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三周歲生日會報名截止倒計時7天:三周歲生日會報名開啟——且看四維跨界終身學習者的演出,不一樣的生日會期待不一樣的你。
這是廬山面目的真面目第596篇原創內容,2020年第105篇。
本篇的主題關於我們都應該上調音樂在跨學科終身學習中的地位。
這個標題聽起來有點像投資機構大幅增持某家公司股票。
沒錯,時間是我幾乎唯一的資源,也是每個人最重要的資源。本篇要分享的,就是我調整時間投資比例的思考。
上一篇內容發出了剛剛寫出的一首新歌,在寫出當天就熟悉到可以錄音,並且完成錄音,再分享到公眾號,可見我的時間使用效率。關鍵這一天我還見了幾個朋友。
一首讓我自己感動到哭的新歌,在公眾號反應並不大。這看起來好像是喜歡公眾號內容的朋友,對音樂沒有需求。
淺嘗輒止的思維方式,就到此為止了。既然大家不太喜歡音樂,那就少寫一點,少放一點。
但我的思考不是這樣的,而是回到原點,看人的成長是不是需要音樂。
這個答案是非常肯定,確定和一定的。
我從兩個方面來說這個答案。
第一,音樂是開發右腦的極好載體。
我們每個人的最強武器大腦,由左右腦組成。
左腦負責邏輯理解、記憶、時間、語言、判斷、排列、分類、邏輯、分析、書寫、推理、抑制、五感(視、聽、嗅、觸、味覺)等,思維方式具有連續性、延續性和分析性。因此左腦可以稱作「意識腦」、「學術腦」、「語言腦」。
右腦負責空間形象記憶、直覺、情感、身體協調、視知覺、美術、音樂節奏、想像、靈感、頓悟等,思維方式具有無序性、跳躍性、直覺性等。右腦更萬能,善於找出多種解決問題的辦法,許多高級思維功能取決於右腦。把右腦潛力充分挖掘出來,才能表現出人類無窮的創造才能。所以右腦又可以稱作「本能腦」、「潛意識腦」、「創造腦」、「音樂腦」、「藝術腦」。
邏輯思維再強,只能鍛鍊到我們的左腦。而更高級的能力來自於右腦。
經濟的轉型升級,來自每個人創造價值的提升。創造價值的提升,來自於每個人能力的提升。而右腦是最具潛力的開發部分。
創新只會來自於右腦,而不是左腦。
右腦如何開發,音樂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載體。
第二,音樂是商業背後的文化精髓。
音樂對商業的影響之大、之深遠,很多對音樂不了解的人,並不知道。
首先,搖滾樂是近代商業發展的底層邏輯和文化基因來源。
搖滾樂的靈魂是叛逆,商業的基因是差異化。
這兩者同出而異型。在本質上是沒有差別的,在思維方法上就是一回事。
其次,很多傑出企業家是超級樂迷,或者說喜歡音樂對他的企業影響非常大。
很多企業家,年輕的時候都是超級樂迷。
比如維珍集團創始人理察·布蘭森,他不僅僅是樂迷,他還直接捧紅了sex pistols,成立了維珍唱片。
比如巴西塞氏集團創始人當年也是深受音樂影響,因為覺得父親創立企業的管理模式一點都不酷,自己要做出不一樣的東西,才締造了塞氏集團領先幾十年的管理創新。
另外一個超級樂迷的代表,是賈伯斯。賈伯斯非常崇拜Bob Dylan,非常喜歡他的音樂,這是賈伯斯和蘋果會做出iPod的原因。而iPhone是基於iPod的拓展。所以iPhone帶來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與音樂密不可分。
最後,音樂本身也是一個產業和龐大行業。
日本的山葉,至今歷史已經130多年,起家於鋼琴,幾乎生產遍了所有樂器,而且包含原生和電聲。
130多年前就會誕生山葉,是因為日本在那個時候全面引入了歐洲教育體系,非常重視音樂教育。
這一點日本領先我們一百多年。
日本的樂器行業也僅次於美國,除了山葉,還有Ibanez、takamine、Roland等等。
基於以上兩點原因,可以說音樂方面的學習對於跨學科終身學習非常重要。
而中國目前的現實和現狀是,走上工作崗位的人,很少比例還會聽歌,更少比例還會愛好音樂。
大部分人以前也就是酒後去KTV,八項規定之後,這一項很多人也沒有了。(當然這樣的沒有是好事。)
這是為什麼呢?
我想過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中國之前大多數工作環境,需要的是爾虞我詐,需要的是能夠做違背自己意願的事。
而喜歡音樂的人,都是極其單純的。喜歡音樂,會讓人變單純。應該說,音樂會淨化人的心靈。
環境的階段性問題,導致喜歡了音樂,不利於在這樣的環境中發展甚至是生存。
所以很多人工作之後就不再喜歡音樂,這一點和看書很類似。
但這恰恰是我們需要改變的。
只有更多的人喜歡音樂,淨化了自己的心靈,社會才能減少謊言、醜惡。
只有更多的人通過音樂鍛鍊了自己的右腦,才能使得創新更加可能。
而音樂又是我的愛好,是我過去花費過很多時間、精力、代價去追求的。
那麼自然而然,音樂要成為我跨學科終身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希望通過我微弱的影響,讓一些人先變得更喜歡音樂。
離我最近的身邊朋友,現在幾乎每次見我都可以聽到我的音樂了。
今年的公眾號生日會,音樂佔用的時間不會太多,但是會融入到我的分享之中。音樂的魅力在現場,因為只有現場可以傳遞靈魂深處的聲音。
對於我的跨學科終身學習來說,現階段是幫助和影響成年人。下一階段把跨學科終身學習的成果用在孩子身上,帶著我的吉他和朋友們一起去貧困地區,除了分享知識,還要唱歌給孩子們聽。
這就是一個跨學科終身學習者眼中的音樂,和音樂圈的大多數人都不太一樣。
跨學科終身學習者眼中的世界,和大多數人都不太一樣。
今天最後問朋友們的是,你喜歡音樂嗎?你經常聽音樂嗎?你打算學習一項樂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