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吳陽煜、蘇贊
昨天是清明正清日,廣州市銀河革命公墓陵園廣場長明火炬前,青年代表朗誦《英烈頌》,工作人員列隊手抬花圈緩步走向長明火炬前,代表廣州市民政局、廣州市民政局團委、廣州市殯葬管理處、廣州市銀河烈士陵園管理處、廣藥集團白雲山何濟公製藥廠及烈士親屬向烈士敬獻花籃。
由於疫情防控需求,市銀河革命公墓暫停現場祭掃服務,並在當天舉行了「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儀式」。記者發現,除了工作人員集體祭掃外,還有許多市民通過寄信以及網絡留言的方式,獻上自己的追思之情。
「我給向秀麗烈士寫封信」
在銀河革命公墓向秀麗烈士墓前,工作人員進行了一系列緬懷儀式,並送上人們寫的信件。疫情之下,雖然無法現場拜祭,但作為新中國「最美奮鬥者」、全國「雙百」人物、「黨的好女兒」英雄向秀麗烈士生前工作的地方,作為向秀麗精神的發源地,廣藥集團白雲山何濟公製藥廠在網上舉行了紀念向秀麗烈士活動,發起了「我給向秀麗烈士寫封信」的活動,員工紛紛通過寫信訴說對英雄的懷念,並郵寄到向秀麗烈士墓所在的廣州銀河公墓,通過管理單位將信件一一陳列到烈士墓前,表達敬意與追思。
向秀麗的兒子崔定邦此前表示:「雖然受疫情影響,祭奠形式有變,但我相信大家的心念不變,追思和紀念媽媽的情意不變,媽媽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白雲山何濟公製藥廠向秀麗志願服務隊隊長鍾錫望告訴記者:「很感謝向秀麗留下的精神財富,讓許多人受益良多,其實把志願服務堅持下去,就是一種最好的緬懷。」
烈士後代居家追思
同為烈士後代,居住在梅花園的陳東鴻介紹,父親陳德將軍和哥哥陳東綏烈士的骨灰均安放在銀河革命公墓。
「每年清明節,我都會帶上家人到銀河革命公墓現場祭掃,緬懷親人。」陳東鴻說,自己在電視和報紙上看到廣州市民政部門推廣「雲祭掃」的相關訊息後,通過網絡為親人上傳了照片和相關紀念文章。
4月3日上午,陳東鴻和家人在家中舉辦家庭追思會,事先準備了兩臺電腦顯示親人拜祭頁面,在電腦前擺放了水果、茶水和花束。陳東鴻一家站在桌臺前,分別為先人行鞠躬禮、敬茶表達哀思。
陳東鴻告訴記者,他出生在軍人家庭,父親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戰役,母親也是久經戰場的抗戰老戰士,對自己孩子要求嚴格,教育孩子要做人正直、愛勞動。
銀河革命公墓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市殯葬服務中心和銀河革命公墓對「雲祭掃」平臺進行升級,同時開通了手機版客戶端,豐富了祭掃功能,全新呈現網絡祭掃視覺效果。
據統計,自3月25日至4月3日,市殯葬服務中心和市銀河革命公墓電腦版網上祭掃點擊率達15693次,手機版5181次。
網友們在祭掃先烈的同時,紛紛留言緬懷,記者在姚攜煒烈士網面留言中看到:「是您用寶貴的生命延續了另一個人的生命」「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靠革命烈士用鮮血換來的,我們要始終牢記革命先烈」……字字句句都表達著對革命先輩的感恩與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