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支「菜籃子」隊伍成立,瀏陽興起一股提籃買菜新風

2020-12-19 瀏陽網

歐美蘭(中)和鴻宇公館「菜籃子」成員一起拍照打卡。記者劉莎 

  《拒絕塑膠袋,提籃買菜34年》追蹤報導

 

  瀏陽日報訊(記者劉莎)7月31日早上8點多,家住淮川街道新北社區鴻宇公館的歐美蘭提著菜籃子準備外出買菜,去菜市場的路上,逐漸有人加入歐美蘭的隊伍。不論男女老少,人人拎著一個菜籃子。7月22日,本報以《拒絕塑膠袋,提籃買菜34年》為題,報導了淮川街道環保達人張運和堅持提籃買菜的事跡。在他的發動下,如今已有宜和家園、鴻宇公館兩支「菜籃子」隊伍,成為了菜市場、生鮮超市的一道風景。

 

  進入生鮮超市,不一會,歐美蘭手中的菜籃子就被填滿了,一捆青菜、一棵包菜、一根山藥,都直接放在籃子裡,新鮮得很;4片白嫩嫩的豆腐,則用飯盒裝著,放在菜籃子一角……「我今天提籃子買菜就少用了六七個塑膠袋。」

 

  買完菜結帳後,看著其他大包小包用塑膠袋裝東西的市民,歐美蘭不禁暗自對比,「在我後面結帳的那個市民至少用了10個塑膠袋。長此以往,我減少使用的塑膠袋和他使用的塑膠袋可是驚人的對比。」

 

  說話的間隙,歐美蘭打開了「鴻宇拒塑志願者工作群」微信群,將她在超市提籃買菜的照片發到了群裡。記者看到,這幾天裡,每天上午都有人「曬照」「打卡」。

 

  「曬的是提菜籃買菜照片,打的是不用塑膠袋、讓垃圾減量的卡。」提籃買菜發起人張運和說。

 

  「我早就有在瀏陽發展一支『菜籃子』隊伍的想法了,沒想到7月26日就組建成功了。」短時間內就組建起宜和家園、鴻宇公館兩支「菜籃子」隊伍,張運和十分高興。為了讓「菜籃子」行動落到實處,張運和又尋求市環衛局支持,購買了50個竹籃贈送給參與者。

 

  作為宜和家園「菜籃子」隊伍的發起人,鄧友餘前段時間在聽過張運和的環保課堂後,也深感白色汙染的危害,「我們小區分揀員每天面對最多的還是各種塑膠袋,這些塑膠袋難降解、難處理,著實讓人頭疼。所以,我們在小區組建『菜籃子』隊伍,從自身垃圾減量做起。」

 

  鄧友餘說,他每天提著菜籃子去菜市場和超市,吸引了很多目光,「都說我們的『菜籃子』行動好,一去買菜就有很多人問我菜籃子是在哪裡買的,在得知我們小區有『菜籃子』隊伍後,都問能不能加入。」

 

相關焦點

  • 提籃買菜的張嗲嗲
    從這一天起,綠色銀盆拒塑提籃買菜活動在銀盆嶺街道12個社區正式拉開序幕。 拒塑提籃買活動開展後,在一些菜市場偶爾能看見志願者買菜的身影,半年過去後提籃買菜者雖有增加,但增加的人數上升不是很明顯,甚至還有少數志願者,提籃買菜沒拒塑,仍然把薄膜袋帶回家
  • 手機菜籃子:網上買菜更實惠 動動手指送到家
    現在方便了,家旁邊新開了『美團買菜』便民服務站,只需要動動手指,就能在APP(應用程式)上提早選購想要的食材。有時遇上優惠促銷,比實體店賣的還便宜。」很多消費者表示:「一機在手,生活無憂」,「手機菜籃子」的出現,極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足不出戶能買菜如今,外賣小哥出入菜市場的場景已不再新鮮。
  • 叮咚買菜河北開兩城 讓河北的「菜籃子」連上「菜園子」
    河青新聞網訊 叮咚買菜最近開始在河北布局,這家電商企業在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生鮮電商服務的同時,也與河北當地的農業基地進行深度合作,爭取讓更多優質的河北農產品走上消費者餐桌,讓河北的「菜籃子」連上「菜園子」。
  • 「追尋紅色密碼」紅一方面軍在瀏陽永和鎮成立90周年
    當天晚上,毛澤東在永和鎮李家大屋主持召開兩軍團首長和湘東地區負責人聯席會議,傳達中央軍委的指示,作出兩軍團合編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的決定。新領導班子中,毛澤東任紅一方面軍總政治委員、總前敵委員會書記和中國工農革命委員會主席,朱德、彭德懷、滕代遠分別擔任紅一方面軍總司令、副總司令、副總政治委員。
  • 追尋紅色密碼——紅一方面軍在瀏陽永和鎮成立90周年
    當天晚上,毛澤東在永和鎮李家大屋主持召開兩軍團首長和湘東地區負責人聯席會議,傳達中央軍委的指示,作出兩軍團合編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的決定。 新領導班子中,毛澤東任紅一方面軍總政治委員、總前敵委員會書記和中國工農革命委員會主席,朱德、彭德懷、滕代遠分別擔任紅一方面軍總司令、副總司令、副總政治委員。
  • 2020瀏陽焰火大會「定檔」國慶,四支國際燃放隊「鬥焰」瀏陽河
    昨日,記者從湖南省瀏陽市鞭炮煙花產業發展中心了解到,2020瀏陽焰火大會(LFC)「定檔」10月2日至3日在花炮觀禮臺舉行,來自義大利、荷蘭、芬蘭、西班牙的四支頂級燃放隊伍將帶來一場巔峰對決。期間,芒果、ISY、橘洲、瀏陽河、第25小時等五家音樂節廠牌將輪番登場,上演LIVE秀,讓你「樂」享青春。
  • 保障「兩節」供應 叮咚買菜助力廣州市民「菜籃子」拎得輕鬆
    叮咚買菜作為不少廣州市民購買生鮮食材的線上「菜籃子」,為「雙節」菜品供應做足「功課」,對易短缺民生商品已進行了提前備貨,總體放量需求增加至30%以上,確保假日期間的市民菜籃子供應。   今年中秋國慶罕見「同框」。
  • 聰明狗仔幫主人提籃上街買菜(圖)
    記者黃澄峰 攝   拉布拉多犬「money」領銜,身後跟著金毛犬「泉泉」與「阿珍」,它們各自的嘴裡都咬著一個菜籃子,三  只狗狗列著隊來到了市場,每當主人昌叔挑選好菜後,它們都會聽話地來到昌叔的跟前,以便昌叔將肉菜放進菜籃子。昌叔的三隻愛犬money、泉泉與阿珍已經逐漸地成為了小區的明星狗,昨天記者來到市場目睹了狗狗買菜這有趣的一幕。
  • 植愛植物肉上線叮咚買菜,豐富百姓們的「菜籃子」
    最近,植愛植物蛋白肉產品上線叮咚買菜。藉助這一國民買菜APP,植愛不僅能為消費者提供29分鐘極速送達的新體驗,還讓植物蛋白肉走進普通老百姓的「菜籃子」,實現貨架到餐桌零距離。自5月上線市場後,植愛一直在為完善「最後一公裡」配送網絡,縮短與消費者餐桌的距離而努力,此前已經上線兩鮮APP和美團買菜,為消費者帶來了極速到家的植物肉嘗鮮體驗,此次上線叮咚買菜,意味著植愛在拓展線上渠道的入口上,又取得了一次新突破。
  • 提籃買菜拒絕使用塑膠袋 海口「花甲」老人積極分享「垃圾分類經」
    白沙門環保教育站長蔣付軍告訴記者,郭素琴就是她的第一個支持者,慢慢地,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小區居民主動參與到垃圾分類中來。郭素琴和兒子、兒媳同住,因為夫妻二人工作較忙,郭素琴就把從環保站學來的垃圾分類知識帶回家,再普及給兒子兒媳以及6歲小孫子,現在帶動全家投身志願服務。
  • 菜籃子商機每天包車接送菜場 某菜場買小菜立返現金
    一場圍繞「菜籃子」所展開的商戰,也悄然在上演。  新菜場為聚人氣  每天花1400元包車接送顧客  昨日早上8時,記者在青魚嘴路邊看到,一輛大客車正在等客。不時見有爹爹婆婆笑著上了車。一打聽,這是送大家去歡樂大道東湖景園小區買菜的免費班車。  事情要從一個月前說起。
  • 買菜新模式:「菜籃子」走進「車尾箱」
    南方網訊(記者/張霜 通訊員/何雲華) 疫情之下,如何買菜成了很多人頭疼的事情,超市、菜場人太多,有風險;送菜上門,菜不能自己挑,好多小區還不讓快遞進門。中石化廣東石油聯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共同啟動「易捷淨菜菜籃子車尾箱工程」項目,在加油站易捷便利店開闢專店、專櫃售賣新鮮放心的農產品,讓車主在加完油的同時,順便把菜買回家,打造便捷舒適的「人·車·生活」生態圈。
  • 2020瀏陽焰火大會激情開秀
    (來自義大利、荷蘭、芬蘭、西班牙的四支燃放隊伍在10月2日和3日進行一場世界級對決。)  星辰在線10月3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賀亞玲 通訊員 陳鬱琳 聶煜)和著奔放的音樂,一束束煙花騰空而起,在夜幕中拼成「LFC」字樣,瀏陽河畔的人潮在這一刻盡情地歡呼起來……10月2日晚8時,在瀏陽市花炮觀禮臺,以「燃情時刻、盡享青春」為主題的2020瀏陽焰火大會(LFC)正式拉開序幕!
  • 教你怎樣宅在家買菜 九江市線上「菜籃子」很方便
    宅在家也能買菜 我市線上「菜籃子」很方便九江新聞網訊(顧瑞筠 九江報業融媒記者 張婧)疫情期間,想要買菜,又不想走進人流密集的菜場和超市怎麼辦?那麼,採取線上下單的方式,或許可兩者兼顧。2月8日,記者從潯陽區商務局獲悉,目前,很多企業推進了線上「菜籃子」平臺建設,市民可通過這些企業的線上平臺進行蔬菜採購。「現在是特殊時期,通過線上購物,就能買到生活必需品,實在是太方便了。」家住湖濱小區的閔女士說。
  • 鎮江高專兩支隊伍喜獲一等獎與二等獎
    AB杯」全國自動化系統應用大賽是由教育部高等學校自動化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羅克韋爾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和上海交通大學共同承辦,參數技術軟體公司(PTC)協辦的自動化應用領域的創新型競賽,由教育部高等學校自動化類教學指導委員會發起成立的
  • 自帶「菜籃子」的買菜車!合資K-CAR車型——鈴木北鬥星
    自帶「菜籃子」的合資K-CAR車型——鈴木北鬥星(彩蛋在最後)。1.4排量,鈴木K14B發動機,日本K-car車型的代表(請忽略國內產車型配置的發動機排量)!前面雙座椅加熱先鋒主機還配了6揚聲器四門電動窗小板凳坐姿很舒服鈴木K14B摺疊起後座,簡直就是一個小貨櫃啊彩蛋來了~我說我開的是買菜車
  • 今天,你怎麼買菜?數字經濟下菜籃子在悄然改變……
    交匯點訊 民以食為天,百姓手裡的菜籃子變化折射出一個城市的溫度。近幾年,城市菜場的不斷升級改造、線上生鮮平臺的崛起漸漸改變著人們的買菜方式。今年,一場疫情又催生了小區團購、生鮮外賣等不接觸買菜的新方式。記者了解到,直播賣貨這種新興的銷售方式也將延伸到菜場裡。
  • 數字經濟下菜籃子在悄然改變……今天,你怎麼買菜?
    交匯點訊 民以食為天,百姓手裡的菜籃子變化折射出一個城市的溫度。近幾年,城市菜場的不斷升級改造、線上生鮮平臺的崛起漸漸改變著人們的買菜方式。今年,一場疫情又催生了小區團購、生鮮外賣等不接觸買菜的新方式。  記者了解到,直播賣貨這種新興的銷售方式也將延伸到菜場裡。一時間,線上線下各種買菜方式「百花齊放」,多樣化選擇讓市民實現了「買菜自由」。
  • 瀏陽「譚氏家廟」被拆 譚氏後人已申請重建
    瀏陽荷花街道辦事處稱,瀏陽譚氏有兩支,譚嗣同屬梅花巷譚氏,而這次被拆譚氏家廟屬浦梓港譚氏,並非譚嗣同祖祠;而且,該建築在第三次文物普查時並沒被認定為文物。    譚氏後人告訴南都記者,地方政府主導拆除譚氏家廟,目的是為房地產項目讓路。他們已向地方政府提出訴求,希望異地重建一座譚氏家廟。
  • 社區團購,巨頭們的野心不止「菜籃子」
    4 月,滴滴成立「橙心優選」,CEO 程維放出豪言「投入不設上限,全力拿第一」。 6 月,國內首家社區生鮮電商門店開業。 7 月,美團成立優選事業部,王興勢在必得!網傳其甚至考慮讓外賣騎手轉型為團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