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連晶:村裡有這麼好的書屋是我的幸運

2020-09-05 書香吉林
等我上了大學以後,再回到村裡的時候,一定利用好空閒時間,多來農家書屋讀書,努力豐富自己的知識文化,提高學習能力和為人處世的素養。

——於連晶

今年剛剛參加完高考的於連晶,高考分數上了本科線,現在正在等待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我從10多歲就離開了家,一直在松原市上學,但是每當放假時,都和爸爸媽媽回村裡。」8月20日,吉林省扶餘市肖家鄉大溝村的於連晶向《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介紹,她就讀的高中是松原市實驗高級中學,每當節假日或者寒暑假,父母就會帶上她回到大溝村。家裡有一些土地,她在幫助父母種地的同時,還常常在農家書屋裡閱讀。

學生的「第二課堂」

「現在的農村可熱鬧了,不僅有豐富多彩的文化節目,最主要的是還有一個好的農家書屋。」於連晶向記者介紹說,她沒事的時候,就經常在農家書屋閱讀,書屋的書多,文化氛圍也濃厚。

小小的農家書屋,給於連晶留下了深刻的記憶。8月19日,她剛和家人再次走進農家書屋,與鄉親們一起閱讀,同時感受曾經助力她成長的精神家園一點一滴的變化。

於連晶回憶,2015年,村裡的王佳富主動將書屋搬進自己家裡,無償履行起農家書屋管理員義務,從根本上解決村民閱讀不方便的問題。後來,王佳富又將家中的3間70多平方米的房子打通,擴大空間方便村民閱讀。孩子們放學後,在農家書屋門前統一下校車,由高中畢業的王佳富在書屋內義務看管他們寫作業和輔導課外知識,直至天黑時,家長從地裡忙完農活回來,再把孩子從書屋接走。這一舉動讓村民及學生非常感動,書屋被孩子和家長稱為「四點半課堂」「託管書屋」。

一年的寒暑兩次假期,大溝村農家書屋都會舉辦好幾場讀書沙龍活動。「我的書屋我的夢」「愛家鄉愛讀書」「口才特訓班」「作文寫作提高班」等一系列讀書活動,讓農家書屋成為村裡少年兒童的「第二課堂」。於連晶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中,慢慢地更愛閱讀了。

「在這個書屋裡,讀了多少書有些記不清了,但是印象最深的是在讀古典名著《紅樓夢》時,一開始時書中的有些內容看不懂,但是看得遍數多了,就懂了。」於連晶對記者說,她認為閱讀與寫作有著直接的聯繫,正是一點一滴的積累,最後才能寫出好的文章。

串起的求知夢

假期裡,農家書屋會舉行主題演講、經典誦讀、讀書徵文、知識競賽、親子閱讀等活動,讓每個孩子在快樂中學到知識,在遊戲中了解文化。假期的農家書屋是於連晶的樂園。

「在這個農家書屋的閱讀中,讓我有了走出家鄉,去更加遙遠的地方的想法。」於連晶對記者說,農家書屋裡舉行的各種活動,也讓她豐富了知識,得到了鍛鍊。現在雖然即將邁入大學的校門,對於這個農家書屋,是滿滿的不舍之情。

通過學生來閱讀學習,也帶動了家長來閱讀。有時來農家書屋閱讀的人少,王佳富就在每天晚上播放農業及養殖知識的影像資料,這樣既能讓辛苦勞作一天的農民得到精神放鬆,又能從中學到知識。他每周還舉行農業知識座談,讓農民發表自己的看法。這種活動一推出,就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晚飯時間,村民們坐在一起聊聊天,看看農業知識視頻,小小的書屋無形中促進了鄰裡之間的感情。

「我覺得這裡的環境比較好,而且比較安靜,適合學習。」於連晶說,她喜歡閱讀名人故事,認為這些內容在高考寫作能用得上。她還喜歡看一些詩歌作品,認為詩歌能夠陶冶人的情操。在這個書屋裡,於連晶讀到了好多自己喜歡的書籍。

於連晶對記者說,村裡能夠有這麼好的農家書屋,有這麼熱心的農家書屋管理員,這讓她和村裡的孩子感到非常幸運。等她上了大學以後,再回到村裡的時候,一定利用好空閒時間,多來農家書屋讀書,努力豐富自己的知識文化,提高學習能力和為人處世的素養。

為了打造一個好的閱讀環境,王佳富在農家書屋室外還布置了農家書屋文化長廊,這個長廊裡不僅有關於閱讀的宣傳,還有關於「掃黃打非」工作的宣傳。小小的院落到處充滿了文化的氣息。農家書屋內,政經、科教、文學、少兒、生活等各類圖書有序排列,陣陣的書香沁人心脾。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大溝村農家書屋現有藏書1.5萬多冊,光碟1000多張。王佳富對記者說,今年除了於連晶外,大溝村還有一個孩子考入了大學,他們都是農家書屋裡的熱心讀者。他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會從這個小小的書屋中走出更多的高校學子,他們會成為建設祖國和服務人民的棟梁之才。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相關焦點

  • 愛心人士出資為村裡建「愛心書屋」,留守兒童有課外書看了
    留守兒童在看書讓書香伴隨孩子們成長「愛心書屋」是由祠堂改建而成,外觀設計很是文雅,裡面的一間房擺滿了書架,放置了大大小小的書籍,內容涵蓋非常廣,村裡的留守兒童聞訊來到這裡,一個個捧著書籍如獲至寶。學生朱祖軒對潯陽晚報記者說:「我很喜歡這裡,書很多,有圖畫書、課外書、還有一些關於作文的,我喜歡看的就是那種有插畫的,以後會經常來,對我的學習很有幫助。」另一名學生朱雨涵說道:「這裡的書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有童話和字典,什麼類的都有,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
  • 「廢棄房屋」變「農家書房」,村裡這個「諸卷書屋」不一般
    12月2日上午,重慶市沙坪垻區三河村的村民王廷瓊,收拾完自家院子,和鄰居大姐聊了會家長裡短之後,兩人一邊散步,一邊慢悠悠的來到了村裡新開放的「諸卷書屋」。這個書屋坐落在村裡一個池塘邊上,是由廢棄房屋改造而來。
  • 農家「小書屋」 精神「大糧倉」
    「我把閱讀當成了一種習慣」走進吳窯鎮三元社區的農家書屋,一本本圖書擺放整齊,不少村民正在這裡安靜地閱讀。村民繆德建說:「自從有了這個農家書屋,我就經常過來看書,學到了不少農業、健康知識。」繆德建說,自從家人患上高血壓、糖尿病後,他就經常來書屋了解這些慢性病的預防、治療知識。
  • 「我的書屋·我的夢」啟動儀式在寧遠舉行 湖南共建成農家書屋...
    「我的書屋·我的夢」啟動儀式在寧遠舉行全省共建成農家書屋43888個華聲在線8月7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嚴萬達 通訊員 駱力軍)鄉村新時代,書香沁農家8月7日上午,湖南省2020年「我的書屋·我的夢」啟動儀式暨「新時代鄉村閱讀季」示範引領活動,在寧遠縣灣井鎮下灌社區舉行。這次活動由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農業農村廳主辦,永州市委宣傳部、寧遠縣委宣傳部等協辦。
  • 母子接力為村裡孩子傳遞「光明」,延津「螢火」小書屋獲中宣部表彰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虎成 李亞偉 通訊員 崔興輝  延津縣圖書館在農村設立借閱點,「螢火」小書屋照亮孩子們的大夢想!  寒冬將至,晝短夜長。11月30日18時,延津縣榆林鄉石河村亮起燈光,遠遠望去好似點點「螢火」。
  • 三明90後回村裡支教,正在為孩子建書屋!你願參與嗎
    ▲張人彪教學中「我也是鄉村出來的,能體會到鄉村學生求學的不容易,所以我願意留下。」「特別是從事基層工作時,我走遍家鄉各村,發現村裡農家書屋並不多,甚至一家像樣的書報亭都很少見。」那時籌建一個書屋的想法,在張人彪心中萌生。並從那時起,他開始有意積攢書籍。
  • 農家書屋裡的故事:有文章,有故鄉,有力量,有遠方
    津雲新聞記者 吳宏如果談閱讀,也許,一千個人有一千種方式,有一千種收穫。因為,閱讀不僅需要儀式感,同時,她帶給人的總是意想不到的驚喜,還有收穫。再過幾天,史佳鑫就要開啟大學生活了。今年高考她考出了611分的高分,這樣的好成績除了來自於小姑娘自身的勤奮和天賦以外,村裡的農家書屋是助力她圓夢的「充電器」。
  • 農家書屋裡的故事:有文章,有故鄉,有力量,有遠方……
    如果談閱讀,也許,一千個人有一千種方式,有一千種收穫。因為,閱讀不僅需要儀式感,同時,她帶給人的總是意想不到的驚喜,還有收穫。再過幾天,史佳鑫就要開啟大學生活了。今年高考她考出了611分的高分,這樣的好成績除了來自於小姑娘自身的勤奮和天賦以外,村裡的農家書屋是助力她圓夢的「充電器」。
  • 中山海歸青年的三味書屋
    時空的切換需要時間適應,回到熟悉的語言環境,彼時的家傑卻有些許迷茫:畢竟有兩年沒回了,畢竟是獨立面對社會了,做什麼好呢?習慣了自由的他不想再去打工,找了姑姑去商量。姑姑徐東好是開明的人,她發現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工程的推進,左步村日新月異,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但是村裡卻沒有個像樣的地方給孩子們看書或做作業,於是便萌生了「想為村裡做點事,建個共享書屋」的想法。
  • 農家書屋提質增效,農民代表有話說
    黨永富:農家書屋就是我們鄉村文化建設的載體。書屋管理員更是我們農民的引路人,引著我們去學更多新鮮有用的知識。  馬慧娟:過去常說,「富了口袋,更要富腦袋」,其實是「富了腦袋,才能富口袋」,我希望依託農家書屋教會更多的鄉親使用電腦、網絡,讓他們不做新時代的「文盲」。
  • 讓更多農村孩子讀書築夢——河南省「我的書屋·我的夢」優秀徵文...
    河南省委宣傳部版權和印刷發行處 供圖  「親愛的媽媽,你和爸爸去東莞打工,走了已經八個月了……今天我要告訴你村裡發生的一件新鮮事——村裡的小書屋開放啦……奶奶再也不用擔心我們放學後亂跑了。」在作文《給媽媽的一封信》中,10歲的劉若彤這樣寫道。劉若彤是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六村鄉第六小學(以下簡稱六小)五年級的學生。
  • 鄉村裡的「螢火」小書屋
    晚飯後,陸續有孩子進來,尋找自己感興趣的圖書。這裡便是石河村「螢火」小書屋,也是許同傑的家。石河村是距離河南省新鄉市延津縣城25公裡外的一個偏遠小村莊。五年前,村裡的孩子許同傑在縣裡讀高中。那時,他在縣圖書館有六個借書證,每到周末都會借一大包書走。這一不同尋常的舉動引起了圖書館館長範偉的注意。
  • 白石水鎮:村裡的農家書屋 孩子暑假好去處
    為豐富孩子暑假生活,讓孩子們共享閱讀樂趣,度過一個有意義、安全的假期,暑假以來,浦北縣白石水鎮各村農家書屋變得熱鬧起來,放假在家的孩子把書屋當成假期活動室8月17日,筆者在該鎮新圩村農家書屋裡看到,孩子們有的在挑選著自己喜愛的圖書,有的在津津有味地看書。書架上整齊地擺放著各類書籍,整個書屋洋溢著濃厚的讀書氛圍。
  • 江蘇南京村官當書屋管理員讓農民看出甜頭
    在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麒麟鎮鎖石村,54歲的朱麒麟看著大棚裡鮮紅欲滴的草莓,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放心了,今年草莓長勢好,再過幾天就能上市了。」  朱麒麟在城裡跑過運輸、開過小飯館,兩年前回到老家,準備重新當個地道的農民,卻發現村民都種起了市場價格高的草莓,而他完全不知道該怎麼種。他來到村裡的農家書屋,借了本《實用草莓種植技術》。
  • 我的小書屋
    終於有我自己的小書屋了,這可是我的一個心願呢!我的小書屋是什麼樣的呢?我的小書屋不大,但是我希望這是一個讓人呆著舒適的地方。學生們來到這裡會感覺輕鬆、快樂,在有意與無意之間就學習了,進步了,成長了。這是我們的書桌,正對著朝東南方向的窗戶,窗外正對著一棵茂密的紫荊樹。
  • 蘭州市永登縣紅城鎮華山村:《農家書屋》助力農村精神脫貧
    4 月 27 日,永登縣紅城鎮華山村村民許先銀又來到農家書屋,借了一本《我的第一本科學書 -- 人體奧秘》。" 每天勞動完了在家陪著孩子一起看看書挺好的,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她笑呵呵地告訴記者,在村裡,農家書屋成為村民的精神文化家園,從農家書屋借書看成為新時尚。
  • 建設公益書屋,助力教育發展,安陽市首個「青蟲書屋」揭牌啦!
    青蟲書屋宰莊村位於石盤屯鄉政府東南1.5公裡處,耕地面積1950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麥、小雜果、露地菜等經濟作物。村裡共有農戶310戶1400餘人,義務教育階段青少年約300人。幸運的是,共青團安陽市委和河南樂蟻傳媒有限公司(安陽信息網)、河南碧尚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的愛心人士們注意到了這一點,通過打造「青蟲書屋」、提供免費書籍和電子設備,讓那些教育資源相對落後地區的青少年也能夠暢快地吸取書中的知識、享受讀書的樂趣。
  • 鄉村教師夫妻創辦「覽蟲書屋」,旨為建設書香柳林、引導全民閱讀
    這個深藏於呂梁山西麓的小書屋,也藏著高海巖和閆麗夫婦的夢想。2015年11月,高海巖和閆麗大學畢業回鄉當老師後發現,村裡沒有圖書館,孩子們課後沒有讀書的地方,便萌生了開書屋的想法。夫妻倆取出帳戶中的8萬元,租了四間平房,開起了這家書屋。書屋開了,卻沒人來,為此,閆麗想了很多辦法。
  • 昆凌:我很幸運有個這麼好的老公,但同時我還想要當一個努力的人
    專訪中,昆凌坦承「我很幸運我有個這麼好的老公」,「大家會認識我,確實是因為他」,但她也認為這個身份只是自己多面人生的其中一面,「自己的人生,還是要對自己負責」,「我還是想要當一個努力的人」。 採寫_本刊記者 何海珠 實習生 呂慧雯
  • 安徽亳州:農家書屋文化雨露潤澤鄉村 共享"精神食糧"
    村民趙玖明樂呵呵地說,「今年種植的小辣椒病害,我就是在書裡找到了解決的辦法,通過對症下藥,病害很快減輕了。今天我又來這裡學習果樹剪方面的知識。」郭滿紅深有體會地說,「以前遇到了什麼難題,我只能向有知識的人和老農請教,或者到鎮裡請教農技人員,可是現在我到書屋通過學習,自己也變成了農作物方面的『土專家』了。」由於郭滿紅「飽學經書」,現在他們村無論年輕的還是年老的,大家也願意聽他「白話」。  「目前正是農閒時節,沒有農活做,所以近段時間前來借閱的村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