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並不太記得,我第一天入學校的場景了,因為小學就在我家旁邊,幾乎天天有空沒事兒就去瞎溜達,也沒覺得有多喜歡這兒,但是我讀書的時候,我們小學還沒有開設幼兒班,所以我一入學就直接讀了一年級。
在媽媽心裡,一直有一個遺憾,那就是她才進學堂不久,就被外婆叫回家幫忙幹活去了,因為外公早早的就去世了,外婆一個人扛起家庭重擔,還要撫養三個孩子,媽媽是最小的女兒,上面還有兩位舅舅,在那個年代,重男輕女的思想還是很嚴重的,所以媽媽理所當然的成為被放棄的那個,這一直是媽媽內心深處的一個遺憾,所以,為了不讓這個遺憾繼續下去,我親愛的媽媽決定要撫養好我們家三個孩子,都能夠讀上書,幸運的是,我爸爸也是這樣想的,所以我在一進校門的時候,我媽媽就說,只要我們能一直升學,將來考得上大學了,家裡再窮也要讓我們都上學。
我就是這樣在媽媽的支持和鼓勵下走入了學堂,2002年,我正式成為一名一年級的小學生,捧起印滿了密密麻麻文字的課本,開始了我的學習生涯,其實那個時候並不懂,媽媽心中的那一道遺憾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滋味,我不去思量,因為,我唾手可得,所以我並不知道,這怎麼也能夠成為來之不易難事。
唯一讓我覺得讀書有趣的地方,那就是每天可以和一群一般大小的孩子一起玩,在學校裡玩,可以不用去割豬菜,不用去山上砍柴,不用早早地起來放牛了,因為,我眼前有個最重要的任務,那就是讀書!
所以我讀書的初衷,就是為了躲避幹活罷了,媽媽時常說,如果不好好讀書,就得像她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每天頂著烈日匆忙幹活,因為農忙分時節,錯過了耕種的時間,這一年就只能是白忙活一場了,沒有收穫,全家都得餓死,所以,為了以後不過這樣的日子,我慢慢地接受了學習。
在放牛的時候,我曾爬過我們那最高的山頭,向外遠眺,山外一片寂靜無聲,有的只是那延綿不絕的山頭,一眼也望不到頭,而我,從沒有進過真正意義上的城,也就去過我們鎮上而已,連縣城都沒有去過,我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樣的,外面的人是怎樣的,總之,應該不會比我過得慘吧。
所以,接受了讀書,其實是因為書上講述了太多我從未聽聞過的世界,給了我太多的好奇心,讓我不斷的想要去探索,但是呢,我又太懶了,只求個一知半解即可,不會想要去打破砂鍋問到底,所以我的成績平平常常,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我也一直沒有真正思索過,讀書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後來,看過龍應臺女士寫給他的兒子安德烈的家書裡寫到: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我想,這是大多數人都認可的,讀書的意義吧,而我當時的心境,並不是如此,我覺得自己像是在背負著媽媽的夢想去前行一般的,總被趕鴨子上架,或名或利,媽媽每次都只問一個結果,那就是,我有沒有拿下一張獎狀而已,所以,當妹妹拿下獎狀回家後,原本放在我身上的希望全都轉移了,每次的期末發成績冊時,便是我最難過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就覺得,讀書有個屁的意義,因為沒有獎狀就是沒有意義的。
我就像是被廢黜的公主,被拉下了寶座,並且被狠狠的踩踏一番,從那一刻開始,我又覺得,讀書多麼無趣啊,都是為了那一張獎狀而已,好像那才一個學生的價值,而我認識的每一個字,每一組詞語都在告訴我,你認識我又怎樣,你還是一個沒有出息的孩子而已,連它們都敢嘲笑我這個活生生的人,呵,死物,也可以如此猖狂,扎眼得狠。
所以,慢慢的,我又開始討厭了這裝著密密麻麻字體的課本,覺得那味道都像是腐朽的爛木那般散發著難聞的氣息,越是認識得越多,思想越深邃,反而越空洞,讓我忘了原本的初衷,哦,原本,我其實只是想要認識這個世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