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8 15: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言語治療師來支招——小朋友居家言語康復這樣做
邵綺凡 趙風雲 杜青
中國康復醫學會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
目前我國新冠肺炎疫情已逐漸好轉,但全球疫情仍十分嚴峻,防控工作不能鬆懈,無論居家、上班或出入公共場所,均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不集會、不聚餐。
小編是一名言語治療師,原來以為只是與我的小寶貝們一周不能見面,這一晃都快要2個多月了,心裡格外想念他們,希望這2個月小寶貝都健健康康!這麼長時間了,不知道飛飛小朋友學會吹氣了沒有?天天的舌頭會上抬了嘛?不知道各位寶爸寶媽有沒有在家堅持為寶寶進行家庭言語康復?今天小編就為您支支招,幫助小朋友們居家言語康復訓練!
注意事項
1.康復訓練前後,家長和寶寶都要使用流動水洗手、洗臉。
2.家長和寶寶分開使用自己的小工具,不要交叉使用。需要使用的餐具建議用蒸鍋蒸15分鐘後使用。
3.家長避免唾液等飛濺到寶寶,面對面時家長可佩戴口罩。
呼吸是言語聲發出的基礎,也是發出流暢語音的保證。呼吸功能異常會導致寶寶說話聲音小、一口氣說的字數少、說一句話停頓時間長。對於一些送氣音,如/p/、/t/、/k/等,如果呼吸功能存在問題,也會容易出現錯誤。提高寶寶呼吸功能方法如下:
01
吹泡泡
吹泡泡的時候需要緩慢/平穩地呼氣,有助於提高寶寶的呼吸控制能力。有些寶寶剛開始接觸吹泡泡時,會快速用力吹氣,這樣反而吹不出泡泡,這時家長可以告訴寶寶:吹氣時需要輕輕地/慢慢地吹,一口氣吹的長長的,這樣泡泡才能又大又多。如果家中沒有泡泡水,也可以和寶寶一起自製泡泡水,有利於增加親子關係。
02
吸管發音法
準備盛有純淨水的杯子,將吸管放在杯子中,用嘴唇包住吸管,用鼻子深吸氣,呼氣的同時發持續連貫的/u/音,水中就能吹出來泡泡。可以用計時器計時,鼓勵寶寶儘可能加長呼氣的時間。此方法有利於提高寶寶的呼吸控制能力,也可以促進呼吸和聲帶協調運動。建議選擇一個高一點的杯子,避免把水濺出來。
03
吹氣工具
利用哨子、笛子或者風車進行吹氣練習,可以用手機把寶寶吹氣的視頻錄下來,記錄時長,當達到一個目標後,給予獎勵。
清晰、流暢的發音需要下頜、唇、舌等構音器官精確、靈活、協調地運動。構音器官運動不佳,可導致寶寶說話不清楚,影響寶寶的社交。提高寶寶構音器官運動功能的方法如下:
1
吸管進食法
針對寶寶唇功能不佳的問題,可以使用不同口徑的吸管吸食濃稠的酸奶,也可以通過調整酸奶的黏稠度,或是利用不同稠度的食物調整難度。通過此方法可以促進圓唇運動,增加唇肌運動的多樣性。
2
推舌法
準備一根乾淨的小鐵勺和一副手套。讓寶寶用力向外伸舌頭,家長將小鐵勺直接放在舌尖上,用力把舌尖向裡推,要求寶寶用力向外頂鐵勺,重複數次。此方法主要用於提高舌尖肌力。
3
舌尖力量訓練
準備一根乾淨的小鐵勺和一副手套。寶寶伸出舌尖,家長將小鐵勺放在寶寶舌尖上方,輕輕用力向下壓,讓寶寶用力上抬舌尖,堅持數秒。家長用小鐵勺從左側用力向右推寶寶的舌尖,舌尖用力抵抗,堅持5秒,重複數次,再換另一側。也可以鼓勵寶寶自己主動進行舌部的運動。此方法有助於提高舌尖在各個方向上運動的肌力與靈活性。
4
舌尖洗牙面
家長可以與寶寶一起,面對著鏡子,家長先示範舌尖洗牙面的動作,然後讓寶寶跟著做動作。舌尖放在上牙最裡面的一顆臼齒的牙面上,依次緩慢地掃過每顆牙齒,然後沿著下牙重複這一動作,重複數次。此方法有助於提高舌尖運動的靈活性。
各位家長可以根據以上介紹的一些方法,根據小朋友的實際情況,在家中進行相應的言語訓練,也可以把訓練與遊戲結合在一起。
我國的疫情防控進入了「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關鍵階段,低風險不等於零風險,要嚴防疫情反撲。讓我們一起快樂康復,快樂生活!
繪圖:李川 嵇麗娟
文章來源:中國康復醫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
原標題:《【科普工作委員會】言語治療師來支招——小朋友居家言語康復這樣做》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