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發現雙金屬協同效應可降低反應活化能

2020-12-13 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劉萬生 通訊員張平媛)日前,大連理工大學梁長海團隊及合作者在生物質平臺化合物丁二酸催化高效轉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人員採用微波輔助熱解法高效製備了Re-Pt和Re-Rh雙金屬催化劑,從動力學角度研究了雙金屬協同效應在丁二酸催化轉化當中的作用。研究發現雙金屬協同效應可以顯著降低反應的活化能,促進雙羧酸基團的加氫轉化。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英國皇家化學學會《催化科學與技術》。

金屬間的相互作用可以促進金屬原子上中等強度的氫氣吸附與活化,進而促使內酯加氫開環,選擇性地增加1,4-丁二醇的形成。同時,強相互作用更有助於抑制催化劑的氫解效應,減少反應產物進一步的裂解,避免副產物的產生。該研究有助於深入認識Re基雙金屬催化劑的協同作用並為丁二酸等有機酸平臺化合物的加氫反應機理提供更加深入的理解。

丁二酸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及中間體,可以採用丁烷為原料製取,也可以通過生物發酵法合成。其中生物發酵過程中可大量利用化工裝置副產二氧化碳。

《中國科學報》 (2017-11-30 第4版 綜合)

相關焦點

  • 基於量子限域效應和雙金屬協同效應構造二維RhW納米片實現高效CO2...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和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曾傑教授課題組通過構築二維RhW納米片並利用其量子限域效應和雙金屬協同效應實現高效CO2催化加氫。CO2加氫反應的關鍵步驟在於CO2活化產生CO2δ-自由基。
  • 山西煤化所在雙金屬催化劑協同效應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雙金屬催化劑由於其協同效應,相比單金屬組分催化劑,表現出優異的催化反應性能,因此雙金屬催化劑一直是多相催化領域的研究熱點。通常認為雙金屬組分的距離應該是越近越好。近年來的研究卻表明,多功能位點之間的間距顯著影響催化劑性能。
  • ...主講才齋講堂第七十五講:雙金屬有機合成試劑化學——協同效應...
    4月3日晚,才齋講堂第七十五講邀請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席振峰介紹了化學鍵的活化以及合成化學中物質的合成、機理與應用等內容,並就「協同效應」、「意外發現」和「深新信」三個要點進行闡釋。席振峰是教育部「長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是「席振峰教授研究室」帶頭人,曾擔任北京大學化學學院院長。
  • JACS:從原子團簇到單原子催化劑,雙金屬催化劑協同促進CO2RR
    成果簡介 近日,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王超教授和Tim Mueller教授(共同通訊作者)報導了雙金屬催化劑還原CO2的協同效應,這項工作發表在J. Am. Chem. Soc.期刊上。
  • 生物質平臺化合物丁二酸催化高效轉化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博士生邸鑫和青年教師李闖博士採用微波輔助熱解法高效製備了Re-Pt和Re-Rh雙金屬催化劑,從動力學角度研究了雙金屬協同效應在丁二酸催化轉化當中的作用。研究發現雙金屬協同效應可以顯著降低反應的活化能,促進雙羧酸基團的加氫轉化。金屬間的相互作用可以促進金屬原子上中等強度的氫氣吸附與活化,進而促使內酯加氫開環,選擇性的增加1,4-丁二醇的形成。
  • 【媒體報導】科學網報導我校生物質平臺化合物丁二酸催化高效轉化新進展
    博士生邸鑫和青年教師李闖博士採用微波輔助熱解法高效製備了Re-Pt和Re-Rh雙金屬催化劑,從動力學角度研究了雙金屬協同效應在丁二酸催化轉化當中的作用。研究發現雙金屬協同效應可以顯著降低反應的活化能,促進雙羧酸基團的加氫轉化。金屬間的相互作用可以促進金屬原子上中等強度的氫氣吸附與活化,進而促使內酯加氫開環,選擇性的增加1,4-丁二醇的形成。
  • 過渡金屬催化的C-H鍵活化簡介
    傳統的過渡態金屬催化的交叉偶聯反應可以非常高效可靠的形成Csp2-Csp2鍵,比如Suzuki,Negishi,Stille,Kumada,Heck反應等。但是傳統的過渡金屬催化的交叉偶聯反應的缺點非常明顯,比如過渡金屬催化劑不可獲得性,價格比較昂貴;反應的副產物金屬鹽對環境的不利;需要轉金屬這一步驟將芳烴連接到金屬上等等。
  • 科學家聯手開發出負載型雙金屬納米催化劑—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健團隊與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研究員王光輝、江河清團隊合作,開發了一種通用型的納米反應器新技術合成Pd基雙金屬催化劑該技術將液相中的種晶生長法成功運用到固相中——通過化學配位作用將Pd納米簇種晶和第二元金屬前驅體均勻地引入到固相載體中,在還原過程中實現雙金屬的固相種晶生長,最終獲得雙金屬納米粒子尺寸及組成可控、負載均勻的雙金屬催化劑。研究成果發表於《今日材料》。
  • 上海有機所金屬有機化合物活化氮氣研究取得進展
    氮氣分子鍵能高(945kJ/mol)、反應活性低。在合成氨工業中,氮氣的活化轉化需要高溫高壓下才能有效進行。但一些過渡金屬配合物可在溫和條件下配位氮氣,這為發展溫和條件下氮氣分子的活化轉化方法提供了可能。
  • 二輪||活化能與催化劑PDF可下載
    2017年高考化學考試說明中特別增加了一條:了解反應活化能的概念,了解催化劑的重要作用。2018年的與2017年一樣,沒有改變。圖中:Ea為正反應的活化能,Ea′為逆反應的活化能,一般來說,催化劑是通過降低反應所需活化能來增大反應速率的。使用催化劑時的活化能為Ea1較小,則反應速率較大。
  • 發現單原子催化劑中經典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
  • ...與實驗強強聯合,餘金權教授與Houk教授共同探索芳基間位C-H鍵活化
    他們首先借鑑上述苄基類底物發生芳基間位C-H鍵烯基化的Pd/Ag雙金屬催化體系設計該反應,並通過理論計算對聯芳香腈芳基間位C-H鍵活化的過渡態進行初步分析,得出反應過程中可能經歷了Pd-Ag雙金屬中心環狀過渡態,此時底物與PdAg(OAc)3結合同樣形成十二元環狀過渡態。
  • 金屬催化反應小結
    反應的條件比較多,另外正如下方介紹的滷代物和有機錫試劑種類很多,互相進行偶聯,因此此反應可以合成的產物也很多。本反應的缺點就是,有機錫試劑毒性較大,而且其極性較小,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雖然有機錫試劑很穩定,但是由於與Stille偶聯幾乎相同的Suzuki 反應的發現,Suzuki 反應使用有機硼酸及其衍生物,使用方便並且沒有有機錫試劑的那些缺點,因此此反應的重要性迅速降低。
  • 酸性電解水析氫催化劑研究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據鄧德會介紹,研究團隊2015年在國際上率先提出並實現通過MoS2晶格限域金屬雜原子來調控面內惰性硫原子的催化活性。能夠有效提高MoS2的面內HER活性,但也不可避免地過度活化邊結構,導致邊結構硫位點吸附氫過強。
  • Soc.】銥-路易斯酸雙功能催化劑的間位C-H活化反應
    過渡金屬催化C-H鍵官能化是至今構建C-C和C-雜原子鍵的最有效方法,至今也逐漸成為了合成複雜分子的有力工具。
  • Angew:無過渡金屬、無導向基團參與的C-C鍵活化反應
    然而,碳-碳σ-鍵的切斷是非常困難的,特別是無導向基團參與的非活化碳氫化合物的選擇性裂解。當在張力環或導向基團活化下,或當預芳烴體系達到芳香性時,或在羰基或氰基存在下,碳-碳σ-鍵可以在過渡金屬催化下裂解。例如,Milstein首次報導了均相銠複合物催化的芳烴C(芳基)-CH3鍵的選擇性裂解(圖1A)。然而,選擇性裂解未活化的碳-碳σ-鍵的方法仍然是有限的。
  • α-MoC上的CoNi催化劑可將協同效應最大化實現高效產氫
    α-MoC上的CoNi催化劑可將協同效應最大化實現高效產氫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7 11:36:20 以北京大學馬丁教授課題組為首的合作小組近日利用催化劑的協同效應,實現高效穩定產氫。
  • 多步反應的活化能怎麼看?
    下面,我們分別分析基元反應的活化能和多步反應的活化能的物理意義。基元反應對於基元反應,Ea 可賦予明確的物理意義。對於上文的反應,其總反應的活化能既不是  Ea1+Ea2 ,也不是  Ea1—Ea2 ,而是 Ea2+ Ea1—Ea,-1 !由此可見,多步反應的活化能只是各基元反應活化能的組合。
  • 調控費託合成中CO解離作用機制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研究發現,在還原過程中銅(Ru)納米顆粒(NPs)上形成的TiOx覆蓋層可直接參與C-O鍵的解離,從而顯著提高其在費託合成反應的活性。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通訊》。   費託合成反應可以將非石油資源(煤、天然氣、生物質等)經合成氣轉化為具有高附加值的燃料或化學品,為發展替代能源提供了一條技術路線。
  • 餘金權教授與Houk教授聯合再發《自然》子刊,遠程C-H鍵活化取得新...
    以喹啉為例,C2位C-H鍵官能化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受氮原子吸電子誘導效應的影響,其C-H鍵的酸性增強,加上鄰近導向基團,很容易在多種不同過渡金屬催化劑的作用下實現選擇性活化。相比之下,這類分子中還存在多個遠離相應氮原子的C-H鍵,其電子特性差異較小,實現其他位點C-H鍵的選擇性官能化則相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