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大校長邀大陸生赴臺讀書

2020-12-17 手機鳳凰網

■廣州大學校長庾建設(左)和淡江大學校長張家宜為科研合作中心揭牌。通訊員 陸文娟/攝

在與廣大共建的兩岸首個科研中心揭牌儀式現場

新快報訊 (記者 陳紅豔 實習生 於楊 通訊員 朱玉尊)就在兩岸「大三通」實現兩天後,海峽兩岸在教育科研領域也傳出「連通」的好消息。昨日,廣州大學與臺灣淡江大學聯合成立的「工程結構災害與控制聯合研究中心」揭牌,成為大陸與臺灣地區高校聯合成立的首個科研合作機構。在揭牌儀式現場,淡江大學校長張家宜微笑著邀請大陸生赴臺灣讀大學。

廣州地區高樓林立、高架橋縱橫交錯,這類建築物在強颱風、地震、冰雪等外荷載作用下的結構安全性,一直是土木工程領域的研究熱點;而臺灣一直都是颱風多發地帶,該地區的大型建築一直深受其害。合作雙方均認為,該聯合研究中心的成立,對兩岸科技交流和工程建築都具有重大意義。

該聯合研究中心廣大方面的負責人傅繼陽博士介紹,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有4個:大型建築結構的風災效應與控制;大型建築結構的健康監測;冰雪災害與導電混凝土等智能建築材料的開發和應用;兩岸註冊工程師的資格互認培訓和繼續教育。

據介紹,經臺灣教育主管部門批准成立聯合研究機構,在臺灣高校與大陸高校的科研合作中這還是第一次。張家宜還表示,過去受到政策方面限制,兩岸的科研交流,主要以召開學術研討會、講學等短期形式進行,沒有很實際的科研合作。現在兩岸「三通」了,才有了這個科研合作中心的誕生。

張家宜:希望與大家在臺灣再見

據了解,由於目前臺灣和大陸高校的學分尚未互相承認,兩岸的交換生在對方高校也僅是短暫交流一個學期就要返回本校。博士生、碩士生在交流院校裡做研究、發表論文很不方便。「希望今後研究生可以互相在對方高校做研究,也希望能在很短的未來在臺灣、在淡江大學見到大家!」張家宜微笑著發出邀請。

此前,兩岸教育部門宣布「2009年臺灣招1000名大陸學生」,淡江大學會否承擔一部分的招生計劃?對此,張家宜說,目前政策尚未明朗,但從1991年淡江大學與廈門大學合作開始,淡江一直在推動兩岸合作,也是臺灣地區最早與大陸合作的私立高校。「所以只要政策允許,我們很希望有更多的大陸學生來淡江上大學,讀完整的本科、研究生課程」。

至於今後會否與廣東其他高校在更多領域合作,張家宜表示自己很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與大陸高校進行多方面合作。

現場特寫

美女校長脫口秀受熱捧

揭牌儀式現場,淡江大學的美女校長張家宜成為全場焦點。她用溫婉而有特色的「臺式」普通話,給大家來了場脫口秀,一句「大家早安」就博得了現場學生的熱烈掌聲。

張家宜娓娓道來:「淡江大學是1950年由私人創辦的一所大學,後年我們將慶祝『一甲子』即60周年。它也是臺灣人數最多的私立大學。學校目前與大陸20多所高校有合作,與日本、美國等有機器人等科研項目的合作,但與大陸的科研合作,這還是頭一回。相信淡江大學的『風工程中心』和『水資源研究中心』會對該合作中心提供幫助。我還相信未來兩岸的交流會更加具體。」臺下又是掌聲雷動。

更有意義的是,12月15日,即兩岸「三通」全面啟動首日,張家宜及其所率的代表團便搭乘直航班機直飛廣州,9時上飛機,不到11時就抵達了廣州。張家宜直言,以前從臺北坐飛機來大陸,總要繞行香港再抵達上海,要用150分鐘。現在航班線路可以直飛,82分鐘就到了,方便了很多!

淡江大學簡介:

淡江大學成立於1950年,是臺灣早期知名私立大學中唯一沒有宗教、企業背景的,也因此以校風開放著稱。《Cheers》雜誌的調查顯示,淡江大學是臺灣私立大學中連續11年排名第一的「企業最愛大學」。跟公立學校相比,也僅次於臺大、政大、清大、交大及成大,位居第六。臺灣知名女藝人桂綸鎂、許瑋倫,均畢業於淡江大學法文系。

相關焦點

  • 臺高中校長寫推薦信寫到手軟 臺生為何青睞大陸高校
    臺生為何青睞大陸高校(兩岸聚焦)  本報記者 馮學知  每年的臺灣高中畢業升學季,都會有各類熱門話題,而今年的話題格外特別。日前,一張臺生排隊等候廣州中山大學面試的照片登上了島內各大網站的顯著位置,臺灣高中生畢業擇校出現了新特點——「登陸熱」。
  • 臺陸委會稱引臺生赴陸讀書涉刑 網友:盲目打壓!
    文中還提到,在網絡上輸入「大陸讀書」關鍵字,可以搜到至少15家以上的從業者,提供協助學生赴大陸學習的相關服務,例如註冊、報導、選課、住宿、銀行帳戶建議等。另外,大陸專門針對港澳臺和華僑學生的「港澳臺僑聯招」入學考試即將開考。廣州暨南大學等學校在臺灣設有諮詢處,並開辦教育推薦會。
  • 臺高中校長推薦信「寫到手軟」 臺生為何青睞大陸高校
    臺生為何青睞大陸高校(兩岸聚焦)本報記者 馮學知每年的臺灣高中畢業升學季,都會有各類熱門話題,而今年的話題格外特別。日前,一張臺生排隊等候廣州中山大學面試的照片登上了島內各大網站的顯著位置,臺灣高中生畢業擇校出現了新特點——「登陸熱」。申請數翻倍,推薦信「寫到手軟」「去年請我寫推薦信申請大陸高校的學生約20人,今年一下有70多人。」
  • 臺生赴大陸讀書 不得不知的那些優惠政策
    通知裡規定了臺生在大陸就讀的多項優惠政策,涉及到招生、住宿、獎學金、醫療等多方面。臺生在大陸就讀的學習、生活將無「後顧之憂」。四種入學方法供臺生選擇通知表明,目前臺灣學生赴大讀書已經有四種方法可供選擇,臺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方法。並且教育部考試中心公布了新的港澳臺僑學生聯招考試大綱,使考試內容更科學。
  • 江蘇贈新竹清華大學圖書 邀臺生赴南京夏令營
    江蘇贈新竹清華大學圖書 邀臺生赴南京夏令營     中共江蘇省副書記石泰峰率領的代表團5月25日下午到訪臺灣新竹清華大學,向該校捐贈上千冊圖書並邀請百名該校學子暑期赴江蘇參加夏令營
  • 申請到大陸讀書學生過多 臺灣一高中校長竟被調查
    中評社5月21日報導,臺灣高中畢業生申請大陸高校成風潮,臺灣一所公立高中校長卻因此遭到臺當局「教育部」、「調查局」調查,認為學校在鼓勵赴陸!桃園市立武陵高中校長林清波直言,多少受到壓力,不過他認為學生去新加坡、香港讀書,多半能接受,為何去大陸就「感覺強烈」?為何不開放臺灣讓陸生多來臺灣讀書,互相影響,不是單向排擠。據了解,公立的武陵高中是桃園第一志願,今年有超過50名學生請校長寫推薦函申請大陸高校,比往年的個位數爆增,校長林清波今年3月17日受訪如實說明。
  • 大陸引力強勁 臺灣「高考狀元」赴陸讀書成風潮
    大陸引力強勁 「沛然莫之能御」  臺灣「高考狀元」赴陸讀書成風潮  本報記者 汪靈犀  正當民進黨當局將政治黑手伸向島內高校,幹預臺灣大學校長任命之時,越來越多的臺灣菁英高中生卻選擇用腳投票,紛紛向大陸各大學提出入學申請。
  • 臺灣高中生赴大陸人數暴漲 多名校長遭當局"關切"
    據悉,除了臺北建國中學、桃園武陵高中外,還有不少臺灣地區高中校長表示,有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赴大陸讀書。不過這位校長還說,除了去大陸,今年請他寫推薦信的建中畢業生中,有30多人想去香港、10多人準備赴美讀書,這都比往年多。臺灣高中畢業生前往大陸、香港及美國讀大學是一個新現象。聯合新聞網報導稱,3月至4月,建中校長辦公室工作人員接到兩通來自「監督行政部門的機構」的電話。
  • 大陸又對臺灣放「狠招」 放寬臺生申請大陸高校標準
    據環球時報7月6日報導,大陸方面日前宣布放寬臺灣學生申請大陸高校的標準,引發島內擔憂。有臺灣高校的校長稱,大陸這波放寬會搶走臺灣一些中等程度學生,對臺灣中段大學招生造成重大衝擊。大陸從2010年開始接受臺灣學生以學測成績申請大陸大學,當年由於是試辦,門檻是相當高的頂標(前12.5%)。作家李敖之子李戡就是2010年以學測67分申請到北京大學經濟系。2011年,大陸把門檻降至前標(前25%)。 《旺報》稱,一名有意報考大陸知名藝術類大學的臺灣學生4日高興地稱,「自己有機會了」。但報導也提到,學測成績均標是門檻,像北大清華等名校招收臺生的要求仍是頂標以上。
  • 臺青如何申請來北大讀書?臺生:先學好簡體字
    (本文獲海外網授權轉載) 據海外網1月19日報導,隨著近年來兩岸交流交往的逐漸加深,越來越多的臺灣學子看好大陸,選擇大陸作為其學習及施展才華的平臺。 北京大學作為大陸知名學府,無疑也是臺灣青年嚮往的知識殿堂,那麼臺灣青年如何申請在北大讀書?臺生赴北大讀書的「通關秘籍」究竟是什麼呢?
  • 臺灣新竹清華大學校長訪大陸:歡迎大陸生赴臺學習
    臺灣新竹清華大學校長訪大陸:歡迎大陸生赴臺學習   陳力俊表示,這些年來,共有1000多名大陸學生赴新竹清華大學交流,「我們的經驗是非常正面的,尤其大陸的學生離開清華之後,對清華的評價非常高,在那的經驗非常寶貴,他回到大陸,就是臺灣的親善大使。」  從2011年開始,臺灣允許高校對大陸學生開放。不過,由於諸多因素,首年的招生名額有限,卻沒有招滿。
  • 臺女星勸妹赴大陸:留臺讀書不如到大陸讀二本大學
    摘要:臺灣前性感女團「女F4」成員劉樂妍(Fanny)擁有傲人身材,去年到大陸發展,積極宣傳「我是中國人」的思想,引起網友注目。此次,她分享妹妹的故事,表示妹妹留在臺灣只能上淡江大學(臺灣著名私立大學),決定帶她到中國讀名校,還叮囑妹妹要有正確觀念,「你是中國人!」
  • 臺生赴陸求學得靠「搶」!蔡英文當局剛愎自用逼走人才
    大陸放寬申學標準,臺生拉響赴陸「搶位戰」如今,面對「只看顏色不問對錯」的大環境,很多臺灣學者、學生都計劃外「逃」謀出路;恰逢此時,實力與日俱增的大陸向「求學無助求路無門」的他們拋來了橄欖枝,更在2月28日發布了《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31條」),於是臺灣學術界的大批志士想要到大陸求學求發展
  • 愚昧 | 臺灣學生申請大陸大學人數激增 臺相關學校校長被「關切」
    原標題 | 臺灣學生申請大陸大學人數激增 臺相關學校校長被「關切」臺灣高中畢業生申請大陸大學今年成為風潮,人數激增。
  • 臺生申請大陸高校人數激增 臺媒:鐵了心去大陸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臺生申請大陸高校人數激增 臺媒:「吃了秤砣鐵了心」去大陸  參考消息網4月3日報導 臺媒稱,大學個人申請入學第一階段結果公布,愈來愈多學生舍臺灣的大學轉戰臺灣之外的大學。除歐美大學外,包括臺中一中及女中今年申請前往大陸就讀大學的人數明顯上升。
  • 臺灣趕赴大陸申請大學讀書,竟然激增了6~7倍!
    長期關注兩岸教育的臺灣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表示,大陸高校及教育部門早已把臺生當做自己的學生看待,相比留臺升學,具有以下優勢:大陸的公立學校學費便宜,每年僅需約5000元人民幣;生活費也更便宜臺生有不少機會獲得各種獎學金畢業後還能在當地就業或創業「根本是等同於大陸學生待遇」 加上近年來,越來越多大陸高校的學歷被臺灣主管部門承認
  • 臺灣高中生赴陸人數暴漲,多名校長遭當局關切
    據悉,除了臺北建國中學、桃園武陵高中外,還有不少臺灣地區高中校長表示,有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赴大陸讀書。《聯合報》等臺灣媒體23日報導,大陸方面今年2月底推出「31條惠及臺胞措施」以來,臺灣人才「西進」大陸意願高。臺灣應屆高中生「登陸」,向大陸高校提出入學申請的熱情空前。2月初臺灣學測剛剛放榜,獲得高分的畢業生中,有部分選擇申請到大陸就讀。
  • 臺當局要高校赴大陸交流「事前報備」?臺網友這麼說……
    時值選舉正酣之際,臺「教育部」突然行文島內各級學校,要求嚴格把關臺校登陸交流的所有細節。據臺灣《中國時報》28日報導,不少大學近期都收到臺「教育部」的通知。公文寫道,「為提醒並協助學校兩岸教育交流活動遵循現行相關法規,並強化學校自我檢核與內控機制,請貴校於12月1日起配合填報『赴陸交流活動登錄平臺』。」
  • 臺當局解禁境外生赴臺,獨排除大陸學生,臺大學校長「罵翻天」
    此舉引發輿論質疑,不少大陸學生指責民進黨當局「政策朝夕令改」,臺媒認為此舉明顯是出自於政治考量,還有不少大學校長與主管「罵翻天」。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臺教育部門從六月中旬陸續開放19個低風險及中低風險國家或地區的應屆畢業及新舊生返臺。7月22日又開放境外應屆畢業生入境,包含應屆畢業的大陸學生。
  • 「薪火相傳」一家親——臺生分享赴大陸修學感受
    原標題:「薪火相傳」一家親——臺生分享赴大陸修學感受  新華網臺北12月29日電(記者吳濟海、李寒芳)「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沒去前,我不會想到北京的科技如此發達,也不知道那些歷史古蹟的來歷。」臺灣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學生藍孟筠說,希望有機會去大陸更多地方,感受各地不一樣的文化和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