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聽風吟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

2020-12-23 大河網

  桐華  著

  江蘇文藝出版社

  2010年1月

  23.80元

  突然落下的夜晚

  燈火已隔世般闌珊

  昨天已經去得很遠

  我的窗前已模糊一片

  大風聲像沒發生太多的記憶

  又怎樣放開我的手

  怕你說那些被風吹起的日子

  在深夜收緊我的心

  

  回不去的年少時光  

  要用最真的心懷念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這本書不單單是講一個女孩子的成長故事,她的身上凝聚了一代人的複雜青春時光。

  2010年,懷舊顯然不再是老人們的專利,已經而立的80後也開始加入這個行列,青年作家桐華日前出版其最新長篇《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把這種懷舊情緒推波助瀾。許多看完該書的讀者親切稱之為「寫給年少自己的書」、「最值得珍藏的懷舊讀物,紀念我們共同的青春和成長」。除了得到同齡人的擁護外,該書更是得到了相當多的文壇名家稱讚,王蒙點評本書「帶著社會轉型時期的氣息,因此格外特別」。蘇童則認為桐華「將上世紀90年代的時代變遷和少年成長寫得生動且深刻,難能可貴」。絕少給人推薦的畢飛宇也不吝褒獎,稱本書「真摯、真實,用一種返璞歸真的方法達到了擊中人心的效果,整個故事有種低調的光華」。

  據悉,《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是著名作家桐華傾注五年心血寫成的一部記錄體小說,桐華以真摯的情懷,真誠的態度,真實的情節,講述了一段上世紀90年代的青春成長和愛情故事。小說裡有著大量八九十年代獨特回憶元素,讀來無比親切,代入感極強,是名副其實的最佳懷舊讀物。本期《悅讀》帶你走進《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走近桐華,一起回味那段屬於我們且聽風吟的日子。

  作者簡介:   

  桐華,著名青春言情作家,現定居美國。一直覺得人生不管是「大江東去,浪淘盡」,還是「楊柳岸,曉風殘月」都該體會經歷。喜歡沉浸在各色文字世界中,從古龍到席娟,從《紅樓夢》到《百年孤獨》,來者不拒。已出版作品:《步步驚心》、《大漠謠》、《雲中歌》、《被時光掩埋的秘密》。個人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xiaosanju

  悅讀Q&A——

  Q: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讀後給人最大的感覺就是真實,請問這是你親身經歷的成長故事嗎?

  A: 不是我自己的故事。但是,故事裡的很多事情都是自己看到過,或者聽到過,比如老師對好學生的明顯偏愛,老師喜歡的小朋友會在一群小女孩中更有權威,常常是一群女孩子的領頭;還有父母的偏心對孩子的影響,鄰居家的一個小姐姐因為父母偏愛她的姐姐,她就離家出走了,這些事情都給我很深刻的記憶,所以雖然不是自己的經歷,但也可以說它們很「真實」。

  

  Q: 書裡面描寫了一些青春期的暴力事件,甚至關乎黑社會、毒品、槍械,為何要設置這些情節呢?

  A: 我對青春期的理解是這樣的:小學時代,我們都把老師和家長的威嚴看得很高很大,老師隨便一句話,我們就奉為上帝的旨意,為了老師的一句表揚,我們會搶著打掃衛生,搶著擦黑板。我那個時候是這樣,現在的小孩也是這樣,我姐姐的小孩因為是獨生子,從小父母都很疼惜,如今正上學前班,對父母的話都是愛聽不聽,可對老師的話可重視了,為了老師的表揚,從每天賴床變得起床特積極。初中時代,隨著個頭的長高,老師和父母的威嚴漸漸消退,總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其實心智並不足夠成熟,這個時候,很容易藉助抽菸喝酒打架談戀愛這些父母家長不允許的事情來表達自己的成熟,再加上剛開始對異性感興趣,慢慢嘗試著和異性接觸,很容易就會變成了「小混混」。我的不少朋友就是這個時候開始了他們「混社會」的生涯,因為不懂得克制,不懂得畏懼,很容易被周圍的人影響慫恿,漸漸越走越遠,後來退學的,進監獄的都有。現在的孩子也是如此,公共汽車站下當眾接吻的孩子穿的往往都是初中校服,高中生反倒會更克制,更懂得權衡,不會這麼肆意。高中時代,雖然更不在乎老師家長的話,可心智開始真正成熟,明白了犯錯後就要承擔後果,懂得了畏懼,也知道老師家長的很多令人厭煩的「大道理」是正確的,開始學習著克制自己,再加上有高考等這些前途的壓力放在眼前,其實大家反倒不容易出大亂子,反倒在慢慢學著思考,開始學習做一個大人。回到小說本身,我不是刻意設置了這些情節,而是這個故事講的是大家的青春成長,只是記錄下到了那個年齡階段,自然而然就會發生的事情,黑社會,甚至毒品、槍械距離校園都不遙遠。

  

  Q: 你是如何看待上世紀90年代前後的青春成長的?你覺得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出生的人的成長有什麼獨特之處嗎?

  A: 八九十年代是中國社會最特殊的年代,整個社會從只有幾家有黑白電視進化到家家有大彩電,從國貨的中華牙膏到各種各樣的外資牌子,從大學生很金貴到大學生比白菜還便宜,從房子是包分配的福利房到現在房子是天價的商品房,就業改革、教育改革、醫療改革……可以說我們這代人生長在一個真正日新月異的年代,我們每天都要吸納新鮮事物,也每天都要被整個社會逼迫著割捨過去。我們曾經住過的地方要被拆遷,曾經熟悉的社會體制被打碎,九十年代出生的人將來回望自己的青春,可以找到熟悉的街道景致、熟悉的社會規矩;而我們就不可能,我們從小長大的地方都肯定已經被推土機推過了一遍,我們曾經熟悉的社會體制和規則已經被拋棄,我們是沒有可憑弔舊地的一代人,我們是失去「過去」最多,迎接「變革」最多的一代人。我們一隻腳仍踩在舊理念的時代,一隻腳必須要踩在新觀念的時代,我們有七十年代人的守舊,也有九十年代人的新潮。

  

  Q: 現在懷舊仿佛成了一種潮流,你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A: 我總覺得懷舊需要兩個先決條件:一時間,二金錢。有時間的人才會回想過去,經濟穩定的人才能慢慢品味過去,如果忙得團團轉,不可能有時間去回憶,如果整天被生活壓迫,為生計發愁,也不可能靜心品味過去。當有一定時間,又不需要為溫飽打拼時,出生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的人正在逐漸步入這個狀態中,面對如今這個物質極大豐富,信念卻極大匱乏的社會,大家也許會很容易就想起小時候物質雖然少,可一張明星海報、一部電視劇、一塊巧克力就可以讓我們傻樂的單純日子。那種騎著自行車一群同學呼嘯而過,雙手脫把就覺得自己特牛的感覺。喜歡一個人就是喜歡一個人,沒有房價、沒有車子等考慮的日子。覺得只要自己努力就會有燦爛明天的簡單相信,不是除了個人努力,還需要依靠關係背景的無奈現實。也許我們懷的不是舊,懷的只是過去的簡單快樂,單純相信。

  

  Q: 你喜歡的作家是誰?你如何看待國內圖書行業郭敬明一統天下的現狀?

  A: 我現在最喜歡的中國作家是韓寒,雖然他不太喜歡稱呼自己是作家。郭敬明很成功,但應該不能說一統天下,中國的圖書文化市場正在逐步發展中,畢竟消費者是多元的,對圖書需求最終也會多元。

相關焦點

  • 桐華: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是2010年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該書分為《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和《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終場》兩冊,作者是桐華。在單純真摯的年少時光中,每個人都會有一個付出真心的愛人,但只有很小一部分人可以真正走到一起。只是因為一個小小的誤會,兩個相愛的人就硬生生的被拆散。也許是因為兩人太過年輕,也許是因為兩人對對方信任不夠。當再度化解誤會已是十年之後,兩人都不是當初十幾歲的孩子,那時的年少輕狂也都不復存在。
  • 或許遺憾,但也歡喜——《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
    落花、流水,似是千年百年不易之物,細品才覺此花非彼花,此水不若那水。我們的生活的每一日,太陽朝起夕落,但每一天我們的心情都有不一樣的變化,日積月累,終有一日感慨萬千。難得的假期,難得的一人時光,最佳去處當然屬於書店了。
  •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
    這是一本寫給年少自己的書,紀念著青春和成長。《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作者是桐華。這本書的女主角羅琦琦是一個從「醜小鴨」到「白天鵝」非常勵志的姑娘。 講述了一段發生在那個年代精彩扣人的青春和愛——少女羅琦琦天性桀驁,從不妥協。
  • 看完桐華《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我被治癒了
    暗戀系校園青春小說,可能腦海中閃現的都是八月長安的《你好,舊時光》、《暗戀·橘生淮南》亦或者是《匆匆那年》以及舒遠的《他笑時風華正茂》……但或許你遺漏了一向擅長寫古風小說《大漠謠》、《雲中歌》、《步步驚心》的桐華,她曾寫的《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
  • 寄語——《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
    今天,六年級全體孩子去戶外拓展。剛剛,收到班主任老師發來的合影。大紅的條幅上寫著幾個字:畢業了,我們不說再見!熱淚瞬間湧上眼眶——六年啊,就這麼飛逝而過!竟是因一套書而發出的寄語——寄語2013-8-20 17:50《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
  •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 | 再見的你,已經不是你
    大概再也沒有一本書能像《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那樣,在無數個焦灼奮戰的日子裡給我莫大的鼓勵;也再也沒有一本書能像它那樣,讓我在青春的回憶裡得到莫大的滿足。那段單純又真摯的年少時光,就這樣在兩個人的隱藏和驕傲下封存,彼此都放不下卻又沒有勇氣再說出口,也再也回不去。如今再見彼此時,都已經不是彼此了,所以才會無論心裡有多愛多後悔,都會裝得風輕雲淡,也許只有這樣,這份愛才會因為遺憾而一直在。
  • 推薦桐華的《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
    耽美腐文不敢動,這裡不是諷刺意味,只是一個人一個愛好吧,我想讓自己儘可能性取向正常一點,所以排除這些,我心目中的言情小說天后非桐華莫屬。可能很多人一開始接觸桐華都是因為劉詩詩的《步步驚心》。這部穿越劇可以說是轟動一時,該部影片中的女主人設對比其他劇的都十分特別,清冷中孤傲,活潑中又帶點滿腹經綸。
  •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童年的陰影恐將伴隨人的一生
    和《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結緣是在去年夏季一個炎熱的下午,下午時分,太陽焦灼地烤著走道,我拿著掃把不緊不慢地在走廊外面掃著過道。雖是十分悶熱,但伴隨著蟬鳴聲,一走一動又是那麼愜意。我走到過道邊上,順手扔垃圾,但余光中還是瞟到一本泛黃陳舊的書面,在紙堆裡隱隱作現,我順勢抽了出來,「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幾個大字很是顯眼,一看給人一種略帶青春氣息的小說集,又念在只是書皮陳舊並非很髒,於是便塞進兜中,帶回了宿舍。莫言先生曾說:長度、密度和難度,是長篇小說的標誌,也是這偉大文體的尊嚴。
  • 桐華作品精選:致我們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
    鑑於很多寶寶都向小編推薦「燃情天后」桐華大大的小說,所以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總結了幾本桐華的精選作品,其中前三部是桐華的「時光三部曲」,看過的寶寶可以在文章下方評論區留下你的點讚評論哦~第一本: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
  •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故事雖落幕,青春不終場!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許小波與羅綺綺的故事雖落幕,但青春不終場!2012年跟隨姐姐一起到深圳遊玩,順便拜訪在深圳居住的小叔一家。在小叔家的書架上一眼就看到了這本《那些年回不去的年少時光》。四天的時間裡,去了深圳的東部華僑城、世界之窗、錦繡中華、還去了趟東莞之餘還能把這本書上下兩冊都讀完,可見對它鍾愛之度。後來又重新在網上搜索這本書重頭又了溫一遍。羅綺綺:經過孤獨的小學時光,叛逆的初中生涯,題海不斷的高中生活。性格倔強不服輸。羅綺綺與她的同學們一起孤獨而熱鬧地,混沌而逐漸清醒的成長著。有著最殘忍的長大,以及最難忘的回憶!
  • 《且聽風吟》開始是用英語寫的?
    《且聽風吟》開始是用英語寫的?細心的讀者還會發現,村上春樹在這本書上還做了很多以前不太會做的事情,比如封面用了他的大頭照,拍攝者是荒木經惟,還在書上附上了別人寫的推薦短文。《身為職業小說家》封面照片。在《身為職業小說家》裡,村上春樹披露了過去幾十年寫作生涯中的大量細節,比如處女作《且聽風吟》最初是用英文創作的,寫了一章左右,然後再翻譯回日語。村上把這種寫作方式稱為移植,而不是簡單的翻譯,這種寫作和思考方式,在他看來就創造了一種嶄新的日語文體。之後《且聽風吟》的創作,就接著這種文體寫了下去。
  • 且聽風吟:當我開始回憶時,我發現記憶盡在風裡
    《且聽風吟》這個名字聽起來就讓我沒什麼興致,一股清新文藝風,那陣子的我對小清新文藝風特別的嗤之以鼻。我覺得那些文章的文風實在太過矯情了,文藝和矯情在那段時間被我劃上了等號。所以當我看這本書的時候已經是他向我推薦後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了,我在一次無聊發愣時想到了這本書。不如就看看吧,不好看把它放著就好了。
  • 書評《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姑娘,你必須知道這4件事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成長本就伴著痛楚,堅強本就是層層傷口結成的厚繭。《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封面如果惡魔想要吞噬你,常從看起來無關緊要的小事下手《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的女主角琦琦,她學生時代最幸運的一件事,就是遇見了一心對她好的小波。
  • 且聽風吟,坐看雲起
    且聽風吟,坐看雲起圖 | 文:文菲(拍攝於Yellowstone)誦讀:校生學會在一個傍晚的山坡,臨近溪流的地方,安靜的坐著,被一朵花注視,被一朵花拈入它花瓣的調色盤中萃取,與它那曾經被阿爾的金黃色渲染的底色,熾烈碰撞,交融;又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會被另一位手執畫筆的年輕人以更為飽滿而豐嬈的色澤復原。
  • 村上春樹《且聽風吟》:餘生,請努力過好每一天!
    《且聽風吟》,很好聽的名字,因為我不懂得日語,不曉得原文是否就是如此美麗,還是說只是因為翻譯選了個如此美的中文名字。但不管基於何種原因,《且聽風吟》單單只論書名,就有一種讓人細細品味的衝動,仿佛看到牆角處,有一串風鈴,在微風中吹動,悅耳又動聽。
  • 《且聽風吟》清淡的筆觸寫出最濃的孤獨,難怪它風靡全球
    《且聽風吟》清淡的筆觸寫出最濃的孤獨,難怪它風靡全球《且聽風吟》:清淡的筆觸寫出最濃的孤獨,難怪它風靡全球《且聽風吟》是村上春樹的處女作,作品一問世就收到了市場的好評,並且還獲得了第23屆「群像新人獎」,可謂是叫好又叫座的一部作品。
  • 從《且聽風吟》,看村上春樹初期作品所呈現出的個人文學藝術特色
    當時作為《群像》評委之一的著名作家吉行淳之這樣評價這部作品:「爽淨輕快的感覺下有一雙內向的眼,而主人公又很快將這樣的眼睛轉向外界,顯得是那般漫不經心,能把這點不令人生厭的傳達出來,可謂出手不凡」《且聽風吟》這部小說講述了:1970年的夏天,大學生
  • 記錄一代人青春的《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你看過嗎?
    這麼多年,我一直在學習一件事情,就是不回頭,只為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情後悔,不為自己做過的事情後悔。人生每一步行來,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一些,失去了我不想失去的一些。今天張張推薦的就是桐華的《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僅僅看到書名,就會不自覺地想起自己的學生時代,那段已經逝去的時光,每每想起,都會念念不忘很久。
  •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要用最真的心懷念
    本文摘自《昨日當我年少時》,朱天心,簡媜 著,重慶出版社,2017年5月所以,我最喜歡放學後,從學校到返家的那一段時光。往往我們一出校門,一脫離糾察隊記名字的監視,就路隊大亂或各自重組,也許去影劇五村那個海軍村,我的同班好友蔡琴和我喊叔叔的詩人洛夫、瘂弦都住那兒;也許去精忠新村,也許去內湖一村,那是陸軍的村子,不像空軍海軍的村子有趣好玩;也許到這些村子後的小山陵去遊蕩探險。
  •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歲月裡的許小波
    媽媽經常說的一句話「你是姐姐,要讓著妹妹」,所以好吃的好玩的都是妹妹挑剩才給她,於是外公懷裡跋扈的小公主一點點沉默,退到了不受人注意的角落裡。許小波自小喪父,母親精神有些不正常,這樣的小孩註定受人欺負,烏賊很護著小波,經常跟欺負他的人不要命地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