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動知覺指的是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人們靜止的物體間看到了運動,或者在沒有連續位移的地方看到了連續的運動,即將實際不動的物體知覺為運動的,或未連續位移看到了連續的運動。實際上是一種正常的錯覺現象,只要條件具備,就會產生錯覺。
似動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四種:
1.動景運動:當兩個刺激物(光點、直線、圖形或畫片)按一定空間間隔和時間距離相繼呈現時,我們會看到從一個刺激物向另一個刺激物的連續運動,這就是動景運動。例如,當今社會中比較常見的LED屏,其實是一個一個方格子組成的,上面所顯示的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的文字的移動,實際上組成他們的方格子並沒有移動,而是它們不同的各自相繼的發光發亮,我們在知覺的時候會知覺為字的連續運動。其實生活中的動畫片、早期的膠捲電影、霓虹燈等用的就是這個原理。
2.誘發運動:由於一個物體的運動使其相鄰的一個靜止的物體產生運動的印象,叫誘發運動。例如,夜空中的月亮實際上是相對靜止的,而浮雲是運動的,但人們知覺的時候由於浮雲的運動,使人們看到月亮在動,而雲是靜止的。生活中,還有比如開動的火車上看到窗外的樹木等在快速的往後移動。
3.自主運動:指人在注視暗室內一個微弱的、靜止的光點,片刻後感覺到光點在來回移動的現象。例如,在沒有月亮的夜晚,當我們仰視天空時,有時會發現一個細小而發亮的東西在天空遊動,我們會誤以為它是一架飛機,其實這是由星星引起的自主運動。再比如,在暗室內,若點燃一支煙,並注視這個光點,你也會看到這個光點似乎在運動。
4.運動後效:在注視向一個方向運動的物體之後,如果將注視點轉向靜止的物體,那麼會看到靜止的物體似乎朝相反的方向運動。例如,如果你注視瀑布的某一處,然後看周圍靜止的山、樹木或田野,會覺得它們在向上飛升。在注視飛速開過的火車之後,會覺得附近的樹木向相反的方向運動。
例題:看動畫片時,雖然屏幕呈現的是一幅幅圖片,但是我們卻將其知覺為連續的動畫,這是因為存在( A )
A動景運動 B誘發運動 C自主運動 D運動後效
以上介紹了運動知覺中的似動知覺,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更多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考點,可查看中公教師網-教育心理學頻道。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我要過面試」獲取試講教案(含音頻)+答辯+結構化解題思路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