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來生,要站成一棵樹。
沒有悲傷的姿態。
一半沐浴陽光
一半在泥土裡安詳
一半撒向陰涼
一半面向包容的天空
很是驕傲,很是淡然
從不依靠,從不尋找
一直很喜歡三毛的一句話: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 ,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裡。
我始終相信:
你現在的氣質裡,就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愛過的人。
人生的很多沮喪,多半是因為有限的智慧使自己陷入了狹小的空間
外面的光亮照不進去,裡面的黑暗也透不出來。
如果你覺得自己很空虛、焦慮,一定是太長時間沒有好好讀書了。
讀書,就是給自己構建一座隨身攜帶的小型避難所。
閱讀,能使我們在別人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這樣,就可以借鑑他人的經驗調整自己的生活。
閱讀拓展了我們心靈的寬度與廣度,
讓我們能夠在人生的風風雨雨中擁有一顆平和平和的心。
閱讀能使我們擁有溫暖而有力的力量,能長久地體貼心靈,撥動心弦,
觸摸到我們感情深處最柔軟最深沉的部分,
這一力量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和時代的變遷而減弱。
有網友問董卿,如果只能帶三樣東西到荒島上生存,你會帶什麼?
董卿的答案是: 「第一,書。 第二,種子。 第三,戀人。 」
種子,生根發芽,讓人看到希望的存在。
戀人,甘苦相依,讓生命充盈溫暖與愛。
書則是一冊在手,便可獲得一個精神的小宇宙,給人帶來無盡的慰藉與愉悅。
讀書,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為有更多可以選擇的機會,為收穫更好的人生。
讀書的「用」,不在眼前,不在當下,而是像甘霖雨露滋潤萬物之後,萬物所呈現出的那種清爽、清新、水靈的活力,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這是一種看不見的東西,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東西,它可以融入你的血液,精神,行動之中,悄無聲息地對你的生活,環境產生作用,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會改變你的生命軌跡。
當你迷茫焦慮、艱難困頓的時候,走不下去的時候,不妨來讀讀三毛這個奇女子
有關閱讀,有關情感,關於朋友,傾聽三毛內心深處的聲音,品一品她的沙漠之旅。幾語道盡人生。
但願看完後,你能在日後的日子裡努力綻放成自己喜歡的樣子,不慕世間風物情長,不爭凡塵冷暖朝夕,不懼人生悲喜消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