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正確的溝通方法,建議爸爸媽媽們收著

2020-09-14 張健家庭教育



大多數父母在教育孩子時用的都是命令式的口吻,要求孩子做這做那。特別是8090後漸漸成為父母,教育孩子的經驗不足;二胎政策開放,與孩子溝通問題愈發嚴峻:


生一胎的沒有經驗,不懂與孩子溝通方法,想孩子不鬧騰,直接甩手機、平板給他們玩。

生二胎的,與老大缺少溝通,老大嫉妒了,覺得父母只會圍著弟妹轉,對父母產生逆反心理,開始頂撞甚至辱罵父母!


一、孩子把水、牛奶等撒了一桌子


錯誤做法:訓孩子:「你怎麼這麼笨?連個杯子都拿不住。」更有甚者順手給孩子一巴掌。

結果:大人和孩子都很生氣,事情一團糟,孩子學會通過發脾氣、打人解決問題。


正確做法:安慰孩子:「孩子,沒事,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下次注意啊。你把桌子擦乾淨好嗎?」


結果:孩子得到的諒解,馬上向大人道歉,並高興的把桌子擦乾淨。孩子學會寬容。


二、孩子考試不及格


錯誤做法:訓孩子:「你看你,考這麼點分,你也不嫌丟人?你看誰誰,人家怎麼就能考一百?你笨死了!氣死我了。」 更有甚者使勁踢孩子幾腳。
結果:孩子心情壞到了極點,心裡想:「我完了,我這麼笨,學不好了,再怎麼學也學不好。」


正確做法: 安慰孩子:「孩子,我知道你心裡也不好受,一次沒考好不代表什麼,關鍵是我們要找出沒考好的原因,然後解決它,好不好,我和你一起分析一下。我相信你,下次一定會有進步。」
結果:孩子認真地找原因去了,心裡想:「我要努力,不辜負爸爸媽媽的期望,我一定行。」


三、孩子寫作業磨,該睡覺了,作業沒寫完。(孩子作業多,孩子沒磨,不在此列)


錯誤做法:訓孩子:「你氣死我了,怎麼又沒寫完,我一會兒不看著都不行,快點寫!我看著你。」


結果:孩子並不著急,依然慢慢悠悠,心裡想:「寫不完有我媽呢。」


正確做法:嚴肅地、平靜地對孩子說:「孩子,寫作業是你的事,你要對自己的事負責,沒寫完不準寫了,該睡覺了,明天自己去學校跟老師解釋吧。」


結果: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很後悔,心裡想:「這下完了,怎麼跟老師說呀,看來明天寫作業得快點了,不然還得挨批。」
四、孩子作業寫得潦草


錯誤做法:發火:「怎麼寫的這麼亂,你就不能寫好點?」脾氣大的會三把兩把把孩子作業撕了。


結果:孩子茫然,不知所措。


正確做法:嚴肅地、平靜地對孩子說:「孩子,我已經說過了,寫不工整要重寫,因為不工整,老師看不清楚,你看,這是規定不能破壞,所以你必須重寫了。你看,你可以應該這樣寫字(講述寫字規範,橫平豎直,大小一致。)孩子,你只要寫得比你剛才的字有進步就行(和自己比),有信心嗎?」


結果:孩子懂得規定的重要性,心裡想:「比剛才的字有進步,容易。」充滿信心。

相關焦點

  • 跟孩子正確的溝通方法,強烈建議爸爸媽媽們收著
    特別是8090後漸漸成為父母,教育孩子的經驗不足;二胎政策開放,與孩子溝通問題愈發嚴峻:生一胎的沒有經驗,不懂與孩子溝通方法,想孩子不鬧騰,直接甩手機、平板給他們玩。錯誤做法:訓孩子:「你怎麼這麼笨?連個杯子都拿不住。」更有甚者順手給孩子一巴掌。結果:大人和孩子都很生氣,事情一團糟,孩子學會通過發脾氣、打人解決問題。正確做法:安慰孩子:「孩子,沒事,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下次注意啊。你把桌子擦乾淨好嗎?」
  • 跟孩子正確的溝通方法和技巧,強烈建議爸爸媽媽們收著
    生一胎的沒有經驗,不懂與孩子溝通方法正確做法: 安慰孩子:「孩子,我知道你心裡也不好受,一次沒考好不代表什麼,關鍵是我們要找出沒考好的原因,然後解決它,好不好,我和你一起分析一下。我相信你,下次一定會有進步。」結果:孩子認真地找原因去了,心裡想:「我要努力,不辜負爸爸媽媽的期望,我一定行。
  • 跟孩子正確的溝通方法,強烈建議家長們收著
    大多數父母在教育孩子時用的都是命令式的口吻,要求孩子做這做那。特別是8090後漸漸成為父母,教育孩子的經驗不足,二胎政策開放,與孩子溝通問題愈發愈嚴峻: 生一胎沒有經驗,不懂與孩子溝通方法,想孩子不鬧騰,直接甩手機、平板給他們玩。 生二胎的,與老大缺少溝通,老大嫉妒了,覺得父母只會圍著弟妹轉,對父母產生逆反心理,開始頂撞甚至辱罵父母!
  • 「百樹雲課堂」跟孩子正確的溝通方法,強烈建議爸爸媽媽們收著
    特別是8090後漸漸成為父母,教育孩子的經驗不足;二胎政策開放,與孩子溝通問題愈發嚴峻:生一胎的沒有經驗,不懂與孩子溝通方法,想孩子不鬧騰,直接甩手機、平板給他們玩。生二胎的,與老大缺少溝通,老大嫉妒了,覺得父母只會圍著弟妹轉,對父母產生逆反心理,開始頂撞甚至辱罵父母!一、孩子把水、牛奶等撒了一桌子。
  • 李汶翰媽媽教您2招與孩子正確的溝通方式
    一個家庭裡,如果沒有正確的溝通交流方式,即便相處在一起,也不能做到彼此體諒與理解,還極易引發家庭戰火。【2】父子倆關係的緩和,多虧了李汶翰的媽媽——王建。王建媽媽很會溝通,當她發現自己的兒子與其爸爸吵架的時候,她來到兒子身邊,認真傾聽。
  • 睿智燈塔-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與孩子溝通的正確方法
    溝通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功課。不管在生活的哪個方面,溝通永遠都是維繫關係的最好方式,尤其是在親子關係當中,學會如何溝通,能讓父母更好地教育孩子。那麼,家長該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與孩子溝通的正確方法有哪些呢?很多時候,家長經常抱怨自己與孩子溝通的次數並不少,但每次都是以爭吵告終。
  • 張彩虹丨精準引導孩子行為+正確的溝通方法
    所以孩子繼續加強:我緊張的想哭。這個時候,媽媽建議孩子哭一下,甚至轉移下注意力。如果親子關係再惡劣一點,基本溝通就會在這停了,她覺得媽媽不理解自己,孩子就不會繼續表達自己的感受。因為媽媽一直沒有停下來問問:為什麼?你為什麼會這麼擔心呢?考試本事不會讓孩子如此擔心,只有考試結果才會讓孩子如此擔心。
  • 你真的會跟孩子說話嗎?親子溝通六大話術,建議家長們看看
    語言傷害的力量是巨大的,尤其是對孩子來說最重要、最親近的父母,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會更大。跟孩子好好說話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課,以下這六大話術,建議家長們都看看。正確的做法:「今天媽媽身體不舒服,能給我倒杯水嗎?謝謝寶寶。」孩子多半是希望能實現自我價值,家長的示弱對孩子來說是完成自我價值最好的方式。
  • 孩子怎麼教都教不會?可能是你用錯了溝通方法
    ,爸爸媽媽用玩具「威脅」都沒用。其實有時候你覺得孩子講不聽,是因為我們沒有找到正確的溝通方法。才導致爸媽氣個半死,孩子依舊「醉生夢死」.....那麼到底怎麼溝通,孩子才不會牴觸呢?雖然有的時候孩子常常會做出一些讓人感到毫無頭緒的行為,但爸爸媽媽們在說話前可以先想一下,孩子這麼做背後的情緒是什麼?他實際的需求是什麼?他真的能理解我為什麼不希望TA這麼做嗎?
  • 離婚後的媽媽該怎麼跟孩子提起爸爸?建議收藏和使用以下4個方法
    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一般來說,2歲以內的孩子都會由媽媽來撫養,要是孩子稍微大點的,可能兩人要綜合考慮離婚後的實際情況,做出對孩子更好的選擇,不過一般孩子跟媽媽的情況相對更多一點。儘管現在大部分媽媽撫養孩子的能力都不錯,儘管媽媽已經很努力把孩子照顧得妥妥噹噹,希望他能跟其他小朋友一樣,過上正常人的生活,但隨著孩子長大,特別是上了小學之後,他就會意識到自己跟別人的不一樣。爸爸這個角色在孩子生活的缺失,可能給他造成一定的不便。
  • 想成為孩子心中的好爸爸,學會這3種溝通方法是關鍵
    《跟自己的孩子聊得來》(爸爸版)這本書側重於爸爸與孩子溝通方法的介紹,所提供的方法既接地氣又具有實操性,為父母們提供了很多的參考。一、為什么爸爸要跟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如果說媽媽的職責是無微不至地照顧孩子,爸爸則應主動扮演好領路人的角色。在《跟自己的孩子聊得來》(爸爸版)中,作者提出:「爸爸對話法則是人類歷史上最好的教育方法,它影響著孩子的感覺、思考、行為和情緒。」,因此,爸爸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是孩子成長中的關鍵。
  • 跟孩子溝通的正確方式
    溝通非常重要!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溝通非常重要!溝通非常重要!學會跟孩子溝通尤其重要!學會正確的跟孩子溝通比重要的事還要重要!正確的溝通是一切正確的開始,錯誤的溝通是一切錯誤的開始。跟孩子溝通很難,但非常重要,如果你不跟孩子溝通,那麼就是對孩子不負責任,如果你不會正確的跟孩子溝通,那麼你就是在親手毀滅孩子。1、簡單的說教,是糟糕的溝通。2、正確的溝通出優秀的人才,錯誤的溝通,只會出錯誤的結果。3、正確的溝通就是力量,正確的溝通也是財富。4、學會跟孩子溝通的正確方式,跟孩子溝通不再困難,正確溝通出優秀的孩子!
  • 繼《我媽媽真厲害》之後的又一力作 繪本《我爸爸收》曹文軒寫導讀
    《我爸爸收》是作者沙沙繼《我媽媽真厲害》之後的又一力作,這次主人公仍然是那隻名叫「小尼」的可愛小袋鼠。「小尼」的爸爸是一名海軍,因為工作原因不能隨時陪伴在「小尼」身邊,這讓「小尼」變得和小夥伴們「有所不同」。
  • 「爸爸,你別跟媽媽睡」,女兒的話,讓一旁媽媽扎心了
    導讀:「爸爸,你別跟媽媽睡」,女兒的話,讓一旁媽媽扎心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爸爸,你別跟媽媽睡」,女兒的話,讓一旁媽媽扎心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親子溝通的正確打開方式 來聽璐瑤媽媽怎麼說
    如何正確認識疫情期間親子關係?如何有效緩解親子衝突帶來的不良情緒?璐瑤媽媽作為在線教育服務平臺大咖知識學堂的創始人,她從教育自己的雙胞胎女兒璐璐和瑤瑤做起,整理出了一整套素質教育的方法。她表示,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溝通品質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很大,與孩子構建良好的溝通關係,是父母能否成為孩子的好老師的關鍵。
  • 孩子不願跟自己溝通?是時候使用積極傾聽了
    有些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就慢慢地變得不愛開口說話,總是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有位爸爸說,他的女兒已經整整兩年沒有跟他說過一句像話的話了,除了偶爾說一兩句「請把麵包給我」或者說「可以把鹽遞給我嗎?」這類的話,爸爸想要跟女兒說說話,了解一下她怎麼想的,但女兒就是不願意開口,面對這種情況,他也是束手無策。
  • 如何跟叛逆期的孩子溝通?
    家教故事:小王媽媽致電「家校心橋」欄目,說孩子很叛逆,經常和父母吵架,甚至雙方會動手,都覺得彼此不能理解對方,想找個方法改善這種局面,可是兒子根本不願意跟父母對話。 建明老師觀點:親子溝通很重要,需要注意方式方法。溝通是分享信息的過程。溝通無處不在,溝通可以消除誤會,讓世界變得美好。我們每天都在嘗試溝通,嘗試主動溝通,嘗試更好地溝通。
  • 如何跟孩子有效溝通
    據了解,現實生活中,和孩子的溝通成了很多家長苦惱的問題,以前都會說孩子大了跟他無法溝通了,現在呢,很多家長都說連小學的孩子都溝通不了,家裡一片混亂,各說各有理,教育就無從談起。 可是,幾乎所有的教育又都是通過溝通來實現的,所以,要說溝通有多麼重要都不為過,要想把日子過好,把孩子引領好,我們需要提升溝通的技術和溝通的品質。
  • 跟孩子溝通,嘴巴說幹了也沒效果?家長試試「第三者效應」
    姜姜看怎麼哄都哄不好孩子,不免有些煩躁,只好求助孩子爸爸。爸爸出馬"交涉"後,寶寶很快停止了哭泣,跟之前捂著耳朵不肯聽媽媽說話的樣子相比,簡直就是"判若倆娃"。對此,姜姜鬆了口氣,但也感到疑惑:"為啥我解釋和講道理都行不通,孩子他爸輕輕鬆鬆就把娃哄好了,難道孩子更喜歡爸爸?"
  • 爸爸媽媽們,你們被孩子「騙」了!
    每次月考成績出來,班主任發到微信群裡,總有一群爸爸媽媽們嘆氣,自家的孩子成績怎麼可以這麼差?甚至連比自己曾經差的同學還要差。家長們開始七嘴八舌的討論了。大多數家長很疑惑,平時很乖啊,回家也一直在寫作業啊。孩子說,每天上課很累,但依然在堅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