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大學校長庾建設(左)和淡江大學校長張家宜為科研合作中心揭牌。通訊員 陸文娟/攝
在與廣大共建的兩岸首個科研中心揭牌儀式現場
新快報訊 (記者 陳紅豔 實習生 於楊 通訊員 朱玉尊)就在兩岸「大三通」實現兩天後,海峽兩岸在教育科研領域也傳出「連通」的好消息。昨日,廣州大學與臺灣淡江大學聯合成立的「工程結構災害與控制聯合研究中心」揭牌,成為大陸與臺灣地區高校聯合成立的首個科研合作機構。在揭牌儀式現場,淡江大學校長張家宜微笑著邀請大陸生赴臺灣讀大學。
廣州地區高樓林立、高架橋縱橫交錯,這類建築物在強颱風、地震、冰雪等外荷載作用下的結構安全性,一直是土木工程領域的研究熱點;而臺灣一直都是颱風多發地帶,該地區的大型建築一直深受其害。合作雙方均認為,該聯合研究中心的成立,對兩岸科技交流和工程建築都具有重大意義。
該聯合研究中心廣大方面的負責人傅繼陽博士介紹,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有4個:大型建築結構的風災效應與控制;大型建築結構的健康監測;冰雪災害與導電混凝土等智能建築材料的開發和應用;兩岸註冊工程師的資格互認培訓和繼續教育。
據介紹,經臺灣教育主管部門批准成立聯合研究機構,在臺灣高校與大陸高校的科研合作中這還是第一次。張家宜還表示,過去受到政策方面限制,兩岸的科研交流,主要以召開學術研討會、講學等短期形式進行,沒有很實際的科研合作。現在兩岸「三通」了,才有了這個科研合作中心的誕生。
張家宜:希望與大家在臺灣再見
據了解,由於目前臺灣和大陸高校的學分尚未互相承認,兩岸的交換生在對方高校也僅是短暫交流一個學期就要返回本校。博士生、碩士生在交流院校裡做研究、發表論文很不方便。「希望今後研究生可以互相在對方高校做研究,也希望能在很短的未來在臺灣、在淡江大學見到大家!」張家宜微笑著發出邀請。
此前,兩岸教育部門宣布「2009年臺灣招1000名大陸學生」,淡江大學會否承擔一部分的招生計劃?對此,張家宜說,目前政策尚未明朗,但從1991年淡江大學與廈門大學合作開始,淡江一直在推動兩岸合作,也是臺灣地區最早與大陸合作的私立高校。「所以只要政策允許,我們很希望有更多的大陸學生來淡江上大學,讀完整的本科、研究生課程」。
至於今後會否與廣東其他高校在更多領域合作,張家宜表示自己很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與大陸高校進行多方面合作。
現場特寫
美女校長脫口秀受熱捧
揭牌儀式現場,淡江大學的美女校長張家宜成為全場焦點。她用溫婉而有特色的「臺式」普通話,給大家來了場脫口秀,一句「大家早安」就博得了現場學生的熱烈掌聲。
張家宜娓娓道來:「淡江大學是1950年由私人創辦的一所大學,後年我們將慶祝『一甲子』即60周年。它也是臺灣人數最多的私立大學。學校目前與大陸20多所高校有合作,與日本、美國等有機器人等科研項目的合作,但與大陸的科研合作,這還是頭一回。相信淡江大學的『風工程中心』和『水資源研究中心』會對該合作中心提供幫助。我還相信未來兩岸的交流會更加具體。」臺下又是掌聲雷動。
更有意義的是,12月15日,即兩岸「三通」全面啟動首日,張家宜及其所率的代表團便搭乘直航班機直飛廣州,9時上飛機,不到11時就抵達了廣州。張家宜直言,以前從臺北坐飛機來大陸,總要繞行香港再抵達上海,要用150分鐘。現在航班線路可以直飛,82分鐘就到了,方便了很多!
淡江大學簡介:
淡江大學成立於1950年,是臺灣早期知名私立大學中唯一沒有宗教、企業背景的,也因此以校風開放著稱。《Cheers》雜誌的調查顯示,淡江大學是臺灣私立大學中連續11年排名第一的「企業最愛大學」。跟公立學校相比,也僅次於臺大、政大、清大、交大及成大,位居第六。臺灣知名女藝人桂綸鎂、許瑋倫,均畢業於淡江大學法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