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動知覺四種狀態的辨析指南
首先讓我們一起先看一道題目:
【例】在夜空中,由於浮雲的運動,使人們誤以為浮雲後面的月亮在動。這種現象稱為( )
A.運動後效 B.誘發運動 C.自主運動 D.動景運動
估計很多同學都會被這四個選項搞的頭昏腦脹,今天我們就來辨析一下似動知覺的幾種情況。
似動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人們在靜止的物體間看到了運動,或者在沒有連續位移的地方,看到了連續的運動。換句話說就是:「我以為他動了,其實他沒動」。似動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幾種:
1.動景運動:當兩個刺激物(光點、直線、圖形或畫片)按一定空間間隔和時間距離相繼呈現時,我們會看到從一個刺激物向另一個刺激物的連續運動,這就是動景運動。
我們最常見的就是動畫片,每一張圖都是靜止的,但是連續相繼呈現時候就變成了動畫,這就是動景運動最常見的表現例子。
2.誘發運動:由於一個物體的運動使其相鄰的一個靜止的物體產生運動的印象,叫誘發運動。
我們最常見的現象是月亮在雲朵中穿行。月亮本身在短時間內是靜止的,雲彩是飄動的,但是因為夜空中沒有相對參照物,我們就可能會產生雲是靜止的、月亮是運動的感受。一般來說,這種現象一般表現為視野中相對細小的對象看上去在動,而大的背景則處於靜止的狀態。
3.自主運動:在沒有月光的夜晚,當我們仰視天空時,有時會發現一個細小而發亮的東西在天空遊動。我們會誤認為它是一架飛機,其實這是由星星引起的自主運動。在暗室內,如果你點燃一支薰香或菸頭,並注視著這個光點,你也會看到這個光點似乎在運動。
造成自主運動的原因並不完全清楚。一種觀點認為,自主運動是由於人的眼睛總是不隨意地運動著,即使在注視時仍有微弱的顫動,這些眼動信息的輸入使人覺得亮點在運動。另一種觀點認為,自主運動出現的刺激條件是光點缺乏任何視覺的框架和參照,是在刺激孤立的情境中產生。因為一旦視野裡有某個參照物,自主運動隨即消失。
4.在注視向一個方向運動的物體之後,如果將注視點轉向靜止的物體,那麼會看到靜止的物體似乎朝相反的方向運動。
例如,如果你注視瀑布的某一處,然後看周圍靜止的田野,會覺得田野上的一切在向上飛升。在注視飛速開過的火車之後,會覺得附近的樹木向相反的方向運動。這都是運動後效。
明白了這似動知覺的幾種形式,我們再去看例題就非常容易了。「月亮在雲朵中穿行」是一種典型的誘發運動。因此,例題應選B。
接下來讓我們鞏固一下今天學到的知識:
【練習1】先給被試呈現線段a,待其消失60毫秒後,再呈現線段b,人們會看到線段a向線段b移動。這種現象稱為( )。
A.誘發運動 B.動景運動 C.自主運動 D.運動後效
【答案】B。解析:本題旨在考查考生對似動現象的理解和掌握。似動的主要形式有動景運動、誘發運動、自主運動和運動後效。當兩個刺激物按一定空間間隔和時間間隔相繼呈現時,我們會看到從一個刺激物向另一個刺激物的連續運動,這是動景運動。由一個物體的運動使其相鄰的一個靜止的物體產生運動的印象,叫誘發運動。我們把眼睛靜止不動地盯著屏幕上的一個固定光點,不一會兒會發現光點飄忽移動起來,這種固定光點的似動現象叫自主運動現象,也叫遊動效應。在注視向一個方向運動的物體之後,如果將注視點轉向靜止的物體,那麼會看到靜止的物體似乎朝相反的方向運動,這是運動後效。由上述定義可以看出,本題中涉及的現象是動景運動。因此本題選B。
【練習2】小朋友們喜歡看著棚頂轉圈圈,當孩子們突然停下來的時候會發現天棚在往反方向旋轉,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
A.誘發運動 B.動景運動 C.自主運動 D.運動後效
【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對於運動後效的理解。在注視向一個方向運動的物體之後,如果將注視點轉向靜止的物體,那麼會看到靜止的物體似乎朝相反的方向運動。當我們在轉圈的時候,天棚就是在往反方向旋轉,當突然停止轉動之後天棚處於靜止狀態,但視覺上仍舊覺得天棚在運動,而且旋轉的方向與旋轉方向相反。這符合運動後效的定義描述,因此本題選擇D。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視頻示範」查看各學科視頻示範!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