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教授演講戳中無數家長的痛 有種普通人出生在羅馬

2020-12-25 奮鬥中的騰小乖

清華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劉瑜最近在講座中說:「我的教育觀是什麼?說起來就是兩句話:認識自我、接納自我。這不僅僅是為了讓孩子們更輕鬆,我相信這種因勢利導的教育,對教育本身的產出,對社會資源的最佳配置以及千家萬戶的和平穩定來說,都利大於弊。只有每個人都各美其美,一個社會才會生機勃勃。」她演講的原題目是《不確定的年代,教育的價值》,這個瀰漫著嚴謹生硬學術氣息的標題,在被自媒體改為《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後,迅速大火。

在她看來:為人父母,與其逼著孩子成為一個痛苦的空心人,不如讓孩子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聽從自己內心的召喚,找到自己的比較優勢,跟隨自己內心的熱愛,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那種人,過上自己想要過上的那種人生。就像她自己說的:我們家孩子以後就讓她開個奶茶店得了。如果開奶茶店的競爭激烈,那還是開煎餅店算了。

劉教授的演講從理論的角度看無懈可擊,也合情合理,符合社會現狀。確實現在父母幾乎都處於焦慮狀態,孩子的承受能力也越來越弱,很多年輕人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適合什麼、想做什麼。但她所理解的普通人是否和大眾理解的普通人有偏差?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個42分鐘的演講卻戳中了無數家長的痛點。為人父母,誰不想給孩子鬆綁,讓他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當個無憂無慮、歡天喜地的少年,但是,如果他連大學的門兒都摸不著,將來一日三餐沒有著落,一年四季顛沛流離,又拿什麼支撐自己的熱愛和夢想?這是父母心中的普通人嗎?

這個社會是有階層之分的,劉教授無疑屬於精英階層那部分,在經濟富足,有人脈,有資源的條件下,她覺得女兒做個普通人很好,但對於草根階層沒有金錢,沒有背景,沒有人脈,沒有資源,必須死磕,必須硬扛,必須壓抑自我,必須放棄快樂,必須用不留退路的決絕和果斷,向著那個叫高考和大學的龍門,用勁兒一跳,奮力一躍。只有苦苦奮鬥,考上大學,才能穿越風雨和疼痛,成為一個看起來不那麼艱難的普通人。

為什麼家長們那麼焦慮?就是因為處在草根階層的人們,為了在相對還算公平的高考中能找到一個改變命運的縫隙,普通人家的孩子,你必須先用實力讓別人看見你,你的個性和熱愛,才有施展的空間和餘地。

這個世界從來都不是公平的,學習也從來都不是輕鬆的,想要成為劉教授口中的普通人必須要隨大流吃苦頭,過五關斬六將,擠過獨木橋,歷經角逐和考驗,才能到達羅馬,畢竟有些普通人出生在羅馬。所以不在羅馬的父母會繼續焦慮,不在羅馬的孩子還要繼續努力!

相關焦點

  • 清華教授:別掙扎,坦然做個普通人吧,社會需要懶漢,做懶漢光榮
    無數家長被現實壓得喘不過氣來,只能寄希望於孩子,自己受再多苦也不願孩子掉隊,在憋著勁、悶著頭,苦苦掙扎的時候,清華教授堂而皇之地說「人要認識自我,接受自我,要坦然面對做一個普通人」。這是當頭棒喝,難道一點希望都不給了嗎?這要從劉瑜教授的一篇文章說起。
  • 號稱「自己的孩子是個普通人」的清華教授,正在勸大家佛系養娃,這...
    (圖片來源,B站演講截圖)神仙有神仙的普通,凡人有凡人的普通。決不能簡單粗暴告訴我們,教育孩子要「選擇普通,放棄努力」。最近,清華大學劉瑜教授的「凡言凡語」火了。這句話出自劉瑜教授最近的一篇演講——《不確定的時代 教育的價值》,演講比較長,全程大概有42分鐘+,不少讀者沒看過這個演講,以下是小編從她的演講中拎出以下「重點」:1.不確定性本身它不一定是件壞事,但它在帶給我們更多可能、機會、自由的同時,也為我們帶來了更多的焦慮。
  • 清華教授:希望女兒成為普通人;網友:我們普通人,聽聽就好了
    最近,大學教授劉瑜的演講火了。在演講中,她說:我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名普通人。在此之前,她曾在一個家長群裡說:希望女兒將來就安安心心地開個奶茶店。咋一聽,夠普通吧。作為名人的女兒,她上的是千萬人豔羨的名校清華附小。滑稽的是,在千萬人矚目的舞臺上,劉瑜教授告訴我們:讓子女成為平凡人。我只想說一句話:她所謂的平凡,其實就是千萬人豔羨的非凡。
  • 儲殷:清華教授的孩子能是普通人嗎
    剛看到微信朋友圈有一篇文章正在刷屏,清華大學劉瑜教授,說她的女兒正在勢不可擋的成為一個普通人。演講大概也就是讓大家要看開,要看淡,不要搞那麼殘酷。劉瑜教授的老公是著名的哲學家周濂。咱說句實在話,作為劉瑜和周濂的孩子,他就註定已經不是普通人了。 一個清華大學教授的孩子能是普通人嗎?你問問清華的附屬幼兒園、附小、附中,那是普通人能上的嗎?
  • 狗嘴與象牙:清華教授與普通人、王健林與小目標
    近期,清華大學政治學系的劉瑜副教授的一篇文章火了:《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劉瑜教授的文章主要論點就是指,現在的教育是惡性競爭,是軍備競賽模式,因此她呼籲大家要發現自我,要有失敗的勇氣,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並且高調宣稱自己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在跟大家聊劉瑜教授這篇文章之前,我先說個說明。
  • 清華教授言論引家長眾怒,你接受孩子是普通人,那我們普通家長呢
    前兩天朋友圈被一篇演講刷屏,演講者是清華大學的劉瑜教授,內容還是那些老生常談的問題:要給孩子減負,孩子學習壓力太大,家長和學校要讓孩子喘口氣。這位清華教授表示,自己很懶,是那種不戰而降的媽媽,而自己的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
  • 清華教授想培養女兒成普通人獲群嘲:讀清華附小的學霸會普通?
    清華教授劉瑜,在一次《不確定的時代,教育的價值》的演講中談到,有個朋友告訴了她一句話,這句話讓她印象如此深刻,以致於立刻就從虎媽的戰車上解了綁,獲得了做母親的自由。 這句話是:「要堅信自己的孩子會長成一個普通人!」
  • 別不拿清華大學教授不當普通人
    那麼,清華大學教授劉瑜博士為啥就掀起諾大風浪了呢?原來她一次演講「不確定的時代,教育的價值」標題太學術了,某自媒體小編機智勇敢地改成了「清華教授劉瑜: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這一發不可收拾地收割眼球,觸動家長們的內心,而大火。在各自媒體鼓譟下,這個標題成了超級熱點。至於劉瑜博士到底講了什麼,很多人大概都沒有細聽。立即就「題目」站隊開始了混戰。
  • 一位教師父親的檢討書,戳中無數家長痛點
    身為教師卻沒能管好孩子,這位父親的檢討戳中了無數家長的心。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總結出的教育觀點,值得所有家長好好品讀!因為本身從事教育工作,這位爸爸一直對自己的教育方式進行反思,並在一場家長會上對自己做了一番「檢討」,結果戳中了許多父母的痛點!一起來讀。
  • 一位教師父親的檢討書,戳中無數家長痛點(老師家長都看看)
    一位教師父親的檢討書,戳中無數家長痛點(老師家長都看看)身為教師卻沒能管好孩子,這位父親的檢討戳中了無數家長的心。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總結出的教育觀點,值得所有家長好好品讀!今天文章中的這位父親是一名教師,在他眼裡,自己的兒子是個學習成績糟糕的孩子——做作業磨磨蹭蹭,長時間愣神,常常耗到十到十一點……因此,他常呵斥甚至打罵孩子。然而,打罵之後往往伴隨著無奈和懊悔。
  • 別一聽清華大學教授說孩子會成為普通人,就不忿,普通人怎麼了
    最近看到好幾篇diss清華教授關於教育的言論。起因是政治學副教授劉瑜進行了一次名為《不確定的時代,教育的價值》的演講,她在演講的時候說了一句話: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就是這句話引發了網民的集體高潮,就連自媒體作家九邊都發文說:「清華教授說自己的女兒要做個普通人,可她沒跟你說『學術可以近親繁殖』」。
  • 清華教授說我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普通人,是精英階層讓你認命嗎
    最近有一句話刷屏了,清華大學副教授劉瑜發表了一個演講,其中提到她的一個朋友說「要堅信自己的孩子會長成一個普通人」。然後劉教授說:萬一我女兒是個曠世奇才,我肯定也會偷著樂,但是到目前為止,我那個朋友是對的,我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
  • 清華教授劉瑜:大多數孩子會淪為普通人,我贊同卻依然讓孩子去拼
    前兩天清華教授進行了一場演講《不確定的時代,教育的價值》,在演講中劉瑜教授毫不遮掩地指出大多數中國家長都在進行一場「軍備競賽」。而落幕時分,大多數孩子將會淪為普通人,包括她自己的孩子。於是劉瑜教授建議家長們可以放棄「軍備競賽」,讓孩子追求本心,也許讀書不是唯一的途徑,奮鬥不是人生的唯一選擇。
  • 當個普通人怎麼了?清華教授劉瑜不容忍孩子平凡,看看魯迅對孩子的...
    當個普通人怎麼了? 清華大學副教授劉瑜,因為一篇《不確定的時代,教育的價值》演講刷屏,說什麼「我的女兒正在勢不可擋的成為一個普通人」,引發不同群體的爭議。
  • 清華的孩子都是普通人了 你的孩子呢?
    最近,清華教授的演講視頻火了,很多人都紛紛感慨:「清華教授的孩子也都只是個普通人而已」,然而,這樣想未免太過偏離。首先,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清華教授的孩子雖然可能是普通人,和同班其他同學比不見得有優勢,但是,孩子卻可以享受清華系的幼兒園、小學、初中,而他們上清華的概率比一般人也高出很多,而且,對於能夠學習鋼琴並且能輕鬆承擔相應費用的家庭,也已經不是普通家庭了吧。
  • 開學第一天馬雲在雲谷學校演講,戳中了無數父母的心!
    開學第一天馬雲在雲谷學校演講,戳中了無數父母的心!一直為公益事業奔忙的馬雲現身雲谷學校,給全體家長上了開學第一課。馬雲在演講中表示,今天孩子們都比大人還忙,起得比大人早,時間比大人緊,壓力比大人們大,還都比大人用功。主要是因為,現在的教育問題已經變成了焦慮問題。孩子要成功,要出人頭地,社會把這種焦慮傳給了家長,家長把焦慮傳給了學校,學校又把焦慮傳給了孩子。
  • 「育兒」一位教師父親的檢討書,戳中無數家長痛點
    身為教師卻沒能管好孩子,這位父親的檢討戳中了無數家長的心。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總結出的教育觀點,值得所有家長好好品讀!因為本身從事教育工作,這位爸爸一直對自己的教育方式進行反思,並在一場家長會上對自己做了一番「檢討」,結果戳中了許多父母的痛點!一起來讀。
  • 張桂梅PK清華教授:不要站在高樓,傲慢地指點被階層固化壓在山底的人
    對於富貴人家來說,選擇則多得多,條條大路通羅馬,甚至,有的人就生在羅馬。 所以說,快樂教育,是有前提條件的。 為人父母,到底該怎麼教育孩子?
  • 清華教授:無數悲劇源於集體沉默!莫言:要敢講真話!
    文/王呈祥清華教授:無數悲劇源於集體沉默!莫言:要敢講真話!《禮記·緇衣》:「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慮其所終,而行必稽其所敝,則民謹於言而慎於行。」02前不久看了一本書,名叫《房間裡的大象: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認》,作者是美國羅格斯大學社會學教授伊維塔·澤魯巴維爾(Eviatar Zerubavel)。清華大學社會學院劉瑜教授在為該書(中文版)作序文時寫道:「歷史上無數的悲劇源於集體沉默。」
  • 清華教授,正在勸大家佛系養娃,這碗雞湯能喝嗎?
    神仙有神仙的普通,凡人有凡人的普通。決不能簡單粗暴告訴我們,教育孩子要「選擇普通,放棄努力」。(圖片來源,B站演講截圖)最近,清華大學劉瑜教授的「凡言凡語」火了。這句話出自劉瑜教授最近的一篇演講——《不確定的時代 教育的價值》,演講比較長,全程大概有42分鐘+,不少讀者沒看過這個演講,以下是小編從她的演講中拎出以下「重點」:1.不確定性本身它不一定是件壞事,但它在帶給我們更多可能、機會、自由的同時,也為我們帶來了更多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