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影像演繹個性態度 廣州K11塑造平臺讓千禧一代為自己代言

2020-12-13 贏商網

「2018Guangzhou有我」線上徵集活動

  說起活力之都,大家首先會想到香港、上海,甚至是深圳、成都。而廣州給人的印象,似乎是一副「佛系城市」的模樣:悠閒的早茶,充滿人情味的「老字號」,還有廣州人「實惠」的消費觀……

  但廣州的城市精神從來不局限於此。作為中國最早開放貿易口岸的城市,廣州一直以包容開放的態度迎接多種文化思潮的碰撞與融合,不斷豐富城市的文化藝術體驗,氣質多面而充滿活力生機。

  而回歸到廣州商業地產領域,隨著最後一批90後在2018年邁向成年,越來越多年輕人成為城市的主角。當這批年輕人逐步城市消費的「實力擔當」,而城市卻鮮有商業綜合體能夠承載他們的個性演繹

  於此,今年1月1日,廣州K11(開業時間:2018-03-31、已籤約140個品牌)啟動「2018 Guangzhou有我」線上徵集活動,攜手「千禧一代」用影像表達最率性、真實的自我,給這群年輕人搭建一個舞臺,讓他們用自己個性態度演繹城市的文化活力。

  徵集有態度的年輕影像,打造讓年輕人發聲的平臺

    「2018 Guangzhou有我」活動面向全城熱愛藝術文化、主張個性生活的年輕人發起影像徵集,邀請他們發來最酷、最能代表自我的照片,說出自己的態度,還原最真實的自己。截至1月14日報名結束時,本次活動的網絡瀏覽與討論量已達270萬。

  而在此次徵集活動正式啟動前,廣州K11率先挑選了6組在各自領域「發光發熱」的年輕人,拍攝「有態度」的個性影像,向公眾發出「堅持個性、為自我發聲」的號召,他們來自設計、潮流、音樂、造型等不同行業,擁有極其鮮明的個人風格與獨特的魅力。

  Yuzuki是率先參與此次徵集拍攝的年輕人代表之一。在潮牌主理人/設計師、造型師、拳擊手等多重身份中不斷切換,是由於她不想被定義,她說,「這些都沒有邊界」 。

  運動教會她挑戰自己、突破自己;潮牌設計、造型是她的愛好;穿梭於多重身份之間,她收穫了滿足感與成就感,讓年輕的生命充滿張力,也表達著她的態度:勇於嘗試,敢想敢做。

  作為地道廣州人,她常常將傳統文化與自己的服飾設計結合,用潮流的手法講述傳統的故事,讓年輕人不再覺得傳統元素老土,她認為,新生代也應該傳承傳統之美。 

「2018Guangzhou有我」6組嘉賓個性影像組圖

  廣州K11通過與他們深度對話,發現當下這群最具表達力和創新力的「千禧一代」, 喜歡用富有個性的符號表達想法、彰顯自我,尋求藝術與文化的涵養,追求具有時尚潮流、藝術與文化價值的作品與設計。

  而事實上,廣州K11作為極具活力與創造力的品牌,與年輕人渴望表達自我的心理一拍即合,因此廣州K11希望,為這群最具城市創造力的年輕人打造發聲的平臺。

  接下來,廣州K11將從本次活動參與者中挑選具有個性與表現力的年輕人,為他們拍攝個性影像,記錄這個城市最活力的姿態,讓更多具原創力與爆發力的年輕聲音被世界聽到!

  獨特的藝術文化基因,塑造尊重個性的品牌團隊

  據悉,「2018 Guangzhou有我」是廣州K11首次發起從線上到線下的徵集活動。在此次徵集活動中,廣州K11聚集了敢愛、敢想、敢玩的廣州「千禧一代」,打造充滿想像、彰顯個性的影像。

  正如Yuzuki所說:「參加這次活動拍攝,我可以完全做自己,展現最真我的態度。」

  除了重視年輕人的個性與創造力,K11亦注重堅持「藝術·人文·自然」的品牌理念,打造三者共融的生態圈。

  在K11生態圈裡,集結了商業、藝術文化、創意、藝術家、品牌、時尚、科技、媒體等多元化元素,而造就了K11「年輕、有活力」的角色。

  另外,K11 Art Foundation作為K11的國際及國內的藝術創作指示平臺,將為其藝術展覽活動以及藝術空間提供專業支持,培養大中華當代新銳藝術家、策展人和進行公眾教育,同時為K11的公共空間及其chi K11 art space提供展覽品,讓它們成為 K11 的顧客體驗之一。

  而K11的藝術及商業團隊則思考如何讓商業與藝術結合,以「接地氣」的方法讓大眾了解到什麼是藝術,將藝術文化推向大眾。

  打破常規構建跨界共融的生態圈,引領文化潮流

  作為極具前瞻性的品牌,在過去的2017年,K11在藝術文化、商業、時尚潮流領域做了不少創新舉動,吸引眾多「千禧一代」關注支持:

  · 如限量預售Off-White與潮流雜誌<InStyle>聯名款;

  · 創立C Venture打造一個以時尚,創意文化,媒體,藝術和電子商務為核心的文化生態圈;

  · 對人工智慧公司ObEN進行了1000萬美元的投資,致力於為零售提供沉浸式體驗等等。

  K11本次啟動的個性影像徵集活動,在內斂不張揚的廣州也備受年輕人關注,正如Yuzuki所言:「廣州年輕人不是不潮,沒有個性,其實他們都存在,只是缺少一個平臺和空間讓他們發聲。廣州K11就是這樣的一個平臺,讓更多人發現廣州發光的地方,無論是生活、還是人情味,更多是時尚文化的態度。」

  據了解,此次徵集活動拍攝的年輕人影像,將在廣州K11開業後,分布在場內各個角落的LED屏幕做動態展示,共同參與開業活動,讓年輕人為廣州發聲、為自己發聲。

  >>>廣州K11品牌獨家曝光!全球第四個K11將於明年3月開業

本文轉載來自:廣州K11,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開元酒店集團推出全新品牌阿緹客 為千禧一代定義旅宿空間
    「千禧一代」往往和時下最熱門的潮流密不可分,他們熱愛共享經濟、離不開虛擬的朋友圈;他們追求個性獨立、勇於探索、喜歡品質和享受;他們往往「等不及」去「體驗」各種有「逼格」的事情。2016年後,千禧一代的消費正以年均11%的速度增長,而這一數據是85前群體的兩倍以上。   對於這樣的需求,開元酒店集團既有壓力又興奮。
  • 2020歡樂深活節掀起中國浪潮,千禧一代再「燥」深圳青年文化
    作為千禧一代,他們更具行動力、想像力與個體意識,發酵出屬於自己的中國浪潮。三大個展同期開幕,營造潮流藝術酷街從4D藝術維度出發,提出「中國酷街」創想,本屆深活節推出限定市集、跨界展覽、新媒體裝置、線下沙龍、喜劇節、電影展等系列活動。
  • 工作糟糕透了——美國千禧一代如何成為過勞一代
    精英主義的神話塑造了我們這一代人,我們從小就相信,只要足夠努力,我們就可以戰勝惡劣的環境,獲得個人的穩定。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這種幸福的結局並沒有實現,而且已經產生了廣泛的情感影響。儘管「政治經濟條件會對心理造成影響」這種論調似乎是老生常談,但在面對「千禧一代正在毀掉諸如Applebee這樣的休閒餐廳」或「對千禧一代應有的態度致以哀悼」等一系列反思文章時,該論點仍然值得被重複。
  • Unruly:千禧一代網絡廣告態度調查 93%對廣告攔截感興趣
    全球千禧一代支出能力達到24500億美元,但是,傳統廣告很難準確定位。事實上,大部分電視觀眾使用DVR來避免廣告。在美國,大部分千禧一代退訂有線電視,25%甚至從來沒有訂閱過。Unruly調查了全球的千禧一代以了解他們對網絡廣告的反映和其他世代的差別:93%的千禧一代表示正在考慮使用廣告攔截技術,因此利用友好的播放平臺給這些受眾提供相關的廣告至關重要;59%的千禧一代認為廣告太多了,因此推動了千禧一代使用廣告攔截,49.4%的千禧一代詬病那些相同的廣告重複播放,43.1%的千禧一代討厭網上到處都是廣告;84%的千禧一代經常靜音視頻廣告
  • Initiative:千禧一代最看重品牌的信譽 佔比為31%
    世界各地的十分之三的千禧一代(25-34歲之間)對品牌市場對他們的方法持懷疑態度,這一指數在美國和英國超過了40%。
  • 千禧一代對民主感到幻滅,這是為何?
    千禧一代之前的世代被定義為X世代(1965年至1980年之間出生),嬰兒潮一代(1944年至1965年之間出生)以及戰時/無聲一代(1918年至1943年之間出生)。  (圖片來源:路透社 / Alaa al-Marjani)  該報告顯示,千禧一代和X世代的人們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其政治制度的滿意度逐漸下降。  小心代際鴻溝  那麼,到底是什麼推動了這一趨勢?研究人員說,我們需要回顧2008年的經濟危機才能找到答案。  在那時,千禧一代比父母更加熱衷於民主。
  • 隨心所欲變身不由己,千禧一代的財富夢想
    整體而言,絕大多數千禧一代的財務目標為兩個:實現財務自由,或者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財富自由範圍並沒有傳統定義的那麼廣泛。擺脫負債,財務自由調研發現,在千禧一代的受訪者中,不少受訪者表示最想要實現財務自由。
  • 千禧一代成潮流消費主力軍,年輕人的潮流生態圈如何打造?
    隨著越來越多的千禧一代成為潮流市場的消費主力軍,「青年消費文化」這個主題也頻繁出現在社交網站、媒體報導和大眾視野中。作為目前中國乃至全球極具影響力的潮流內容創造者和傳播平臺之一,YOHO!從創立伊始就始終專注於青年潮流文化的發掘、創造和傳播。在此次第七屆YOHOOD 2019現場,YOHO!
  • 當智齒、傷疤、傳送帶都成為藝術,什麼是「千禧一代」的藝術觀?
    建築師、工程師、程式設計師跨界藝術創作、身兼數職,以當下正在發生的疾病、網購、商業航天為靈感,藉由科技手段讓觀眾身臨其境甚至與藝術品產生互動,最後通過網絡讓作品在世界範圍內傳播——這正是伴隨網際網路成長的「千禧一代」藝術家所呈現出的獨特藝術風格。當主流美術館和藝術拍賣會仍被老一輩60後、50後甚至40後藝術家佔據時,「千禧一代」的年輕藝術家已經暗流湧動。
  • VICE如何伺候好愈發個性的千禧一代?
    另外,我們還有一個自己的原創團隊,專門為Vice拍攝視頻視頻。Vice在各大社交媒體上的用戶都是千禧一代,是不是很「難伺候」?這些人平均年齡在13到17歲之間,應該不斷地選擇自己覺得更有意思的平臺。Youyoung:我們非常清楚自己正在尋找的是下一代的Vice讀者,這與Snapchat不謀而合。如何跨平臺保持Vice個性?
  • 為什麼比特幣對千禧一代很重要?
    要了解這一點為什麼如此重要,您需要了解千禧一代的故事。您需要理解為什麼我們中有那麼多人對領導人失去了信任和信心。 千禧一代在經濟衰退期間進入成年期,隨後是一場戰爭,其次是金融崩潰,緊隨其後的是富人和大銀行的大規模救助,富人和權貴的大規模減稅,緊隨其後的是更多的債務,流行疾病,另一場衰退以及旨在使富人致富的政府協調幹預措施。
  • Invaluable:研究發現千禧一代偏愛從Instagram發現藝術
    千禧世代是龐大的下一代藝術市場的前緣力量。最近的一個研究發現,他們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並不喜歡去博物館發現新的藝術作品。網絡市場Invaluable所進行的一次名為「美國人藝術態度」(American Attitudes Toward Art)的研究顯示,美國消費者們在社交媒體上觀看藝術的人數首次超過了前往博物館觀看的人數。
  • millennials是千禧一代,知道英語裡其他時代出生的人怎麼稱呼?
    在英語裡像millennials(千禧一代)和baby boomers(嬰兒潮一代)等已經為大家所熟知,但Xennials,Generation Jones 和Gen Alpha等指的又是什麼時代出生的人呢?共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大概有七代人。
  • 「千禧一代」青睞有故事的品牌(經濟透視)
    其中的消費主力就是被稱為「千禧一代」的年輕人。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將千禧一代定義為目前22歲至37歲的人群(即出生於上個世紀,2000年以後開始步入成年),全球共有約20億人。較有消費能力的千禧一代普遍成長於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物質豐富,又恰逢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快速發展,這些外部環境使得他們的消費觀、消費方式和偏好與以前的人們有很大不同。
  • 「千禧一代」正改變中國消費模式
    在2016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分論壇「中國的千禧一代」上,眾多嘉賓圍繞「中國的千禧一代」展開深入討論。與會嘉賓認為,中國的「千禧一代」正在深刻改變中國的創意產業及消費習慣。前FT中文網總編輯、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張力奮說:「千禧一代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出生和生長在中國經濟和財富快速發展的時期,沒有經歷一個物質極其貧乏的年代,沒有飢餓感。」「千禧一代」(millennials)指20世紀90年代初期出生,21世紀初期進入成人期的一代。
  • 美國千禧一代喜歡什麼葡萄酒
    千禧一代(1984至1995年出生的人)漸漸成為葡萄酒消費和釀製的主力軍。 該文章的標題是「透過千禧一代的飲酒偏好看葡萄酒未來發展」。文章在開頭這樣寫道:「千禧一代影響著當前,決定著未來。我們可以從他們的對不同葡萄酒的偏好中,預見未來葡萄酒產業的格局。」
  • 英文精讀|「我想記錄並分享我的奇妙旅程」:中國千禧一代在TikTok...
    關鍵詞:TikTok;旅遊體驗;旅遊視頻;中國千禧一代;社交媒體引言在中國,千禧一代對在短視頻平臺TikTok(或在中國眾所周知的抖音)上觀看、製作和共享旅遊視頻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熱情。自成立以來,TikTok在塑造目的地形象、改變遊客行為和改善遊客體驗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先前的研究已經從心理學、人機互動和博物館體驗等領域探索了短視頻平臺,但是很少有人關注短視頻平臺(尤其是TikTok)在改善旅遊體驗中的作用。
  • 來自數字原住民的公開信 :技術如何「重塑」千禧一代?
    千禧一代,指的是1981-1996年間出生的一代,這一代人的成長時期和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時期同步,因此也被稱作「數字原住民」。 這群數字原住民看到的世界,和上一輩人到底有什麼不同?技術搭建了新世界,其影響力是否被人類低估了?本期全媒派(ID: quanmeipai)編譯來自medium的一封千禧一代寫給非數字原住民的公開信,以當事人視角來透視:技術到底如何重塑一代人。
  • 大S代言柯尚木門 完美演繹時尚、唯美、浪漫
    2010年12月初,集唱片歌手、主持人、一線女主角、電影女明星、作家等多種頭銜於一身的亞洲當紅女星大S(徐熙媛)代言Konson柯尚木門形象廣告片拍攝製作完成,這是大S首次代言建材品牌。  當天,當大S走進拍攝片場看到柯尚精心布置的場景時,一向追求完美的她也不禁露出了滿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