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一副對聯 ,學十點知識,有才就是那麼任性!

2021-03-04 品詩論道



著名教師章聞,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曾自編一副包含十個知識點的對聯給學生,並讓學生自己翻閱工具書或上網查找對聯所涉及的內容。不僅大大地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庫存、拓寬了學習視野,還使學生養成勤於查閱、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其對聯是:

讀三蘇、誦三曹、研三袁、探三玄,志求三樂;
溫四史、展四庫、惜四孟、度四美,心美四君。

此聯一氣呵成,讀來朗朗上口,而且妙在涵蓋了或是文學、或是歷史、或是古代漢語,共十個知識點。雖然不深奧難懂,但必須知道這十點知識,才能更好地理解其意蘊。下面試簡略述之。

三蘇:指北宋文學家蘇洵 (亦稱「老蘇」)與其子蘇軾 (亦稱「大蘇」)、蘇轍(亦稱「小蘇」)三人。其中蘇軾的成就最高,在詩、詞、文各方面都有重要地位。蘇洵、蘇轍長於書策散文。三人皆人「唐宋八大家」之列。

三曹:指漢魏間曹操與其子曹丕、曹植。他們因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學上的成就,在當時的文壇上很有影響,所以後人合稱為「三曹」。

三袁:明代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的並稱。他們都是「公安派」代表作家。《明史·袁宏道傳》:「袁宏道,字中郎,公安人。與兄宗道、弟中道並有才名,世稱三袁。」

三玄:《老子》、《莊子》、《周易》三書的合稱。《顏氏家訓·勉學》說:「《莊》《老》《周易》,總為三玄。」魏晉玄學以老、莊糅合儒家經義,把此三書作為玄學的經典。

三樂:三種樂事。《孟子·盡心上》:「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無愧於天,俯不怍於地,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四部史書的合稱。因此四部書列在二十四史的前四部,也稱「前四史」。

四庫:《四庫全書》的簡稱。此書由清乾隆年間大學士紀昀主持編修,共收書三千五百零三種,七萬九千三百三十卷,分為經、史、子、集四部,共稱為「四庫」。

四孟:夏曆四季第一個月的總稱。即孟春正月,孟夏四月,孟秋七月,孟冬十月。例如:《漢書·劉向傳》:「日月薄蝕,山陵淪亡,辰星出於四孟。」

四美:四種美好的事物。此處指良辰、美景、賞心、樂事。王勃《滕王閣序》:「四美具,二難並。」

四君:指戰國時齊國的孟嘗君、趙國的平原君、楚國的春申君、魏國的信陵君四人。也稱為「戰國四公子」。

一副對聯,涉及到文學常識、文化常識等十個知識點,如果很好地記誦、理解,實在有一石多鳥的功效。

版權說明:文字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觸犯了你的權益,請聯繫我刪除,向作者致謝!

友情推薦

慈懷生活(cihuai20)

用慈悲之心面對人生,用感恩之心回報世界。

看圖猜詩句

這張圖代表了哪兩句詩?欲知答案,請長按指紋識別二維碼,關注公眾號後輸入0509查看。作者是孟浩然。

相關焦點

  • 對聯也稱做楹聯,一副完整的對聯究竟是如何創造出來的呢?
    對聯也稱做楹聯,一副完整的對聯究竟是如何創造出來的呢?相信大多數人應該都看過並且了解過不少對聯吧,大家也許並不是對其很感興趣,不過對聯可謂是一種日常用品了,有趣的對聯會令人願意去鑽研琢磨,無論在學習中還是生活中都會出現對聯的身影,對聯也稱做楹聯,那麼一副完整的對聯是如何創造出來的呢?
  • 一副對聯中隱藏的高中語文知識
    ——從一副對聯看《長恨歌》中的愛情悲歡好一副精美的圖畫:潔白的梨花在枝頭朵朵綻開,晶瑩剔透的雨滴欲落還休,像一顆顆淚滴如果將李楊二人的愛情悲劇濃縮到對聯裡,拿「冷雨梨花淚」作為上聯,那麼下聯怎麼對呢?這既考查了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又融入了對聯的實際運用。我這裡拋磚引玉,先來一對:孤燈明皇情如果在押韻上更嚴格一些,上聯是仄仄平平仄,下聯就應該是平平仄仄平。將「明皇」改為「帝子」,為「孤燈帝子情」。
  • 怎樣寫對聯?掌握這幾個點,過年寫一副好對聯
    寫對聯記住以下幾基本點,就可以上手寫一副好對聯:一、對仗:對仗的要求有幾個特點:首先字數相等,無論是幾個字還是幾百個字,都要求上、下聯的字數一樣;其次,詞性相同,即上、下聯對應的字詞性要相同,就是名詞對名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最後,節奏對稱,即單音節對單音節,多音節對多音節。
  • 漢字故事:一副對聯,和「一幅」差很遠
    每當快到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碌,準備過年,似乎鞭炮、對聯這些東西就算是到了現在也是很多家庭在新年到來之前必須要準備的。點起一掛鞭炮,貼上一副對聯,似乎這個新年也會變得更加的熱鬧。當你拿起對聯的時候,知道該用什麼量詞形容它嗎?這可不像是我們屋子裡掛的字畫,要用「一幅」來形容,而應該是「一副」。兩個量詞不僅僅是讀音上有差別,而且在意思上也根本不像它們長得那麼相似,都用在不同的地方呢!
  • 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只有4字卻成經典絕對,點醒無數世人
    對聯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趣味性的一種文學形式,我們也經常在影視劇中看到一些構思巧妙的對聯,它們讀起來總令人拍案叫絕。不過,想出一副好對聯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要求你有足夠的文學修養和知識儲備,有時候,越短的對聯,越難對好。
  • 靈隱寺中的一副對聯,僅有14個字,卻寫盡了一生,點醒多少世人
    比如範仲淹就寫過《嶽陽樓記》,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千古傳唱;比如崔顥寫《黃鶴樓》詩,「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上過學的人都背過。靈隱寺是國內佛教名寺,也是浙江杭州名勝。靈隱寺的歷史非常悠久,它始建於東晉鹹和元年(326年),算起來至今已1694年了。北宋時期的靈隱寺就成了天下禪宗聖地,除了吸引佛教徒,也吸引了無數名士遊訪。
  • 光棍門前貼了一副對聯,網友:太有才了,寫出了光棍多年的原因
    導讀:春聯作為一種對聯,據說起源於五代十國的蜀國晚期。它們在宋代流傳開來。當時,他們被稱為「桃符」。例如,宋代著名文學家王安石曾撰文稱「千家萬戶以桃符換舊」春聯最早出現在明代。時至今日,手寫的春聯已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金銀對聯。在我國許多農村地區,春聯貼好後,年輕人要到長輩家拜年。走在村裡的大街小巷,藉機欣賞家家戶戶貼的春聯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單身漢家門前的春聯吸引眼球2020年,新年過後不久,一名男子在家門口曝光春聯,引起網友關注。
  • 唐伯虎到底多有才?他曾給茅房寫了一副對聯,至今都令人拍手叫絕
    唐伯虎的朋友看不下去了,一天跑去唐伯虎家和唐伯虎唐伯虎話說自己在告示那裡看到有一個縣令蓋了一個茅廁,高價尋找文人為茅廁寫一幅對聯。按理說,一副對聯難不倒這些文人,但是是寫給茅廁的,眾多文人紛紛感到這是一種恥辱。唐伯虎聽完覺得,只要有人高價出錢,這些算什麼!
  • 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僅僅有4字,卻道破世間真諦,點醒無數世人
    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僅僅有4字,卻道破世間真諦,點醒無數世人 中華五千年的歷史,衣冠華服,禮儀之邦,出現過多少燦爛文化,誕生過多少歷史故事,成語、猜字謎、對聯等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對聯又稱對子或楹聯,是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或是寫在紙、布上的對偶語句。
  • 歷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只有4個字卻流傳千古,點醒無數世人
    其中的「楹聯」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對聯,我們印象中對聯就是春節時用來賀迎新春的,其實並不完全是這樣。在秦朝時期的桃符其實是對聯的前身,而對聯最早出現於五代時期,根據《蜀檮杌》記載,公元964年,後蜀皇帝孟昶在自家的門板上寫上了「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以表示對新的一年國家興旺的期盼。可惜的是第二年,後蜀就被宋朝滅了,不過他的這一行為卻開啟了寫對聯的先河。
  • 語文中的對聯知識:常考對聯考點盤點一網打盡
    近年來,語文考試中對於對聯的考查經常出現,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對聯相關的知識和考點分析:對聯的分類春聯:元旦,春節時粘貼的對聯,時效性強,稱之為春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據說是 「 五代十國」中的後蜀國君孟昶在除夕題於臥室門上的對聯,起內容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到了宋代,春聯已經很普遍了,到了明清尤為繁盛。
  • 一副對聯除傲氣,須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第一個故事叫對聯除傲氣從前有個地方住著一戶姓朱的人家,這個戶主主自詡是名門望族, 一向是十分的自傲,為了顯示本族的威風,這周老爺在鎮上建了一個富麗堂皇的祠堂。祠堂建好以後,這周老爺想在祠堂的大門上寫一副氣勢磅礴的對聯,但是寫什麼內容呢?
  • 大學生寫對聯祝願來年脫單,每一副對聯都內藏深意
    新年貼對聯一直是中國的傳統習俗,代表著對新年的一年一種美好的祝願與依託。在大學每個人都用共同的兩大祝願,一是考試不掛科,能夠順順利利的完成學業,二就是能夠在大學能夠來一場轟轟烈烈,或者是溫柔細雨的戀愛,找到心中的完美另外一半,來一個學業和家庭雙豐收。
  • 張作霖寫的一副對聯,簡單七言,霸氣外露
    張氏帥府博物館在瀋陽張氏帥府博物館(張作霖及長子張學良故居),收藏著張作霖僅有的一副書法對聯,也是張作霖迄今留下來的唯一書法真跡,對聯內容為:書有未曾經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書有未曾經我讀」理解為,天下有那麼多書,有很多是我所沒有讀過的;「事無不可對人言」理解為,(我)一生沒有什麼缺德的事,任何話都可以對人開誠布公地說。
  • 王者榮耀:過年了,大峽谷家家都在貼對聯,你最看好哪一副對聯?
    意思是說,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換上新的對聯。王者榮耀作為一個很遵守傳統的遊戲,對於這樣的傳統,也是很樂意繼續的傳承的,這不大峽谷家家也在貼對聯。 接著問題就來了,大峽谷內貼對聯,到底哪家貼的對聯最好呢?
  • 火葬場門口的一副對聯,看了讓人感慨萬千,一語道出了人生真諦
    說起對對聯,在現在的一些古代題材的電視劇或者電影中,都會有這樣的場景,比如《唐伯虎點秋香》這部電影中,就有大量的對對聯的鏡頭,這說明,對聯在古代時候,也是一種重要的表達情感的方式,而現在雖然人們不經常沒事就像古代人一樣吟詩作對,但現在在過年的時候,幾乎每家每戶都會在門口貼上一副對聯,來表達祝福。
  • 一副對聯引發的官司:鄰居被判書面道歉並賠償
    可一對街坊卻因一副對聯鬧起了矛盾,甚至還打起了官司…… 李叔和楊某是鄰居關係,兩家的門口緊鄰。2019年過年的時候,李叔在自家大門前張貼了一副對聯,上聯「事業順景千秋盛」,下聯「幸福家庭萬事成」,橫批「一帆風順」。 同年,楊某對自家房屋進行裝修,因房屋裝修兩家曾發生過矛盾。
  • 歷史上最短的一副對聯,只有4個字卻成為經典,點醒很多世人
    從此之後,對聯文化便流傳在民間,尤其是到了唐宋兩代,對聯文化得到了廣泛的普及和應用,很多對聯故事中都記載蘇軾和佛印以及蘇小妹之間的對聯趣事,到了明清兩代,對聯已經成為了文人墨客乃至百姓布衣必不可少的文娛形式。
  • 一副對聯,便寫盡了人生
    近日讀到一副對聯,功力深厚,堪稱2021年「神聯」:上聯:若不撇開終是苦下聯:各自捺住即成名橫批:撇捺人生>不得不說,這副對聯很有深度。「若」字的撇如果不撇出去就是「苦」字;「各」字的捺筆只有收得住才是「名」字;一撇一捺即「人」字。是啊,水無兩點難結冰,一撇一捺才是人!
  • 10副格言對聯,總有一副適合你貼在書房了
    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明清兩代,文人學士無不把撰寫對聯作對視為風雅之事,常常結對聯來表達情感,寄寓情志,寫對聯、對對聯、贈對聯之風逐漸興盛,也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除春聯、婚練、壽聯、輓聯等專用聯以外,對聯可以說是無處不有,無處不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