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博物館《紙上奇蹟2》開展!展出8組藝術家的紙創作

2020-12-20 睿智創藝

奇美博物館10月再次推出《紙上奇蹟2-無所不彈》在眾人引頸期盼下盛大開展!展出逾200件作品,邀請海內外8組參展藝術家,包括美國立體書大師大衛.卡特、日本紙藝達人中村開己、臺灣紙藝界翹楚洪新富、改寫雕塑語彙的大陸藝術家李洪波、法國立體書人氣新銳阿努克&路易斯、德國紙藝工程師彼得.達門、丹麥塗鴉鬼才「記住我的名字」、臺灣潛力新秀「半隻羊立體書實驗室」。

藝術作品以四大主題單元呈現,包括「一張紙,彈起無限可能」、「彈技術:掀開立體書的秘密」、「彈樣態:紙張變身術」、「彈創意:大師奇思妙想」。每件展品都有令人驚喜之處,展覽也同步露出創作者珍貴手稿及近20支影片,希望透過手稿及動態影像的輔助,讓民眾輕鬆理解更多作品細節與藝術家的想法。

「彈技術:掀開立體書的秘密」展區以數學、結構力學及機械聯動原理,重新組合紙張結構,把腦海中的畫面得以真實現身,創造紙張全新魅力。立體書巧妙細緻的機關設計,讓人每次開合都帶來無限驚奇及喜悅。

「彈樣態:紙張變身術」透過摺疊、擠壓、切割、粘貼,紙張在此華麗變身,成為個人風格的載體,乘載知識、遊戲、互動和想像,同時翻轉人們對紙張的認知。

現場能看見美國立體書創作領域兼具作家和插畫家身分的知名大師大衛.卡特(David A. Carter) 一系列創作。他以點、線、面和色彩等基本設計元素為主題的立體書,不僅創下國際立體書銷售數量佳績,卡特的奇思妙想和簡潔亮眼的現代藝術風格,更啟發無數後輩設計師。此次也特別邀請藝術家拍攝教學影片,短短5分鐘就讓人掌握紙張平面到立體的要領,跟著大師輕鬆完成作品。

一張紙,經過德國紙藝工程師彼得.達門(Peter Dahmen)的雙手,瞬間展現絕美景象,他擅長几何形的立體結構,經常與各領域工作者跨界合作。當人們打開他的作品,隱藏其中的動態效果隨之展開,成為最動人的魔幻時刻。

此區還能看見法國雙人組合設計師阿努克.博伊斯羅伯特(Anouck Boisrobert)和路易斯.裡戈(Louis Rigaud)的巧手創意。阿努克善於插畫,路易斯負責紙藝研發。他們的作品用色甜美繽紛,內容幽默風趣,尤其是獨特的直立式視角和獨樹一格的設計品味,為立體書開拓新的視野,不僅獨者喜愛,作品更獲獎無數,堪稱立體書的最佳新銳。

日本紙藝師中村開己善於把細緻機關隱藏在角色特徵中,伴隨主角特性,巧妙地彈跳、翻筋鬥、爆炸、滾動,甚至張口咬人,讓創作充滿動感與動態,現場裝置充滿著互動性,無形增添觀展趣味。

「彈創意:大師奇思妙想」勇於突破未知,跨越藩籬的藝術家和設計師,靈活運用紙的特性,以多元創作能量,開拓無限可能,同時為生活帶來更多樂趣與想像。石膏雕像是紙做的,可以伸縮延展變魔術?大陸藝術家李洪波從東方傳統紙玩具和紙燈籠獲得創作靈感,重新詮釋西方經典雕像,打破人們對雕像不動、堅硬、崇高的固有認知。在他的創作裡,雕像成為可隨意拉伸、變形,甚至流動的柔軟形象,彷彿某種生物,充滿超現實的奇幻感。

一張白紙能產生多少可能?丹麥藝術家HuskMitNavn用一張紙和一隻筆,透過簡單的折、卷、撕等步驟,創造出「類3D」的互動式作品;豐富有趣的畫面把藝術家天馬行空、遨遊無邊無界的自由想像展現得淋漓盡致。

相關焦點

  • 奇美博物館「紙上奇蹟2」登場 雕像會動、紙張會翻筋鬥
    臺灣奇美博物館全新特展《紙上奇蹟2-無所不彈》將於10月1日中秋連假登場,透過展出島內外8組參展藝術家、超過200件作品,引領民眾看見紙張也能翻筋鬥、咬人,如何從2D平面到3D立體動滋動滋「活」起來。中國藝術家李洪波雕塑作品。
  • 鄭立中出席「臺灣奇美博物館珍品展」(2012.04.17)
    4月17日上午,由江蘇省鎮江市政府、財團法人臺灣臺南市奇美文化基金會主辦的「奇美博物館珍藏展」在鎮江博物館開展。  全國政協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修福金、鄭建邦,市領導李國忠、秦景安、張洪水、李小平、陳蘇、王萍、宋餘慶、宦祥寶、宋敬偉,臺灣奇美公司董事長廖錦祥,臺灣奇美公司副董事長、鎮江奇美董事長許春華以及省內近200名知名藝術家出席開展儀式,並與上百市民共同參觀了展覽。
  • 好品味——奇美博物館紀念品
    位於臺南的奇美博物館是座私人博物館,內設四個常設展廳和數個特展廳。博物館是由奇美實業創辦人許文龍創立,是臺灣館藏最豐富的私人博物館、美術館。以典藏西洋藝術品為主,展出藝術、樂器、兵器與自然史四大領域。奇美博物館裡總共有3個地方可以買到紀念品,分別為:博物館1F北側的奇美博物館禮品店,3F出口處右手邊的買了就走紀念品攤,3F充滿童趣的兒童禮品店 ,另外就是1F南側的特展禮品店。
  • 臺灣奇美博物館禁區解放 孩童充當小小藝術家
    華夏經緯網7月1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揮別上半年疫情,臺灣奇美博物館迎接暑假大解禁!(奇美博物館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奇美博物館今年暑假針對大小朋友推出不同的體驗活動,首度針對18歲以上的成人玩家舉辦實境遊戲《穹頂計劃》夜宿限定場。遊戲過程中,玩家將扮演寶藏獵人團「六奇士」的成員,依照線索穿梭展廳,調查名畫背後隱藏的秘密。特別的是,在這場夜宿活動中,玩家會進行實境遊戲分組競賽。
  • 國博展出紙上迪斯尼動畫 含300餘幅動畫原稿(圖)
    米老鼠和唐老鴨、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獅子王……這些在銀幕上跳躍的動畫經典形象如今以一種新穎的面目來到我們面前。昨日,「生命之繪——迪士尼經典動畫藝術展」在國家博物館舉行媒體預展並將於今日正式開展。300餘幅動畫原稿揭開了迪士尼90多年來動畫經典背後的故事以及藝術家們各種奇思妙想、該展將於8月18日結束北京站後移師上海展出。
  • 以畫入剪紙以字入撕紙 關於紙的玩法,中外藝術家給出無「紙」境的...
    即日起,《紙·無止境》特展亮相上海市徐匯區楓林路街道林曦明現代剪紙藝術館,匯集中外藝術家佳作,為大家開啟一段關於「紙」的創生、再造和無限的旅程。平平無奇的紙有著什麼樣的底蘊?橫穿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商品不是絲綢,而是紙和中國造紙術。
  • 臺灣奇美博物館館藏珍品赴大陸首展
    中新社鎮江4月12日電(記者 崔佳明 盧輝)在江蘇省鎮江投資的臺灣著名企業奇美為當地帶來世界一流的藝術品收藏供當地市民欣賞。《藝術中的兒童形象:奇美博物館珍藏展》12日在鎮江舉行了藏品運抵當地的開箱儀式,臺灣奇美博物館館長郭玲玲表示,這次展出是該館首次離島在大陸舉辦的館藏珍品展。此次展出該館珍藏的65件相關「兒童、家庭、親情」館藏精品。展品中,油畫37件、雕塑28件,作品年代從14至20世紀,大部分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根據西方古典繪畫題材分為「宗教與神話」、「文學與歷史」、「肖像與風俗」三個主題。
  • 臺灣奇美博物館最大規模島外特展將在江蘇鎮江舉行
    新華網南京4月12日電(記者 劉巍巍)記者12日從江蘇省鎮江市人民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臺灣奇美博物館65件百年以上的繪畫和雕塑作品已經運抵鎮江,正在該市博物館布展,將於4月17日對外展出。  這是臺灣奇美博物館最大規模的島外特展,也是大陸地方博物館與臺灣民間博物館首次交流合作。
  • 臺灣奇美博物館館藏品鎮江交流展圓滿閉幕
    臺灣奇美博物館館藏品鎮江交流展圓滿閉幕 2012年10月16日 10:46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 歡動國慶︱不「紙」於此,一張紙能有多少種可能?
    「致敬傳統·當代紙藝術作品巡展」正在江蘇省現代藝術館展出,本次展覽是中國首次梳理當代紙藝術作品的全國巡展,共展出60位代表性藝術家所創作的120餘件創新藝術作品,展覽時間將持續到10月6日,免費向公眾開放。中秋國慶長假,不妨去體驗一番另類的紙趣橫生。
  • 在藝術家的紙間,居然藏著冰川、山脈、洞穴?
    德國藝術家安吉拉·格萊卡(Angela Glajcar)的作品就能為你鎮定一「夏」。這是一位「紙」的藝術家。提起紙質藝術品,格萊卡創作的並不是我們印象中在螺螄殼裡做道場的小型紙雕。她的作品裡主角幾乎都是空白的大型紙張,它們被懸掛起來,排列或是疊放成大型雕塑。
  • 書畫創作新載體,材質不再拘泥於絹本和紙本
    文/古今文博 國畫的常見材質是絹本或者紙本。古代造紙技術不發達,一直以來都是絹多紙少,所以古代宣紙的成本非常高。而由明清至現代,市場上書畫材質則以紙本居多,俗話說「物以稀為貴」,絹本反而一躍成為了書畫作品中的精品材質。
  • 紙餐具、圍棋餅乾……看北京設計博覽會上的全新生活方式
    本屆北京設計博覽會持續至9月16日,以「創變未來」為主題,圍繞五大板塊,50餘場設計論壇在活動期間開展。博覽會上展出的南鑼鼓巷紙餐具,這一系列紙餐具使用了可回收的環保材料。攝/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紙餐具、紙背袋探索紙藝環保設計前不久從2019北京文創大賽中載譽歸來的一批文創產品,在本屆設計博覽會上向公眾展出,這些產品均來自紙藝文創賽區。
  • 倫敦呈現「畢卡索與紙的藝術」:撕紙,燃紙、將紙變成了立體
    理解一位真正的天才,要回到起點,畢卡索的起點,是紙的藝術。畢卡索不僅用紙畫畫,他撕紙,燃紙,將紙變成立體。2020年1月25日起,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聯合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巴黎畢卡索美術館舉辦「畢卡索與紙的藝術」特展,從《格爾尼卡》的研究到4.8米寬的拼貼畫,展覽呈現橫跨畢卡索80年生涯的300多件紙製作品。
  • 生命美如紙藝術家將A4紙、舊書、廁紙筒玩出花樣
    我們會用筆記本隨手記下新構思,在素描本上信手塗鴉,用剪貼簿收集點滴創意,或者只是在一張白紙上為下一個計劃畫張流程草圖。    至於紙與藝術的淵源,亦由來已久。不過,被問及這個問題時,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恐怕都是繪畫。其實,紙所擁有的能量遠不止於此。
  • 娛樂式啟蒙,《奇奇妙妙博物館》,紙上博物館之旅有驚喜!
    有一集小豬佩奇一家去參觀博物館,有恐龍、有太空、有歷史文物,竟然有這麼神奇的地方!於是他立刻深深記住了那種大房子叫做「博物館」,見到樓盤銷售中心,拉著我的手就要過去,說要去博物館。這麼小就對博物館感興趣,真是太好了!在今年8月份,突然發現了這本非常好玩的博物館啟蒙書,我覺得這真的可以收藏啊!
  • 臺灣「奇美博物館珍品鎮江展」逾15萬人次參觀
    中國臺灣網8月2日鎮江消息日前,從鎮江博物館了解到,自4月17日題為《兩地情 一家親》——藝術中的兒童形象·奇美博物館珍品展」在鎮江博物館開展以來,三個月時間已接待參觀者逾15萬人次,5-6月份與展前參觀人數上升35%,7月份進入署假後,參觀人次與展前上升50%以上。
  •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推出張大千特展,突出海外生活與創作
    張大千《臺灣神木》,1970年,紙本設色「張大千的畫作之所以能和我們產生共鳴,是因為它們巧妙地融合了傳統與創新。」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兼執行長許傑表示,「這個展覽向世人展示了:即使是當今最傑出的藝術家,也能從過去找到豐富的靈感源泉。此外,我們非常高興地看到,我們舊金山當地的風景是如何推動張大千不斷拓展藝術邊界的。」
  • 藝術家徐冰新作英國博物館開展 構建「桃花源」
    作為中央美院副院長,他有大把讓人頭疼的學校行政事務要處理,而作為中國最著名的當代藝術家之一,他更不願意放棄藝術創作。最近,徐冰的新作、大型裝置《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實現》正在英國V&A博物館開展。開展幾天前,為了測試安裝的可行性,徐冰連著兩天一夜沒怎麼睡覺。  作品的安裝過程非常複雜,但徐冰還不能趕去倫敦親自布展,這讓他很焦慮。
  • 紙上的舞臺——第二屆表演藝術海報設計國際邀請展
    第一部分:展覽簡介  2015年11月5日——11月28日,中國傳媒大學和國家大劇院共同主辦的「紙上的舞臺——第二屆表演藝術海報設計國際邀請展」將在國家大劇院北水下廊道東展廳展出,這是繼2010年全球設計大師在中國聯袂展出後,中國第二次舉辦的關於表演藝術海報的設計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