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津勸業與家樂福組建合資超市的消息公布後,津勸業在二級市場上伴隨著「利好」步步走高,津勸業的預警也沒有擋住投資者的熱情。對於家樂福來說,順利拿下津勸業,中國上市公司的又一塊「甜點」讓家樂福吃在了嘴裡。加上此前聯姻其他上市公司的舉動,家樂福中國合資戰略逐步清晰地展現在人們的面前。
目光鎖定上市公司 「家樂福合資系」浮出水面 A股市場家樂福身影頻閃
津勸業(600821)只是家樂福中國戰略棋局的一枚重要棋子。此前,家樂福的擴張與國內的上市公司並沒有聯繫。這種格局的改變,起因於家樂福在中國的「越位」經營。
家樂福首次進入中國是在1995年。當時,由於沒有相應的規則出臺,家樂福的經營並沒有受到法規限制。1999年7月,國家經貿委與外經貿部曾聯合發布了《外商投資商業企業試點辦法》,規定了關於設立中外合營企業的審批程序。而家樂福的經營並不完全符合相關審批程序,自此,坊間關於家樂福違規經營的說法開始流傳。
2002年,家樂福的命運開始出現了拐點。根據中國超市外資股權不得超過65%的規定,家樂福不得不出售超市的股權給中方企業,因為此前,家樂福都是以持有100%股權而獨資經營。由此,家樂福超市股權轉讓的序幕被拉開。
兩年前市場傳言家樂福與昆百大(000560)結緣的消息,今年4月份終於修成正果。雙方將投資420萬美元與荷蘭家樂福(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設立中外合資昆明家樂福超市有限公司,昆百大佔35%股權。
事實上,這並不是第一家上市公司與家樂福設立合資超市。
早在98年3月,漢商集團(600774)第一次董事會決議公告稱,將興辦中外合作經營的「武漢漢福超市公司」,投資總額為2990萬美元,註冊資金為1200萬美元,外方為荷蘭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實際上就是荷蘭家樂福(中國)控股有限公司。
2000年4月,南京新百(600827)董事會決議中稱,擬出資120萬美元參股中外合資南京悅家超市有限公司。南京悅家超市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金1200萬美元,其中荷蘭家樂福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佔75%股權,江蘇悅達股份有限公司佔15%股權,南京新百佔10%股權。
同年,友誼股份(600827)控股了聯華超市51%股權,而聯華超市持有上海聯家超市有限公司(家樂福)45%的股權。
在此之前,家樂福與金花企業集團投資設立連鎖店,雙方投資1800萬美元。而金花企業集團是金花股份(600080)的母公司。
今年6月,遼寧成大(600739)與家樂福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哈爾濱動力設備股份有限公司(1133.HK)共同籤訂哈爾濱家樂福超市有限公司的合資經營合同。其投資總額為2900萬美元,註冊資本1200萬美元,遼寧成大出資204萬美元,佔註冊資本的17%。
與此同時,家樂福正在南方緊鑼密鼓進行合資事宜。此次合作方是廣州市廣百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廣百股份)。有消息表明,雙方的合資額度是,廣百股份公司需注入2500萬元左右資金,從正式合同籤訂起,可分兩期劃款到帳。而之所以選擇廣百股份,是經過股份制改造的廣百公司目前已經進入上市輔導期。這也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A股市場可以看到廣百股份的身影。
「家樂福下一步的擴張,將集中在西部和華南地區。」家樂福中國總部副總裁陳耀東的話,似乎對家樂福的擴張做了一個很好的詮釋。
家樂福登場 上市公司鹹魚翻身?
「家樂福就是法國的。荷蘭家樂福(中國)控股有限公司是在荷蘭註冊的一個分支機構,但仍隸屬於法國家樂福。」記者在家樂福總部得到了這樣的答覆。
就在媒體的報導中,關於家樂福的稱謂有不同的版本。一是法國家樂福,另一個則是荷蘭家樂福(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對此有關人士給出了上述答覆。但無論是與哪一個家樂福,披上合資外衣之後的上市公司都給人一種很大的期望值。
津勸業的董秘王茜說,和家樂福合資設立超市,其實對雙方都是很有益的。津勸業有很強的地理和網絡優勢,而家樂福優勢也是顯而易見的。雙方的合作,包括政府都是持積極態度的。
顯然,就在津勸業的業績再次下滑時,家樂福的進入無疑會帶來一線希望以藉此扭轉局面。
「但事實上可能並不像投資者所想像的那樣,尤其是在短期內很難看到其實質的變化。」興業證券的宋淮松分析說,外資的進入對於上市公司來說的確是一件好事,這對於經營理念或盈利模式都會帶來一種新的變革。但由於參股比例、行業規模等原因,對上市公司本身產生的影響可能會有限。
從家樂福所選擇的合作夥伴不難看出,這些上市公司都屬於商業,但其經營業績並不是很好。儘管一些公司曾有過輝煌的歷史,但由於市場變化等原因也處於一種下滑的趨勢。這正給了家樂福一個機會。
其實還有重要的一點,無論與哪家上市公司合作,家樂福都是以合資的形式出現,而沒有涉及到股權收購的問題,並不存在一些投資者所認定的併購題材。這種合資對於企業的影響,遠遠小於併購的概念。
漢商集團的有關人士告訴記者,與家樂福合作有幾年的時間了,其經營也很不錯。
曾有媒體報導稱,一知情人士認為家樂福不願和商業企業合作。家樂福並不是急於用錢,他們只想找一個不拖累自己的合伙人。在這種情況下,業績好的上市公司自然成了上佳選擇,況且合作夥伴以現金購買35%股份也可以幫助家樂福儘快套現。有業內人士指出,地方政府不希望看到本地的商業上市公司繼續下滑,因此寄希望與有實力的外資企業合作,提升其能力。
巨田證券熊燕分析認為,有些上市公司的行為是屬於政府支撐,對於這些企業來講選擇合資確實也是一個借力。連鎖超市的發展,某種程度上也能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比如物流、採購等,這對經濟的發展也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選擇合資,這不是唯一也不是最終的。上市公司如果想藉此鹹魚翻身,仍然還需要一個過程。
值得注意的是,與家樂福一直明爭暗鬥的世界排名第一的沃爾瑪,在擴張的時候卻並沒有選擇上市公司。
記者從沃爾瑪北方總部了解到,沃爾瑪看重的是把企業做實,把服務做好。據消息人士透露,沃爾瑪預計今年內或明年初在長春開4家連鎖店,其中1家山姆會員店,3家購物廣場,相關事宜正在商討之中。
為什麼選擇上市公司作為合作夥伴?家樂福依然是守口如瓶。但在上市公司頻繁閃現的身影中,市場人士似乎感覺到了什麼。
家樂福目前面臨的是,在中國的27家連鎖店必須要整改,換句話說,必須將每家店至少35%股權出讓,而不能以100%自己持股經營。那麼接下來各地的家樂福連鎖超市將會選擇誰做為合作夥伴,這是值得關注的。家樂福當然不會透露任何消息。
哪一個上市公司將會成為家樂福的合資夥伴?投資者在相互揣摸,市場人士在相互探尋。而家樂福下一個合資夥伴是誰,這個謎只能由家樂福自己來解開。(中國經營報 記者周涵)
歡迎關注聯商網,掃一掃關注【聯商網微信訂閱號】
我們只為您推送最真實,最有價值的行業資訊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