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幫扶」開出「中藥配方」

2020-12-18 瀟湘晨報

2015年8月,雅安市住建局宋雲才被選派到雨城區碧峰峽鎮黃龍村擔任第一書記,原本在2018年就要從脫貧攻堅一線返回的宋雲才,在當地村民極力挽留下繼續在黃龍村工作至今。

在這裡,他親眼目睹了以前只在電視上看到的貧困畫面,和幫扶工作隊隊員們、當地幹部群眾一起,用雙手拼盡全力去改變貧困落後,揮灑汗水中更有一種精神的力量在感召。

5年來,在「黨建、文化、治理、產業、生態」五位一體整村幫扶模式下,黃龍村出現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而這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與宋雲才有著密切的聯繫。

「內服外敷」

環境和觀念一起「清掃」

最近,黃龍村村民楊洪全出門吃了一趟喜酒,回村後,他自豪地對駐村第一書記宋雲才說:「宋書記,別的村裡的大街,還不如我們村裡的巷巷乾淨……」

楊洪全如此「傲嬌」,是有資本的。記者在黃龍村裡走了一圈,不管是主村道還是「巷巷」,不管是村民家門口的場院還是屋後的犄角旮旯,都乾乾淨淨、清清爽爽。

昔日的黃龍村,卻是另一副模樣。2015年,宋雲才剛進駐時,村裡垃圾遍地、汙水橫流,他說有種「沒處下腳」的感覺。

局領導到碧峰峽黃龍村幫助貧困戶打掃衛生

「這也是貧困『併發症』的表現之一。」宋雲才說,長期貧困,導致村民衛生習慣較差,思想觀念落後。於是,村幹部開始,人手一把掃帚,開始清掃整治黃龍全村的衛生環境。

局黨組書記走訪慰問貧困戶

起初,村民們冷眼旁觀,以為這群外地人堅持不了幾天,甚至懷疑他們是在作秀。然而,村幹部手中的掃帚一天都沒停過。漸漸地,村民們也拿起了掃帚。

宋雲才說,「掃乾淨」只是第一步,接著他們開始幫助黃龍村建設美麗鄉村。

派駐紀檢組帶隊檢查黃龍村扶貧項目實施情況

黃龍村地形複雜,道路較窄,嚴重影響了村民的生產生活,限制了黃龍村的發展。宋雲才通過多方爭取資金,硬化便道5.7公裡,通戶道路2公裡,解決了村民出行難問題。現在走進黃龍村,一路上全是平整硬實的水泥路面,車開過去真正做到了「絕塵」。同時爭取到雨城區人武部幫扶資金5.7萬元、市房管局2萬元,在市供排水公司的協調幫助下,累計修建200立方米蓄水池4個,淨水池5個,管網2000餘米,讓群眾喝上了乾淨放心的自來水。黃龍村農戶院壩多為泥土夯實,雨天泥濘不堪、晴天塵土飛揚,宋雲才多方奔走,向市住建局爭取到了水泥316噸,對全村182戶村民6000餘平方米院壩進行了硬化。在市住建局的幫扶下,通過多方協調,黃龍村又安裝了太陽能路燈50盞,修建水毀路段堡坎多處。

「路通了,水清了,燈亮了,村子變美了。」這是黃龍村村民多年來,最直觀的感受。

「村子變乾淨了,變美了,幹部群眾們的『精氣神』無形中就提升了脫貧攻堅的幹勁自然就起來了。」宋雲才說。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黃龍村的「硬體」和「軟體」變化,潛移默化影響著當地幹部群眾,化成他們致富奔小康的內在動力。

「沉痾猛藥」

產業先行刨掉「病根」

黃龍村四周高山環繞,放眼望去,滿山都是土地,然而守著綠水青山和豐厚的土地資源,黃龍村卻沒有把資源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收入。

駐村後,宋雲才經過一番「望聞問切」,找到了黃龍村貧困的主要「病根」——勞動生產力不夠,閒置土地多,農業效益低下。

為發展壯大脫貧產業,宋雲才邀請川農大專家到黃龍村「問診把脈」,為黃龍村量身定製了《雅安市雨城區碧峰峽鎮黃龍村脫貧攻堅規劃》文本,制定出符合村情的脫貧攻堅規劃方案。

扶貧幹部開展脫貧攻堅督戰自查

黃龍村群眾主要以種植油菜、玉米等傳統作物為主,年輕人大都外出務工,村裡閒置土地越來越多。剛到黃龍村的宋雲才便盤算著如何把這些閒置土地利用起來,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雷竹種植,經過一番實地了解,他發現雷竹竹筍價格較高、竹子可用於竹編且種植管理技術簡單,戶戶可參與,人人都能幹,而且黃龍村的土壤很適合雷竹種植,成本低、見效快,經濟效益逐年增加,種植雷竹是致富增收的好途徑。

於是產業幫扶思路很明確:充分利用當地有限的土地資源,發展高效雷竹產業。

局領導到黃龍村調研雷竹基地

在經過與村「兩委」多次商討達成一致意見後,宋雲才又忙活起來,帶領村幹部挨家挨戶做工作,講前景、講預算、講規劃……現如今,最先種植的100餘畝雷竹已初見經濟效益。

局領導調研黃龍村雷竹種植基地

雷竹種植成長需要過程,可作為長期產業發展。但發展什麼產業周期短、見效快呢?經過不斷思考探索,在廣泛徵求群眾意見後,實施規模養殖生態雞的想法逐漸形成,宋雲才便大刀闊斧地動員群眾發展養雞產業。3組的郭桂朝擁有多年養殖生態雞的經驗,只是苦於沒有資金支持,無法形成規模。宋雲才連夜到郭桂朝家裡,動員其做養殖帶頭人。經過不懈努力,高家巖生態養殖合作社成立,採取「合作社+農戶」的方式,第一批由合作社集中養殖3000隻,農戶散養2040隻,出欄後,村集體經濟收入從零元增加到8000元,貧困戶平均每戶增收300元。

「固本培元」

黨建引領扶貧築牢基層「堡壘」

在中醫理論中,外界的致病因素叫做「邪」,人體內的正氣不足時,「邪」就趁虛而入,所以,中醫在治病時,除了對症治療,還講究「固本培元」。

記者發現,在治療黃龍村的「貧困症候群」時,也突出了「固本培元」——以黨建來引領各項扶貧工作,通過黨建協作來鞏固強化當地的基層組織「堡壘」,使之成為將來引領黃龍村可持續發展的「發動機」。

扶貧幹部到黃龍村開展脫貧攻堅督戰自查

第一書記擔當「第一責任」,不僅要上接天線找項目、尋資金、惠民生,還要下連地氣抓黨建、強班子、聚人心。

黨組書記智勇到黃龍村聽取村兩委脫貧攻堅匯報

為建強黨支部,增強戰鬥力,宋雲才當起了「潤滑劑」。「軟硬兼施」的他,一手抓硬實力提升,積極聯繫爭取上級幫扶部門支持,完善村兩委辦公設施,鞏固黨組織活動陣地,為凝聚黨員、服務群眾提供陣地保障。一手抓軟實力提升,結合「兩學一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壓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黨員志願服務、承諾踐諾等制度,把組織生活開展到戶,把黨章黨規送學上門,推行黨群議事會等,解決了黃龍村組織生活不豐富、黨員凝聚力不足的問題。同時,為提高村黨組織凝聚力,宋雲才組織黨員亮身份、做表率,創建黨員戶、黨員路,兩委班子每周舉行聯席會議,制定黨小組活動制度……在他的推動下,一系列加強基層黨建的規章制度提上日程。

扶貧慰問

老黨員吳正文持續觀察了近年來黃龍村變化後,總結了幾點體會,其中一條是: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黨建工作做到了群眾心坎上,群眾的主動性、創造性也就自然被激發了出來。

記者:石雨川

編輯:邵也蘋

【來源:雅安住建】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永州經開區加大駐村幫扶工作隊督查力度
    永州日報訊(通訊員 歐陽賦饒) 為進一步強化駐村工作隊管理,推動駐村工作提質提效。11月1日晚8時到11時,永州經開區紀委、扶貧辦人員組成督查組,通過不打招呼、不定路線、隨機抽查的方式,對經開區8個村的扶貧工作隊駐村情況進行檢查。
  • 臺安縣駐村幫扶出實招 精準扶貧見實效
    臺安縣駐村幫扶出實招 精準扶貧見實效 信息來源:臺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時間:2020-12-22瀏覽次數:次 >「多虧了菸草專賣局駐村工作隊,讓我住上了新房子,有了重新生活的勇氣,我很感謝他們!」
  • 固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18年駐村幫扶工作總結
    2018年,我局駐村幫扶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緊緊圍繞市委、政府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安排部署,在市扶貧攻堅領導小組的領導下,以農民增收為重點,以全面脫貧目標,結合幫扶村實際情況,發揮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職能,著力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紮實開展駐村幫扶工作,較好地完成了駐村幫扶工作任務,現就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 善用百姓街談巷議 駐村幫扶更貼民心
    作為駐村幹部,妥善運用好這個平臺,既能把黨和國家的聲音及時傳遞到群眾心裡,也能把群眾的合理化建議及時收集起來,從而協助村「兩委」制定出更加符合民意的各項決策。要知道,群眾的想法是多方面的,要有效應對各種想法、及時作出回應,就要求駐村幫扶幹部提前做好功課。作為駐村幫扶幹部,應及時學習黨和國家關於「三農」工作的各項要求和部署,熟悉各項惠民措施,把學習成果與農村實際、農民實事聯繫起來,並能用群眾語言表述出來。
  • 唐山市物價局駐村工作組用「心」幫扶得民心
    駐村,就得真抓實幹  「駐村,就得真抓實幹」,這是工作組的座右銘。唐山市物價局工作組從駐村開始,就把實幹精神貫穿於整個幫扶過程,他們挨家挨戶走訪,多次召開村「兩委」班子座談會,黨員、村民代表座談會,廣泛聽取村民的意見和建議,實地查看村容村貌、環村林帶、農田基本建設等現狀,擬制改造提升規劃,確定幫扶項目、工作重點、具體措施和完成時限,並對重點項目按時間節點進行了細化和投資估算,一項項工作都緊鑼密鼓地推進。
  • 吉首突出績效考核抓實駐村幫扶工作
    今年以來,吉首市駐村辦以績效考核作為駐村幫扶工作落實的重要舉措,強化駐村幫扶工作績效管理,進一步提振扶貧「鐵軍」的精氣神,全力以赴做好脫貧攻堅工作。考核內容主要包括落實四個不摘、減貧成效、精準識別和精準退出、精準幫扶、「兩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實情況、扶貧資金監管、扶貧領域作風建設情況、群眾滿意度和駐村扶貧工作日常管理。通過建立健全常態化聯點督導、駐村宿村紀律、考勤請假、駐村例會、學習培訓和釘釘打卡月通報等制度,實現駐村扶貧工作管理規範化、制度化。
  • 【駐村日記】開家溝村「新食尚」,不懂你就out啦~
    蛋撻、桃酥、奶茶,這些平日裡只能在蛋糕店才能買到的食品,如今都被搬到了開家溝村的烘焙小課堂上,雞蛋、牛奶、麵粉、清油,經過簡單的加工,就可以做出蛋糕店的味道,這讓村裡的婦女們驚嘆不已,而這一鄉村「新食尚」,正是由開家溝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開啟的
  • 2018年度駐村幫扶工作總結
    一、強組織領導,明確目標任務為了切實加強脫貧攻堅工作,我局高度重視,將幫扶工作同中心工作同部暑,同安排,同落實,成立了由分管副局長任組長,選派專業骨幹為組員的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派駐臺喜平為第一書記、程文斌為扶貧隊員的駐村工作隊,18名副科級以上幹部與老莊村76戶建檔立卡戶建立了「一對一」幫扶聯繫;實行幫扶工作定期匯報制度,聽取意見,研究解決問題的對策。
  • 未央區駐藍田縣灞源鎮松樹溝村幫扶:讓我們說話都硬氣咧
    未央區駐村幫扶,讓藍田縣灞源鎮松樹溝村村民交口稱讚,尤其是產業幫扶更讓村裡的男女老少都受了益。  8日下午,藍田縣灞源鎮松樹溝村編織袋加工廠一派繁忙景象:車間大門口的貨車旁,七八個人手抬肩扛,緊張地卸原料、裝成品;車間裡分列兩行的電動縫紉機嗡嗡作響,在一雙雙巧手的操作下,不斷「吐」出一條條編織袋。
  • 禮縣城關鎮園頂山村駐村幫扶隊的幫扶之路
    他就是城關鎮園頂山村駐村幫扶隊隊長兼第一書記任國榮。今天,讓我們走近這位幫扶隊長兼第一書記任國榮,回放他的幫扶之路。作為一名長期在公安基層工作且有經驗、能吃苦、政治素質高的老黨員,自2019年擔任禮縣公安局駐城關鎮園頂山村脫貧攻堅精準扶貧第一書記來,他無怨無悔,紮實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 駐村日記:開家溝村「新食尚」,不懂你就out啦
    蛋撻、桃酥、奶茶,這些平日裡只能在蛋糕店才能買到的食品,如今都被搬到了開家溝村的烘焙小課堂上,雞蛋、牛奶、麵粉、清油,經過簡單的加工,就可以做出蛋糕店的味道,這讓村裡的婦女們驚嘆不已,而這一鄉村「新食尚」,正是由開家溝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開啟的。近年來,隨著脫貧攻堅深入開展,開家溝村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
  • 人民日報:必須真正沉下去,駐村幫扶的意義和作用
    原標題:駐村幫扶的意義和作用(觀察者說)   黨員幹部和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與群眾打成一片,是黨的群眾工作的優良傳統。以全面推行扶貧開發工作到村到戶為契機,實行駐村工作隊(組)制度,是繼承和發揚這一優良傳統的有效舉措。除此之外,駐村幫扶還有以下重要意義和作用。   駐村幫扶是做好各項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保障。
  • 辛莊村的「寶」書記 ——建行鹽城濱海支行張晨寶駐村幫扶側記
    當行裡領導打電話讓他和家屬商量是否願意駐村幫扶時,張晨寶保持著遇事不含糊、辦事不拖拉的軍人作風,一口就答應了下來。「從沙場、轉業到職場再到脫貧攻堅的現場,只要是黨和國家需要,我都可以上!」白天每家每戶走訪,到村民家裡拉家常,和村「兩委班子」推心置腹開交心會;晚上熬夜弄懂吃透扶貧政策,理清幫扶思路。一個月下來,村裡家家戶戶跑了個遍,村裡愛吠的狗都熟悉他,見到張晨寶都不叫了,村裡人笑著說:辛莊村也出了個「狗不叫」書記,不僅懂金融還懂村情和政府幫扶政策。從田間地頭到群眾家中,張晨寶靠著一雙腳,早出晚歸,皮膚曬得黝黑髮亮。
  • 王建華到葛竹坪鎮橫路村調研駐村幫扶重點工作
    12月17日,寒風料峭,冬意濃濃,省教育廳黨組成員、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王建華帶領人事處、廳關工委深入懷化市漵浦縣葛竹坪鎮橫路村開展「三回三看三落實」工作,就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教育扶貧工作等重點工作進行調研,給省教育廳駐村扶貧點和工作隊員帶來了冬日暖意。
  • 「背包書記」鄢宏回村「探親」 曾在四川宣漢駐村幫扶三年半丨第一...
    離開時,不少村民自發聚集在村口,揮手送別這位曾駐村幫扶他們三年半的「遠親」。鄢宏將腦袋探出車窗,使勁地點頭,眼眶中的淚水再也忍不住簌簌落下。 鄢宏是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華融」)員工,2015年8月被選派至四川省宣漢縣峰城鎮仁義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
  • 安順市民族中學幫扶關嶺沙營鎮 傳好駐村「接力棒」 盡銳出戰「拔...
    初冬時節,儘管天氣寒冷,但關嶺自治縣沙營鎮紙廠村和大田村卻是一片火熱,在駐村幹部的幫助下,村「兩委」帶領群眾發展蛋雞、管護刺梨產業,演繹出脫貧致富的精彩故事。    2016年,安順市民族中學與關嶺自治縣沙營鎮紙廠村、大田村結成幫扶對子。
  • 「背包書記」鄢宏回村「探親」 被幫扶戶為啥三次落淚?|回家·駐村...
    鄢宏(左一)在村民家裡拉家常鄢宏是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華融」)員工,2015年8月被選派至四川省宣漢縣峰城鎮仁義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2019年1月「卸任」後,鄢宏一直牽掛著村子裡的人和事。鄢宏說,這次回村「探親」,他最想見的人,就是老楊頭。
  • 桃源稅務幹部駐村幫扶戰疫情
    復工號角吹,就業脫貧奔小康……」3月7日上午,記者走訪桃源縣磨子坪村,伴著廣播裡呂惠芳的桃源「塑普」,看到村裡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村民鄧忠輝的養豬場正在建設中)磨子坪村是桃源縣稅務局的扶貧點村。連日來,該局在狠抓點村疫情防控的同時,大力推進春耕春種、復工復業工作。
  • 西安思源學院駐村精準幫扶助仁溪溝村提前脫貧致富
    西安思源學院駐村精準幫扶助仁溪溝村提前脫貧致富在駐村幫扶的兩年裡,西安思源學院充分發揮高校自身優勢,為打通貧困的最後一公裡努力著,開啟了駐村精準幫扶之路。        ——強化組織領導,保障人財物及時到位。西安思源學院黨政領導高度重視扶貧工作,成立了幫扶工作領導小組,該院董事長周延波任組長,黨委書記張興邦等任副組長,其他院級領導及主要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
  • 旌陽區法院援彝駐村幫扶幹部工作周年記
    旌陽區法院援彝駐村幫扶幹部工作周年記 2019年08月14日 19:41:02 來源:四川新聞網 自開展援彝工作一年來,他們勇於踐行責任與擔當,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收穫了幫扶地區群眾的一張張笑臉。用腳丈量百裡山路的第一書記楊永勝同志剛到越西時,為河東鄉小碉村駐村工作隊員。2018年10月,根據上級工作安排,他調任東紅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