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愛好者:廖老師,我感覺自己最近身體「」能量」嚴重缺乏,做事情都沒有力氣一會就累了,做什麼能夠增加這個東西呢?
廖老師:
首先你說的身體能量不足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呢?
是覺得身體累還是心累呢?或者覺得身體容易疲乏,做什麼事情沒有力氣,還是覺得做很多事情都沒有興趣,覺得在興趣上很倦怠,興趣低落,或者說覺得自己精神不振,做什麼都提不起精神,提不起勁兒。
所以你要先明確你說的能量不足,到底是什麼樣的意思,是一種怎樣的狀態。
所謂身體的能量不足,會覺得沒有力氣,就是我們現在人常有的亞健康的狀態。
當然跟我們的作息飲食和鍛鍊都是有關係,如果我們長期作息不規律,我們的飲食也不是特別的健康,或者說我們長期久坐缺乏鍛鍊,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一種亞健康的狀態,我們稱為慢性疲勞,就是會覺得你好像沒有做什麼,但是你身上總是有一種疲乏感。
從心理層面也有很多心理因素會引起我們的慢性疲勞,最重要的一種心理因素就是我們的焦慮感,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壓力感。
外在有一些壓力信號,比如說領導讓我們加班啊,或者誰給了我們一句負面的評價,或者有的人僅僅是看了一則負面的新聞,然後聯想到他關於他自己家庭的一些事情。這都是我們稱之為外在的壓力信號。
壓力信號會直接傳遞給我們的神經系統,讓我們的神經系統去分泌一種很緊張的神經遞質,然後我們就會覺得身上有緊張感,這種緊張感會慢慢的讓我們出現頭暈、頭疼、背疼,有的人是這個肢體乏力。
在這樣的軀體症狀裡面,很多人就開始做一些自我的評價,對壓力作出各種各樣的解釋,而這樣的自我評價,會加重或者降低我們的壓力感,也可以說是我們的焦慮感。
有的人說,你看我就是身體不行,你看我做一點事情我就有這個頭暈、背痛,甚至我身上有乏力的感覺,有的人說,可能是我最近壓力有點大,所以我肌肉很緊張,我需要放鬆,所以每個人面對這樣的一些軀體的感覺,他的解釋不一樣。
前一種解釋肯定會加大我們的壓力感,而後一種解釋呢,會降低我們的壓力感,我們說神經系統的這種緊張的神經遞質,它還會傳遞給我們的內分泌系統,引起我們內分泌系統的激素的變化。
當這種緊張的神經遞質傳遞給我們的內分泌系統之後,內分泌系統就會分泌出很多激素,這些激素它會帶給我們很多不舒服的感覺,有的人會消化液分泌過多,就出現慢性的胃病、胃潰瘍有的人會出現皮膚過敏,還有的人就開始臉上長青春痘,在不該長青春痘的年齡開始長青春痘,然後有的人會出現更嚴重的一些。內分泌激素紊亂引起的亞健康的症狀,比如說女性的像乳腺結節、卵巢囊腫這種,那麼在內分泌系統激素紊亂的情況下,這些都是非常常見的一些心身疾病,就是由心理因素帶來的一些疾病。
內分泌系統的激素變化會直接作用到我們的免疫系統,讓我們的免疫系統慢慢的出現一些問題,我們就比較容易感冒,比較容易生病,然後最常見的問題就是人就會覺得好像體力不足、精力不支,總是處於亞健康狀態,無論你怎麼進補,或者你怎麼休息都恢復不過來。
這都是我們說從壓力信號傳遞到神經系統,然後再傳遞到內分泌系統,最後作用於我們免疫系統的一個整個的變化。這種情況在現代都市,那裡是比較常見的,因為我們在城市裡,生活節奏普遍都很快,而且我們在最近幾十年的生活壓力、生活成本都是越來越高,所以這種瀰漫性的焦慮會影響到很多很多城市裡的人。
所以如果是因為心理層面,壓力焦慮帶來的我們身體的亞健康,我們的免疫系統低下,我們身體的疲乏感,這種我們就必須從心理上進行調節,我們要對自己進行放鬆訓練。
如果覺得我自己做放鬆和心理調節很困難,那麼你可以來找我,我給你做一對一的指導。
本文系原創,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