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燈校長」張桂梅又上了熱搜,這一次,是因為張校長怒斥「全職太太」
「你家庭那麼困難,我們把你供到現在,你反而當起了全職太太。」
2008年起,身患23種疾病的張校長,在雲南麗江華坪創辦免費女子高中,讓1804個貧困山區的女孩考上大學,走出大山,改變了命運。
在這個「女學生讀著讀著就不見了」的貧困山區,她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一屆又一屆大山女孩們的追夢之路。
所以,當那個她非常看好也很有前途的女學生中止了奮鬥,帶著老公帶著娃出現在她面前,哪怕是帶著錢來捐款,她還是憤怒地說出「你出去」!
在她眼中,那個學生所辜負的,不只是個人學到的知識,還有她獲得過的權利以及為她的每一步鋪設階梯的人;在她看來,「個人選擇」雖然出於「個人」,但不能僅僅是為了個人。
她所做的事,不是為了哪一個人,而是為整個群體走出「原生之困」,帶來改變命運的可能。
張校長的「不接受全職太太」,不應被放在是是非非的網絡小環境裡,而應被放在整個社會的兩性平權史去看,正是有了這樣的人,才有了女性走上社會舞臺、參與社會活動,這些社會進步,都是這樣一點一滴爭取而來的。 一代又一代人付出努力,不是為了讓你做全職太太的!
你堅持了這麼久,利用了這麼多資源,不是最終告訴那些還沒有得到這些資源、還在輟學打工或嫁人的困境中苦苦掙扎的女孩子們:看吧,奮鬥的結果就是這樣! 「一個女孩可以影響三代人。」張桂梅說,「我的目標是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
這樣崇高的靈魂,別人不配去批評她。 我們向張校長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時,也反對某些將「全職太太」汙名化的說法,全職太太背後,不一定是完全放棄自我,也不一定就會「引狼入室」,甚至某些階段,全職太太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和體驗。
但重要的是,不管是全職太太,還是職場精英,女性都有自主選擇的權利,不放棄自我成長。
女性回歸家庭,不是失去了打拼的勇氣,而是選擇去做當下更重要的事,比如陪伴孩子和照顧家庭;女性奮戰職場,也不是迫於生存的壓力,而是選擇讓生命力在更廣闊的舞臺上綻放。
家庭和職場,都是女性展現美麗的地方。
全職太太可以是個人的選擇,但整個社會應該推崇的,是女性有自我選擇的自由和能力。
雙瑞商學院有眾多令人敬佩的女性,在各個職位綻放生命的精彩。
她們之中,有很多人天南海北地出差、一個月沒有幾天待在家裡,每當與孩子分離,總是心裡不舍;也有人身兼數職,開會加班帶團隊,忙而不亂,回到家裡,角色又切換為幾個孩子的母親,用心陪伴孩子們健康成長。
她們不是超人,她們只是清楚地知道,事業和孩子都是自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正是對自己事業的投入和執著,無形當中也給了孩子正向的指引,小小年紀擁有超強的自我管理能力,媽媽不在身邊的時候,把自己照顧得很好;同時也象媽媽專注事業一樣,在學習中有專注的能力。
人格獨立、精神自由,這樣的媽媽,就是孩子的旗幟,在孩子的整個人生旅程中高高飄揚。
她們展現出來的樣子,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如何平衡事業與家庭?在這些優秀女性的眼裡,這不是問題。在自我成長的路上,一切都會配合我們而來。
擁有事業、終身成長、擁有選擇的能力和自由,是女性永遠的底氣。
願女性朋友都能一手帶娃,一手乘風破浪,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