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孕媽們在產檢時,發現寶寶臍帶繞頸,從此心情也跟著緊張和擔心。其實臍帶繞頸很常見,孕媽們不用太擔心。
據統計,臍帶繞頸有1/4的發生率,這個數據相當高。
相當於4位孕媽中,有1位寶寶臍帶繞頸的發生率。但為什麼會發生臍帶繞頸呢?怎麼避免臍帶繞頸呢?
造成寶寶臍帶繞頸的原因是什麼?
小路懷二胎,36周產檢的時候,醫生說「寶寶臍帶繞頸一周,但是不用太擔心,寶寶後期有可能自己轉過來」。
小路之前生大寶就是這種情況,產檢時臍帶繞頸一周,生產的時候寶寶轉回來,順產生的大寶。
終於等到預產期,小路生產前B超發現二寶臍帶繞頸兩周,經過醫生會診與評估,建議剖腹產。
小路產後還跟老公調侃說「二寶真是調皮,還讓為娘挨了一刀。」
調侃歸調侃,不過有個問題一直困擾小路「為啥同樣是臍帶繞頸,大寶可以自己轉回來,而二寶卻沒有,導致臍帶繞頸的原因是什麼?」
3個原因導致寶寶臍帶繞頸
臍帶是寶寶連接媽媽胎盤的紐帶,胎盤是固定的,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會經常隨意活動,臍帶就會繞在脖子上或者身體上。
臍帶繞頸一周的情況比較常見,臍帶繞頸兩周大概11%的發生率,臍帶繞頸3周及以上的很少見,臍帶纏繞寶寶身體或者四肢也是比較少見的。
1.臍帶太長
寶寶臍帶的長度一般在30-70㎝之間,正常的臍帶長度在50㎝左右。
在臍帶長度足夠或者超長,寶寶的活動度又比較大時,隨著寶寶的運動,臍帶就被纏在脖子上。
2.寶寶偏小
孕期中媽媽們的營養攝入量和吸收量,對寶寶的發育至關重要。好比同樣孕周,有的寶寶8斤,有的5斤。
如果寶寶偏小,在媽媽宮腔裡的活動空間就會大一些,也就越容易臍帶繞頸。孕媽們平時適當增加一些運動,可以提高營養吸收。
3.羊水過多
孕媽們懷孕後的正常羊水範圍是8-24㎝,如果孕媽宮腔裡的羊水偏多,給寶寶的活動空間就越大。
當寶寶開心或者動作幅度大一些時,就會容易出現臍帶繞頸的情況。
如何避免寶寶臍帶繞頸?
其實很難避免臍帶繞頸現象,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經常活動,他們的活動不能聽從指揮,這時減少對寶寶的刺激,讓寶寶不要頻繁活動,可以適當的避免:
柔和運動:孕媽不要選擇劇烈的運動,可以選擇像散步、遊泳、孕媽體操等柔和一些的運動,還要避免在喧鬧的環境運動。規律作息:孕媽要生活作息規律,不熬夜,不太貪玩,而且還要避免勞累。均衡飲食:孕期飲食要均衡,多吃營養豐富的食物,不要太過辛辣刺激。適度胎教:孕媽在胎教時,儘量選擇一些節奏感不要太強、聲音不要太大、曲調舒緩優美的樂曲。注意時間不要太長,次數不要太多。
【媽媽寄語】
只能靠寶寶自己解決臍帶繞頸,及時發現問題保護寶寶,是媽媽們的責任。
孕媽們要堅持每天數胎動,胎動是時刻監測寶寶情況的很好方式,一定要「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發現異常及時就醫。
【今日話題】
哪些出現臍帶繞頸的寶寶,最終自己繞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