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願你一邊帶娃顧家,一邊乘風破浪-崑山慧贏通職場女性風採

2020-12-11 蘭州新聞網

「燃燈校長」張桂梅又上了熱搜,這一次,是因為張校長怒斥「全職太太」

「你家庭那麼困難,我們把你供到現在,你反而當起了全職太太。」

2008年起,身患23種疾病的張校長,在雲南麗江華坪創辦免費女子高中,讓1804個貧困山區的女孩考上大學,走出大山,改變了命運。

在這個「女學生讀著讀著就不見了」的貧困山區,她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一屆又一屆大山女孩們的追夢之路。

所以,當那個她非常看好也很有前途的女學生中止了奮鬥,帶著老公帶著娃出現在她面前,哪怕是帶著錢來捐款,她還是憤怒地說出「你出去」!

在她眼中,那個學生所辜負的,不只是個人學到的知識,還有她獲得過的權利以及為她的每一步鋪設階梯的人;在她看來,「個人選擇」雖然出於「個人」,但不能僅僅是為了個人。

她所做的事,不是為了哪一個人,而是為整個群體走出「原生之困」,帶來改變命運的可能。

張校長的「不接受全職太太」,不應被放在是是非非的網絡小環境裡,而應被放在整個社會的兩性平權史去看,正是有了這樣的人,才有了女性走上社會舞臺、參與社會活動,這些社會進步,都是這樣一點一滴爭取而來的。 一代又一代人付出努力,不是為了讓你做全職太太的!

你堅持了這麼久,利用了這麼多資源,不是最終告訴那些還沒有得到這些資源、還在輟學打工或嫁人的困境中苦苦掙扎的女孩子們:看吧,奮鬥的結果就是這樣! 「一個女孩可以影響三代人。」張桂梅說,「我的目標是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

這樣崇高的靈魂,別人不配去批評她。 我們向張校長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時,也反對某些將「全職太太」汙名化的說法,全職太太背後,不一定是完全放棄自我,也不一定就會「引狼入室」,甚至某些階段,全職太太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和體驗。

但重要的是,不管是全職太太,還是職場精英,女性都有自主選擇的權利,不放棄自我成長。

女性回歸家庭,不是失去了打拼的勇氣,而是選擇去做當下更重要的事,比如陪伴孩子和照顧家庭;女性奮戰職場,也不是迫於生存的壓力,而是選擇讓生命力在更廣闊的舞臺上綻放。

家庭和職場,都是女性展現美麗的地方。

全職太太可以是個人的選擇,但整個社會應該推崇的,是女性有自我選擇的自由和能力。

雙瑞商學院有眾多令人敬佩的女性,在各個職位綻放生命的精彩。

她們之中,有很多人天南海北地出差、一個月沒有幾天待在家裡,每當與孩子分離,總是心裡不舍;也有人身兼數職,開會加班帶團隊,忙而不亂,回到家裡,角色又切換為幾個孩子的母親,用心陪伴孩子們健康成長。

她們不是超人,她們只是清楚地知道,事業和孩子都是自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正是對自己事業的投入和執著,無形當中也給了孩子正向的指引,小小年紀擁有超強的自我管理能力,媽媽不在身邊的時候,把自己照顧得很好;同時也象媽媽專注事業一樣,在學習中有專注的能力。

人格獨立、精神自由,這樣的媽媽,就是孩子的旗幟,在孩子的整個人生旅程中高高飄揚。

她們展現出來的樣子,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如何平衡事業與家庭?在這些優秀女性的眼裡,這不是問題。在自我成長的路上,一切都會配合我們而來。

擁有事業、終身成長、擁有選擇的能力和自由,是女性永遠的底氣。

願女性朋友都能一手帶娃,一手乘風破浪,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精彩。



相關焦點

  • 全職媽媽帶娃做農活,一邊種水稻一邊哄娃,廣州網友:為母則剛
    我想很多女性做了媽媽之後,都能體會到什麼叫做「為母則剛」,它想表達的意思就是女性生完孩子之後,所展示出來的精神狀態和未結婚之前的女性展示出來的狀態差別是很大的。因為女性在有了孩子之後,他們內心的責任感也會隨之增強。
  • 以古老智慧 搭建現代管理思維——崑山慧贏通企業管理模式詳解
    慧贏通的管理模式,是「盡人之智」,要求管理者具備傾聽和看見的能力,不光知道對方的劣勢,也能聚焦對方的長處,甚至這個長處還不被本人所看到,所謂「見人所短,用人之長」,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同時,管理者還需要有開闊的心胸和格局,有更高的視野,有整合一切資源的能力。
  • 少兒編程軟體慧編程實現一邊巡線一邊報告
    但「上傳模式廣播」更厲害的地方在於,它可以實現以Arduino為主板的硬體設備與慧編程舞臺角色、慧編程舞臺中的AI、IoT類擴展互動,同時還允許進行巡線、呼吸燈等對運行效率高要求的項目。特別注意:根據默認設置,你需要先開啟「上傳模式」,設備和舞臺角色才可以互動哦~在「設備」模塊下切換到「上傳模式」,並添加「上傳模式廣播」擴展:在「角色」模塊下添加「上傳模式廣播」擴展:案例介紹
  • 我是如何一邊帶娃,一邊學習的
    帶孩子時間是很被動的,而且可能經常會有變動,不要把事情都安排滿了,因為如果你老做不完,你很可能會自責,焦慮,陷入惡性循環。如果今天的任務沒完成,或者太累了不想做都沒關係,因為你的感受比規則要重要。想想你本可以不學習,不成長進步,但你還是選擇一邊帶孩子一邊學習,這本身已經很了不起了。
  • 一邊嫌老人帶娃不行,一邊又需要他們幫忙,揭露多少家庭的通病?
    寶媽說:「請保姆一個月要四五千,公婆帶娃又不要錢,能省一點是一點,畢竟我們還房貸,還得給孩子報興趣班,錢不夠花啊。」按理說,老人幫忙帶娃,而且還出錢負責家裡的花銷,作為寶媽要感激才是。但是,這位寶媽還各種吐槽各種挑理,讓人心裡很不舒服。
  • 你家寶寶是寶媽帶、婆婆帶、還是自己一邊工作一邊帶孩子
    寶寶的出生帶給了全家的歡樂,也帶來的媽媽的煩惱,以前只是聽說帶娃的不容易,不理解也沒有體會這其中的考驗,你要是不身在其中你是無法理解這種打不得、罵不得、還給你每天忙得焦頭爛額的感覺的。這只是才剛剛開始,隨著寶媽做完月子以後帶孩子的重擔就會落在寶媽的身上,這才是考驗的開始,不過除了自己帶娃,我最羨慕的是那些有父母或者公公婆婆幫忙帶娃的人了,他們的時間就更充裕了,這樣的我只是羨慕而已,還有一種是讓人敬佩的同時不僅也生出了一絲同情吧!
  • 全職太太是有錢人的象徵,更多的女人需要一邊工作,一邊看娃
    張校長覺得她做了全職太太真丟學校的人,我好不容易把你從貧困線上拉出來讀書,你學了知識去做全職太太,這樣的女人太氣人了。 張校長認為女人應該自強自立,不應該做全職太太,她鼓勵女人要經濟獨立。 張校長的理念和思想,你支持嗎?我想談談我的想法,客觀去談談女人這一生到底該如何過?
  • 寶媽想要提升自我,如何一邊照顧孩子一邊學習呢?
    不負娃來不負己日本吉田穗波,從名古屋大學研究所博士畢業後,去了東京銀座做婦產科醫師,一邊工作,一邊帶娃,用半年的時間考取到帶娃的同時,也希望學習新的技能知識。但大多數寶媽都不是吉田穗波,常常被困在帶娃沒時間學習提升自我的困境裡出不來。反而帶娃學習兩頭都沒抓好,身心疲憊自我提升計劃落空,還徒增了許多家庭矛盾。寶媽想要提升自我,不願落後「挨社會的打」,該如何一邊照顧孩子一邊學習兩不誤呢?分三步走。
  • 為什麼感冒時一邊鼻子通一邊不通? 看完你就明白了!
    為什麼感冒時一邊鼻子通一邊不通? 看完你就明白了!時間:2017-08-17 13:00   來源:科普中國微平臺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感冒時一邊鼻子通一邊不通? 看完你就明白了! 大朋友小朋友們,流鼻涕,鼻塞什麼的是感冒的時候最討厭的症狀了。
  • 一個人帶倆娃,我很慘嗎?不,嗨翻天啦!
    弟弟出生後,開始自己帶娃。累啊,一個人陀螺一樣連軸轉。搞定兩娃的吃喝拉撒,精疲力盡。自己也顧不上了,吃不好,睡不好,臉色也很差。為數不多的化妝品,不是幹掉了,就是過期了。看著鏡子裡又肥又醜的自己,喪到極點。很多媽媽都會經歷這一段。有限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一旦放棄打理自己,就一腳邁進黃臉婆的行列了。一套睡衣從早穿到晚,頭髮也亂七八糟。
  • 當媽的女人,誰不是一邊想衝動辭職,一邊又拼命工作
    有些網友責怪這個媽媽讓孩子活受罪,可是他們不知道,一個條件一般的雙職工家庭,媽媽要上班卻找不到人看孩子時,有多狼狽,帶孩子上班成了她唯一的選擇。有些網友覺得這個媽媽應該辭職在家帶孩子,可是他們不知道,僅憑微薄之力也要給孩子提供起碼的物質保障,對一個媽媽來說有多重要。
  • 生娃那麼疼,養娃那麼累,為什麼媽媽們一邊抱怨,一邊悄悄生二胎
    最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 曾經那些向我拼命吐槽養娃有多累,帶娃有多崩潰的朋友,前兩天說自己已經懷孕3個月了。 What?不是說養娃沒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經濟壓力還大嗎,怎麼又來一個,這人是怎麼想的,這也太言行不一了吧。 更讓我吃驚的是,這種現象並不是個例,身邊這樣的人太多了。
  • 23歲寶媽,每天一邊帶娃,一邊做手工掙錢,家裡還收拾得乾乾淨淨
    一個人在家帶孩子,家裡真的無法保持乾淨整潔,也沒有時間收拾,真的不是我不想收拾啊!生活中聽到太多寶媽這樣吐槽過,但其中也有例外的,我身邊有個朋友23歲就當了寶媽,每天一邊帶娃,一邊還做點手工活掙點錢,即使這樣,家裡仍然收拾得乾乾淨淨,搞得整個小區的寶媽都想上門取經!
  • 奶爸流小說:一邊做美食一邊帶娃,劇情風格溫馨,適合老書蟲口味
    不過,也有一些讀者對於奶爸文不是很感興趣,感覺劇情太平淡,就是一個大男人帶娃而已,沒什麼看點。今天,我就為大家推薦一本不一樣的奶爸文,這本小說將時下很火的美食流元素和奶爸文相結合,創意十足,劇情看點也很多。這本小說就是《奶爸的異界餐廳》,作者是輕語江湖。
  • 蜜芽創始人劉楠談職場女性:年輕媽媽經常面臨兩難選擇
    來源:時刻頭條女性因為性別、婚戀、生育,成為她們職業發展中的不可知的變量,在野心和家庭之間,她們被迫做出種種抉擇。搜索「職場女性」這個關鍵字,往往緊跟其後的詞條是「怎麼平衡事業和家庭?」 這樣老生常談的問題,拼事業,就對不起家庭,太顧家,就對不起工作。
  • 分娩時,女性為何會一邊生娃一邊「拉粑粑」?別不好意思
    「產房六張床,我是第一個生出來的,我說有大便想去衛生間,醫生說你就在產床上拉吧,我不好意思,醫生說很正常,別不好意思……當時真的很尷尬。」「我快要進產房的時候突然不太舒服,問醫生是否可以上廁所,醫生詢問我是想尿尿還是便便。我說上大號,她就讓我直接進產房,顧不了那麼多,還表示生小孩不拉點粑粑就不正常。」
  • 一手帶娃,一手打拼天下!在新加坡的女性為何如此強悍
    萬事通說 為什麼在新加坡的女性,可以一邊生娃帶娃、一邊在職場打拼? 且不說,孕育一個孩子需要的辛苦,就光說如何去平衡自己作為職場女性的身份和在家作為媽媽的身份這一點,就夠很多女性朋友頭疼的了!
  • 劉濤入職阿里破億,帶娃工作兩不誤,女性憑什麼穩立職場?
    」職場上也一樣,工作能力的比拼,不只是高效的做事方式和紮實的專業知識,足夠認真,更是你區別於人的最大閃光點。認真是一份硬核的職場力,讓不少職業女性詮釋出優雅動人卻不失果斷堅強的力量。然而,職場女性所要面對的偏見和困擾,早在面試時就開始了。
  • 月子裡婆婆不幫忙帶娃,老公站在親媽一邊,情分和義務如何區分
    >,在養娃的路上,女性往往承擔了很多的壓力與誤解。月子裡婆婆不幫忙帶娃,老公站在親媽一邊莉莉和男友戀愛時,這個男朋友可是得到了自己周圍所有人的認可,對自己也是好到沒話說,但自從婚後莉莉才發現沒想到老公站在親媽一邊,依然很護母,還對自己說:誰生的誰來帶,我媽可沒這個義務幫忙帶孩子。莉莉聽到老公的這番話,十分震驚。
  • 抱歉,30歲+的職場女性很難乘風破浪
    正因如此,當《乘風破浪的姐姐》將聚光燈最準30歲以上女性藝人,展現她們的外在美和內在沉澱,以全新的視角審視和關注30歲女性時,會引發大眾的激烈討論。事實上,對於女性自身而言,時間的流逝不可抵抗,少女心、青春從來不是女性人生的全部,女性的價值和魅力,一直都值得進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