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收到新聞爆料:6月份名睿教育到濟南的一些高校招聘,招了70多人到全省30多個補習班分點去負責招生、校長和老師等職務,有的補習班招到學生,並交了學費,但是前幾天公司攜款跑路找不到人了,所有人的工資都沒發,希望得到幫助和關注。
宣傳搞花樣,大學生被派到去鄉下開「輔導班」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聯繫到了兼職的大學生西某,他向記者介紹了名睿教育的招聘情況。今年6月份,名睿教育的濟南片區負責人曾在濟南長清大學城的高校內進行宣講,還通過boss直聘上發布招聘老師的廣告。據西某介紹,當時該教育機構在濟南沒有辦公地點,只是在一公辦學院附近租用了一間房,用於教師人員面試和諮詢。當時負責招聘的人聲稱,該公司目前在山東還沒有形成規模和品牌,需要開拓市場,所以各位大學生只要參加招生就能有提成,其中招生人數最高的教學點,公司還會組織一次團體國外旅遊。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在名睿教育的招聘單頁上看到,該教育機構計劃招聘教學點負責人與授課老師共700名,其中平均薪資待遇都在3000元以上,所以報名的大學生並不少。
6月中旬,西某等學生籤訂了一份聘用協議後,就被派到山東各地市的鄉鎮建立新的教學點。西某說,當時公司負責人告訴他們,會有專業的團隊和教師對他們培訓和輔導,指導他們如何招生、教學,但他們從頭至尾並未受到任何培訓。西某被分配到濱州陽信縣的鄉鎮,還有一些大學生被分配到德州、濟寧、濰坊甚至河北衡水的一些偏遠鄉鎮。「當時公司說,鄉下也會有空調等設備,但是我們去了啥都沒有,風扇、拖把還有手電筒都是我們自己買的。」雖然條件艱苦,但不少大學生都堅持下來了。負責招生工作的西某說:「公司也沒有具體的收費標準,負責人告訴我們自己定價格,因為是小學生和初中生,我們的學費大概在490元到690元左右,收的錢都給了負責人。「據了解,很多大學生從7月10日起開始上課,直到8月10日結課,他們本以為結課了可以拿到工資,可等待他們的是微信被拉黑、電話被拒接、公司人去樓空。
負責人已聯繫不上單人欠薪高達6000餘元
西某發給記者一份被欠薪人員名單,目前已統計的在校大學生有46名,其中未發工資最高的達6400元,還不包括一系列車費等報銷費用。
西某告訴記者,和他一樣兼職的都是一些大學生,大家都本著一顆教育初心把該上的課程一節不差地上完了,目前工資要不到手不說,當時教室所需的一些拖把、風扇還有房租,都是他們自先花錢墊付的,而這些錢,名睿教育的相關負責人也沒給他們。「我本來有些小積蓄的,雖然錢不多,但自從幹了這個,買東西還欠了一堆錢,我現在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西某說。
西某告訴記者,他曾多次聯繫當時公司的負責人,一開始負責人還說會給他們工資,但又改口稱自己也被騙,也被追要工資,後來索性電話也不接了,其他大學生試圖索要工資也是同樣的結果。
天眼查顯示,該公司全名為安徽名睿教育諮詢有限公司,其中經營範圍包括教育信息諮詢、商務信息諮詢、代辦移動業務等,並沒有相應的辦班教學資格。目前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由於該企業沒有正常參加年度報告,今年7月已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而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曾試圖聯繫濟南片區相關負責人,但電話未能接通,隨後記者撥打了兩名安徽合肥公司的工作人員電話,同樣也是關機和拒接的狀態。
據了解,西某已和其他大學生已向濟南市長清區大學城派出所求助。
律師解讀:公司涉嫌虛假宣傳和欺詐
針對該情況,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諮詢了山東坤寧律師事務所的劉俊輝律師。劉律師認為安徽名睿教育諮詢有限公司存在虛假宣傳、欺詐的行為。該機構雖有《營業執照》,但經營範圍是教育信息諮詢;商務信息諮詢;商業活動策劃及推廣,未辦理《辦學許可證》,不具備辦學資格,也並未在教育局備案和繳納保證金。
劉律師針對兼職工作的在校學生,給出了相應的建議:儘量不要個人找兼職工作,可選擇學校、大學生就業中心或正規的平臺等推薦的崗位工作。在找工作時,一定先要求驗看公司的《營業執照》及相關的證件、執照。與公司籤訂正式的聘用合同,保留好在工作中能證明存在聘用關係的文件、職裝、打卡記錄等,避免後期出現維權難的問題。律師提醒,公司出現拖欠工資等情況,應及時與公司協商、調解,協商調解不成可選擇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見習記者 田汝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