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2 04: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未來主播:扈斐(A-58-08 安陽師範學院)
7/1/2020 《未讀》總第649期 / 未來電臺總第814期
>未來網官方微信首播<
>喜馬拉雅、網易雲音樂@未來網 官方頻道同步收聽<
40多年前,中斷長達十年之久的高考恢復了。570萬出身不同、境況不同、年歲不同的人走進了考場。當年,有27萬人進入了大學校門,命運就此改寫。那時,所有人都相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
從此,高考成了改變命運的金鑰匙。我們很多人都知道要努力讀書,要考上大學,但我們又總是聽到這樣的懷疑:你們真的懂得讀書的意義是什麼嗎?考上大學只不過是一場「戰役」的結果,而你追求的應該是整個人生的贏家。而除去考試內容之外,我們還有多少人在保持著閱讀呢?
1
如今,學生時代的讀書便是以考試為軸心的,針對智商的訓練和培養。當然,這沒有錯,這樣的訓練不能丟,但情商在一個人的成長中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而讀書,特別是閱讀經典,恰恰是訓練和培養一個人情商的最佳路徑,是一個人能夠全面健康成長的不可或缺的營養。
著名主持人董卿曾在節目中提到:她一直保持著每天睡覺之前,閱讀一個小時的習慣。她始終相信,那些讀過的書都不會白讀,總會在未來的某一個場合幫助我們表現得更出色。因為讀書是可以給人以力量的,它也能給人快樂。相較於電子產品和高科技帶給人短暫的刺激,閱讀賦予我們的舒適感,是更溫柔、持續的。一本好書,甚至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貫穿我們的生命。
2
有這樣一個故事,孫子問爺爺:「您每天讀書,記住的有多少呢?反正都要忘記,為什麼還要看?」爺爺讓孫子去把裝煤的竹籃拿來,去河裡打水,孫子雖有疑惑,但還是照做了,反覆多次也沒能打來水,但之前滿是煤渣的竹籃,因為多次受到水的衝洗,已煥然一新。
爺爺這才說到:讀書就如同竹籃打水,雖然清水從縫隙中流走,表面上什麼都沒得到,但在不知不覺中,人的心靈就像這竹籃一樣已經被淨化得澄澈明亮。每讀完一本書,它都會在暗地裡改變著你。
3
我想無論什麼樣的年代,讀書的本質是不變的。而變革的時代,也唯有結合工作和創業實踐,多讀書、讀好書,才能與時俱進,完成思想的精進,從而成為一個有情趣、會思考的人。你的生命也一定會因為這種學習的累積,而變得更加優秀和出彩。
正如三毛所說:書讀多了,容顏自然改變,很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為了過眼煙雲,不復記憶,其實它們仍在潛在的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裡,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一個人外表的美都是短暫的,唯有用知識和涵養修飾自己,才能美麗一生。閱讀,就是最優質的保養品,只要你願意,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文字為刪減版本,點擊收聽音頻可獲得更多內容!)
關於讀書心得
你有什麼想和大家分享的嗎?
歡迎留言互動
本文來源:網絡綜合。音頻為未來網原創錄製(如需轉發請聯繫我們獲取授權)。
原標題:《讀書的意義?這是我看過最好的答案!未讀 | 未來·電臺》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