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罕見的一首名作,絲絲入扣,字字珠璣,最後10個字扣人心弦

2020-12-16 品詩賞詞

近年來,古詩詞越來越受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其中主要原因是古詩詞重在含蓄,語言凝練,內涵豐富。讀者通過閱讀和欣賞古詩詞,不僅可以學到各方面的很多知識,而且也能陶冶情操,培養高尚和健全的人格。在學習的過程中,大家與古人交流,和賢達談心,不僅體會到作者千錘百鍊的精神,也充分認識到詩歌藝術中的無窮魅力。下面介紹李賀罕見的一首名作,絲絲入扣,字字珠璣,最後10個字扣人心弦。

蜀國弦唐代:李賀楓香晚花靜,錦水南山影。驚石墜猿哀,竹雲愁半嶺。涼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誰家紅淚客,不忍過瞿塘。 

中唐天才詩人李賀雖然人生短暫,但是他苦心孤詣地創作了大量的詩篇,其中有不少涉及到音樂方面的描寫,在藝術特色上具有構思奇特,結構跳躍的特點。詩人十分注意從音樂效果上表現一種神奇的意境,創造了一種神奇的藝術美。蜀國弦,是蜀國樂曲名,當時李賀寓居在蜀地,有一次聽樂師彈琴,便創作了這首詩。  

首聯勾勒了一幅寧靜秀麗的自然風光,「楓香晚花靜,錦水南山影。」濯錦江邊、碧波蕩漾,藍天白雲、楓樹飄香;錦江碧水、倒映南山,夕陽晚照、野花芬芳。李賀出手不凡,開篇就令人神往,畫面上不見任何樂器,詩人也不提一個弦字,若不是聯繫題目,還以為這是一首山水田園詩。其實作者採用了兩幅形象鮮明的景物畫面,描寫音樂的情調和節奏,引導讀者進入音樂殿堂,並感受其賞心悅耳和移情動志的魅力。

頷聯承接前面,繼續描寫另兩幅畫面,「驚石墜猿哀,竹雲愁半嶺。」險石欲墜,野猿哀啼;半山竹雲,驚心愁腸。蜀地多猿,晴天時經常能看見林中溪邊高猿長嘯,空岫傳響。詩人用「驚、哀、愁」這幾個動詞,形容出弦聲令人心驚膽顫、哀愁感傷,暗示出弦樂的曲調由低到高、由慢至快的變化,詩人的情緒也從平靜到緊張發生驟變。李賀巧妙地用墜石、群山、碧竹與煙雲,形容琴弦發聲的變化,堪為一絕。

頸聯又從剛勁轉為柔和,「涼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美妙的樂曲仿佛一輪寒月高掛在秋夜的江畔,照得晶瑩的沙粒閃閃發光。涼月、秋浦,玉沙、白光,這一組清冷的意象,又描繪出琴聲的悽清和幽冷,仿佛白居易筆下的《琵琶行》,卻更顯倏忽變幻及姿態萬千。李賀一定得到了韓愈的真傳,才能用各種意象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真是鬼斧神工。

最後詩人抒發思鄉之情,這首蜀國弦樂曲至此也奏出了高潮。「誰家紅淚客,不忍過瞿塘」, 誰家的女子在這裡哭泣,不忍辭別故土,走出瞿塘?詩人以美人比擬這如泣如訴的樂曲,也表達了李賀背井離鄉的羈旅之悲苦,更以具有濃烈哀傷情思的「紅淚客」,啟發人們去聯想弦聲的愁絕與凝噎。

縱觀這首詩,詩人用精妙獨特的手法描寫琴聲,全文無一字提及琴弦,卻委婉地以形寫聲,並充分調動了視、聽、觸、味等多種感覺。可悲李賀,天妒英才;可憐李賀,才華卓絕。他生不逢時,才不經用,李賀的詩篇,悽涼哀傷,就像這憂戚的琴聲,雖然深深地打動聽眾,卻欣賞者少,而能深懂其意的更是鳳毛麟角,讓他不得不悲嘆,「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

相關焦點

  • 李賀16歲寫下一首詩,開篇7個字氣吞山河,最後兩句讓人落淚
    根據史書記載,李賀屬於皇室宗親,先祖李亮是李淵的叔叔。雖然家道中落,早已失去貴族的光環,與普通百姓沒多少區別,但李賀對自己高貴的血統非常自豪,每次寫自薦信的時候,都會加上「唐諸王孫李長吉」。另外,李賀的父親,與杜甫是表兄弟關係,也許是遠方親戚,但不管怎麼說,李賀應該叫杜甫一聲杜伯伯。
  • 李白輸得最慘的一次,洋洋灑灑100字不敵李賀20字,詩鬼名不虛傳
    但就是這樣的李白,也輸過一次,這也是李白輸得最慘的一次,他輸給的是詩鬼李賀。李賀出生時,李白已先逝29年,要知道在當時李白的名氣並不比當時的皇帝小。李賀在當時只能算是小有名氣,作為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一樣他的詩想像力豐富,後世賜他一個「詩鬼」的稱號,都說他是繼李白後唐代的另一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 宋代才子的一首名作,起句就惆悵傷感,最後9個字更令人心碎
    下面一起欣賞宋代才子的一首名作,起句就惆悵傷感,最後9個字更令人心碎。點絳唇·途中逢管倅宋代:趙彥端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別離何遽,忍唱陽關句。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無據。寒蟬鳴處,回首斜陽暮。 趙彥端,字德莊,號介庵,宋高宗紹興八年進士。他擔任過幾任縣令和知府。他工於詞,以婉約纖穠勝,有介庵詞四卷。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寫下一首詞,只是開篇14字便扣人心弦!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詞《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便是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眾多詩詞中的一首詞。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八月,蘇軾由定州貶往惠州。途經江西虔州的時候,蘇軾登上鬱孤臺,夜宿造口。三更半夜,蘇軾被雨驚醒,想到悽涼的處境,於是滿懷深情地給弟弟寫下了這首扣人心弦的詞作。
  • 「詩鬼」李賀最經典的一首詠馬詩,短短20字,驚豔無比
    二十三首詠馬詩各有特色,今天小佛就選其中最經典的一首和大家聊一聊,有人曾經認為這首《馬詩》是史上所有詠馬詩中的絕唱,短短20字,驚豔無比,尤其是第一句對邊疆大漠的描寫。馬詩二十三首·其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詩,其中一句妙絕千古,卻落選《唐詩三百首》
    王勃是個「坑爹」的,而李賀卻是「被爹坑」。1.李賀其人李賀的祖先是唐高祖李淵的叔父,所以他一直自稱唐朝宗室子弟。後來因為韓愈的再三推薦,再加上他宗室後裔的身份,勉強混了個奉禮郎(從九品)的官職。在為官的那三年裡,李賀親眼目睹了官場的黑暗,又一直得不到升遷,無法施展心中的抱負,再加上他的妻子因病去世,他便辭去了官位。
  • 李賀的一首詩,全文無一竹字,卻句句寫竹,更顯脫俗品質
    下面介紹李賀的一首詩,全文無一竹字,卻句句寫竹,更顯脫俗品質。竹唐代:李賀入水文光動,抽空綠影春。露華生筍徑,苔色拂霜根。織可承香汗,裁堪釣錦鱗。頷聯採用襯託手法,一個「拂」字,也是擬人用法,彰顯出翠竹的清新可愛。自古以來,梅蘭竹菊就被稱為四君子,而李賀卻獨愛竹的挺拔、清秀和堅韌。實際上詩人就是以竹自比,表達一種清高脫俗、和積極向上的精神品質。頸聯轉而介紹竹的用途,竹子可織成竹蓆,送給美麗的姑娘納涼;也可裁成釣竿,釣上幾筐大魚。
  • 李白一首看似再簡單不過的詩,卻一字不可改,最後5個字耐人尋味
    這個男人或許在後世不少人眼中是「謫仙人」,是「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的大詩人,但是在那61年的生命裡,他不過是個漂泊了一生的遊子、是懷才不遇的文人、是只能把不得志藏進詩句中的青蓮居士。李白一生走到哪寫到哪兒,似乎很少有他駕馭不了的題材。
  • 「詩鬼」李賀很雄渾的一首詩,僅28字卻有2個反問,氣勢冠絕今古
    第三個應該最不好猜,誰能夠資格與這兩位並列呢?李白是詩仙,與之對應的,有詩佛王維,詩聖杜甫,剩下一個,就是詩鬼李賀,這也就是三李中的最後一李。李賀何以能得此殊榮?一方面,他是明顯的浪漫主義詩人,其浪漫學於李白,又不同於李白,其風格學於韓孟詩派,又有著自己獨特的創造,讀過李賀詩歌的人應該有感覺,他所用意象的險怪奇崛,色彩的瑰麗夢幻已經達到了一個極致,很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後人甚至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我們現在誇人說鬼才,或許就是出自李賀呢?
  • 李商隱很經典的一首詩,最後10字一語雙關,令人拍案叫絕!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是我國唐代著名詩人。與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溫李」,又與李賀、李白合稱「三李」。因為陷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漩渦,李商隱備受排擠而一生困頓不得志。所以李商隱的詩歌作品多抒發對身世坎坷的感慨,格調悽婉。比如,李商隱的一首經典詩歌作品《落花》。
  • 蘇軾看中一首唐詞,加了15個字,成了自己的宋詞名作
    我們之前讀蘇軾的宋詞,《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大篇幅的引用韓愈的詩句,韓愈的一首古詩基本上被他用完了,上片22字用了韓愈15個字。 但是到他的手下就變成了另外一種色彩,體現出了他非同一般的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
  • 溫庭筠拜訪隱士未果,卻寫下一首千古名作,最後5字值得銘記於心
    溫庭筠,字飛卿,唐代文學家。精通音律,工於詩、詞。其詩清婉精麗,備受時人推崇。與李商隱齊名,並稱「溫李」。其詞穠豔精巧,被尊為「花間派」之鼻祖,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小編今天要向大家分享的便是溫庭筠的一首經典詩作《題盧處士山居》。
  • 李白的一首傳世名作,以景襯情,驚豔了整個樂遊原
    詩仙更有詩涉及此處,下面就分享李白的一首傳世名作,以景襯情,驚豔了整個樂遊原。憶秦娥唐代:李白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這首詞是一篇為人傳誦的名作,上片寫思婦在春夜聞蕭時懷人的情景。「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娥在夢中被鳴咽的簫聲驚醒過來,只見清冷的月色照在樓頭。秦娥是春秋時秦穆公的女兒弄玉,相傳弄玉與仙人蕭史結婚,夫婦吹簫,引來鳳凰。秦穆公為築鳳臺,供女兒、女婿居住,後來他倆乘風飛去。這裡的秦娥,泛指京城長安的美麗女子。
  • 有家長建議李賀《雁門太守行》移出課本,只因最後7個字,有理嗎
    比如本期要和大家說的這首《雁門太守行》,近日就有家長和我討論,他認為因為這首詩最後7個字已經不適合現在的孩子們了。家長在顧慮什麼?其實說到底,他是認為這最後7個字體現的是愚忠。我們先來讀一讀李賀這首詩,看看家長們說得有沒有道理?《雁門太守行》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 李賀田野漫步,這首古詩用語奇特,最後7個字彰顯詩鬼的風格
    南山田中行唐代:李賀秋野明,秋風白,塘水漻漻蟲嘖嘖。雲根苔蘚山上石,冷紅泣露嬌啼色。荒畦九月稻叉牙,蟄螢低飛隴徑斜。李賀,人稱詩鬼,他的作品不僅想像豐富,構思奇詭,而且意象生動、奇崛冷豔,表現出深刻的生命底蘊。詩人滿腹才華,卻生不逢時,只在世間度過了短短的27個春秋,不得不令人扼腕嘆息。不過後世都非常懷念這位傑出的才子,他的作品更是流傳千古。 有一年秋天,詩人在田間漫步,看見秋意濃濃、景色優美,不禁詩興大發。
  • 宋代才女婚後難忘舊情寫首詞,古代名家不點評,卻成一首千古名作
    最後,朱淑真在流言中跳湖而亡。伊人含恨而去,是是非非或許已不用再計較,我們需要記住的是做為宋代頂級詞手,朱淑真足夠驚豔的。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朱淑真婚後覺得不幸福,寫下這首詞思念意中人,全詞句句絕美,雖宋明清等名家都不予點評,它卻照樣成了一首千古名作。
  • 讓孩子愛上古詩詞:「詩鬼」李賀的傳奇一生
    有人專門作了統計,在李賀 240 多首詩作中,提及天神的有 40 篇,寫到鬼魂的有 27篇。長吉插上想像的翅膀,以奔放熱烈的浪漫主義情懷,描摹神仙境界,王母娘娘、嫦娥 等神話人物,銀河、月宮等天國風光,出現在《天上謠》《夢天》等名作中,極盡奇麗譎幻之觀。
  • 妻子不幸去世,納蘭性德寫下一首詞,開篇11字便扣人心弦!
    其中飽含哀思的悼亡詩詞,更是字字傳情,句句扣人心弦。無論是元稹《離思》中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還是蘇軾《江城子》中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在千百年後的今天,依然具有動人心魄的藝術力量。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點絳唇·一種蛾眉》,便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一首悼亡詞。康熙十六年(1677年),納蘭性德妻子盧氏因難產不幸去世。
  • 《全唐詩》一首很怪的悼亡詩,來自詩鬼李賀,一般人寫不出這種美
    「太白仙才,長吉鬼才」,能與詩仙李白並稱,可見李賀的實力。「詩鬼」之稱雖然不是很雅,但卻是最適合李賀的稱號。李賀的詩既有著詩仙般奇絕的想像,又帶著濃濃的浪漫之風。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李賀的一首悼亡詩,詩名《蘇小小墓》。
  • 李賀最有氣勢的一首詩,表達了遠大的理想,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另外他也有著遠大的理想,希望自己可以建功立業,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只是很可惜他並沒有這樣的機會來實現他的人生理想,這也使得他常常把這種理想寫進自己的詩作,從而也使得他的詩作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種霸氣,而且也是極為有氣勢,譬如他的這首《南園十三首·其五》,那就是一首很有霸氣的詩作,讀來也是令人熱血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