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和丹東之間,原來只是一個列車的距離,這裡的朝鮮人很有味道!

2020-12-20 騰訊網

隨著中國遊客越來越去國外旅遊,普遍,給其他國家做出了很多經濟貢獻,越來越多國家親眯中國遊客,朝鮮國家就是一個例子。中國人的出行帶動了他們旅遊業,也讓來中國發展的朝鮮人能夠賺到好多錢 。朝鮮人期待中國遊客到來的同時,也對中國的經濟大加讚揚。他們對中國人帶來的一切都滿懷好奇期待與欣賞。現在換個思路,小編覺得,愛屋及烏,對中國經濟崇拜的同時也讓來中國的朝鮮遊客也隨地可見,和中國人相處其樂融融,把中國人也看做親朋好友一般,這背後其實是中朝雙方互利的結果,是中國發展自身同時也間接帶動朝鮮經濟發展。

交通的穿梭也帶來相應經濟發展。K27這輛列車上,從北京到丹東的是火車,更像是一條經濟帶,有了交集,交流,後有了買賣,都在不經意間進行。這也是中國遊客給朝鮮帶來好處的一個例子,每一批中國遊客,對於朝鮮人來說都是有潛力,可挖掘的市場。買賣也是雙方的,你賣給我,我賣給他,或者我看到這個行業有錢可賺,一股腦兒就湧進去。因此一條路可以衍生很多行業,代購,貨源地,新客戶都會有所不同,商人也會應他們需求,把商品帶往兩地,這些人也是這些列車上的常客。長久下來的經濟影響不可估量。

這輛列車是友好的開始。1954年中朝國境鐵路協定籤訂後,從丹東到北京的線路就開通了,到現在66年這條鐵路也已經運營半個世紀了,足以見證一座城市的發展和人事變遷。似乎它的存在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坐火車去朝鮮比以往方便多了,中國遊客也喜歡到朝鮮做地鐵,體驗當地百姓生活水平。朝鮮乘務員職業也很受歡迎。小編覺得,這算是一份工作旅遊的職業吧,可以順便去工作兩地來回,體驗不一樣的事情,順便也會做一些賣產品的事情,利潤也可觀。

丹東這塊美麗宜養老的地方,與朝鮮新義州市隔江相望,國家邊界城市重點城市,也讓中朝得以在這裡文化和想法的碰撞,再次滿足朝鮮人對中國的嚮往,讓朝鮮人感受中朝不同與經濟差別。這裡有中朝友誼橋,虎山長城,是旅遊的絕好勝地。不可言喻的會吸引朝鮮人的到來。你們可以去那裡旅遊,經歷小編筆下的旅遊景點。

雖然丹東地勢優越,有各大高鐵,機場,海港等,生活水平確實沒有很優越,很多朝鮮女子過來打工,這裡比較火的是帶朝鮮元素的商品。近,朝鮮人也過來這邊相處,與國人融合。以至於他們現在對朝鮮人太熟悉了,沒有過多的好奇,朝鮮人更多存在遊客的影像裡面。

丹東與朝鮮相近,是朝鮮了解世界的大門。

鴨綠江邊是著名的景點,這裡有當年戰爭留下來的痕跡,橋上有歷史年代既視感的掉漆。中國和朝鮮日益發展,他們互幫互助,跨越國家地區差異,逐漸融合,歷史也得以見證。形成和諧的關係。你有什麼評論想對小編說的嗎? 有關朝鮮的評論,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尷尬的丹東,被朝鮮人拉高物價的中國小城
    但是,每個來丹東旅遊的遊客都深有體會,這裡的物價並不便宜,隨便一個靠近江邊的小旅館,10月份前後單間都要300元左右。而很多人慕名品嘗的黃蜆子,價格貴不說,還有點牙磣,肉不好嚼。當然,我們或許說得有些片面,但自己吃的那家還真這樣,買了怕浪費,邊在茶水裡涮一下,邊吃。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很簡單,靠著朝鮮近便。
  • 直擊:停靠在北京站的朝鮮列車
    中國人愛熱鬧,旅途中尤其如此,K27/28次列車尤其受追捧。這趟車是從北京到平壤的國際列車,也是首趟國際聯運列車,最初開通於1954年的5月21日,車次為13/14次直通旅客快車,從北京到丹東。當時丹東還叫安東。
  • 在丹東的朝鮮人隔江眺望祖國:新義州欣欣向榮
    在鴨綠江畔的遼寧丹東,會見到集體閒逛的朝鮮人,領隊的是一名朝鮮中年男子。除非是管理層,否則,在丹東工作的朝鮮人是不可能單獨出來的。雖然丹東與朝鮮一江之隔,但對這些來自平壤的朝鮮人來說,能站在鴨綠江邊看看自己的祖國,機會的確是太難得了。
  • 直擊:北京到平壤唯一國際聯運列車,朝鮮乘務員是「倒爺」
    北京到平壤有一趟國際通勤列車,K27/28次,當年開通的時候,它叫K13/14次,如果套用一下時髦的說法,這1314就是一生一世的友誼。這趟列車在朝鮮今境內還有另外一個稱呼:5/6次列車。和很多國際列車通勤方式不一樣,K27/28次是由中國鐵路總公司和朝鮮鐵道省聯合擔當的,或者說叫輪流坐莊。其中,由中國乘務員負責的是每星期一、四北京站始發,每星期三、六由平壤站返回;由朝鮮乘務員負責的每星期三、六由北京站發車,每星期一、四從平壤站返回。去的時候為K27,回來為K28,行駛時間都是一樣的。
  • 直擊:北京到平壤唯一國際聯運列車,朝鮮乘務員是「倒爺」
    北京到平壤有一趟國際通勤列車,K27/28次,當年開通的時候,它叫K13/14次,如果套用一下時髦的說法,這1314就是一生一世的友誼。這趟列車在朝鮮今境內還有另外一個稱呼:5/6次列車。當然,這也與朝鮮旅遊之接待團體,不接待個人有關。如今,這條線路還是一條黃金大動脈,除了大批中國遊客外,更有眾多朝鮮商人往來北京、平壤之間,他們是國際「倒爺」,也是最先富裕起來的朝鮮人。在他們的影響下,列車上的乘務員也逐漸成了兼職「倒爺」。
  • 朝鮮人在丹東:戴碩大金戒指 高調顯示財富
    4月底的遼寧丹東仍然有些寒冷。與丹東隔江而望的,是朝鮮新義州。作為中朝邊境的城市,丹東本地人卻似乎從沒有將朝鮮作為生活中的一個話題。  對丹東當地人來講,胸前戴著金日成頭像的朝鮮商人已經熟悉異常,而身穿深褐色粗布的朝鮮百姓和身著迷彩服的朝鮮軍人,只是遊客們相機中的影像。
  • 朝鮮農村人靠從丹東帶貨發財,房子破,穿衣土,卻是大款
    中國丹東與朝鮮新義州,隔著鴨綠江相望,一座友誼橋連接起兩座城市,橋長不到1公裡。而在不遠處,還有一個景點叫「一步跨」,意思一步就能從丹東跨到新義州,彼此距離太近了。對於新義州來說,丹東就是大城市,豪華大城市,就如80年代我們看日本一樣。目前,丹東是中國對朝貿易的最大口岸城市,每天,有太多的貨櫃貨車往來於大鐵橋兩端。
  • 丹東目前朝鮮人數量穩定 中朝邊境無異常(圖)
    如果朝鮮國內有什麼情勢變化,丹東街頭的朝鮮人就會急劇減少,但丹東目前並沒有出現這樣的跡象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梁輝發自北京 身著深灰色服裝,胸前佩戴著紅色領袖像章,打扮得有些像中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風格,他們走在丹東的大街上,儘管表情自然,神態端正,但路人一看便知,他們是來自鴨綠江對岸的朝鮮人
  • 朝鮮勞動力改變丹東
    位於中朝邊境的丹東現在湧入了很多廉價的朝鮮工人,這些工人工資比中國工人要便宜,他們沒有更換工作地點的自由,工廠也不用擔心會出現員工突然外流的情況。於是越來越多的企業把工廠遷移到丹東。一家製作男士西裝出口歐洲的新加坡公司把工廠從平壤遷到丹東,既能避免朝鮮電力供應不穩定的問題,又能繼續僱傭朝鮮廉價的勞動力。該廠目前有400名二三十歲的朝鮮工人。
  • 丹東旅遊推薦景點,可以近距離觀察朝鮮,吸引了很多遊客
    丹東是中國距離朝鮮新義州最近的地方,中朝口岸的貿易重鎮,在這裡可以近距離觀察朝鮮,所以吸引了很多遊客,丹東遊覽去斷橋為中心的振興區以及寬甸滿族自治縣的虎山長城周邊景區遊覽,另外, 還有丹東市區周圍的大鹿島、青山溝,綠江村、鳳凰山等自然風光或者人文風光,只不過不適合在冬天遊覽。
  • 朝鮮印象:朝鮮那些做代購的有錢人
    我坐火車去了朝鮮,從丹東乘火車到朝鮮新義州,然後在新義州換乘國際列車到平壤,在丹東火車站的候車廳,我遇到了一大群朝鮮人,每個人都拿著幾個包裹,靜靜地等著檢票,為什麼這些朝鮮人帶著這麼多包裹是我感興趣的。
  • 國人旅遊新愛好,隔鴨綠江看朝鮮人幹活
    中國人喜歡遊朝鮮,無論自然景觀還是風土人情,都是進入鏡頭的最佳場景。但是,一段時間以來,出國遊難了,這可憋壞了一眾國人,他們反覆推敲,扎堆選擇了丹東、琿春、臨江或者圖們這些和朝鮮接壤的城市,畢竟隔著江、隔著山也能看不遠處的朝鮮人騎車、走路、下地幹活啊。
  • 丹東商人:可以跟朝鮮做貿易 最好別投資
    在丹東的中國邊境商圈裡,在公開場合談論與朝鮮有關的話題是一種禁忌。除了防範洩露商業機密外,商人們更擔心的是「惹上麻煩」。一個未經證實但在丹東商人圈子裡廣為流傳的故事是:當地某公司老闆在飯店裡跟朋友喝酒時,聊了些自己赴朝旅遊時的見聞,沒多久這位老闆便被朝鮮列入了禁止入境名單。後來有人向這位老闆透露了原因:他那天在酒桌上「說了不該說的話」,而這些話被一旁的朝鮮人聽到了。
  • 隔日發車60年 中朝國際列車改每日開行
    丹東—平壤間國際聯運旅客列車,從沿襲近60年的每周4對隔日開行,增加到如今的每天開行1對。地處中朝邊境鴨綠江畔的丹東站,擔負著輸送中外旅客和中國商品出口至朝鮮等運輸任務。從1954年4月起,丹東站開始承辦中朝聯運業務,每周有4對往返於北京-丹東-平壤的中朝國際聯運列車。隨著中朝兩國人員往來和旅遊邊境貿易量的增加,每周開行的4對旅客列車已經不能滿足旅客出行的需求。
  • 走進中國最邊境的城市丹東,揭開神秘的朝鮮
    在大多數人眼裡,朝鮮這個國家封閉又落後,經濟落後,各方面發展停滯不前,甚至連人民的基本生活都無法保障,於是有很多朝鮮人想要離開這個貧窮又停滯不前的國家,想要離開這種貧困的生活,沒有其他的辦法,只能選擇偷渡,偷渡到鄰國。
  • 從莫斯科到平壤,只有一節車廂的國際列車!
    莫斯科到平壤,原來有兩條路線,一條路線是走圖們江口到平壤,由朝鮮鐵路營運,車廂是朝鮮的,列車員也是朝鮮人;另一條路線原來經過中國,聯運車廂有兩節,由俄鐵營運,先掛在莫斯科-北京的K20次列車尾部,在瀋陽站摘掉,然後掛在隨後開來的北京ー平壤的K27次列車尾部最終到平壤。
  • 朝鮮人遊鴨綠江,衝中國遊客打招呼,面對丹東高樓大廈羨慕不已
    丹東,中國對朝鮮最大的貿易口岸城市,人口245萬。新義州,朝鮮最早實行開放的邊境城市之一,人口20萬。丹東與新義州隔著鴨綠江相望,兩座城市被一座長約589米的鐵路公路兩用橋--鴨綠江大橋緊密連在一起。如今中國遊客來丹東有兩個目的:一個是品嘗味道絕美的黃蜆子;一個是近距離觀察一下新義州的民風民俗。
  • 我在丹東酒店遇到的朝鮮姑娘,有顏值有才藝,卻不能通婚!
    但是中國和朝鮮卻始終沒有通婚,甚至朝鮮姑娘到中國來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也因此,在中朝邊境丹東,從鴨綠江這邊眺望對岸的朝鮮,我們也是充滿著好奇。那頓飯,本以為只是一頓簡單的朝鮮特色餐。想想不就是一頓「朝鮮特色餐」嗎?味道更朝鮮一點,有啥稀奇的,我在江蘇也能吃到。卻不想哪家柳京酒店卻是丹東當地最有名的一家朝鮮餐館之一,裡面不僅有朝鮮菜,還有朝鮮廚師,朝鮮姑娘。
  • 朝鮮人能說出多少中國城市名字?看看朝鮮導遊是如何回答的
    到朝鮮旅遊的時候,我們導遊對中國就充滿了嚮往。因為她大學期間學的中文專業,對中國也有一定的了解。當我給她看了一些中國大城市的照片時,我發現她臉上微微的驚訝了。雖然對中國有一定的了解,當我問這名朝鮮導遊能說出幾個中國城市名字時。我們導遊一口氣說出了七八個中國城市的名字。
  • 丹東到朝鮮,品味平壤小火鍋
    朝鮮 有三個國家旅行社, 朝鮮 國際旅行社、體育旅行社、青少年旅行社,國內的團最終都是通過這三個旅行社確定的。因為都是國有單位,所以聽說差別不多。我們這次是一條定製的線路,經歷了一次漲價,一次線路調整,最終在4500左右。這個價格不包括國內段的機票和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