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兒歌背後「不單純」的歷史

2020-12-14 網易探索

兒歌是童年的美好記憶,也時常讓人想起孩子們的天真美好。然而,古今中外諸多的兒童歌曲既非音樂家、作曲家或者幼兒音樂教育家等的創作成果,也並非來自有心人在看到孩童快樂嬉戲時產生的靈感。實際上,很多經典兒歌的背後都隱藏著一段並不單純的歷史。

兒歌是童年的美好記憶,也時常讓人想起孩子們的天真美好。然而,古今中外諸多的兒童歌曲既非音樂家、作曲家或者幼兒音樂教育家等的創作成果,也並非來自有心人在看到孩童快樂嬉戲時產生的靈感。實際上,很多經典兒歌的背後都隱藏著一段並不單純的歷史。

《兩隻老虎》的曲調並非中國原創。此外,這首歌在中國成為兒歌之前的經歷還非常具有「革命色彩」,《國民革命歌》《土地革命歌》都曾借用曲調,《國民革命歌》還曾「暫代國歌」。


關於《兩隻老虎》曲調的出處主要有兩種觀點:一個是源自中世紀的教堂音樂「格裡高利聖詠」,另一個是源自古老的波希米亞民謠。這個曲調作為兒歌旋律出現可以追溯到17世紀, 在歐洲多個國家得到傳唱,有多個語言版本,一般認為最初始於法國。在法國,使用這一旋律的兒歌歌名為《雅克兄弟》,歌詞大意是問貪睡的修士是否聽到催促起床作早課的鐘聲。而在英國這首歌歌名為《約翰兄弟》,德國則為《馬克兄弟》,分別為該國常用的人名。

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時任國民革命軍政治部宣傳科科長的鄺鄘借用這一曲調,重新填詞創作了《北伐軍歌》:「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努力國民革命,努力國民革命,齊奮鬥,齊奮鬥。工農學兵,工農學兵,大聯合,大聯合。打倒帝國主義,打倒帝國主義,齊奮鬥,齊奮鬥。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國民革命成功,國民革命成功,齊歡唱,齊歡唱」。由於三段歌詞的開頭都是「打倒列強、除軍閥」的重複,所以這首歌又被稱為《打倒列強》。

《北伐軍歌》得到時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政治部主任鄧演達、副主任郭沫若的讚賞,並新加了「工農學兵,工農學兵,大聯合!大聯合!打倒帝國主義,打倒帝國主義,齊奮鬥,齊奮鬥!」一句歌詞,改稱《國民革命歌》,印發給部隊傳唱。1927年7月,由於該歌曲的影響力頗大,「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宣布將之作為暫代國歌。後來隨著新的國民政府的改組,這首歌也失去了暫代國歌的地位。

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這首歌還被改編為《土地革命歌》:「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我們要做主人,我們要做主人,真歡喜,真歡喜!」

兒歌《兩隻老虎》在中國傳唱已久,最早出現時間雖然無從考證,但在曹聚仁的《蔣經國論》第五節《新贛南如此》中就有當年(即1943年)演唱兒歌"兩隻老虎"的內容了。

美國動畫《海綿寶寶》的主題曲《海盜和孩子們》改編自有名的水手號子Blow the Man Down,然而這首歌卻並不像一般人想像的那樣講述了水手乘風破浪的冒險經歷,而是記錄了水手在船上遭受虐待的黑暗歷史。


美國著名的系列電視動畫《海綿寶寶》被翻譯成多國語言版本,是一部風靡世界的作品,它的主題曲《海盜和孩子們》(Painty the Pirate and Kids)也隨之被廣為傳唱:

船長:準備好了嗎,孩子們?

孩子:是的,

船長:太小聲咯。

孩子:是的!船長!

船長:哦哦哦,是誰住在深海的大鳳梨裡?

孩子:海綿寶寶!

船長:方方黃黃伸縮自如

孩子:海綿寶寶!

船長:如果四處探險是你的願望

孩子:海綿寶寶!

船長:那就敲敲甲板讓大魚開路

孩子:海綿寶寶!

船長:準備?

合:海綿寶寶,海綿寶寶,海綿寶寶!

船長:海綿寶寶 哈哈哈!

這首主題曲雖然離不開主角海綿寶寶,但是歌詞還是會讓人眼前浮現出一艘船乘風破浪在海上探險的情景,而實際上,這首歌確實是改編自一首有名的水手號子Blow the Man Down.根據記載,這首歌可以追溯到19世紀60年代。1867年7月《錫拉丘茲每日郵報》曾引用這首歌的歌詞,文中提及在一艘從紐約開往格拉斯哥的輪船上,水手們在拉升降索時唱這首歌來鼓舞士氣。之後的文獻也多次提及水手演唱這首歌的場景,儘管歌詞略有不同,但是主題內容都與水手的生活相關,可以說Blow the Man Down是一首典型的水手歌曲。

Blow the Man Down的歌詞描述了水手的一些生活片段,然而,與一般人的聯想不同,出現頻率最高的歌詞「blow the man down」(將他擊倒)指的並不是大風、海浪等給水手帶來的考驗,而是指水手在船上所遭受的虐待。「blow the man down」是當時的俚語,指的是將一個人打倒在地,而歌中所指的情景多是水手之間的武力爭鬥或者長官對水手的「懲治」。

在這首歌眾多版本的歌詞中有多個版本提到了名為「Black Baller」的船。Black Baller是19世紀後半葉往返於紐約和利物浦的快速班輪。這艘船因船員遭受的惡劣待遇而臭名昭著。船長和長官招募沒有經驗的新手船員,等船行駛到海上後就會頻繁地對他們拳打腳踢,就像歌詞中唱的那樣「blow the man down」。

美國最受歡迎的兒歌之一《洋基歌》同時也是一首傳統的愛國歌曲,然而它在美國獨立戰爭以前是英軍用來嘲笑殖民地居民粗俗衣著和舉止的歌,在獨立戰爭期間,它又成為了美軍反諷英軍的「武器」。


《洋基歌》(Yankee Doodle)在美國可說是無人不知,而很多中國人對這首歌旋律的印象則來自於那首「紅豆大紅豆芋頭」的臺灣歌曲《銼冰進行曲》。《洋基歌》是一首美國的愛國歌曲,被看作是非正式的國歌。它還是康乃狄克州的州歌,同時也是美國最受歡迎的兒歌之一,在電影,電視和動畫片中時常能聽見這首歌。洋基歌的歌詞有許多不同版本。以下是這首歌現在最常見的英文版本的中文意譯:

洋基傻小子跑進城,

騎著只小馬駒,

他在帽子裡插根羽毛,

叫它作通心粉式假髮;

洋基傻小子,接著裝,

洋基傻小子趕時髦,

伴著音樂翩翩起舞,

對姑娘們可有一手!

老爹和我上軍營,

跟著上尉古丁,

在那兒我們見了不少男人男孩,

人山人海堆得像塊布丁。

統帥華盛頓也在那兒,

騎著只高頭大馬,

正在發號施令,

我猜他手下至少有上百萬人。

《洋基歌》的確切起源尚不清楚,最早版本的歌詞大約形成在1755年或1758年,具體時間尚有爭議。最早版本的歌詞影射戰死於喬治湖戰役的麻薩諸塞州陸軍上校埃夫萊姆·威廉士(Ephraim Williams)是個膽小如鼠的人。

早在美國獨立戰爭以前,英軍就曾用這首歌的早期版本來嘲笑殖民地居民粗俗的衣著和舉止,Yankee(洋基)一詞是對參加法印戰爭的新英格蘭人的輕蔑的稱呼。Doodle的意思是「蠢人」或「傻瓜」。而第一段提到的「通心粉」(macaroni)指的是一種流行於18世紀70年代的假髮,是當時對趕時髦人士的蔑稱。

英軍行進時經常唱的一個版本與一個名為託馬斯·迪特森的麻薩諸塞州比勒瑞卡鎮人有關。迪特森在1775年3月在波士頓試圖購買滑膛槍時被英國人塗柏油、粘羽毛。這個版本的歌詞是「洋基傻小子跑進城,想要買上把燧火槍,我們要把他塗上柏油粘上羽毛,我們對約翰·漢考克也要這麼幹」。正因為這首歌,比勒瑞卡鎮宣稱它是《洋基歌》中傻小子的「故鄉」。同時歷史上也認為從這個版本的歌開始,美國人開始接受這首本來是用以嘲笑他們的歌,並將其進行改編變成自己的歌,用來回擊那些嘲笑他們的人。獨立戰爭期間美軍採用《洋基歌》作為自己的軍歌,以表明他們對自己樸素的衣著和毫不矯揉造作的舉止感到自豪。

本文來源:網易探索 作者:穆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小燕子,穿花衣——兒歌經典何以不朽?
    小燕子,穿花衣——兒歌經典何以不朽?  新華社北京3月21日電 題:小燕子,穿花衣——兒歌經典何以不朽?  新華社記者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簡單優美的曲調、溢滿童趣的生活場景,這首膾炙人口的兒歌打開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閘門。  1955年5月,在湖北大冶師範學校(今湖北理工學院)教書的王路,因眼疾住院治療。
  • 小燕子,穿花衣――兒歌經典何以不朽?
    新華社北京3月21日電 題:小燕子,穿花衣——兒歌經典何以不朽?但是,靈感的背後,其實是生活裡的千錘百鍊。王路1922年出生於河南確山縣,輾轉奔波大半生,黃石成為其一生中工作時間最長、最留戀的地方。在這裡,他與愛人先後撫育三隻「小燕子」。「每當旋律響起,淚水就會不由自主流下來,父親的教誨即刻迴蕩在腦海中。」
  • 經典兒歌斷檔十多年 教材裡的兒歌孩子喜歡嗎?
    當社會各界紛紛以各種形式提醒周邊親友重視睡眠質量、倡導節能減排、珍惜森林資源的同時,卻極少有人會關注乃至提及世界兒歌日。  與這一情況相對應的,是經典兒歌的斷檔,小學音樂教材的「十年如一日」,以及校園裡成人流行歌曲的盛行。
  • 無釐頭兒歌的深刻和單純
    原創 李樹波 讀庫▼挪威兒童文學的歷史要從十九世紀說起。整個歐洲兒童文學的歷史也不算長,十八世紀之前,兒童被認為是小一號的大人,專門為兒童創作文學?那是對文學的侮辱。
  • 「一分錢」變「一元錢」,經典兒歌不該被竄改
    「一分錢」變「一元錢」,經典兒歌不該被竄改 2019-09-09 00:46:43來源:新京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歡
  • 兒歌鑑賞:河北經典兒歌賞析
    河北省歷史文化悠久,民族民間音樂資源極為豐富,河北民歌在承載勞動人民豐富情感,展現當地歷史文化發展脈絡的同時,又呈現出自身獨特的藝術風貌。本文對其民歌中的三首兒歌的曲式、調試、旋法特徵以及內容表現等方面進行分析,旨在進一步加強對河北民歌的宣傳,讓河北民歌這朵民族民間音樂百花園中的奇葩清香遠溢、源遠流長。
  • 中國社會急需「新經典兒歌」
    在音樂市場愈發繁榮、音樂作品層出不窮的今天,兒歌似乎成了一個被遺忘的角落,網絡音樂、成人歌曲則在日益擠佔原本屬於兒歌的空間。如何改變這一現狀,讓新經典兒歌的新鮮血液灌溉孩子們的精神世界?什麼是好兒歌在兒童音樂共創計劃的背後,是一個關乎怎樣的兒歌才是為當下兒童所需要的深刻問題。
  • 惡搞兒歌毀經典
    近日,一張截圖在朋友圈流傳,那首著名的兒童歌曲《一分錢》被改成了《一元錢》,有人感嘆,時光飛逝,過去的「一分錢」「與時俱進」成了「一塊錢」,也有人質疑,這樣改編經典,難道不是惡搞嗎
  • 經典兒歌回顧(二)被玩壞的普通話兒歌
    但除了這樣的單純快樂之外,其實兒歌還可以流傳至今,被大家以一種「玩壞了」的態度進行回憶,甚至是再構造再娛樂。一時間許多童年回憶都背翻出來,然後重新構造,最終被徹底崩壞,成為另外一種形式的存在。 葫蘆娃  首先要為大家送上的是《葫蘆兄弟》的主題曲《葫蘆娃》,相信很多朋友在小時候也看過這樣一部相當經典的動畫,葫蘆兄弟七個有著相當強悍的能力,相信也在不少朋友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在,葫蘆娃的故事在社交平臺的推動下被賦予了全新的意義(小編比較羞射就不說什麼了)。
  • 「一分錢」變「一元錢」 經典兒歌不該被竄改
    原標題:「一分錢」變「一元錢」,經典兒歌不該被竄改 來源:新京報「一分」改「一元」,非但沒有必要,甚至就是畫蛇添足。即便是從趣味上來講,也很無聊乏味。有人感嘆,時光飛逝,過去的「一分錢」「與時俱進」成了「一塊錢」;也有人質疑,這樣改編經典,難道不是惡搞嗎?原作者、著名音樂家潘振聲的女兒馬莉對此表示,經典就是經典,隨意醜化或消解經典的做法,並不值得提倡。「一分錢」變成了「一元錢」,令人驚訝,自然也在坊間掀起了不小的情感波瀾。這樣的亂改一點兒也不高明,「物價上漲」也好,小朋友已經撿也撿不到一分錢也罷,都不是拿經典作品開涮的理由。
  • 陳冠希都唱過兒歌,你記得嗎?盤點10位唱過經典兒歌的大明星
    在香港樂壇的巔峰時期,那些精彩的兒歌陪伴著小朋友成長,可是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有韻味兒歌越來越少,連當時很受小朋友歡迎的兒歌頒獎典禮也停止了。當年有很多兒歌都十分經典,記憶深刻,耳熟能詳,甚至一聽旋律就可以哼出來。而且不少明星都唱過,你又記不記得呢?
  • 兒歌漲價了?《一分錢》被改成《一元錢》,原作者女兒:不尊重經典文化
    儘管是那個時代的產物,但經典就是經典,我們今天唱來仍然可以體會當時創作者的心血。改成這樣,唱起來不覺得拗口嗎?我覺得,對這樣的惡搞或者調侃,不用去理會。我理解大家是用這個來搞笑或者調侃,把它變成一種段子,但現在我們有時候,並不尊重自己的經典文化,隨意就去醜化或者消解掉,但又缺乏原創的能力,這並不值得提倡。」採訪中,不少音樂創作者都表達了此類看法,影響了幾代人的經典,不宜去改動它。
  • 經典英文兒歌推薦
    也依稀記得以前的大學課堂,老師還教過我們兒歌。孩子的出生,和一些朋友的請求,我就決定把一些經典的英文兒歌整理下來。        01、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一閃一閃亮晶晶        這首家喻戶曉的英文兒歌,起源於200多年前的英國,因其優美的旋律,郎朗上口的歌詞風靡全世界。
  • 經典傳承的英語兒歌精選
    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為廣泛的語言,英語兒歌也在世界各國傳唱著。許多經典英語兒歌,或是俏皮生動,或是意境優美,唱這些兒歌是寶寶學習英語的最好入門方式。經典傳承——英語兒歌精選。  1.
  • 經典兒歌《一分錢》被改成《一元錢》,是「惡搞」還是與時俱進?
    然而,前段時間,看到微博熱搜經典兒歌《一分錢》被改成《一元錢》,有的還上了幼兒園的課本上!這種典型的把經典篡改,不知道是「惡搞」還是與時俱進?對此,我們不得不感慨時光飛逝,社會變遷之迅速。曾幾何時,一分錢已經遠離了大眾的視角,就是偶見一元硬幣有時都成了一種奢侈。不禁疑問,還有什麼是網絡傳播和手機支付不能改變的呢?
  • 啟蒙攻略 | 五套經典英文兒歌集,家長必備收藏
    今天,小菲就來帶家長們了解一下幾套經典的英語啟蒙兒歌吧。GooseMother Goose,來源於英美國家民間,歷史悠久,相傳共有近1000首兒歌。美國專業女高音歌唱家蘇西託曼於1999年創Rock Me Baby,用真實樂器將經典兒歌童謠進行重新演繹,形成蘇西託曼兒歌作品。區別於電腦合成音的平板呆滯,這些採用了鋼琴、小提琴、大提琴、吉他、曼陀鈴、手鼓、手風琴等各種真實樂器來演奏的兒歌,聽起來更加活潑悅耳,富有音樂美感,在給孩子做英語啟蒙的同時還能陶冶藝術情操。
  • 童謠:經典兒歌——小毛驢
    >童謠:經典兒歌——小毛驢2014-11-03 09:27:58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兒歌名稱:小毛驢  適合年齡:1-6歲的寶寶  作者:林重冏  作品歌詞親切生動,饒有兒歌情趣。  歌詞:  我有一隻小毛驢我從來也不騎  有一天我心血來潮騎著去趕集  我手裡拿著小皮鞭我心裡正得意  不知怎麼譁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  英文版歌詞:  donkey donkey I beg youplease don't sing hiha  I shall feed you I shall
  • 兒歌的陰暗面,對兒童來說不安全?
    初為父母的你們肯定不希望看到瘟疫、中世紀賦稅、宗教迫害、賣淫這些主題出現在兒歌裡。但有可能此時此刻,世界各地的媽媽們正毫無提防地給她們的小朋友唱著這些看起來平淡無奇的兒歌。但只要稍微深究,就會發現這些兒歌背後隱藏著驚人的罪惡故事。嬰兒從樹上掉下來?在倫敦中央被砍頭?動物被生烹?從何時開始這些主題都變得適合向幼兒哼唱了?準確來說那是從14世紀開始的。
  • 幼兒經典兒歌大全:11首簡短易學的兒歌
    幼兒經典兒歌大全:11首簡短易學的兒歌2014-10-15 12:28:19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幼兒經典大全:兒歌大全》由連環畫出版社出版,內容包括:數數、白白鵝、月兒、走哇走、星、小猴、跳繩、小蚱蜢、媽媽拉著手、小鴨子、花盆、稻草人、下雨啦、小空調、叫、烏龜、撓痒痒、跑
  • 《兩隻老虎》距今150年 中國社會急需新經典兒歌
    在音樂市場愈發繁榮、音樂作品層出不窮的今天,兒歌似乎成了一個被遺忘的角落,網絡音樂、成人歌曲則在日益擠佔原本屬於兒歌的空間。如何改變這一現狀,讓新經典兒歌的新鮮血液灌溉孩子們的精神世界?什麼是好兒歌在兒童音樂共創計劃的背後,是一個關乎怎樣的兒歌才是為當下兒童所需要的深刻問題。在該計劃評委郎朗看來,兒歌的曲調、內容、情感與大多數成年人音樂有很大差異,因此,優秀的兒童歌曲不僅是孩子童年裡一首朗朗上口的曲調,更重要的是要給孩子們傳遞某種正確的價值觀,或提供正能量的引導作用,給孩子們帶來歡樂或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