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到平壤有一趟國際通勤列車,K27/28次,當年開通的時候,它叫K13/14次,如果套用一下時髦的說法,這1314就是一生一世的友誼。這趟列車在朝鮮今境內還有另外一個稱呼:5/6次列車。
和很多國際列車通勤方式不一樣,K27/28次是由中國鐵路總公司和朝鮮鐵道省聯合擔當的,或者說叫輪流坐莊。其中,由中國乘務員負責的是每星期一、四北京站始發,每星期三、六由平壤站返回;由朝鮮乘務員負責的每星期三、六由北京站發車,每星期一、四從平壤站返回。去的時候為K27,回來為K28,行駛時間都是一樣的。
所以,乘坐這趟列車有個小竅門,那就是一定要選擇朝鮮方面執勤擔當的那趟車,因為全程有朝鮮美女乘務員服務,爽爽的。
這趟國際聯運列車始發於1954年5月,至今整整66年了,當初僅僅是北京到平壤單向的。1983年的10月,當時朝鮮黃金十年發展期間,GDP一度超越韓國,隨之而來的,就是基礎設施大投入、大建設,其中一項就是開通了平壤到北京的通勤列車。
上世紀50年代,這趟列車的開通,更多的是象徵意義,友誼的象徵。在沒有開通高鐵之前,這條線是出關的重要通道,列車乘客,基本為去東北探親訪友或做工作出差的人們,遊客非常少,而去朝鮮旅遊的,幾乎沒有。其實即便到了今天,這趟車票價也非常低,從北京到丹東,全程1089公裡,行駛13小時38分,17:27發車,到站時間是第二天7:05,硬座144.5元,臥鋪264.5元,睡一覺,連旅館費也省下了。
從2012年以來,朝鮮加大了旅遊宣傳力度,中國人聞風而動,直達平壤的車票,用一票難求毫不誇張,個人訂票幾乎不可能定上,需要通過旅行社提前半個多月預約。當然,這也與朝鮮旅遊之接待團體,不接待個人有關。
如今,這條線路還是一條黃金大動脈,除了大批中國遊客外,更有眾多朝鮮商人往來北京、平壤之間,他們是國際「倒爺」,也是最先富裕起來的朝鮮人。在他們的影響下,列車上的乘務員也逐漸成了兼職「倒爺」。
朝鮮人很認中國貨,從襪子、旅遊鞋、剃鬚刀直到電視機、冰箱、電動自行車等等,全部崇拜。因此,朝鮮人來中國,無論是開會還是旅遊,帶貨是主要任務之一。
更有在北京海棠花、大同江等朝鮮連鎖酒店工作的姑娘們,回家探親一次,就來一次大採購。以前僅僅是捎帶分給親朋好友,後來發現有利潤,很多人直接當起了職業帶貨,成為專職「倒爺」,專跑這趟線路。所以,這趟車的車廂裡總是大包小包滿滿當當。
而對於這些倒爺,這些貨物,朝鮮乘務員很通情達理,基本不管。因為這些朝鮮「倒爺」腦筋活絡,很會做人、來事。
當專職「倒爺」也是有成本的,最起碼車票你要掏錢,但是,對於跑車的乘務員來說,就沒有這個開支了,並且可以定期帶貨。於是,登上這趟車,競爭格外激烈。
除了個頭、模樣、學歷符合要求外,家庭有背景,有門路和關係一樣不能少。另外,即便你成功上車,也不是一輩子一勞永逸,最多三年就需要輪崗了,畢竟雨露要均沾,好處不能都是你自己的。
最後我們要提醒一下,如果去朝鮮旅遊的話,還是建議坐高鐵去丹東,然後在丹東換普通列車。這樣可以極大節約時間。另外,朝鮮境內從新義州到平壤段,雖然只有220公裡左右的路程,但由於是單線,所以停車、等車非常普遍,行駛時間不固定,五六個小時是經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