答案整體字數調整,總體表達意義為「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做到或杜絕以上材料中提高的幾個角度」即可(注結尾概括性語言也可省略)。總之,案例分析題是考察學員綜合能力的一種題型,既考察考生的閱讀分析能力,又考查知識理解程度,既考察考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又考察文字書寫能力,因此考生應加大對這類題型的精力投入,在掌握以上答題方法的同時,多練習,多總結,最終取得好的成績。
中公講師解析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掃描二維碼關注(qgjsks)微信
回復「招聘備考」下載【教育理論章節練習題+時事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