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孩子發展的這6個敏感期,投放遊戲材料效果才會事半功倍!

2020-10-03 聊聊育兒呀

在去「學前教育小學化」的當下,很多寶爸寶媽們越來越意識到遊戲對促進幼兒發展的重要作用,開始為孩子選購很多益智的遊戲材料,期待寶寶能夠通過遊戲、通過對材料的操作達到促進發展的目的。

大多數家長的這一教育觀念非常正確,孩子的教育就是要以遊戲為基本活動。

國家多個關於幼兒園教育指導的「綱要」「規程和「條例」都一再提出,幼兒教育要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要以遊戲為基本活動!

一、身心發展規律的重要性

幼兒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出不同的身心特點就是發展規律。臺灣腦科學洪蘭教授研究過:越小年齡的孩子,會一邊打人一邊說對不起。他知道打人不對,但是意念出來了:

你害我摔倒,你把我玩具搶走,我就要打你,可是老師說打人不對,但是這兩個力量一樣強,孩子就一邊打人一邊把對不起說出來了。

這就是孩子這時期發展的一個規律——不能抑制自己的行為。

因為孩子前腦正在發育,人的前腦直到20歲才完全發育成熟。在沒有成熟的早期更會出現這種不能抑制自己行為的事情,就是規律,自然規律,只能遵循不可違背。

這也正是我國法律為什麼到16歲才承擔責任,駕照18周歲才可考取的原因。自然規律就是這裡最晚成熟,最早衰退。

也因此我們的父母,你會發現越來越固執、不可理解的事情越來越多的原因。知道了這些我們就要多多包容、理解父母。

二、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提供遊戲材料。

幼兒在2-6歲間是身心發展最迅猛的時期,抓住這幾個敏感期提供材料會事半功倍。

1.2-3歲塗鴉期:寶媽們會發現孩子有一段時間就喜歡亂塗畫,那我們就在家裡一米以下貼上大白紙成為孩子的塗鴉牆,隔斷時間更換一次。

2.3歲色彩敏感期:提供多種顏料、水桶、紙及筆刷,或在衛生間或拿到戶處去,讓孩子感知色彩混合後的變化。

3.3-4歲壘高。給寶寶提供紙杯、奶粉桶、積木塊,記住數量一定要大量,只有大量才會在反覆的搭建、壘高過程中學會對稱、錯搭以及對數量的感知。

4.3-4歲安全感。這時寶寶開始步入幼兒園,這對孩子來說是人生的第一次從家庭中邁入到社會,對於陌生的環境會產生分離焦慮。寶媽們給寶寶帶她喜歡的絨布玩具、以及布置娃娃家、絨毛玩具、閱讀時的靠墊,心情好的沙簾。

有一個著名的實驗,剛出生猴子放在籠子裡,一隻是鐵絲網媽媽,一個是絨布媽媽。鐵絲網媽媽身上有奶瓶,結果發現小猴子到鐵絲網媽媽身上吃奶時,一隻腳還要勾著絨布媽媽。

所以,讓孩子感到有安全的是這些感到溫曖、溫馨的絨布的布置與玩具材料。

5.5-6歲書寫敏感期:書寫不是一定要拿首鉛筆在寫漢字或者計算就是書寫。而是用蠟筆畫線、繪畫、連線,這是培養幼兒手的力道和手眼協調,這是前書寫,為將來的書寫作準備。

6.男女孩差異:有經驗的父母會發現,女孩子喜歡鮮豔色還有洋娃娃、房子、香蕉和花,這些都是名詞。

而男孩子呢,喜歡深色、小人打架、汽車相撞,飛船上月球,這些都動詞。

所以在給寶寶選擇圖書時,就要給女孩子選擇故事類的,如公主、王子。為男孩子選擇喜歡的非故事類,如恐龍、超人、太空等等。

其實男女孩兒功能上的差異,來自於結構上的不同。這就是不同年齡階段呈現的不同特點,這些都是普遍規律。

不過我們也要尊重個體差異,孩子與孩子之間是不同的,腦科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即便是同卵雙胞胎在同時做一件事,核磁下看兩個孩子的大腦,他們亮的地方都不一樣。

個別孩子表現出的不同行為和興趣愛好,家長朋友也要區別對待,選擇寶寶喜歡的材料,只有依據孩子的生長和發展的規律來提供材料,對孩子的發展才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育兒時間原創,歡迎留言,一起探討孩子成長中的這些事兒!

相關焦點

  • 根據孩子發展的敏感期,投放遊戲材料會事半功倍!
    在去「學前教育小學化」的當下,很多寶爸寶媽們越來越意識到遊戲對促進幼兒發展的重要作用,開始為孩子選購很多益智的遊戲材料,期待寶寶能夠通過遊戲、通過對材料的操作達到促進發展的目的。幼兒在2-6歲間是身心發展最迅猛的時期,抓住這幾個敏感期提供材料會事半功倍。1.2-3歲塗鴉期:寶媽們會發現孩子有一段時間就喜歡亂塗畫,那我們就在家裡一米以下貼上大白紙成為孩子的塗鴉牆,隔斷時間更換一次。
  • 5歲孩子認識1000個漢字,抓住孩子「識字敏感期」,才能事半功倍
    小瑩去看望朋友的時候,給她家孩子帶了繪本作為禮物。沒想到小傢伙才5歲,拿著繪本就自己看了起來,這讓小瑩很驚奇,問他:「這些字你都能看懂嗎?」孩子回答她可以看懂,她媽媽在旁邊也笑著說:「雖然現在才5歲,但是他已經認識1000多個漢字了。」
  • 5歲孩子認識1000個漢字,抓住孩子「識字敏感期」,才能事半功倍
    小瑩想到自家孩子,雖然才2歲,是不是也要儘快教他識字了?於是,她就向朋友取經:2歲的孩子應該要怎麼引導他識字?朋友聽完後並不贊同小瑩現在就教孩子識字,而是要抓住孩子的識字敏感期,這樣教孩子識字會事半功倍。隨後,她給小瑩普及了有關孩子的識字敏感期問題。
  • 孩子6歲前經歷的這5個敏感期,家長及時抓住,孩子越玩越聰明
    「敏感期」是由蒙特梭利提出的。是指在一段時間內,孩子對他所感興趣的特定事物,產生嘗試或學習的狂熱,直到滿足內在需求或敏感力減弱,這股動力才會消失。而這個敏感期,對提升幼兒的智力有極卓越的貢獻。,在某一段時間會非常的熱愛,家長抓住這個時間,就會孩子的成長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孩子更聰明。
  • 如何事半功倍助力孩子成長?順勢而為,抓住0~6歲兒童敏感期
    她結合自身教養經驗,總結中美教育的精髓,選取100個真實案例,破解孩子敏感期的秘密,讓家長輕鬆科學育兒。父母面對孩子的敏感期,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順利度過敏感期,助力孩子成長呢?如何發現孩子敏感期到來?孩子的敏感期彌足珍貴,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孩子吸收的信息特別多,心智水平能得到極大的發展,那麼,如何發現孩子敏感期的到來呢?
  • 要抓住「認字敏感期」,才能事半功倍
    ,對識字的效果也沒有益處。照顧孩子的家長想必都聽過「口欲期」,「長牙期」,「叛逆期」等,但是「認字敏感期」確實鮮少有家長聽說過。在寶寶三歲之前,對於事物的記憶主要是以圖片的形式為主,對字反而印象不深。但是過了三歲,孩子的形象思維發展迅速,對字也開始增加興趣。
  • 抓住這些「敏感期」,事半功倍地幫孩子快速成長!
    所以當敏感期來臨的時候,要有相應的活動來搭配或者培養他們,使得這種能力真正地發展起來。家長在敏感期內給予孩子幫助和引導,會事半功倍、迅速地提高孩子的心智發展。,寫此文的目的也是希望更多的家長能儘早地關注和了解「兒童的敏感期」,幫助孩子們安全地度過每一個的敏感期,讓孩子更好地發展。
  • 寓教於樂很重要,家長抓住「遊戲敏感期」,挖掘0-6歲孩子的潛力
    文 | 小允兒爸爸(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0-6歲進入了孩子的感官敏感期,在這個階段,通過一些感官遊戲可以發掘孩子的潛力,所以這個時期也是孩子的遊戲敏感期。我回應道:「教育其實不用時刻緊張,寓教於樂才是王道,我們平時給予孩子一定要有遊戲時間,抓住孩子的「遊戲敏感期」,讓孩子發揮本應的潛能。」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就應該學習,不能有任何娛樂項目,殊不知這樣會錯過孩子的遊戲敏感期,對於孩子來說,遊戲敏感期是成長的關鍵時期。
  • 幼兒教育家:在六歲之前,抓住五個敏感期,孩子將來多半雙商高
    這不得不提到,蒙臺梭利提出的敏感期概念:兒童心理發展過程中的某個時期,相對於其他時期更容易學習特定知識和行為,心理過程的某個方面發展最為迅速,這時期即稱為「敏感期」。尤其在孩子六歲之前,父母若是能抓住這五個重要的敏感期,孩子將來多半雙商高!
  • 抓住敏感期,讓教育事半功倍
    孩子在成長的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學習敏感期,抓住敏感期進行教育,往往就能夠事半功倍。看看下面這種圖,學齡前兒童的敏感期的時間表你了解嗎?有個狼孩的故事講的就是曾經在印度的一個小山村裡,村民們從狼窩裡救出一個八歲大的孩子。她剛被人們救回來時,表現出來的特點和狼很相似。
  • 孩子6歲前這幾個敏感期,一定要抓住哦~
    孩子處於敏感期時對環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具有非常強烈的探索熱情和超強的吸納能力。這個時候如果咱們家長能施教得當,那麼必然事半功倍,促使孩子的能力發展蹭蹭蹭↑↑↑在孩子3歲前,雖說有30多個敏感期,但重要性可不一樣。今天給大家重點說說其中需要大家重點關注的5個。
  • 如何發現孩子的天賦:抓住敏感期(一),了解敏感期
    幼兒在敏感期階段的行為表現出來的反覆、重複,這就是幼兒在新能力學習的過程中,強烈的內在驅動力表現,幼兒需要不斷的練習、沒有做好、重頭再來,最後熟練掌握。5、幼兒對敏感期的出現雖然是無意識的,但是在幼兒行為發展上,敏感期的出現都是有著其精確的目的,它們也許是為了強化幼兒的某一種行為能力,有時候是為了加速幼兒的感官發展。敏感期內的經驗獲得,會讓幼兒的認知發展出現事半功倍的效果。
  • 善用感官敏感期,抓住孩子發展關鍵點,蒙臺梭利教育在家就能操作
    出現這兩種情況的根本原因在於,父母沒有把握住孩子學習的關鍵期,也就是敏感期。 蒙臺梭利關於敏感期的定義是這樣的:特定能力和行為發展的最佳時機。所謂感官敏感期,即與孩子各項感官相關的能力和行為發展的最關鍵的階段,比如與眼睛相關的視覺敏感期。
  • 聰明的父母,抓住孩子的8個敏感期,能讓孩子更優秀
    當敏感力產生時,他們內心會有一股無法抑制的動力,驅使他對他所感興趣的特定的事物產生嘗試或學習的狂熱,直到滿足需求或敏感力減弱,這股力量才會消逝,這段時期為「敏感期」。 這個敏感期會持續比較長的時間,家長如果聽到一些機構或者早教鼓吹,要抓住寶寶2-3歲這個階段的關鍵期,心裡要明白,這個時期,不單單只是2-3歲,而是可以持續到6歲,千萬不要因此引起焦慮。 家長只要在這個期間,跟孩子做語言的啟發,平時多跟他們互動,聊天,說話,讓他有足夠的輸入,就不怕會錯過了。
  • 6歲前這4個敏感期,父母若能抓住,孩子上學後學習更省心
    6歲前這4個敏感期,與孩子日後學習成績有關「敏感期」這一概念是被20世紀著名的教育家,也是義大利的第一位女醫學博士瑪利亞·蒙臺梭利提出的,她創建的蒙特梭利教育法風靡西方世界。在文章的開端,我引用了一本書中對敏感期的詮釋。簡單地說,孩子如果處於特定敏感期,就更容易學習某種知識和行為。0-6歲這個階段會經歷32個敏感期,在這裡錦春總結出了4個敏感期,與孩子日後學習成績有關。父母若想在孩子學習的12年中,少操一點心,那在0-6歲這個階段,就要多上點心!
  • 兒童發展的31個敏感期
    敏感期的出現使孩子對環境中的某個層面有強烈的興趣,幾乎掩蓋了其它層面,並且在這期間的孩子會出現大量的、有意識性的活動。在敏感期內施教,事半功倍,迅速提高孩子心智的發展!敏感期很短暫,並且在這特定的敏感期中,只對一種特定的知識或技能感興趣,然後經過這個時期就會消失,不會再出現在同一個時期對相同的興趣點有同樣強烈的興趣感。
  • 孩子3個「成長敏感期」,家長抓住了,孩子將來更出色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有很多的敏感期。敏感力產生時,孩子的內心會有一股無法遏制的動力,驅使孩子對他所感興趣的特定事物,產生嘗試或學習的狂熱,直到滿足內在需求或敏感力減弱,這股動力才會消失。蒙臺梭利稱這段時期為「敏感期」,有引起教育家則稱為學習的關鍵期或教育的關鍵期。
  • 數學啟蒙很簡單,抓住這3個數學敏感期,孩子數學差不了
    但敏感期短暫,並且在這特定的敏感期中只對一種特定的知識或者技能感興趣,在敏感期來臨時,家長們要注意要用相應的措施來培養孩子,使得敏感期的這種能力得以發展。一個孩子,在發展的過程中是有三個數學敏感期的,而每一個敏感期所給孩子帶來的方向是不一樣的。但是三次敏感期中都是培養孩子數學思維的好機會。
  • 怎麼做好孩子的英語啟蒙?抓住語言敏感期,英語記得又快又牢
    就這句英語的語法,估計現在很多成年人都不一定會。明星子女之所以能說出這麼好的英語,自然與父母和學校的教育密不可分。作為普通百姓,我們可能沒有明星那樣深厚的財力,送孩子去學費幾十萬的貴族學校。但也可以遵循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則,用合適的方法教孩子,也會有很好的效果。
  • 哈佛研究:拉開孩子成績差距的是閱讀面!請家長抓住閱讀敏感期
    孩子不可錯過的兩個閱讀敏感期敏感期:兒童心理發展過程中的某個時期,相對於其他時期更容易學習某種知識和行為。教育專家指出,孩子有2個閱讀敏感期,一個是4歲半到5歲閱讀敏感期,另一個是7歲到9歲,培養閱讀習慣的敏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