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渡金屬催化的C-H鍵活化簡介
最近幾十年,過渡金屬催化的C-H鍵活化/轉化已經成為有機合成化學強有力的工具。在經典的過渡金屬催化的C-H鍵活化官能化反應中,過渡金屬催化活化C-H鍵形成碳金屬(C-M)鍵,該C-M化合物作為反應的關鍵中間體繼而通過轉金屬化及還原消除過程實現C-H鍵活化偶聯反應。另一方面,C-H鍵化合物還可以通過電子轉移和質子轉移的方式來對C-H鍵進行活化,這一類活化方式被稱為「自由基C-H活化」。
-
長春應化所在金屬C-H鍵活化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C-H鍵活化是近年來發展最迅速的研究領域之一。C-H的直接官能團化反應由於其具有突出的優點和巨大的挑戰性,一直以來是科學研究的熱點。從分子水平上研究金屬催活化C-H鍵的反應機理,有助於我們了解催化反應歷程,揭示催化劑結構與催化活性
-
多孔單晶扭曲表面增強乙烷脫氫研究獲進展
多孔單晶晶格結構清晰、化學組分精準、終止表面明確,可構築連續高度扭曲活性表面及精細結構,對於研究各類實際催化反應中的表面結構及催化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重點專項、國家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重點項目、中國科學院潔淨能源聯合基金和中國科學院戰略先導B等項目支持下,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功能納米結構設計與組裝重點實驗室謝奎課題組通過晶格重構策略生長出了2 cm尺寸具有三維連通孔道結構的介孔Nb4N5和MoN單晶,精準控制了晶面取向,並在扭曲表面上構築了清晰的不飽和活性位點包括Nb-N1/5、Nb-N2
-
...自然·通訊》發文報導有機小分子催化的醯胺C-N鍵活化最新進展
西工大新聞網2月24日電(榮子強)日前,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研究院黃維院士、付振乾教授與鄭州大學魏東輝教授合作在醯胺鍵的直接活化領域取得重大進展,相關研究工作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由於醯胺鍵的惰性,其活化一般需要通過多步反應才能實現。醯胺鍵的直接活化是有機化學領域最具挑戰性的課題之一。雖然該領域近年來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依然存在許多挑戰,如:(i)缺少過渡金屬催化以外的有效活化策略;(ii)醯胺C-N鍵不對稱活化尚未見報導;(iii)原子經濟性問題,醯胺的氨基部分作為反應副產物不能被利用。
-
席振峰和張文雄課題組發表過渡金屬催化的碳-氮鍵活化與應用綜述
在許多有機基本反應和生命化學過程中,碳-氮鍵的切斷和形成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過渡金屬催化的惰性化學鍵活化,如碳-氫鍵、碳-碳鍵和碳-氧鍵活化,因選擇性好、反應條件相對溫和、官能團容忍性較好而在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然而,由於碳-氮鍵相對較高的解離能及含氮化合物(如胺類)自身相對較高的穩定性,過渡金屬催化的碳-氮鍵活化與應用研究相對較少。
-
《科學》發表上海科技大學重大研究成果—新聞—科學網
這一基礎研究領域的突破,解決了利用光能在室溫下把甲烷一步轉化為液態產品的科學難題,為甲烷轉化成高附加值的化工產品(例如火箭推進劑燃料)提供了嶄新和更加經濟、環保的解決方案。同時,對這一高效、可持續的光促進鈰催化模式的深入研究和進一步推廣應用,將為我國高效利用特有的稀土金屬資源提供新的思路和前景。 7月27日凌晨,這一重大科研成果在線發表於《科學》(Science)。
-
上海有機所金屬有機化合物活化氮氣研究取得進展
但一些過渡金屬配合物可在溫和條件下配位氮氣,這為發展溫和條件下氮氣分子的活化轉化方法提供了可能。以往研究對幾乎所有過渡金屬的分子氮配合物均有報導,但從分子氮配合物出發的進一步氮氣分子官能化研究則主要集中在第四族到第八族過渡金屬,過渡金屬分子氮配合物的官能化研究則基本空白。
-
鎢氧酸鹽光催化活化低碳烷烴C(sp3)−H鍵的研究--中國數字科技館
圖1 兩種不同活化低碳烷烴C(sp3)−H鍵的反應路線圖(a)以及鎢氧酸鹽光催化活化低碳烷烴C(sp3)−H鍵的設計思路(b) 近期, 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Noël團隊[10]通過採用一種廉價的多金屬氧酸鹽(Bu4N)4[W10O32](TBADT)在光照條件下激發形成[W10O32]4−*, 作為氫原子轉移(HAT)光催化劑, 可以有效破壞低碳烷烴的強鍵和未活化的C−H鍵, 實現高鍵能C(sp3)−H鍵選擇性斷裂。
-
過渡金屬磷化物研究獲突破性進展—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材料表界面的設計與調控是催化和分析化學領域的重要前沿課題之一。 最近,中科院長春應化所電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孫旭平課題組在過渡金屬磷化物及陣列的表界面調控及其在電解水制氫應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
上海有機所過渡金屬催化的芳烴二氟烷基化反應研究獲進展
>氟碳鍵的基礎上,實現了鈀、銅催化的系列「Ar-CF2R」鍵的高效構築反應。該反應操作簡便,重要官能團耐受性和反應底物兼容性好,雜環也適用(傳統的過量金屬參與的反應,雜環不適用)。 進一步,該課題組又提出以廉價易得的氟滷烷烴(親電試劑)為原料在過渡金屬催化下實現對芳基硼化合物(親核試劑)的二氟烷基化。
-
鈀催化烯醯胺的不對稱雙官能團化研究獲進展
華東理工大學陳宜峰課題組在鈀催化烯醯胺的不對稱雙官能團化研究中最新進展。相關成果近日發表於德國《應用化學》。 手性胺衍生物是有機化學中最普遍和最有價值的骨架之一,其中含兩個連續手性中心的手性胺高效構築尤其重要。近年來,烯醯胺的不對稱氫化和氫官能團化已經成為手性胺衍生物的重要合成方法。
-
科學網—發現雙金屬協同效應可降低反應活化能
本報訊(記者劉萬生 通訊員張平媛)日前,大連理工大學梁長海團隊及合作者在生物質平臺化合物丁二酸催化高效轉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
碳與過渡金屬作用研究獲新進展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理論催化研究組與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研究人員合作,在碳與過渡金屬相互作用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
-
浙師大簡繼文博士在苯環C-C鍵活化 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浙師大簡繼文博士在苯環C-C鍵活化 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2020-05-11 11: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銀催化活化端炔 •...
2020, doi.org/10.1021/acs.accounts.9b00623炔烴是基礎的化學化工原料,在有機合成中研究廣泛。但炔烴中sp雜化的碳原子使其反應性較低,因此,如何活化炔烴的C≡C鍵是其合成轉化的關鍵。根據C≡C鍵上的取代基,炔烴可以通過π活化(內炔)或σ活化(端炔)。
-
金屬表面氧分子活化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近日,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熊宇傑教授課題組發現金屬晶面對於氧分子的活化具有重要調控作用,相關研究成果以「Surface Facet of Palladium Nanocrystals: a Key Parameter to the Activation of Molecular Oxygen for Organic Catalysis and Cancer Treatment
-
陸安慧教授團隊:低碳烷烴氧化脫氫制烯烴非金屬催化體系研究進展
烷烴氧化脫氫制烯烴的反應具有不受反應平衡限制、無積炭、反應溫度低等優點, 一直是研究的熱點. 傳統的金屬氧化物具有較好的催化劑活性, 但容易造成烯烴的過度氧化而導致烯烴選擇性低. 硼基催化劑作為一種新型非金屬催化劑, 表現出顯著不同於金屬氧化物催化劑的反應特性. 六方氮化硼(h-BN)被首次報導在丙烷氧化脫氫反應展現高活性, 隨後系列硼化物(SiB6、CB4等)以及負載型硼基催化劑相續被報導.
-
超分子化學研究獲新進展
超分子化學研究獲新進展 2016-12-06 中國科學報 黃辛 【字體:大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進一步引入了醛基修飾的金納米粒子,將其與氨基修飾的二氧化鈦納米粒子在水溶液中混合,通過在單個體系中同時引入酸鹼響應的希夫鹼動態共價鍵以及葫蘆[6]脲—銨鹽主客體結構,能夠實現不同pH條件下兩種納米粒子的選擇性自組裝過程。
-
一支穿雲箭,遠程「射中」C-H鍵
隨著過渡金屬化學的迅猛發展,過渡金屬催化在C-H活化領域的應用研究在近十年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碳氫活化反應中除了催化劑至關重要,為了提高選擇性和活性,導向基也通常是不可或缺的。金屬通過與導向基上的配位原子配位,對相配體原子附近的C-H鍵進行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