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大學生眾籌項目遇阻 比逗餐廳面臨轉讓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很對不起大家,沒能把店撐下去,接下來一段時間努力爭取讓大家的投資都有回報。」近日,比逗公司執行董事劉永傑,在五山比逗股東群裡公布了投票結果,幾乎所有股東都選擇了店面拍賣轉讓,預估整個流程將在7月底前完成,目前已經找到合適的轉讓方,正在洽談中。

  兩年多前,廣州比逗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逗」)含著「金鑰匙」出生,由社會股東控股、學生參股,之後屢獲國家、省級創業金獎,堪稱大學生創業的典範。當時,多個符合年輕人品味的品牌已拓展到全國一線城市,在校園市場擁有巨大影響力。據了解,潮酷網咖品牌——比逗網咖(比逗W)已在廣州、佛山覆蓋8家門店;複合型時尚餐飲品牌——比逗餐廳(比逗F)已在廣州、北京、天津、重慶、鄭州等地建立數家門店;城市新年輕族群專屬外賣品牌——比逗外賣(比逗M)已在廣州擁有一家旗艦店;致力於創意設計與傳播的團隊——比逗文化(比逗C)運營著擁有20萬用戶的生活態度公眾號——比逗Share,已積累了多個成功案例,為中小企業體驗升級、形象升級作有效的創意輸出。

  然而,今年5月9日,劉永傑致股東的信件中寫道:餐廳店面經營近3年,折舊情況開始加重,而周邊競爭壓力在不斷增大。儘管去年整年盈利情況良好,但自去年9月起,出現營業額同比下降、下降幅度逐月擴大趨勢。至今年3月,營業額同比下降幅度已達30%,接近跌破盈虧平衡點。裝修攤銷3年期已到,如需繼續經營,扭轉虧損趨勢,則需要花一筆錢翻新。

  劉永傑同時指出,由於很多股東即將畢業,受前段時間同品牌門店事件風波影響,流轉招募宣傳難以展開。以目前情況來看,如果維持現狀,店面不進行翻修整改,營業額持續下滑,將難以扭轉跌破盈虧平衡點的趨勢。劉永傑認為,需要在畢業季結束前確定方案並且組織執行,以免貽誤最佳處理時機。

  3年前,大學生眾籌模式一下子讓比逗進入了大眾視野,此後,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參與並開始複製其創業模式。但好景不長,不少創立之初受關注度很高的餐飲眾籌項目相繼夭折,近來,有關比逗餐廳勉力支撐和倒閉清算的消息曝光,對眾籌模式的質疑與失望也越來越大,有人擔心說,眾籌會不會活生生地變成「眾愁」?

  因為「窮」開起了餐廳

  「你們當初怎麼想到眾籌開餐廳的呢?」

  「因為窮啊!」陸珍妮脫口而出,2015年年末加入比逗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如今她已經是比逗品牌部的負責人了,而原負責人王海早已離開比逗。

  作為國內大學生首個眾籌項目,比逗在創業之初就吸引了眾多人的眼球。五山比逗餐廳當時的總投資約為100萬元,學生團隊7個人加起來也只有幾萬元。怎麼才能籌到錢呢?劉永傑和他的創業團隊想了一個大膽的點子:眾籌。

  他們的眾籌計劃是:眾籌股東每股1000元,每位最少需出資1000元,最多5000元,享有1~5股的分紅權。經過一個多月的招募,有170多位眾籌股東加入,並募集到70多萬元的啟動資金。籌得了資金後,下一步就是選址。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他們在廣州五山地鐵站附近租了一間臨街的鋪位。170多位眾籌股東都竭力宣傳這間咖啡館,不僅自己來消費,還拉朋友來消費,開業兩個月,咖啡館的生意越來越好。

  據不完全統計,成立之後,比逗先後獲得廣東省省級創業大賽冠軍、吳曉波全國公益創業大賽十強、南方人才杯第四屆「贏在廣州」大學生創業大賽第一名、2015廣東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支持單位、掛牌青年大學生創業板、共青團中央2015年「鹽商杯」第二屆「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初創組金獎等榮譽。

  今年3月,重慶首家比逗餐廳開業,採用了全新升級的眾籌模式,陸珍妮解釋:「我們叫比逗2.0,而五山、大學城比逗是最原始的版本,叫1.0。」

  學生股東數量多權利小

  五山店剛建立時,學生團隊持股佔20%-30%。眾籌之後,有100多名學生股東加入,學生股東共持有40%股份,其餘是社會資本。當時,股份1000元一股,學生最多只能投5股,且學生股東數量控制在200人以下。

  由於股東數量龐大,不少眾籌項目「看上去很美」,但實際運營卻舉步維艱,甚至最後散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比逗一開始就建立了自己的董事會,由核心運營團隊、校園股東、社會股東中的7人構成,雖然每個眾籌股東都擁有建議權,但最終的決策權在專業的核心運營團隊手中。

  學生眾籌創業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畢業」帶來的股東流動。畢業以後,離開了廣州的股東很難給比逗帶來地域性的資源。為此,比逗設置了學生股東畢業的股權流轉計劃。

  對於第一批學生股東,兩年之後按貢獻度排名,挑選一部分成為永久股東,其餘的學生股東畢業時,需將股份流轉給高校在校生。

  按照股東籤訂的「出資協議」,股東享有財務知情權和監督權,管理者會定期召開財務答疑會、提供餐廳營業額表、流水錶以及每月報表供出資人查看和監督。去年9月比逗公司還開發出一個信息公布平臺「比逗星球」,時刻更新店鋪營業數據,但是不少股東在「股東群」裡仍表示不能及時查看最新營業狀況。

  此外,普通股東中又會產生學生團隊人選,一般5至8人。在陸珍妮看來,有的股東認為沒能參與比逗事務,是因為沒有參與學生團隊工作。「由店長和專業全職團隊指導後,學生團隊獲得的經驗更多,更清楚店鋪情況,並能了解項目運營,比逗線上線下的諸多活動都是他們在策劃與執行」。

  但管理各店鋪的學生團隊,對於總公司而言,卻只是「小透明」,不能參與總公司的運營,也不太了解相關情況。

  陸珍妮無奈地說:「很難讓學生團隊與總公司直接接觸,但是我們總公司裡也有從學生團隊升上來的學生。」

  興也眾籌,敗也眾籌

  陳宇(化名)是五山店的學生股東之一,知道五山比逗股份流轉後,他一口氣投了5股,迄今,他已經參與了一次分紅,拿到了1000元。 陸珍妮表示,五山店作為第一家比逗餐廳,運營情況一直都較為順利,保持盈利狀態,看到股東分紅很開心,自己也很開心。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比逗餐廳都像五山、大學城那樣每年有較高的分紅。

  去年年底至今,有關比逗餐廳部分門店勉強支撐甚至倒閉的報導陸續曝光,令不少學生股東擔憂,而這在陸珍妮眼裡是很正常的。「餐飲經營受很多因素限制,包括團隊實力、經營情況、時間、選址、成本控制、營銷情況等。最近兩年,餐飲行業競爭激烈,廣州一些老字號飯店都倒閉了,比如大同飯店,整個大環境持續惡劣」。

  這些新聞傳出來後,陸珍妮坦言,相關比逗店很有壓力,一些運營不錯的店也受到股東質疑。對此如何應對?她表示要兼顧經營主體的想法,比如有的人想繼續做,有的人不想做下去,最終應由股東決策。「如果學生團隊還願意繼續做下去,我們也會支持他們的」。

  「比逗餐廳和總公司不是男女朋友的關係,而是孩子和父母的關係,不能因為孩子考了一次60分,(就認為)以後不能考90分了!」陸珍妮說。

  值得注意的是,比逗餐飲分為直營店與加盟店,就目前來說,只有五山、大學城比逗是直營的,而逸仙比逗、暨華比逗店則是加盟店。由於「比逗模式」公開後,有許多人響應,許多學生想用比逗的模式完成自己的創業夢想,因此對經過比逗公司篩選認可的學生團隊,將免費提供品牌授權、基礎運營。

  「每個比逗分店都註冊成公司進行眾籌、獨立運營並自負盈虧,因此,學生團隊作為眾籌發起人,也要有一定的風險意識。」陸珍妮提醒說。

  多次換血與轉型,還是原來的比逗嗎

  「成長,並幫助他人成長」是比逗的核心理念,比逗模式讓一群90後大學生的「創業夢」走進了現實,然而創業到後期,發展與理念摩擦,問題開始出現。

  3年間,比逗已經發生多次轉型與核心領導團隊換血。2015年年中,比逗的團隊從原來的20餘人,發展到200人,公司組織架構也進行了一定的調整。不再是初期較為鬆散的組織架構,而是全公司化運營,設立了市場部、品牌公關部、財務人事、產品部等諸多部門。

  最大的調整是公司CEO的調整。前任CEO劉永傑創建了公司,但由於公司業務經營方向發生了變化,公司內部進行了調整。劉永傑開始負責公司新媒體運營,負責人事的楊弘浩成為新的CEO,統籌協調公司事務。理順了組織架構,公司進入快速成長期,僅半年時間,比逗就增加了3家高校分店。

  2015年8月眾籌與社群分享平臺比逗Share上線後,比逗不再是一家純粹的西餐廳,而是一個「以眾籌模式建立的青年共享社區」,把眾籌的目標消費者通過社群分享平臺「圈」了起來。

  從去年6月開始,公司開始轉型。「原來的餐廳還是主要品牌,由於比逗要把『網際網路+』的概念做出來,確定把比逗西餐廳與比逗兩個品牌區分開來,主要是為了比逗走得更遠,做出更多比逗+的概念來。」陸珍妮說。一個月後,CEO楊弘浩由於內部矛盾原因辭職,這無疑給比逗帶來衝擊。

  以一個多月一家網咖的速度開張,從去年年中開始,比逗至今已在廣州開了7家網咖,第8家燕塘店比逗網咖也即將開業。「網咖產品取代老本行——餐飲產品成為公司主打。」與比逗餐飲經營模式不同,比逗網咖經營主體不再是學生團隊,而是全職專業團隊,比逗公司進行品牌授權,管理運作,採取合伙人機制。

  由於部分實體餐飲出現經營問題,今年年初比逗又一次進行了戰略調整,整個團隊削減到10個人,僅分為業務部和品牌部。對於餐飲這方面,公司對非直營、不盈利的比逗店進行處理,走清算流程。與飛速擴張的網咖相比,比逗餐廳卻在一家家關閉。陸珍妮透露,仍在正常營業的比逗餐廳只剩下廣州的五山店、大學城店、天津大學城附近的「拾光比逗」以及重慶大學的比逗眾籌餐廳。

  陸珍妮坦言,一直以來比逗公司都在為比逗餐飲店輸血,總體是處於虧損狀態的。「剛創業時熱情澎湃,但是幾年後冷靜下來,還是要回歸到商業本質。創業也好,商業也好,本質肯定是逐利的。年初的調整,我們也很痛苦,面對了各種壓力與質疑。」從以上情況來看,比逗餐廳很有可能將被縮小甚至逐步取消。「以後的事情誰也說不準,就像去年我們也不知道現在會做網咖一樣」。

  「當然,我們還是希望在保留眾籌基因、精神的同時,努力做好經營。」陸珍妮說。(記者 林潔 實習生 劉靜)

相關焦點

  • 擁有無數創業光環的比逗餐廳面臨轉讓
    近日,比逗公司執行董事劉永傑,在五山比逗股東群裡公布了投票結果,幾乎所有股東都選擇了店面拍賣轉讓,預估整個流程將在7月底前完成,目前已經找到合適的轉讓方,正在洽談中。  兩年多前,廣州比逗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逗」)含著「金鑰匙」出生,由社會股東控股、學生參股,之後屢獲國家、省級創業金獎,堪稱大學生創業的典範。
  • 聚咖啡、比逗餐廳...為何那麼多眾籌餐廳會倒下?
    2017年春節剛過,紅極一時的大學生眾籌項目「比逗餐廳」陷入虧損風波。半年後,這個含著「金鑰匙」出生,屢獲國家、省級創業金獎,被譽為大學生創業典範的眾籌項目慘澹收場,所有門店均被拍賣轉讓。   從2015年創立至2017年7月宣告失敗,這個項目僅僅存活了2年。   這只是無數餐飲眾籌失敗項目的冰山一角。   僅2017年,就有深圳「城市廚子」、北京「後會有期」、廈門「卷福小龍蝦」等多家眾籌餐廳出現倒閉。
  • 聚咖啡、比逗餐廳……為何那麼多眾籌餐廳會倒下?
    眾籌模式少則幾十人,多則上百人。如果沒有成立董事會,沒有核心大股東拍板決策,極易導致管理低效。  王志丹參與的「很多人咖啡館」,股東人數達99人,即便是核心管理團隊也有10人。團隊任何決策,無論大小都要通過開會解決,溝通成本巨大且低效。  b、管理層權力鬥爭。王志丹表示,很多人咖啡館一開始就存在鬥爭。
  • 產品存在不確定性 房地產眾籌面臨法律風險
    峰會上,碧桂園宣布其聯合中國平安共同推出中國房產行業首個房地產眾籌產品,將以上海嘉定項目「一平方米」作為眾籌單位開展眾籌,樓盤完成後投資者就擁有了某一套樓房整體或部分的權益。投資者可以選擇將眾籌權利轉為產權、直接擁有住房,或委託開發商賣房後轉成收益權,投資者可以參與項目開發的全過程,還可以獲得份額轉讓、優惠購房和項目分紅等多重收益。
  • 大學生眾籌項目 遊戲和科技項目居多
    原標題:大學生眾籌項目 遊戲科技項目居多   晨報記者董川峰報導昨日,記者從市有關部門獲悉,上海應屆高校畢業生籤約率目前接近6成,而越來越多的學生也正在嘗試著自主創業,其中通過眾籌(即大眾籌資或群眾籌資)的方式獲得第一桶金也成為一種新的模式。
  • 國內首個「新聞眾籌」平臺成立 已有多個報導計劃
    新京報訊 (記者鄭道森)昨日,國內首個「新聞眾籌」平臺正式宣告成立,媒體記者和自媒體人可以通過這個平臺發起新聞報導項目,接受網友的資助。自媒體人信海光在發布會後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如果這種方式在中國得到認可,將為自媒體人提供經濟上的支持。
  • 起底:國內桌遊產業眾籌面面觀 小眾文化如何突圍
    國內的桌遊眾籌概況眾籌模式傳到中國後,國內首個眾籌網站—點名時間率先上線,人氣項目《大魚·海棠》、《十萬個冷笑話》更是籌資到過百萬的啟動資金。此後,包括眾籌網、追夢網、酷望網、覺、大家投、天使匯等同類網站先後成立,也吸引了不少的關注,而涉及桌遊眾籌內容的主要有點名時間與酷望網。
  • 五個青年創客 打造大學生眾籌團購平臺
    重慶晚報訊  昨日,重慶大學生大眾創業聯盟成立暨2015重慶首屆大學生+大眾創投項目路演大會在沙坪垻區創客小鎮舉行,五個學生,帶來一個以大學生為主角的眾籌團購平臺,在校大學生可以通過該平臺為自己眾籌創業、夢想、社團活動,並可眾籌實體店,學習投資和管理經驗。
  • 眾籌是什麼意思如何賺錢 國內眾籌平臺有哪些
    物權眾籌,多是企業和非盈利組織的所愛,用來給某些特定項目籌集捐款。捐款者在捐款之後,通常會收到獎勵當做回報。大多數Kickstarter項目都是物權類眾籌。 股權眾籌,則是公司給投資人提供小部分股份,來交換一定的金錢支持。而《賈伯斯法案》通過後,企業籌集資金的最高上限可達100萬美元。這也使得股權眾籌變成了個香餑餑。 債權眾籌,則屬於貸款型眾籌。
  • 用羅輯思維的方式做一款面向大學生的產品,學問 Live 的知識經驗...
    比逗 Share 是有一個眾籌餐廳連鎖品牌,從面向校園和學生的自媒體起步,比逗餐廳已經在北京、廣州、天津等地開設了 12 家眾籌餐廳,另外還幫助大大小小的實體項目(比如唱片、理髮店、健身房)做過眾籌,用楊弘浩的話來說,這是一個「成長並幫助他人成長」的地方。
  • 90後大學生眾籌開咖啡館 主打興趣社團圈子O2O
    目前「眾籌」是一種非常流行的集資創業的方式,而當今大學生創業也成為社會上火熱的話題。當「眾籌」遇上「大學生創業」,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 蘇寧金融推出藍氧漱口水機眾籌項目
    蘇寧金融旗下眾籌平臺攜手惠士康,推出藍氧漱口水機,革新口腔護理概念。  此次惠士康藍氧漱口水機蘇寧眾籌上線共推出四個眾籌檔位,除了2元抽獎檔外,還有799元,1499元和1699元均有豐厚的禮品回饋。產品上線一周,已籌集到530萬元,成績的背後是蘇寧眾籌平臺的影響力。  此款漱口水機中的,含有的高濃度藍氧漱口水,不含任何化學成分,是一種天然、長效的口腔殺菌劑。有助於防止牙菌膜積聚,能有效消除牙菌斑,預防牙齦發炎,同時可以快速分解揮發,360度清潔口腔內部,高效殺滅口腔細菌、分解有機物。
  • 出國留學遇阻?可先上國內這些學校!天津有2所
    允許部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以及內地(祖國大陸)與港澳臺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在保證教育公平的前提下,考核招錄部分符合特定條件的出國留學生,雙向選擇,擇優錄取,為學生提供國內求學機會。招生不納入國家統一招生計劃,不佔用高校原有招生指標,對高校其它各類招生不產生影響。據了解,目前各省各校正在積極穩妥推進相關招生工作。四是加強對外溝通聯繫。
  • 「原始股」騙局套路之:利用地方性的企業股權掛牌轉讓市場,冒充...
    具體來說,出現最多、最新的騙局形式是,一些企業利用地方性的企業股權掛牌轉讓市場如Q板、E板掛牌的幌子,冒充上市公司發售「原始股」。近期,在國內多個地區開始不斷有類似事件發生。例如一些企業稱在「上海股權託管交易中心」掛牌上市,並以高額的收益作為誘餌。
  • 當社會實踐遇上公益眾籌
    短短一個多月,來自85個人的60083元迅速在網絡眾籌平臺匯集。帶著這筆錢,「湘西溫度」支隊來到湘西,很快,3所學校700餘名住宿師生,每人每周至少可以洗上兩次熱水澡。  每年的社會實踐,成為國內很多大學的必修課。可囿於經費限制,也受到同質化、走過場的指摘。從向學校、院系伸手要錢,到積極黏合社會力量、變身「公益資源構造者」,公益眾籌給大學生社會實踐帶來哪些新變化?
  • 寧波一個餐廳有78個老闆 不料眾籌最後成了眾愁
    近日,鄞州人民法院依法審結了其中50起因「皇家範」餐飲項目眾籌引起的合夥協議糾紛案,另有13起同類型案件尚在審理過程中。最少1萬多,最高8萬多78個人湊了350萬眾籌開餐廳去年3月份,山東的汪女士在網上某平臺看到一個叫「皇家範萬達廣場店」的眾籌項目。
  • 成首個「大學生8折買房」項目!
    如果需要續租,需要提前3個月向有關部門提出續租申請。而連續租賃保障性住房已滿5年、且符合保障性住房配售條件的承租人,經市、縣人民政府同意,可以購買承租的保障性住房。但請記住:承購人購買保障性住房未滿5年的,不得轉讓保障性住房!
  • 水星動力三輪電動滑板車韓國眾籌首日破億
    由水星動力研發的全球首款可摺疊三輪電動滑板車TRANSBOARD於11月7日登錄韓國眾籌網站Wadiz,首日眾籌金額超過1億1千萬韓元(約合人民幣65萬元),創下同類別產品在該網站首日眾籌金額的新記錄。
  • 「宏夢曉品牌畢業冊」眾籌項目在西安啟動
    作者:同海怡來源:陝西傳媒網2018年04月16日06:074月15日,由《基礎教育創新》雜誌社主辦,宏夢曉(北京)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教育紀念事業,永恆紀念,關注畢業『宏夢曉品牌畢業冊』眾籌項目啟動儀式
  • 疫情擊倒豪華酒店 首旅底價轉讓三亞悅榕莊
    原標題:疫情擊倒豪華酒店 首旅底價轉讓三亞悅榕莊   作為國內首家全私家泳池別墅,三亞悅榕莊如今淪落到了被底價出售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