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女兒悠悠上了小學後經常幫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媽媽對此十分欣慰。這天,媽媽像往常一樣叫女兒去小賣鋪買一袋鹽,因為沒有零錢,她就給了悠悠一百塊,誰知女兒回來後卻沒有把零錢給自己。
媽媽覺得奇怪,誰知悠悠卻說,沒有找零,一袋鹽就是這麼貴。媽媽窒息了,一袋鹽要一百?這不是奸商嗎?她繫著圍裙怒氣衝衝地找老闆理論,然後被老闆放的監控視頻打了臉。
原來老闆把錢找給了女兒,也就是說,女兒撒謊了,她自己偷偷昧了錢。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孩子偷拿父母零錢的情況。一開始是一塊、兩塊,如果父母沒有發現的話,他們的膽子就會越來越大,拿的越來越多。
那麼,孩子為什麼會偷拿父母的錢呢?原因有很多,最典型的是兩種:
這種事情發生的概率不大,但不是沒可能發生,那就是孩子被校霸或是社會不良青年敲詐勒索。孩子年齡小,沒有判斷力,很可能被一嚇就不敢告訴爸媽了,然後絞盡腦汁拿錢給敲詐他的人。
孩子不敢向爸媽要錢,因為會被追問要錢做什麼,但是沒錢上交的話又會挨打,所以才會抱著僥倖心理偷父母的錢。
當然了,使孩子脫離危險狀況以後,也要讓他們明白偷拿父母的錢或是撒謊都是不對的。遇到困難不要想著藏著掖著,要第一時間告訴父母或老師。
有時候孩子拿父母的錢是沒有原因的,他們就是覺得自己零花錢少了,看別的同學和朋友拿著東西對自己炫耀,覺得他們有的自己也要有,所以鬼使神差走入了歧途。
歸根到底,他們這麼做是為了「融入集體」。想交朋友這一點並沒有錯,但是作為孩子,其實大可不必像成年人一樣去「社交」。
如果形成這種錯誤的靠金錢開道的方式,那麼孩子的三觀必定會受到不好的影響,長大後把金錢看的太重。
那麼,該如何改正孩子的錯誤行為,對他們進行正確的金錢教育呢?
①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念
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告訴他什麼是錢,以及錢的價值,比如五塊錢可以買一盒他喜歡的巧克力球。
這樣,孩子知道了金錢的意義,慢慢的也會對數額有一定的概念,自然不會隨意亂花錢。甚至花錢的時候,心裡會有個小帳本,對自己的零錢進行規劃。
②讓孩子明白賺錢不易
有些父母習慣寵著孩子,不管孩子有什麼要求,哪怕超出了他們的能力範圍,只要孩子哭鬧一會兒,他們咬咬牙也就幫孩子達成了。
這反而使孩子覺得錢不是什麼大問題,家裡一點也不窮,有錢的很,因此對父母的辛苦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之前在網上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新聞,上小學的孩子給喜歡的女主播打賞,豪擲兩萬。這就是典型的「崽賣爺田不心疼」!因為他們體會不到金錢的來之不易,賺錢是要流汗流血流淚的。
所以,父母千萬不能太溺愛孩子,讓他們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
當然,除此以外,父母也可以把孩子帶到自己工作的地方看看,讓他們知道自己的辛苦。
③教孩子管理零花錢
正確的金錢觀是要讓孩子學會花錢,把每一分錢花在刀刃上,而不是沒有節制地胡亂花,花完了就再找父母要。
為了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父母可以教孩子如何管理零花錢,比如弄一個記帳本,記錄自己每日的開支。這樣孩子就會知道自己每個月的錢都花到哪裡了,下個月可以做好預算和計劃。
如果孩子把錢花完了,父母可以從他下個月的零花錢裡扣,不能直接給他,免得他覺得沒錢了可以找父母要,不必節省。
孩子的金錢觀應該從早培養,而不是長大後自然而然形成。因此,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培養他們認識金錢,懂得金錢的意義,讓孩子明白偷拿錢是不對的,付出才會有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