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是一片海一樣,包容著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學習探討人生的意義,碰撞出火花,迸發出青春的色彩,關於文學 關於愛情 關於理想,都在這一刻綻放出來。
大學是一個充滿光芒星辰的夜空,接納千姿百態的莘莘學子,並埋下大大小小理想的花籽,從一顆幼小的嫩芽成長到參天大樹枝繁葉茂,在這裡磨練 打怪升級,綻放我們的無限遐想,成就我們的夢想。
作者陳春花是一位教授管理學的導師,文筆細美溫柔,娟娟到來,撇去了浮氣,讓人安靜簡單。
本書沒有告訴我們各種方法,具有實踐的工具,更多的是鼓勵我們自己思考,行動實踐。
很好的一本書,從老師的角度提出了大學之於教師的責任,之於學生的意義。同時從管理學教授的角度提出了企業管理的方法,以及企業管理者和所有者學習MBA、EMBA的方法與意義。本書不但可作為大學生生涯指導叢書使用,還可作為職場管理人士的操作手冊使用。
大學是一個象牙塔,匆匆的校園充滿著青春活力,這本是也必須是充滿著一個夢想的殿堂,然而夢想是必須要和現實接軌的,在其中目標便是夢想和現實對橋梁。所以在大學裡面樹立自己的目標,有一個清晰的方向,明白未來夢想對以後社會產生的實際性意義,對個人,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甚至對世界來定義自己,明白自己在這個世界的定位。
對學生一生而言,大學的時間極為短暫,只能去探索人生的一小部分,甚至是學習知識、提升能力以及養成習慣的一小部分,但這一小部分卻是極為特別的,它決定著一個人人生的高度和廣度。
大學的意義不僅在於學習知識與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健全的人格,對於世界和人生有自己獨立的想法。知道應該什麼,知道如何去做。
大學之力量,是讓學生獲得一種自我認知的價值情思和獨立思考的文化境界。
大學真正的力量,來自於對學生心性成長的幫助,從文化的角度看,大學教會學生怎樣思想。從學習的角度看,大學教會學生怎樣讀書。
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在於解釋意義,而在於去敲內心的門。
真正的教育,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責任、遠大的志向,是批判性的獨立思考、時時刻刻的自我覺知、終身學習的基礎、獲得幸福的能力。真正的教育,不傳授任何知識和技能,卻能令人勝任任何學科和職業。這才是教育,也是判斷一個人是否受過教育的標準。
一個合格的大學生,不僅需要完成知識的儲備,還要獲得心性的成長,以及擁有思辨的能力,至少要獲得這三方面的訓練與成長。
大學教育應該首先是信仰的培養,讓學生在大學期間,能夠真正培養確信的能力,讓人具有內心的穩定性和內在的定力,讓每個學生真正懂得如何樹立明確的價值判斷,而這也是大學教育最有意義和最有價值的部分。
我們該慶幸,生命中與大學相遇,這是一段純粹的時光,只有書本、閱讀、想像。也許人生的意義是在其後才真正展開,可是如果可以藉助於這一段時光,儲備足夠的想像和知識,擁有明確的判斷,讓自己可以按照心的判斷前行,人也就有了心靈的歸屬。
書中講到作者學習哲學的過程,還通讀了很多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書籍,體悟很多年,養成了一種不斷學習、研究的習慣。同時她對彼德.德魯克的著作,更是鍾愛有加。她告訴我們,在學術上,因為受了他的影響,她遵循,只有找到心中那個不可動搖的內驅動力,才能勇往直前。要求讓自己為了使命而去工作。
雖已畢業10年有餘,但書中表達的要義,依然適用。去觀察、閱讀、思考、體認;去設定目標、自我管理,去行動;去實現,貢獻價值,並感受生命的美好。
本書教會的不僅僅是認識大學,更重要的是讓我們學會教,學問題,學會老師的思想,而且不僅僅對剛進入或即將進入大學的同學有獨特的用處,對老師的啟發想必也很大。
讀一本好書就是與生命對話。
若有詩書藏在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多讀書,讀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