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拳擊運動是由英式格鬥演變而來的,於18世紀起源於英國,當時比賽不戴拳套,亦無規則和時間限制,直至乙方喪失繼續比賽的能力為止。英國著名拳擊家J-布勞頓於1743年針對拳擊比賽的混亂局面,制定出了最早的一份拳擊規則,又在1747年設計了拳擊手套,對近代拳擊運動的開展做出了貢獻。1839年,英國頒布了新的倫敦拳擊錦標賽規則,1853年進行修改,禁止用足踢、頭撞、牙咬的低擊等動作,並規定拳擊臺四周用繩圍起,1867年英國記者錢伯斯編寫了新的拳擊規則,強調拳擊中的戰術和技巧。1880年倫敦成立了英國業餘拳擊協會,1881年舉行了第1次錦標賽。1924年第8屆奧運會前夕成立了國際業餘拳擊聯合會。當今世界上同時存在著兩種拳擊運動,即職業拳擊和業餘拳擊。奧運會和亞運會的拳擊比賽都是屬於業餘拳擊。這兩種拳擊在比賽規則和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別。在聖路易舉行的第3屆奧運會上,拳擊第一次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參加比賽的只有美國1個國家的44名運動員,美國自然獲得了所設7個級別的所有冠軍。到了1964年在日本東京舉行的第18屆奧運會上,就有56個國家的269名運動員我國現代拳擊始於20世紀20年代後期,最初稱之為「西洋拳」。先有人翻譯了一本《西洋拳術》。30年代,舊中國南京國民黨政府的中央國術(武術)館、國立國術體育專科學校將拳擊列為主課之一。(感謝大家來看我的文章,如果對你有所幫助,那可以點讚或關注我哦,有不同意見可以在評論處說一下哦!)
基本動作 (一) 準備姿勢 正確的站立姿勢:體重應均勻地分到兩腳趾骨基節部位,然後,輕鬆地上跳,在著地時,還要使體重均勻地分布到兩腳趾骨基節部位上,要求上體要直,不破壞站立姿勢;著地時象貓似的輕鬆落地。 (二) 拳法 拳是拳擊手的唯一武器。拳擊手的打擊之所以有很大的破壞力,不是因為拳頭硬,而是因為它有很大的速度和力量。正確的握拳法是打出有力拳的第一步。 (三) 拳擊的基本步法是拳擊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雙方搏鬥時,如何保持身體平衡,靈活地移動身體,使自己始終處於進攻和防禦的最佳位置,是一名拳擊運動員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 (四) 拳擊的基本拳法 基本拳法是學習拳擊的根本,必須把每一個動作做到規範化。只有學好基本拳法,才能為當一位合格拳擊手奠定良好的基礎。 基本拳法包括直拳、擺拳、鉤拳、刺拳、振拳等...拳擊對人體和社會具有極大的影響作用,(感謝大家來看我的文章,如果對你有所幫助,那可以點讚或關注我哦,有不同意見可以在評論處說一下哦!)
這些作用主要表現 在以下幾個方面可以增強人體的力量拳擊比賽時要靠人體的爆發力來完成攻防動作, 只有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最大的力量發揮出來,才能夠達到攻防的 目的,有效地完成攻防動作,這就要求拳手具有強勁的爆發力。 訓練有素的拳手肌肉工作時的彈力和出拳時的爆發力,要比一般 人高出幾倍,同時其出拳的速度也會相應增快。經常練習拳擊。就可以鍛鍊拳擊愛好者和拳擊運動員的爆發力和速度力量。提高拳擊愛好者和運動員的肌肉素質。 進行拳擊訓練和比賽時,需要人體肌肉在高度緊張狀態下,持續較長時間的工作,這對人體肌肉和其它功能系統的持續工作能力有較高的要求。特別是拳擊比賽時,肌肉活動強度大,動作持續時間長,如果訓練水平較差的拳手,要想堅持五個回合的比 賽是非常困難的。比賽時拳手的身體肌肉和精神高度集中,容易 造成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的疲勞。經常練習拳擊,經常參加拳擊比賽的拳手和拳擊愛好者,可以在練習和比賽中提高肌肉長時間工作能力,提高人體各系統的活動機能,從而增強和提高人的耐久力,使人體能夠適應長時間高度緊張狀態下的 工作、訓練和比賽。 拳擊還可以增強練習者的絕對力量。在拳擊練習,特別是拳擊比賽時,拳手必須具有較大的絕對力量,才能達到攻防的目的。也就是說,必須具有重創對方的力量,才能在拳擊比賽中佔據優勢和主動。所以,大部分拳手都十分重視絕對力量的練習,經常做大量的上肢力量以增加進攻時的威力。據測定,世界優秀 拳手的發拳力量可以達到500公斤。具有較大力量的拳手在比賽 中會使對方心理上產生畏懼,喪失比賽的信心。但要注意,絕對力量是要和速度結合在一起才能發揮作用,只有強大的絕對力量,而速度較慢,就很難打到對方,使力量使去意義。所以,在拳擊練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絕對力量和速度的結合,通過最快的速度發揮最大的力量,是取得拳擊比賽勝利的關鍵條件之一。(感謝大家來看我的文章,如果對你有所幫助,那可以點讚或關注我哦,有不同意見可以在評論處說一下哦!)
可以提高人的靈敏性和反應能力拳擊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質之一,就是要具有高度的靈敏 性和快速的反應能力。在拳擊比賽和訓練時,運動員要熟練地掌 握運用各種技術方法,靈活地變化運用各種戰術,並且要隨機應 變地隨場上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技戰術,同時要完成各種技術組 合等,所有這一切,都需要拳手具有高度的靈敏性,具有快速的 反應能力,否則就會受制於人,處處被動。經常練習拳擊和參加 拳擊比賽的人,他們靈敏性和反應能力就會得到充分鍛鍊和提 高,這種靈敏性和反應能力表現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就會使你 覺得生活輕鬆自如,從而增加人的生活樂趣和情可以促進人的身心健康發 拳擊運動是手腦並重、全身活動的運動項目,練習拳擊或參加拳擊比賽時,人一直都是在不停地跳動和運動之中,而且,拳手所採取的每一個行動都是在大腦縝密的、快速的考慮之後進行的,所以,這對人體的運動器官和大腦的分析反應都有極高的要求,使人體的運動器官和大腦得到充分的鍛鍊。又由於拳擊訓練和比賽時,需要在高度緊張狀態下進行高強度對抗,所以對拳手的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神經系統、運動系統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和充分的鍛鍊。據實驗測試,拳擊比賽時運動員的氧吸收量每 分鐘達3000毫升,脈搏每分鐘達200次左右。生理測試表明,訓練有素的拳擊運動員的心臟體積有增大現象,心肌搏動強而有力。拳擊運動員的競技年齡比其它競技項目的競技年齡要長得多,一般可保持到40歲左右。比如象美國拳王阿里38歲時,仍 在參加職業拳擊比賽;美國拳王福爾曼45歲時還在參加職業拳擊比賽;去年戰勝泰森的美國拳手、新的世界拳王霍利菲爾德,是在35歲時第3次獲得這一殊榮的。所有這一切,都說明拳擊運動對人體的良好作用。 拳擊既是人體能力的較量,同時也是心理智慧的較量。長期從事拳擊運動,會培養人們頑強拼搏、敢打敢拚、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也培養人們對事業的專注和執著追求的精神。由於拳擊運動具有極其強烈競爭的特點,可以鍛鍊拳手臨危時的應急能力,培養拳手在危險狀況和高度緊張狀況下沉著冷靜的心理素質,這不僅對拳擊運動有利,而且對於拳手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難時進行冷靜處理,有著極大的幫助作用。(感謝大家來看我的文章,如果對你有所幫助,那可以點讚或關注我哦,有不同意見可以在評論處說一下哦!)
是防身自衛的有效手段重量級拳擊比賽精彩一瞬拳擊做為一種空手格鬥技能,學習掌握好拳擊技術之後,就可以把它運用於實戰之中。拳擊的攻防技術比較簡單,容易掌握,經過反覆訓練實踐後,作為防身自衛的一種手段是非常有效的。通過拳擊的擊打和抗擊打能力訓練,可以提高練習者的防身意識和自衛方法,在打和被打的練習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防身自衛的本領,提高練習者遇到侵犯時自我保護能力。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作用拳擊運動已經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影響和起到了轟動作 用。現在幾乎在全世界都知道泰森口咬霍利菲爾德的事情,這既 是拳擊事業的恥辱,同時也是拳擊在社會上引起社會效應的一個途徑。當然,拳擊對社會的影響並不只是這些醜事或花絮,最主要的還是拳擊本身具有的粗獷與野性的魅力,拳擊運動表現著較高的力度美、健康美、技藝美,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和刺激性。(感謝大家來看我的文章,如果對你有所幫助,那可以點讚或關注我哦,有不同意見可以在評論處說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