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愛故鄉味》會用開水洗古畫的中國匠人帶上海美食去大英博物館

2020-12-25 中華網娛樂頻道

每周四晚登陸江蘇衛視的《最愛故鄉味》在大多數觀眾眼中,早已不是一檔單純的美食節目,因為節目中不僅有美食,還有風景、有文化、有思念、有情懷。上一期節目在英國倫敦的薩維爾街錄製,可能不少觀眾還沒有看夠那裡的美景,本期《最愛故鄉味》的故事仍然發生在英國,大英博物館裡工作了30年的中國古畫修復大師邱錦仙品嘗到女兒精心準備的上海小吃,各種思念湧上心頭。

  古畫修復師邱錦仙,水洗中國畫嚇壞外國人

從1985年來到英國倫敦,中國古畫修復師邱錦仙已經在大英博物館工作了30多年,她是第一個把中國傳統修復技藝帶到海外的古畫修復師,也是第一個在大英博物館工作的中國人,「中國古畫修復師」這一個職位也是大英博物館特意為她量身設置的。邱錦仙參與了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女史箴圖》唐摹本的修復,挽救數百幅中國書畫與消亡之際,讓它們第一次有了展出的機會。

對邱錦仙來說,上海博物館是她的娘家,她的全部古畫修復技術都是在那裡學到的,直到現在她還隨身帶著以前的老工作證,當被問及古畫修復的方法時,邱錦仙經驗非常豐富,她語出驚人地告訴主持人:「可以用開水洗古畫。」據悉當年邱錦仙用開水「洗」了一幅傅抱石的名畫,讓在場的外國人都目瞪口呆。為了將中國古畫修復的傳統技藝傳承下去,邱錦仙還收了兩個徒弟,她盡心盡力地教授給他們古畫修復的知識。

古老英國一日遊,尋找流落異鄉的中國文物

周四觀眾們將看到的《最愛故鄉味》全程在用過倫敦和上海古鎮錄製,整期節目中畫面的精美程度已經不亞於一檔旅遊節目,節目中除了有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的大英博物館,主持人錢亞冰還將和邱錦仙帶著大家逛逛英國有名的古董一條街——波託貝洛街,這裡林立著大大小小的古董店鋪,每到周末所有店鋪都會開門營業,吸引著大批喜歡古典文化的人,邱錦仙也是其中一員。

來逛波託貝洛街不僅是邱錦仙的興趣,也可以說是她的工作內容之一,受國內博物館之託,她要尋找流落在異鄉的中國文物,至今她已經買了幾百件東西回去。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在世博會上展出的「1851年倫敦世博會全景畫」,這是邱錦仙和先生一起在波託貝洛街上找到的,這幅手卷的展出造成了不小的轟動,就連國際世博會主席也是第一次見到如此珍貴的畫卷。

  女兒孝心一片,把媽媽童年記憶帶到英國

在國外工作30多年,故鄉對邱錦仙來說是無法忘卻的依戀,這次報名參加《最愛故鄉味》的正是她的女兒郭月,她帶著錢亞冰來到上海郊區的一個古鎮,這裡有媽媽邱錦仙童年的記憶——桃膠。郭月回憶到:「當時我和媽媽一起來這裡玩,我以為這個是琥珀,媽媽說不是哦,這是我童年的味道。」

郭月很用心地教主持人如何用桃膠製作甜湯,為了能讓媽媽吃到更多的故鄉味道,她還聯繫了家裡在英國的朋友,為媽媽準備各種豐盛的上海小吃。曾經的郭月對媽媽不能陪伴在自己身邊也有很多的不理解,現在她理解了媽媽的辛苦和不容易,看到女兒的精心安排,媽媽邱錦仙又會有什麼樣的反應,敬請期待本周四晚21:20江蘇衛視《最愛故鄉味》。

相關焦點

  • 大英博物館東方書畫修復室裱畫師:讓世界看到更多中國古畫
    修復古畫的工作,邱錦仙已經做了47年,單是在大英博物館就有近33個年頭。她的一生都在進行著中國古畫的修復和裝裱工作。 搶救中國文物,讓古畫重放光芒邱錦仙1972年進入上海博物館裱畫組,在那裡工作了15年。
  • 「我在大英博物館修文物」
    我最早也是通過海外媒體的介紹文章,才結識了這位在全球博物館行業聲名遐邇、被譽為「海外中國古畫修復大師第一人」的傳奇人物。中國遊客越來越多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藏品最豐富的著名博物館。目前館藏珍品1300多萬件,其中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3萬件。
  • 大英博物館,「霸佔」多少「中國國寶」?
    現在,正遭受這種「霸道法則」的驅使,尤其跟舉世最大的搶奪受益者——大英博物館,侵略戰爭之後,英國人根本就感覺不到欠下了受害國——中國,多少虐債。英國人由衷地揣著一句話:搶來的寶貝,也是我的。絕不奉還。2006年,聯合國曾公布調查結果顯示,通過戰亂,或者侵略,中國先後流失文物多達164萬件,全球總共有47家博物館,大大方方地作了博物收藏者。
  • 大英博物館裡的「鄉愁」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瓷器。有人來倫敦是為了西區的戲劇,有人是為了泰特的美術,有人是為了頂尖的科學,有人是為了金融的曲線……  而我們,這一對匆匆路過的旅人,卻想在這短暫的相遇中,能有機會置身人類歷史中,去感受它的空間與流動,在時間之河的「下遊」,遙望前人的背影。只不過,就像不知道會在人海中遇見誰、會發生怎樣的故事一樣,在大英博物館,參觀者的際遇一樣難以預知。
  • 在大英博物館,思考人類和世界
    遼三彩羅漢像「在大英博物館思考世界」,有一句話這麼說。作為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大英博物館就是人類文明進程的一個小小縮影。這也是為什麼,到了倫敦,它是必去的打卡地;以其藏品為內容的書籍,也常常受到普通公眾的青睞。
  • 大英博物館收藏著中國珍貴國寶……〈四〉
    大英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的大維德中國陶瓷館收藏的中國陶瓷,幾乎囊括了中國陶瓷是各個年代的作品,被公認為除臺北故宮、北京故宮之外的第三大中國古瓷收藏地。被稱為「縱有家財萬貫,不抵汝瓷一件」的宋代汝窯瓷器,是傳世品保存最少的一種,據專家統計,目前全世界傳世的汝官瓷總共67件,其中藏於臺北故宮23件,北京故宮17件,而在大英博物館的大維德中國陶瓷館,竟有11件之多!汝窯瓷之所以備受帝王推崇,主要在它的天青釉。
  • 大英博物館值得我們去走走
    鼎鼎有名的大英博物館,終於能夠如願成行。入館前排了一會隊,隊伍的速度不慢。安檢是人工的。進入後就直接去了中國館。中國館的展廳不算大,內容以時間表來呈現,展品非常精緻,保存得很好。僅僅參觀中國館就花了挺久的時間,埃及館和其他館都是匆匆逛了一下。
  • 大英博物館重新開館,你最期待見到哪件中國藝術品?
    推出【海外博物館裡的中國藝術】系列,試圖觀察在東西歷史文化具有巨大差異的背景下,海外博物館如何理解中國藝術?各大博物館在研究與展示中國藝術時的側重與角度有何不同?他們的研究又為中國藝術注入怎樣的活力?該系列的第四篇,我們推出的是大英博物館。
  • 巧遊大英博物館 中國遊客的參觀建議
    去歐洲旅行,不管你有無藝術細胞,即便是從來不進博物館的人,也總忍不住要在欣賞美景與飽覽歐洲風情之餘,去羅浮宮、大英博物館這些世界頂級的知名博物館瞧瞧,因為這些老牌帝國的博物館珍藏的各種廣為人知同時又堪稱舉世無雙的奇珍異寶,就像是標籤兒一樣,必經親睹,才能為自己的旅行護照蓋上不可或缺的一枚印章。
  • 那個館藏了無數中國國寶的大英博物館
    女兒知道我喜歡逛博物館,因為倫敦有眾多的博物館,相信足以打發我的時間。我下載了Google Map(谷歌地圖),女兒幫我買了oyster卡(公交卡),隨身帶上信用卡和一些cash(現金),就萬事具備了。這裡我想吐槽一下,國內的行動支付真的是太方便了,英國佬還是喜歡用cash和信用卡,而在國內,拎個手機就出門了。
  • 我,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裡,去大英博物館過了一夜……
    相柳蛇身九頭,不斷嘔吐毒液形成水味苦澀的惡臭沼澤,發出的臭味甚至能殺死路過的飛禽走獸。它隨同共工發洪水傷害百姓,後來被治水的大禹以神力斬殺。這段算是電影創作團隊對中國文化的一點心意。但嘗試了一下就發現了問題,雖說是象形字,但是埃及的象形字好像不是只有看起來的含義,翻譯過來一點也不make sense…法國19世紀初期,有位最著名的埃及語言學家商博良,他致力於研究羅塞塔石碑的文字但是一籌莫展,有一次和一個中文學者聊天,中國學者告訴他說,中國人有一種方法拿漢字去給其它語言注音
  • 站在「大英博物館」背後的中國操盤手是誰?
    清晨起床用神秘祭司玻璃杯喝一口水、拿起帶有埃及法老手機殼的手機、背上裡面裝著埃及鑰匙扣的羅賽塔石碑單肩包、最後再打開一把神奈川沖浪裏摺疊傘……如果你身邊真的有人備齊了上述所有的物件,那麼他一定是大英博物館的「鐵粉」。
  • 大英博物館中國展廳:25年後再「變臉」
    而在2016-2017年的整修完成後,陳列有了較大調整,33號展廳也更名為「何鴻卿爵士中國與南亞展廳」。作為大英博物館的老員工,霍淑吉見證過伊莉莎白二世25年前的那次剪彩。當時她剛進入大英博物館一年。當時大英博物館中國館的陳列方式還很傳統,中國館用的是透明玻璃展櫃,從這一頭就能看到那一頭。而在此後的25年裡,中國館的所展出的展品幾乎從來沒有替換過。
  • 大英博物館中的中國文物 那是中國歷史文化的輝煌
    英國八日遊之十一 讓世人矚目的大英博物館中的中國文物吳午如前十五張照片為大英博物館進門埃及、希臘文物照片我來英國其重點是衝著大英博物館來的,而重點中的重點尤在於親睹在這裡的舉世聞名的中國文物。因為即使到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你都不可見到如此眾多,如此豐富,如此令人震撼的中國古代文物。
  • 邵彥:美國博物館藏中國古畫概述
    前五家博物館都位於東北海岸地區(又可細分為新英格蘭與中大西洋沿岸)與大湖區(五大湖南岸),總稱為美國東北部工業區,是美國工業發展最早的地區,二戰結束前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唯一不在東北部工業區的中國古畫收藏重鎮是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位於密蘇裡州、堪薩斯州交界處的堪薩斯城。
  • 遨遊大英博物館
    2019年寒假她參加了英國冬令營活動,用文字記錄了她參觀的英國四大博物館。法國羅浮宮、英國大英博物館、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和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被稱為世界四大藝術殿堂。而今天我們要去的,便是英國的大英博物館。溫暖的陽光照射在我們臉上。乘著顛簸的大巴,陽光伴隨著我們前往大英博物館。博物館的外牆非常精緻,上面雕刻著各種精細美麗的花紋。
  • 上海最值得打卡的博物館,趁著暑假帶孩子去吧
    暑期正是給孩子漲姿勢的好時候,除了在家刷題,上培訓班,帶孩子去參觀博物館既長知識又好玩。安排起來。 上海科技館 國家AAAAA級科普旅遊景點
  • 故鄉的美食-舌尖上的中國
    梁子湖東與黃石,南與鹹寧,西與武漢連接,佔據武漢市江夏區面積的三分之二,島內四面環水,湖的面積約有42萬畝,是全國十大淡水湖之一,得天獨厚的天然地勢特點造就這裡的溫潤事宜的氣候,也是湖北省著名的溼地資源保護區和旅遊風景區,這裡就是大閘蟹的故鄉,也是武昌魚的故鄉。說起梁子湖大閘蟹,它還有一段關於天下第一食蟹人的傳說。大禹治水,派壯士巴解督工。
  • 世界上藏品最豐富的倫敦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卻是來自中國和埃及
    倫敦也可稱作博物館之都,街頭巷尾林立著非常多博物館,來到倫敦的第一件事,就是選擇一家博物館去感受古老城市的文化魅力。而且倫敦很多博物館都免費,在物價高昂的英國,這實在是個性價比極高的旅行體驗,今天就來說一說英國最有名的大英博物館。
  • 大英博物館快閃店亮相上海 呈現百餘款文創商品
    近日,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埃及萌神」快閃店亮相上海世茂廣場。可謂是大英博物館首次在國內集合如此豐富的主題文創周邊,通過快閃店的形式集中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