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長發現自己家的寶寶兩歲了,但是還不怎麼會叫爸爸媽媽,於是帶著2歲寶寶去做體檢,發現寶寶智力發展指數只有76分,處於一個偏低的水平,不知道該怎麼辦?
其實這類情況家長不用過於擔心,目前為止所有嬰幼兒智力測試還不夠科學、規範。而且在測試過程中寶寶不配合,對於陌生醫生以及周圍環境的排斥度,都對測試結果有極大的幹擾。
影響寶寶智力水平一般包括父母基因遺傳、孕期營養、寶寶的飲食攝入、體質指數、睡眠質量、出生後的環境和教育環境都有一定關係。
基因遺傳:
通常來講父母智商高的話,孩子的智商也會高一些,智商遺傳自父母各佔一半,但也有少數基因變異的情況,智商會比父母高出一大塊或者低。
孕期營養:
準媽媽孕期營養充足有助於寶寶大腦細胞的增殖,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充足對寶寶感覺統合有幫助,適當的孕期胎教對寶寶智商也有一定的提高。
寶寶飲食:
堅持母乳來餵養孩子的,寶寶智力發育水平比非母乳餵養的寶寶最多高出7分,其次輔食樣式要儘量多一些,不偏食的寶寶維生素攝入更加全面。
體質指數和睡眠質量:
據研究發現,聰明的孩子一般偏高偏瘦,暴飲暴食偏肥胖的孩子,大腦中的血清素下降對孩子的智力發展不利,再是晚上睡覺過晚或是睡眠質量不好的寶寶,大腦得不到充足休息一樣影響孩子的智力。
部分孩子說話太晚或者不喜歡說話,很多家長會以為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不夠聰明,實際上這和父母缺少關心、耐心有聯繫。也可能是孩子的前庭刺激不夠,家長不讓孩子在地上爬造成的,會導致孩子平衡感較差,而且影響孩子以後的學習能力。還有父母平時和孩子說話少,缺少對孩子的耐心,對孩子說話的錯誤過早糾正以及父母上班對孩子陪伴過少一樣影響孩子的積極性。
麥太優品:孩子2歲以後說話晚或者只說爸爸媽媽、不愛說話,一般是父母給予的關愛和陪伴太少導致的,至於寶寶的體檢智力測試過低,家長不用太認真,畢竟還不夠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