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全國初中數學競賽題:求AC的長,看似簡單,正確率卻不足10%

2021-01-11 大教育者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道全國初中數學競賽題: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B=15°,BC=1,求AC的長度?這道題目看起來很簡單,但是據說正確率卻不足10%。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道題,如圖1。

圖1

不少網友看到這道題都會覺得很簡單:AC=BC·tan15°即可求出AC的長。但是在初中數學中,15°並不算是特殊角,其三角函數值也不能直接使用,那麼究竟該怎麼求解呢?

初中階段雖然沒有要求記住15°角的三角函數值,但是一般老師都會教學生去推導15°和75°的三角函數值。下面先介紹一個15°角三角函數值的推導方法。

圖2

如圖,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B=30°,AC=1。接下來我們來構造出15°的角,怎麼構造呢?

延長CB至D,使得BD=AB。

在三角形ABD中,就有∠D=∠BAD;

又∠ABC=∠D+∠BAD,所以∠D=15°。

這樣一來,我們就構造出了一個15°的角,然後在三角形ACD中進行計算。

因為AC=1,所以BC=√3,AC=2,從而得到BD=2;

由勾股定理可以算出AD=√6+√2,此時可以求出15°角的三角函數值。

圖3

再回到競賽題,15°不是特殊角,所以我們需要通過做輔助線構造出一個特殊角,比如30°角。那麼怎麼構造呢?將圖3和圖1比較一下是不是可以發現兩個圖形基本差不多啊?所以我們可以從圖3得到啟發,那就是在三角形內部構造出一個30°角出來。

如圖,作AB的垂直平分線交BC於點E,連接AE。

根據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得到AE=BE,所以∠BAE=∠B=15°,所以∠AEC=∠BAE+∠B=30°。這樣就構造出了一個30°的角,如圖4。

圖4

設AE=x,則BE=x,CE=BC-BE=1-x。在直角三角形ACE中,因為∠AEC=30°,所以CE/AE=√3/2,即(1-x)/x=√3/2。解得x=4-2√3,所以AC=2-√3。如圖5。

圖5

另外,也可以直接設AC=x。在直角三角形ACE中,因為∠C=90°,∠AEC=30°,所以CE=√3x,AE=2x,所以BE=2x,所以BC=CE+BE=√3x+2x=(√3+2)x=1,同樣可以解得x=2-√3,如圖6。

圖6

這是一道幾何題,據說當時正確率不足10%,難點就在於作出適當的輔助線。只要輔助線做出來了,這道題的難度就變得非常簡單。其實作輔助線一直是初中幾何題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很多同學都是因為作不出輔助線而無法求解。你覺得這道題難嗎?

相關焦點

  • 一道全國初中數學競賽題:求AC的長,看似簡單,正確率卻不足10%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道全國初中數學競賽題: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B=15°,BC=1,求AC的長度?這道題目看起來很簡單,但是據說正確率卻不足10%。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道題,如圖1。
  • 一道美國數學競賽題,看似不難,但深藏「陷阱」,正確率不到1‰
    同學們好,今天老師為大家分享一道網傳為美國的初中數學競賽題。相信很多同學看到這個題之後,都能很快地找到解題思路並做出來。但是老師在這裡要去提醒大家的是:既然這是一道競賽題,當然不可能輕易地讓同學們得到分數。
  • 一道初中數學競賽題:正確率不到5%,網友質疑答案有問題
    整體思想是中學數學非常重要的思維模式。在很多題目中,用整體思維解題不僅可以減少計算量,還可以避免出現漏解的情況。比如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道經典的初中數學競賽題:已知a^6+a^7+a^8=0,求a^99的值。現在讓初中生來做正確率都不到5%,甚至有網友質疑答案有問題。
  • 一道初中數學競賽題:解高次方程,看似很難,學霸卻直言太簡單了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道初中數學競賽題:解高次方程(x+1)(x+2)(x+3)(x+4)=120。這道題目看似很難,但是不少學霸看過後都表示這道題太簡單了,就是一道送分題,並不比平時做過的題目難多少。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道題。
  • 一道高難度印度數學競賽題:解根式方程,正確率不到5%
    初中階段已經學習平方根、立方根等數字的簡單開方運算,然後擴展到了二次根式等知識。對於不少學生來說,開方運算的難度比較大,特別是二次根式等內容。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道高難度的印度初中數學競賽題:解根式方程,據說當時的正確率不到5%。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道競賽題。
  • 一道初中夏令營數學競賽題,正確率幾乎為0,堪稱解方程最難題目
    同學們好,今天老師為大家分享一道「我愛數學」初中生夏令營數學競賽題。這是一道與解方程有關的題目,但是跟我們之前分享過的解方程競賽題又有不同之處,相當於難度更大了一些。因此,這道題給同學們去做,正確率幾乎為0。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道試題吧:
  • 印度初中數學競賽題:已知t²=22224444-6666,求t的值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道印度初中數學競賽題:已知t²=22224444-6666,求t的值。題目數字看起來挺大,似乎難度不小,但是對於國內很多初中學霸來說,這題的難度並不大,甚至很多中等成績的學生都可以做出來。
  • 一道北京數學競賽題,看似計算,但正確率不到5%,學生:跪拜了
    同學們好,今天老師為大家分享一道北京市的初中數學競賽題。這道題從表面來看是一道計算求值類的題型,但是其考查的解題思路及方法卻讓很多同學都沒有想到,因此所有做過這道題的學生,整體的得分率也不到5%。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道試題吧:
  • 一道印度初中數學競賽題,求a、b、c的值,解題方法技巧性很強
    印度軟體人才的井噴和印度的教育是分不開的,特別是印度的數學教育。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道印度初中數學競賽題。題目:已知a、b、c為質數,且a+b+c+abc=99,求a、b、c的值。這道題的難度其實還是不小的,關鍵在於解題方法具有很高的技巧性。找到方法後這題就是個送分題,沒找到方法要求出答案還是需要花費不少時間的。
  • 新加坡SMO數學競賽題,看似都明白做題思路,但正確率卻不超過10%
    同學們好,今天老師為大家分享一道新加坡SMO數學競賽試題,相信很多同學看到這個題之後,心裡都會大概知道這道題的考點以及解決方法,但是真正開始著手計算的時候還是困難比較大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道試題吧:
  • 一道白俄羅斯初中數學競賽題:分解因式,難住不少學霸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道白俄羅斯的初中數學競賽題:分解因式a^4-3a+4a-3。這道題看似簡單,卻難住了不少初中的學霸,還有網友調侃到:以為只有中國才學這些東西呢,沒想到大家都在學啊,還真是公平。因式分解是中學數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知識點,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數、化簡求值等題型中經常都會用到。書本中因式分解的題目一般比較簡單,考查的方法主要有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和十字相乘法等,其中最重要的還是十字相乘法。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道白俄羅斯的競賽題。
  • 一道全國初中物理競賽題!很多中學生慌不擇路做出最致命選擇!
    下面這道物理題是一道全國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題,本題內容看似非常簡單,但是如果想要得到滿分,並且解答的合理清晰也並非易事,當年這道物理題是一道區分度很高的壓軸題。參賽學生們幾乎都無一例外的被扣分,或多或少而已。這道物理競賽題是關於草原上防火和自救的實用題,如果學生們都學會,關鍵時刻確實能救命。
  • 一道河北初中數學競賽題,難度較大,但很經典,很多學校都在做
    同學們好,今天老師為大家分享一道河北省初中數學競賽題,這道題相信很多初三的同學都做過,因為這道題雖然是一道數學競賽題,但是它本身所考查的知識點以及解題思路都非常經典,因此很多學校在平時的考試或作業中都會出現這道題。
  • 一道印度初中數學競賽題:化簡二次根式,據說難住20萬考生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道印度初中數學競賽題:化簡二次根式√111556。據說這道題在當時難住了20萬印度考生,不少國內網友只看題目覺得挺簡單,可是一動筆計算卻不得不感嘆:確實是太難了。這是一道求大數的算術平方根的題目。
  • 一道印度初中數學競賽題:化簡二次根式,據說難住20萬考生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道印度初中數學競賽題:化簡二次根式√111556。據說這道題在當時難住了20萬印度考生,不少國內網友只看題目覺得挺簡單,可是一動筆計算卻不得不感嘆:確實是太難了。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道題:這是一道求大數的算術平方根的題目。我們知道,要將一個數開平方,也就是要找到另外一個數的平方等於這個數。對於一些簡單的數我們可以一眼看出來,比如169的算術平方根是13,比如961的算術平方根是31等。
  • 一道初中數學競賽題,很多人看完題後感覺簡單,但做對者寥寥無幾...
    例題:(初中數學競賽題)如圖,已知NS是⊙O的直徑,弦AB丄NS於M,P為弧ANB上異於N的任一點,PS交AB於R,PM的延長線交⊙O於Q.求證:RS>MQ.今天,數學世界給大家分析一道初中數學競賽題,很多人看了此題後,都感覺非常簡單,但是真正開始做了之後才知道,想證明出結論並不容易。這題確實有一定難度,如果不知道四點共圓的判定與性質,肯定是很難做出來的。解本題的關鍵是藉助「四點共圓」,根據已知條件和圖形特點,即可解決問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分析這道例題吧!
  • 印度NMTC初中數學競賽,神奇國度,神奇試題,等待神奇的你來解答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燦爛的文化,其中印度數學在數學史上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豐富多彩的內容,印度史上有許許多多著名的數學家,比如阿耶波多、拉馬努金等等。在考試中,印度的題目傾向於難題,比如印度的NMTC初中數學競賽的題目就令人費解。
  • 一道初中幾何綜合題,看似簡單,解題卻要求學生充分發揮想像空間
    對於初中結合綜合題,不少學生習慣根據題目的閱讀量來判斷題目的難易;其實不然,下面分享一道幾何綜合題,我們來看看它的解題過程。作輔助線,過點A作AE⊥PB於點E,在Rt△PAE中,已知∠APE,AP的值,根據三角函數可將AE,PE的值求出,由PB的值,可求BE的值,在Rt△ABE中,根據勾股定理可將AB的值求出。
  • 和孩子聊數學|菜鳥父子解一道初中的數學競賽題(雙重根式計算)
    只是多數所寫的,都是完成一些老朋友的數學雜誌專欄,這些故事我嘗試發過,似乎也不一定能引起大家的興趣,還是偶爾寫一些數學學習經驗談為好。 今天說一說最近和小朋友聊的一道初中的數學競賽題,請大家看看兩個很菜的父子是怎樣解初中的數學競賽題的。
  • 小學華賽杯口試第1題,正確率不足30%,老師直言:難度最小的題了
    七巧板的知識在小學階段不做重點知識講解,但在競賽題經常是作為考查學生思維能力的題型,比如奧林匹克競賽,華賽杯試題等。在一次華賽杯的試題中,以七巧板為題材的一道題卻難倒了許多學生,這是華賽杯口試的第一題,題目如下:既然是口試題,那就要求考生用口頭表達出自己的解題思路,然後通過口算的形式說出正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