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賢路跨派河大橋正式竣工通車 | 國內首座鋼桁架拱-箱型梁混合結構橋梁

2021-01-15 合肥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項目概況

集賢路是連接合肥市政務區、高新區、經開區和肥西縣的城市快速路,其向北連接西二環路、合淮路,向南繼續延伸與新G206相交,是合肥市主城區西部貫穿南北的重要通道。

在合肥市大建辦的統一部署下,肥西縣於2016年底啟動了集賢路南延工程建設。其中,集賢路跨派河橋工程作為合肥市「大建設」重點項目,北起方興大道,南至派河大道,跨越安徽省水利「一號工程」—引江濟淮水利工程主河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工程建設內容包括跨江淮運河大橋、跨派河大道立交以及地面輔道系統等,項目的建設將有效地加強組團間聯繫,促進區域發展。

建設始末


集賢路跨派河橋工程在施工期間受引江濟淮工程方案調整影響,作為該項目的獨立設計單位,我院積極迎接挑戰,配合引江濟淮工程建設時序要求,與市大建辦、市重點局積極協調、推動方案調整報批及各項評價、評審工作,經不懈努力,項目於2020年11月正式竣工並交付使用。

橋梁難點與亮點


集賢路跨江淮運河主橋設計全長240米,寬47米,橋型新穎,採用了「鋼桁架拱-箱型梁」的混合結構,系國內首次。橋梁結構複雜、技術難度高,安裝精度要求高,是本項目的重難點,也是迄今為止合肥市施工難度最大的橋梁之一。

桁箱組合形式是該橋的結構設計亮點,即橋梁梁端24米範圍為鋼箱梁結構,其餘均為鋼桁梁,箱、桁對應布置並做過渡處理。橋梁造型獨特,搭配熱情洋溢的中國紅,更顯光彩奪目,儼然已成為合肥市民眼中的「網紅」橋。


通車意義


該橋的竣工通車標誌著集賢路基本實現了全線貫通,形成了「集賢路-西二環-合淮路」這樣一條貫穿城市南北的快速通道,將極大地緩解金寨路、翡翠路、玉蘭大道等南北向道路的交通壓力,使主城區、高新區、肥西縣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為城市西南組團的整體發展提供了基礎設施保障。



相關焦點

  • 集賢路跨派河大橋通車,肥西-合肥城市圈發展大提速
    近日,一條消息刷屏了肥西人的朋友圈:集賢路跨派河橋工程中的跨方興大道立交橋、跨派河大橋、跨派河大道立交橋以及部分匝道已於12月10日0時正式放行!由此,集賢路地面道路壓力得到極大緩解,同時肥西通往合肥主城方向又多了一條出行選擇。
  • 橋梁大事:五峰山大橋進入通車倒計時、齊魯黃河大橋首跨拱肋合龍
    五峰山長江大橋位於潤揚長江大橋和泰州長江大橋之間,是連鎮高鐵和京滬高速公路南延的關鍵控制性工程,也是全線施工難度最大的工程。大橋於2015年10月28日正式開工,是繼南京長江大橋、滬蘇通長江大橋之後長江江蘇段第三座公鐵兩用大橋。大橋全長6409米,其中主跨1092米,採用單跨懸吊鋼桁梁懸索結構。
  • 合肥集賢路互通立交年底有望竣工通車
    7月5日上午,在合肥繞城高速公路集賢路互通立交工程施工現場,控制性節點工程G匝道第三聯鋼桁梁南半幅開始架設。記者昨天探訪現場獲悉,南半幅架梁工程將在本月底完工,緊接著進行一次高速公路交通導改,下月開始北半幅鋼桁梁架設,預計9月中旬可完成整聯鋼桁梁施工任務,整個集賢路互通立交工程年內有望竣工通車。  記者昨日在G匝道施工現場看到,一臺500噸的吊機正在進行吊裝準備工作,一臺50噸吊車在一旁輔助施工,施工作業面上,來自中鐵二十四局的20多名施工人員正在緊張忙碌著。
  • 橋梁大事:調順大橋91 墩主塔封頂 贛州蟠龍大橋主棧橋貫通
    至此,調順跨海大橋兩個主塔全部成功封頂,標誌著兩個主塔「門當戶對」,成功「聯姻」,湛江紅門順利落成,為大橋2021年建成通車提供了有力保障。據了解,湛江調順大橋主橋為雙塔雙索麵斜拉橋,全長591米,主跨296米,整幅橋面寬37.5米,主梁採用鋼混凝土疊合梁,主塔高136.9米。
  • 合肥往來肥西更快捷 集賢路跨派河橋本月中旬前建成通車
    集賢路跨派河橋12月中旬即將建成通車,以後市民沿方興大道可以避開集賢路交口「堵點」,跨越派河後,直達派河大道,這樣一來從市區前往肥西縣城更快捷。12月6日,記者從市重點局獲悉,作為貫穿「三區一縣」的重要快速路,為年底實現通車目標奠定了良好基礎。
  • 聊城四座跨河大橋同時在建!預計通車時間如下…
    ,本月月底開始架設南側預製梁,春節前南側預製梁全部架設完成,主橋是現澆梁北側8到9跨底跨已澆築完成,春節前整個主體全部澆築完成。預計到今年年底,中華路北延跨徒駭河大橋工程將完成主體結構建設,明年5月1日達到通車條件。為切實加快橋梁工程建設,開發區項目專班加大督導推進力度,統籌抓好項目問題解決、進度調度等工作,確保各項目快速建設,早日建成投用。
  • 溫州首座鋼梁結構大橋 G330鹿城段潮埠大橋試通車
    潮埠大橋地處G330溫壽線鹿城段潮埠村,上跨甌江支流,於1998年1月建成,橋梁全長192.7米,橋面總寬13米,在鹿城西部的交通聯繫上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經多年通車運行,大橋出現較為嚴重的病害;且因潮埠大橋位於甌江口,受潮汐影響河道內樁基衝刷嚴重,橋梁安全存在一定隱患。
  • 最全橋梁結構類型名詞解釋
    箱型梁橋:box-girder bridge箱梁結構的基本概念在於全部上部結構變為整體的空心梁,而當主要荷載通過橋上的任何位置時,空心梁的所有各部分(梁肋,頂板和底板)作為整體同時參加受力。其結果可節省材料,成為薄壁結構,提高了抗扭強度。箱梁橋可分為單室,雙室,多室幾種。
  • 橋梁大事:福廈客專安海灣特大橋雙主塔封頂、江漢七橋主拱合龍
    安海灣特大橋連接晉江和南安,全長9.46公裡,是國內首座時速350公裡高速鐵路無砟軌道跨海斜拉橋。新建福廈鐵路安海灣特大橋連接晉江和南安,全長9.46公裡,為福廈高鐵全線三座跨海灣大橋之一,是全線關鍵控制性工程,新建福廈鐵路建成後,福州至廈門行程縮至1小時內,可為福建沿海打造「一小時經濟圈」提供強勁動力。
  • 瀛洲大橋:一彎「新月」映洛水
    (張曉理 攝) 瀛洲路從洛河北岸向南岸延伸,到了洛河邊戛然而止。河洛路與洛宜路隔著洛河遙遙相望,如同牛郎織女,渴盼一座跨河的鵲橋。 洛河市區段上遊兩岸的車流、人流要想跨河而過,就得向西折走孫辛橋(在建中的凌波大橋),或向東折走西苑橋。從濱河路到濱河西路無法直通橋南,不得不繞道而行。多少年來,洛陽人翹首以待——何時天塹變通途?
  • 柳州市最全跨江大橋地圖在這裡
    準備建設的鳳凰嶺大橋,西接雀兒山路,跨湘桂線、躍進路,東至河東新區規劃路。其外形獨具民族特色,為鼓樓式橋亭的風雨橋。橋上不僅能走人過車,還能通輕軌。鳳凰嶺大橋連接的是南北向柳北—河東—洛維新興片的軌道交通2號線,而柳江—火車站—河東—柳東的軌道交通1號線要過河,還要在三門江大橋上遊約20米處,新建三門江跨江橋。如今,該橋梁工程已進行了招投標工作。
  • 合肥集賢路跨派河橋(方興大道-派河大道)12月10日0時正式放行
    12月9日,合肥市重點局發布消息,集賢路跨派河橋(方興大道-派河大道)12月10日0時正式放行。據悉,該橋是安徽省第一座全雙接鋼桁拱橋,使用鋼材7000噸,使用20萬套高強螺栓,全部使用人工施裝。據介紹,合肥集賢路跨派河橋工程北起方興大道,南至派河大道,長2.78公裡,寬70米,為城市快速路。建設內容含道路、排水、橋梁(跨派河大道立交、跨方興大道立交、跨派河大橋)、供電土建、交通監控等。計劃2019年12月10日0時正式放行。
  • 訪江界河大橋建設總指揮伍家新:讓貴州橋梁問鼎「世界級」
    記者日前專訪到江界河大橋建設總指揮,貴州橋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伍家新,聽他追溯貴州橋梁建設、交通發展背後的故事。  【解說】居世界混凝土桁式橋梁之首的江界河大橋,位於貴州省甕安縣境內,跨越烏江。該橋主孔橋型為貴州省首創的預應力混凝土桁式組合拱,橋高263米,主孔跨徑330米,於1995年6月竣工通車。
  • 清鎮花魚洞大橋舊橋主拱拆除完畢!原址將新建「提籃式」景觀橋
    隨著老橋的拆除,未來這裡將誕生貴州國省幹線的首座「提籃式」人車並用景觀橋,以緩解周邊交通壓力,滿足市民出行需求,新橋預計2021年5月建成。據了解,拆除的花魚洞大橋建於1991年,大橋總長290米,橋面寬12.46米。
  • 中國十大跨山大橋
    工程為雙層公路、觀光通道兩用橋梁,四車道高速公路特大橋。橋型方案為鋼桁加勁梁單跨懸索橋,全長1073.65m,懸索橋的主跨為1176m,創造了四項世界第一,極大地改善湘渝兩省市的交通現狀,對兩省市乃至中西部的對接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3、四渡河大橋
  • 合肥集賢路跨派河橋中旬通車 呆蘿蔔最新進展
    集賢路跨派河橋工程北起方興大道,南至派河大道,長2.78公裡,寬70米,城市快速路,工程概算6.3億元。合肥集賢路跨派河橋中旬建成通車據了解,集賢路跨派河橋項目是合肥市級重點工程,向北連接西二環、合淮路,向南繼續延伸並與新G206相交,是連接合肥高新區、政務區、經開區和肥西縣的城市快速路,也是貫穿城市南北的重要大通道,項目建成後將有效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 2018年中國橋梁演變歷史和現狀
    >嶄新的橋梁時代來臨1874年的美國世界第一座以鋼為主體的橋梁落成而中國首座具有近代水平的鋼橋問世則是10多年以後的事兒瞭然而對於當時的中國而言鋼橋是如此先進,遠處是青藏鐵路長江源特大橋,由42跨組成,每跨32米;近處的是沱沱河公路橋。
  • 武漢江漢七橋主拱合龍 正式命名為「漢江灣橋」
    11月26日,在距離江面100多米的高空上,隨著合龍口最後一顆定位銷軸的成功打入,標誌著由武漢城投集團建設,天興洲道橋公司代建,中鐵大橋局七公司施工的武漢江漢七橋工程主拱順利合龍,漢江兩岸成功「牽手」。
  • 武漢市江漢七橋主拱合龍 系漢江上最寬跨度最大橋梁
    26日,隨著中鐵大橋局建設者打入最後一顆定位銷軸,跨越漢江武漢段、連接該市漢陽區和礄口區的江漢七橋主拱順利合龍。該橋橋面寬度達52.5米,主跨達408米,是目前漢江上最寬和跨度最大橋梁。據中鐵大橋局七公司施工人員介紹,江漢七橋位於武漢知音橋和古田橋之間,是漢江武漢段第七座公路橋梁。該橋線路全長2754米,其中跨江主橋長672米,採用最大跨度達408米的三跨連續鋼桁系杆拱橋結構形式,設計為雙向6車道,並預留遠期拓寬至雙向8車道條件。
  • 市橋河道上首座跨河大橋將拆除重建!動工時間,建設標準……最新...
    市橋河道上首座跨河大橋目前,番禺區市橋水道上已經有8座橋梁,其中連接市橋城區的市橋水道上有市橋大橋、市橋二橋、市橋三橋、德興大橋、西麗大橋五座橋梁。市橋大橋是市橋城區最早接連市橋水道南北兩岸的樞紐橋梁,是市橋地區往南通往沙田地區(現南沙區及番禺區橋南街以南的地區)的第一座大橋,同時為橫跨市橋河道市橋段的第一座跨河大橋。該橋全長294.12米,兩岸引道各90米,於1978年建成通車,當時是市橋一河兩岸的一道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