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舞的歷史悠久,門類眾多,不同舞種風格之中所牽涉到的專業名詞也各不相同。今天,呀米就來給大家講講中國舞愛好者最常見的一個名詞「身韻」。
「身韻」的概念
「身韻」,顧名思義,就是身法與韻律的統稱。身法又包括了站,蹲,跳,轉,翻這些常見的基本功技法,而韻律則體現在舞蹈的表現力,感染力等等精神層面。「身」與「韻」完美的結合,才能真正的體現中國舞所表達的文化內涵和精神面貌。
「身韻」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在這個大的概念之下包括了形,神,勁,律四個方面,下面我們來從這四個角度詳細的了解一下「身韻」吧。
「形」特指形體,也就是我們在日常的舞蹈練習中接觸到的外部動作。中國舞中的動作多數取法於古代勞動人民的日常生活,加以藝術加工之後,就形成了如今豐富的中國舞動作體系。
遍數中國舞的所有基本動作之中,最廣為人知的應該就是三大行:跳轉翻了。
跳作為中國舞基本功之中最難,也是動作最多的科目,有大跳,元寶跳,吸腿跳,分腿跳,擺腿跳,轉體跳以及片蓋腿跳躍等等,根據在具體的演繹中步法,身法的不同由舞者自由的組合展示。
初階的基本功動作之中,轉一般只有平轉,點轉兩種,熟練掌握兩種轉身方式之後可以變化出吸腿轉,掖腿轉,探海轉,連續掃堂等多個高階技巧,配合擰身動作讓舞者的舞蹈動作更加的華麗,充滿觀賞度。
翻身的技術動作通常包含串翻,點翻,刺翻,吸腿翻,端腿翻,踏步翻,點步翻等等,不同的翻身難度技巧各不相同,對於舞者的身體素質也有著非常大的考驗。
「神」就是我們常說的神韻了。在中國舞的動作體系之中,神韻是一個很寬泛,但是又至關重要的概念,它動作技巧無關,卻影響著每一位舞者動作技巧的演繹。
神韻特指內涵,神採,韻律,氣質等多個方面,中國舞講究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而神韻的集中體現就在於心,意,氣三個方面。
在神韻的概念中,強調的是氣的吐納遊走,內涵的氣韻以及精神境界的開朗,可以說神韻是中國舞的根本,沒有神韻,中國舞就等於沒有了靈魂。
「勁」是很容易被中國舞舞者們忽略的一個層面。大多數的中國愛好者們都會認為,中國舞是柔美的藝術,對於力量的把握沒有那麼看重,故而跳出來的舞蹈動作空有身法,卻有氣無力。
中國舞在力量上,講究的是柔韌兼備,柔中帶韌,力量都用在了看不見的地方。常練中國舞的舞者都知道中國舞有著特殊的「寸勁」,「反襯勁」以及「神勁」,用柔來詮釋,以力量作為依託和動作的過渡,才是中國舞「勁」的正確用法。
「律」這個概念,我們可以理解為律動,規律。特指中國舞動作銜接中的變化規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跳舞必須要「順」,順暢的舞蹈動作會給人一種行雲流水視覺美感。同樣,中國舞中也有著強調「不順之順」的「反律」,用以在音樂,力量將盡未盡之時臨時做出的變化。
中國舞的基礎動作不下百種,演繹變化則成千上萬,每一套動作組合再行拆分搭配就可以形成新的舞蹈動作,這其中的秘訣,就在於中國舞的「律」。
掌握了形神勁律,對「身韻」就有了初步的了解。注意,基本功訓練是任何學習舞蹈的前提條件,身韻的練習也需要以基訓來作為依託,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各位舞蹈愛好者們千萬不要只重身韻而忽略了基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