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猜想生成器

2021-03-05 原理


在純數學領域中,猜想證明是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數學猜想被認為是數學定理發展的起點,它是尚未被證明的結論或命題;一旦猜想得到證明,它就變成了一個定理

數學猜想的提出並非尋常事件,它們往往源自於那些有著驚人直覺的非凡數學天才。牛頓黎曼哥德巴赫高斯歐拉拉馬努金等就是這樣的天才。我們今天要說的故事,就與傳奇數學家拉馬努金(Srinivasa Ramanujan)有關。

1887年,拉馬努金出生在印度的一個貧寒的家庭。在印度時,他沒有受到過正式而系統的數學教育。但憑藉著驚人的數學天賦和熱情,並在伯樂哈代(G.H.Hardy,劍橋大學數學家)的幫助下,他在短暫的32年的人生裡,為數學領域留下了無窮的瑰寶。

在拉馬努金的各種非凡才能中,其中一項是他能憑直覺構建出未經證明的數學公式。他的手稿中充滿了公式,卻很少見他寫下那些常出現在傳統數學論文中的證明。這一天賦啟發了以色列理工學院的一群研究人員。他們提出,能否建造一個能模仿拉馬努金的「直覺」的「猜想生成器」,它只需要負責生成猜想,無需考慮如何證明它們。

2月3日,這群研究人員將一篇題為《用拉馬努金機生成關於基本常數的猜想》的新論文發表在了《自然》雜誌上。論文描述了如何用利用人工智慧和計算機自動化技術,發展出一種能自動生成以公式形式出現的數學猜想的算法。研究人員將這個算法命名為拉馬努金機

自2019年起,他們開始在項目的網站上公開得到的猜測,到現在,已經有許多生成的猜想被公布,其中有的已經被證明是正確的,有的還尚未解決,還有一些則是在此之前無人知曉的新公式。這些自動生成的猜想可以讓數學家發現數學分支之間的一些在過去未知的聯繫。

這項研究涉及到了數學中最基本的一個元素——基本數學常數,它們是從數學計算和數學結構中自然產生的具有固定數值的數。這些基本數學常數不僅在數學中非常重要,在數學之外的領域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人工智慧在計算數字方面有著優越的能力,例如它們能輕而易舉的計算出π的前幾千位。新研究中的拉馬努金機就可以利用算法推導出與基本常數有關的數學公式,這個過程就會產生猜想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在這種算法出現之前,猜想大多是基於天才們的罕見發現。這也是為何在幾百年的時間裡,只有數十個這樣的公式被發現。而拉馬努金機只用幾個小時,就發現了高斯在一生的工作中發現的所有與π有關的公式,還有許多高斯不知道的公式。

可以說,這種算法的出現顯著加了與基本常數有關的數學猜想的生成,幫助數學家識別這些常數之間的未知關係。然而值得強調的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已經可以依靠自動化來進行數學研究,無需數學家的存在。就目前而言,這個算法本身並不能證明它所發現的猜想,證明猜想的任務仍然只有數學家才能完成

另外,目前的拉馬努金機的應用有限,它們只能生成一種特定類型的公式,即連分數。這是一種將一個數表示為嵌套在彼此分母中的無限分數序列的過程。研究人員將這一算法運用在了一系列重要的基本常數上,比如π、e,以及卡塔藍常數(Catlan’s constant)——這個數字起源於19世紀比利時數學家Eugène Catalan的研究。

 連分數。| 圖片來源:ramanujanmachine.com

以卡塔藍常數為例,這個常數約等於0.916,它非常神秘,沒有人知道它究竟是有理數還是無理數。數學家能夠做到的最好判斷是證明了它的「無理性指數」至少為0.554,如果要證明它是無理數,其無理性指數需要大於1。現在,研究人員利用拉馬努金機,計算出這一常數的無理性指數為0.567,有略微的提高。

利用計算機來輔助數學研究已經在許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研究人員認為,未來,像拉馬努金機這樣的算法將能用作為一個有用的工具,引領著數學猜想在所有數學領域的發展。或許,隨著人工智慧所生成的數學的複雜性不斷增加,數學家最終將無法跟上人工智慧的腳步,理解計算機在做什麼。

#創作團隊:

文:佐佑

圖:雯雯子 & 嶽嶽子

#參考來源: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1-02/tiot-trm020521.php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0304-8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229-4

#圖片來源

封面圖素材:

MathDiscovery

GDJ / Pixabay

相關焦點

  • 數學:從猜想開始
    這些問題中有些在隨後很短的時間內就得到解決,但有的問題卻異常複雜,影響貫穿整個20世紀的數學研究,窮盡數學家一個世紀的努力都沒有被解決,黎曼猜想就在其中。2000年,美國克雷數學研究所公布了一個包含7個尚未被解決的數學問題的「千禧年大獎難題」清單,成功解決其中任何一個問題的數學家都將獲得100萬美元的獎金。
  • 數學猜想:數學獨特魅力的一種體現
    數學猜想是以一定的數學事實為根據,包含著以數學事實作為基礎的可貴的想像成分;沒有數學事實作根據,隨心所欲地胡猜亂想得到的命題不能稱之為「數學猜想」。數學猜想通常是應用觀察、類比、分析、歸納等方法提出的,或者是在靈感中、直覺中閃現出來的。
  • 數學猜想的羅生門
    一次又一次嘗試的失敗,使得龐加萊猜想成為出了名難證的數學問題之一。然而,因為它是幾何拓撲研究的基礎,數學家們又不能將其撂在一旁。這時,事情出現了轉機。1966年菲爾茨獎得主斯梅爾(Smale),在60年代初想到了一個天才的主意:如果三維的龐加萊猜想難以解決,高維的會不會容易些呢?
  • 數學猜想給我們的啟示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想必有不少人有過這樣的體會:看到一個命題,第六感感覺這個命題好像是成立的;或者聯想到可能會有什麼命題是成立的。很明顯,這種就是猜想了。但猜想不完全是瞎猜,這依賴於猜想者的知識結構背景、專業素養水平以及能力的高低。數學史上充滿著各種著名的猜想,伴隨著數學的發展。
  • 龐加萊猜想的數學江湖
    龐加萊猜想的數學江湖 「中國數學家最終證明龐加萊猜想」的消息,由丘成桐藉助一種數學圈中不太常規的途徑
  • B站 Up 主自製禿頭生成器,禿頂生成器是如何實現的?
    兩邊蜘蛛網,中間溜冰場,作為一名數學老師,張東升年級輕輕已經禿成這樣。雖然劇中是化妝特效,不過脫髮已經成為年輕人的普遍焦慮,尤其是從事科研、程式設計師等高壓行業的年輕人,好像禿頂已成為註定的宿命,有多少人曾想像過自己二十年後會禿成什麼樣?在看完《隱秘的角落》後,B 站 Up 主 MarsLUL 決定用代碼來實現自己的 「夢想」。
  • 世界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首先我要強調一下,哥德巴赫猜想想證明的,不是1+1=2。你以後千萬別出去說哥德巴赫猜想是證明1+1=2的,這實在是太雷人了。我還記得我小時候,有老師教育我說,數學很難啊,很嚴謹啊,你看1+1=2證明起來都那麼費勁,以此鼓勵我嚴肅對待數學,這種雞湯一定要避免啊,笑死個人了。1+1=2是定義,2就定義為1與1之和。
  • 學好數學有妙招!猜想應用於數學教學的常見問題
    一、數學猜想的內涵猜想,顧名思義,就是一種不確定的猜測或預見。而數學猜想就是與數學相關的猜想,是根據某些已知的事實材料和數學知識,從具體問題、具體素材出發,通過思維對某些特定的問題及其關係作出一種假設性的預見或論斷。顯然不是隨心所欲地胡亂猜想。猜想可能是正確的,也可能是錯誤。到底正確與否,需要通過嚴格的論證才知道。
  • 趣味數學 | 什麼是abc猜想?
    abc 猜想在數學界有著重要意義,很多著名猜想/理論都是它的推論,如費馬大定理、比爾猜想、Mordell 猜想以及孿生素數猜想等。這個猜想在數論中的地位很高,幾乎與黎曼猜想齊名。那麼,究竟什麼是ABC猜想,小編找到了來自「遇見數學翻譯小組」 的視頻—《abc Conjecture》,各位可以先看看:再來解釋下。首先,abc是三個互質的正整數,且c=a+b,所謂互質,是他們的最大公約數是1。在這我給各位舉幾個例子5+16=21,3+5=8。
  • 現代數學七大難題之一——黎曼猜想
    這篇只有短短八頁的論文就是黎曼猜想的「誕生地」。黎曼那篇論文所研究的是一個數學家們長期以來就很感興趣的問題,即素數的分布。素數又稱質數。質數是像2、5、19、137那樣除了1和自身以外不能被其他正整數整除的數。
  • 費馬:猜想還在繼續 - 遇見數學
    猜想的提出費馬是一位業餘數學家,在數學領域裡被譽為「業餘數學之王」,在他逝世後,人們在整理他的書稿時發現了這個猜想,因為他巨大的影響力,以「費馬大定理」之名公布,之後,從他的描述語境中,數學家們試圖重塑他的或是找到猜想的證明過程,不服氣的專業數學家們幾乎所有的都有研究過
  • 「猜想」讓數學學習更深入
    教學背景數學,除了形式化的演繹推理外,概念的建立、定理的發現、新科學的創立等,更需要通過合情推理的方法得到。合情推理的實質是「發現——猜想」,是一種創造性思維活動。
  • 中國科學家破解百年數學難題龐加萊猜想
    6月3日,丘成桐(右二)向媒體記者介紹龐加萊猜想的原理。被列為七大「數學世紀難題」之一的龐加萊猜想,近日被科學家完全破解。哈佛大學教授、著名數學家丘成桐6月3日在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研究中心宣布,在美、俄等國科學家的工作基礎上,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數學家、美國利哈伊大學曹懷東教授在美國《亞洲數學期刊》6月號以專刊方式,發表了題為《龐加萊猜想暨幾何化猜想的完全證明:漢密爾頓-佩雷爾曼理論的應用》的長篇論文。
  • 數學難題「abc猜想」封印終被開啟
    問道數學|美麗思考 4 月 3 日,日媒京都新聞報導,日本京都大學數理分析研究所教授望月新一(Shinichi Mochizuki)對於數論難題「abc 猜想」的證明近日將正式發表。包括Nature等在內的權威科學傳媒組織,也這一重要進展進行了報導。
  • 著名的數學猜想你知道哪些 - 昊南侃數學
    哥德巴赫猜想世界近代三大數學難題之一。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至今仍沒人能證明,最接近成功的是陳景潤的證明。費馬猜想又稱《費馬大定理》或《費馬問題》,1637年由法國數學家費馬提出,若用不定方程來表示,費馬大定理即當整數n>2時,關於x,y,z的方程x+y=z沒有正整數解。劍橋大學懷爾斯在1995年徹底解決了這一大難題。
  • 黎曼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齊名,證明後至少有1000條數學定理成立
    黎曼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齊名,也是數學皇冠上的明珠,無數數學家為之魂牽夢繞。把它證明出來,至少有1000條數學定理成立,這已經成了數學家的使命。不過現代人對知識分子都有種尊敬的心理,何況是研究數學並取得了成就的數學家?數學家的工作就是和數字打交道,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畢竟他們也不是萬能的。這些困難在經過語言組織和大致的推理後,便成為了猜想。德國數學家希爾伯特在1900年時,總結了23個數學難題,引起了數學界的關注。
  • 黎曼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齊名,證明後至少有1000條數學定理成立
    黎曼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齊名,也是數學皇冠上的明珠,無數數學家為之魂牽夢繞。把它證明出來,至少有1000條數學定理成立,這已經成了數學家的使命。他們的日常工作就是研究數學,完成工作後和正常人沒什麼區別。不過現代人對知識分子都有種尊敬的心理,何況是研究數學並取得了成就的數學家?數學家的工作就是和數字打交道,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畢竟他們也不是萬能的。這些困難在經過語言組織和大致的推理後,便成為了猜想。德國數學家希爾伯特在1900年時,總結了23個數學難題,引起了數學界的關注。
  • 張益唐:敲開世紀數學猜想大門
    2013年5月,張益唐在孿生素數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證明了孿生素數猜想的一個弱化形式,2013年7月,獲晨興數學卓越成就獎。   在學術界,大器晚成者不在少數,然而,年近六旬還是一個普通講師的卻不多見。
  • 數學史上的王冠——哥德巴赫猜想
    誰也沒有想到,甚至是哥德巴赫本人也沒想到,自己無意間提出的一個問題,竟然困擾整個科學界超過200年,迄今為止,都無人能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正確性。哥德巴赫提出的猜想舉例:10=1+2+7, 101=3+7+91。然而,歐拉經過反覆的思考,即不能給出證明,也不能舉出反例,只能在給哥德巴赫的回信中說明自己無法證明,但相信哥德巴赫提出的命題是正確的。同時,歐拉對哥德巴赫猜想給出了另一種等價陳述:任一大於2的偶數都可表示成兩個質數之和。如10=3+7,100=3+97。此即為歐拉版本的哥德巴赫猜想。
  • 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之一 中國科學家破解龐加萊猜想
    據新華社北京6月3日電國際數學界關註上百年的重大難題——龐加萊猜想,近日被科學家完全破解。哈佛大學教授、著名數學家丘成桐3日在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研究中心宣布,在美、俄等國科學家的工作基礎上,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數學家、清華大學兼職教授曹懷東已經徹底證明了這一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