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群眾書信寄哀思

2020-12-13 廣州日報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吳陽煜、蘇贊

昨天是清明正清日,廣州市銀河革命公墓陵園廣場長明火炬前,青年代表朗誦《英烈頌》,工作人員列隊手抬花圈緩步走向長明火炬前,代表廣州市民政局、廣州市民政局團委、廣州市殯葬管理處、廣州市銀河烈士陵園管理處、廣藥集團白雲山何濟公製藥廠及烈士親屬向烈士敬獻花籃。

由於疫情防控需求,市銀河革命公墓暫停現場祭掃服務,並在當天舉行了「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儀式」。記者發現,除了工作人員集體祭掃外,還有許多市民通過寄信以及網絡留言的方式,獻上自己的追思之情。

「我給向秀麗烈士寫封信」

在銀河革命公墓向秀麗烈士墓前,工作人員進行了一系列緬懷儀式,並送上人們寫的信件。疫情之下,雖然無法現場拜祭,但作為新中國「最美奮鬥者」、全國「雙百」人物、「黨的好女兒」英雄向秀麗烈士生前工作的地方,作為向秀麗精神的發源地,廣藥集團白雲山何濟公製藥廠在網上舉行了紀念向秀麗烈士活動,發起了「我給向秀麗烈士寫封信」的活動,員工紛紛通過寫信訴說對英雄的懷念,並郵寄到向秀麗烈士墓所在的廣州銀河公墓,通過管理單位將信件一一陳列到烈士墓前,表達敬意與追思。

向秀麗的兒子崔定邦此前表示:「雖然受疫情影響,祭奠形式有變,但我相信大家的心念不變,追思和紀念媽媽的情意不變,媽媽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白雲山何濟公製藥廠向秀麗志願服務隊隊長鍾錫望告訴記者:「很感謝向秀麗留下的精神財富,讓許多人受益良多,其實把志願服務堅持下去,就是一種最好的緬懷。」

烈士後代居家追思

同為烈士後代,居住在梅花園的陳東鴻介紹,父親陳德將軍和哥哥陳東綏烈士的骨灰均安放在銀河革命公墓。

「每年清明節,我都會帶上家人到銀河革命公墓現場祭掃,緬懷親人。」陳東鴻說,自己在電視和報紙上看到廣州市民政部門推廣「雲祭掃」的相關訊息後,通過網絡為親人上傳了照片和相關紀念文章。

4月3日上午,陳東鴻和家人在家中舉辦家庭追思會,事先準備了兩臺電腦顯示親人拜祭頁面,在電腦前擺放了水果、茶水和花束。陳東鴻一家站在桌臺前,分別為先人行鞠躬禮、敬茶表達哀思。

陳東鴻告訴記者,他出生在軍人家庭,父親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戰役,母親也是久經戰場的抗戰老戰士,對自己孩子要求嚴格,教育孩子要做人正直、愛勞動。

銀河革命公墓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市殯葬服務中心和銀河革命公墓對「雲祭掃」平臺進行升級,同時開通了手機版客戶端,豐富了祭掃功能,全新呈現網絡祭掃視覺效果。

據統計,自3月25日至4月3日,市殯葬服務中心和市銀河革命公墓電腦版網上祭掃點擊率達15693次,手機版5181次。

網友們在祭掃先烈的同時,紛紛留言緬懷,記者在姚攜煒烈士網面留言中看到:「是您用寶貴的生命延續了另一個人的生命」「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靠革命烈士用鮮血換來的,我們要始終牢記革命先烈」……字字句句都表達著對革命先輩的感恩與崇敬之情。

相關焦點

  • 書信寄哀思 視頻雲拜祭
    來源:廣州日報廣州全市清明暫停實地祭掃 市民選擇多種形式緬懷親人疫情防控期間,全市暫停現場祭掃。市民可撰寫紀念文章緬懷先人。網上祭祀、居家追思、信郵哀思、工作人員集中獻花……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求,有的市民通過書信寄語寫下思念之語,也有家族開視頻會議進行雲拜祭。不少街坊認為,「冒險拜祭非先人所期,線上拜祭也很有儀式感。」
  • 書信寄哀思 視頻雲拜祭 - 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網上祭祀、居家追思、信郵哀思、工作人員集中獻花……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求,有的市民通過書信寄語寫下思念之語,也有家族開視頻會議進行雲拜祭。不少街坊認為,「冒險拜祭非先人所期,線上拜祭也很有儀式感。」近日,市民王先生全家動員,給逝去的親人寫祭語,雲端寄思念成為一家人的願望,通過用電子郵箱方式發給陵園。  記者了解到,往年也有不少市民通過「留言」的方式追思逝者。「清明節快到了,我跟往年一樣,繼續通過網上祭掃的方式緬懷父母。」剛退休的李老師告訴記者,她從2016年清明節開始,就通過足不出戶的方式緬懷父母。
  • 郵政民政推出「信郵哀思」服務
    無法到現場祭拜,市民可以用書信來向逝去的親友寄哀思。  「以前我們家清明都會一家人一起去掃墓,但是今年受疫情影響,不適合去現場拜祭。祖先們喜歡用書信交流,我通過寫信給祖先,表達家人對逝去長輩的思念之情。」2日上午9點多來天河郵局網點寄信的黃先生告訴記者。
  • 雲端寄哀思,今年清明移動「5G+雲祭掃」即可預約
    但受疫情影響,日前,浙江下發通知要求各地暫停組織群眾集中祭掃、骨灰撒海等集體性活動,倡導群眾採取網絡祭掃等綠色文明安全祭掃方式。為配合疫情防控下的清明安全祭掃工作,浙江移動近期結合5G、雲計算等通信科技推出多項遠程網絡祭掃應用,包括5G「雲上燭光會」網絡祭奠系統、「5G+雲祭掃」平臺、遠程視頻委託祭掃等多種形式,既有助於避免聚集祭掃風險,又能幫助人們寄託哀思,營造安全、環保的祭掃環境。
  • 網上雲端寄哀思
    市民故事:網絡祭掃已9年今年她多一個理由倡導    「清明節快要到了,我跟往年一樣,繼續通過網上祭掃的方式緬懷父母。」71歲的鄭州市民霍淑珍說,2011年4月初,她在網上陵園完成註冊,從2011年清明節開始,就通過網絡祭掃緬懷父母,至今,已連續9年採用這種方式。
  • 今日中元節:文明祭掃、雲寄哀思,才是最好的緬懷方式!
    今日中元節:文明祭掃、雲寄哀思,才是最好的緬懷方式!在公祭點位我們有兩名工作人員服務群眾,還有兩名在小區周圍巡視,如果遇到燒紙祭祀的群眾,會進行勸導,讓文明祭祀的觀念深入群眾心中。」在棲仙社區,工作人員懸掛文明祭祀宣傳橫幅,並發放《中元節文明祭祀倡議書》,向社區居民倡導綠色祭祀、安全祭祀。社區居委會門前豎起「追思牆」,引導居民以文明的方式懷念逝去的親人,居民紛紛在「追思牆」寫下對逝去親人的思念。
  • 信件傳哀思,您的「家書」有他們用心對待
    信件傳哀思,您的「家書」有他們用心對待金羊網  作者:符暢  2020-04-06 廣州市創新推出了「信郵哀思」服務,市民群眾可以把對先人的思念寫成一封信
  • 緬懷先烈 致敬英雄——喬治中英文學校帶你雲端寄哀思
    今年清明正值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為嚴防疫情反彈,大瀝鎮文明辦、大瀝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聯合鎮宣傳文體辦、鎮組辦、鎮社工局、鎮教育局,共同推出「文明祭祀 健康清明」雲端寄哀思活動,是大瀝踐行新時代文明實踐,推進移風易俗的一次活動,倡導廣大市民利用網絡雲祭拜、雲踏青,樹立綠色、文明、簡約、健康的清明新風尚。
  • 2020廣州清明節信郵哀思服務寄信地址
    為滿足疫情期間市民群眾祭掃需求,廣州市民政局創新推出「信郵哀思」服務。即日起,市民們可以把對先人的思念寫成一封信,郵寄到市殯葬管理處,由工作人員把它擺放到安放先人的墓地或骨灰盒前,讓你的傾訴「被看見」。
  • 清明雲端寄哀思②丨 網友:支持清明「雲祭掃」 不在形式在於心
    網上雲端寄哀思》為題,刊發了「清明雲端寄哀思」系列的首篇報導,同時發起互動徵集和網絡投票,倡導清明祭掃新風尚,在讀者中引發強烈反響,有讀者感慨清明祭掃不在形式而在於心,也有讀者積極響應:我已經跟孩子們說了,今年清明節,統一時間在家中追思。
  • 助力「信郵哀思」 廣州郵政開通綠色通道
    廣州郵政開通綠色通道(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廣州4月1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通訊員廖培金)記者從廣州民政部門獲悉,廣州市民政局創新推出「信郵哀思」祭掃服務後,廣州郵政部門積極響應,迅速整合郵政線上線下平臺及配送服務等資源優勢,為市民的書信製作及配送提供專屬服務支撐
  • 清明來臨,他們給已故親人寄了一封信,看完淚目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即將來臨,無論天南地北,人們或陸續趕回家鄉,或前往祭祀場所,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對已故親朋好友的哀思。記者從惠州市殯儀館了解到,該館設立的「天堂信箱」這兩年越來越受到祭祀群眾的歡迎,今年,這一形式進一步面向祭祀群眾開放。群眾可以在館裡多處設立的「寄信點」,通過書信這種既環保又溫情的形式,表達對逝去親友的哀思。    惠州市殯儀館工作人員表示,祭祀群眾可以選擇將所寫的信件或卡片張貼,也可選擇由殯儀館保存,屆時將由殯儀館統一保存或焚化。「天堂信箱」於2014年設立,目前已收到數千封信件。
  • 廣州開通「信郵哀思」郵政綠色通道推出專用信封及明信片,專人統一...
    來源:南方日報寫下一封書信,寄託對逝者的哀思。近日,筆者從廣州市民政局獲悉,廣州創新推出「信郵哀思」祭掃服務後,廣州郵政部門積極響應,迅速整合郵政線上線下平臺及配送服務等資源優勢,開通「信郵哀思」郵政綠色通道,為市民的書信製作及配送提供專屬服務支撐。活動期間,將開放信件收集及個性化設計和製作等服務,統一設計「信郵哀思」專用信封、信紙及明信片模板,並採用線上、線下兩種服務模式,滿足市民的追思需求。
  • 江蘇高校開展線上祭英烈活動 「雲」寄哀思
    原標題:「雲」寄哀思,省內高校線上祭英烈 又到清明祭奠時。4月4日,全國舉行哀悼活動,以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江蘇高校紛紛開展線上祭英烈活動,通過網絡平臺「雲」寄哀思。
  • 翠柏青松伴英烈 清明祭掃寄哀思
    清明寄哀思,深情悼忠魂。
  • 廣州郵政開通綠色通道,給先人寄一封信
    記者近日從廣州民政部門獲悉,廣州市民政局創新推出「信郵哀思」祭掃服務後,廣州郵政部門積極響應,迅速整合郵政線上線下平臺及配送服務等資源優勢,為市民的書信製作及配送提供專屬服務支撐,開放信件收集和寄遞綠色通道以及個性化設計和製作等服務,統一設計「信郵哀思」專用的信封、信紙及明信片模板,採用線上、線下兩種服務模式,滿足市民的追思需求,
  • 月下寄哀思,香火念故人
    月下寄哀思,香火念故人 中秋是人間的希望,寄在碧落。
  • 清明時節寄哀思 濟寧市任興幼兒園舉辦清明節主題活動
    為傳承中華文化,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心懷感恩,濟寧市任興幼兒園開展了以「清明時節寄哀思,春暖花開共感恩」為主題的系列活動。通過「看、讀、誦、說、畫、賞」等多種形式,來緬懷革命先烈。小班開展「了解民俗、懂得感恩」的活動,建議家長與幼兒一起觀看《清明節的由來》,並閱讀《永遠有多遠》《猜猜我有多愛你》等繪本故事。
  • 市民寄快遞不用再填郵編 只需電話地址姓名
    記者調查發現,很多市民在寄快遞時,已經不填郵政編碼了,而大部分快遞點也不強制要求客戶填寫郵編,只需要寫清楚電話號碼、地址、姓名就可以了。不過,南京市郵政管理局的相關工作人員建議,市民在寄快遞時儘量填寫準確郵編,因為這樣可以加快投遞分揀的效率,讓郵件更快到達目的地。
  • 亦莊亦諧寄哀思——讀蘇軾《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
    它不是直接抒發自己的情感,而是通過依情流轉的筆調,勾勒出友人的生動形象;於莊敬中寄哀思,於諧謔裡寓悲慟。這種洩哀情於莊諧的表達手法,在藝術上具有更大的傳情作用。文同,字與可,蘇軾的表兄好友。他們都是北宋詩人、畫家。由於他們志趣相投,經常詩畫往來,所以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與可曾任陝西洋州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