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華說過,大概在一千萬人中,才有一雙梁祝,才可以化蝶。其他的只能化成蒼蠅化成蚊子、反正就是化不成蝶,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美麗。
因為時代再改變,而每個人出生之後都會被時代附上特性,在時代的大潮中能夠堅持自我,真正全心付了,不顧一切,甚至為了愛情付出生命的代價時,很多人過不了這一關的。
1994年,當徐克執導《梁祝》,如何新瓶裝舊酒,他找到了一個方法,那就是時代這個外衣,而這個外衣在電影中其實附著在兩個愛情上面,一個是祝夫人曾經的愛情,一個是祝英臺和梁山伯的愛情,前者順時,有悲有喜,後者逆時,則只剩下悲劇了。
什麼是愛情
關於什麼是愛情的解釋已經汗牛充棟,無數文學作品中對於愛情反覆說,卻總是說不出一個經典的定義了,因為太感性和主觀,所以不會有最終的定義出來。
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斯騰伯格認為愛情由三個成分構成:激情、親密和承諾。然後這三個部分組成了一個穩定的三角形,貌似愛情就這樣可以固定下來,不過是否能夠固定誰也說不清楚了。
我一直以為自己贏了,直到有一天看到鏡子,才知道自己輸了。在我最美好的時候,我最喜歡的人卻沒在我身邊。
王家衛在《東邪西毒》中借歐陽峰大嫂之口說出這番話時,也說明了愛情的美好和其中的糾結,為了愛情你能夠妥協和犧牲到什麼樣的地步呢。
愛一個人需要理由嗎?不需要嗎?《大話西遊》中的至尊寶認為愛情需要理由的,最後才發現原來不需要理由,所以我們明明知道愛情是什麼,但是我們依舊不明白它到底是什麼,也許這就是關於愛情最好的答案。
《梁祝》中的兩種愛情
徐克在電影中其實拍了兩種愛情的選擇,一種是祝母當年也是女扮男裝去書院,認識了若虛,然而面對世俗和家庭,祝母選擇嫁入了豪門,若虛則是退一步出家為僧,一個是積極融入時代中,愛情放在一邊,物質生活豐富無比。
但是祝母有怨氣,所以看到若虛就是一個耳光,到底兩人之間誰放棄得最早,電影中沒有交待,可能兩人認為自己都做了最正確的選擇。
最終祝母變成門當戶對最好的執行者,對於祝英臺的愛情開始幹涉,也許在祝母看來,當初我就是這樣選擇了,現在不也是生活得好好的。若虛雖然說放下了,依舊沒放下,還想著看看舊情人能否選擇退一步成全梁山伯和祝英臺。
這一對是世俗版的梁山伯和祝英臺,他們化不了蝶,只能化成其他的東西,一別兩寬。
另一種則是純粹的愛情,不管時代加諸在身邊的力量有多強大,愛情就是愛情。
因為有明暗兩條線的對比,才能感知到愛情純粹的偉大,所以千萬人之中只要選擇了,不管時代如何一定堅持到底,哪怕是死也要化蝶在一起,梁山伯和祝英臺的故事才流傳了如此之久,才會如此動人動情動心。
無言到面前,與君分杯水清中有濃意,流出心底醉不論冤或緣,莫說蝴蝶夢還你此生此世今世前世雙雙飛過萬世千生去
愛情的時代特色
呂思勉在《中國通史》詳細分析了歷史中的婚姻,除了遠古時代掠奪婚姻的習慣之後,開始演變為婚姻由父母作主,即使到現在依舊存在著這種影響在內。
書中詳細分析了之後,並沒有一棍子把這種父母作主全盤否定,並給出了答案:
人之性,本是多婚的,男婦皆然,所以愛情很難持之永久。即使結婚之時,純出於兩情愛慕,絕無別種作用摻雜其間,尚難保其永久,現在的婚姻,有別種作用摻雜的,且劇多數呢?....與其審慎於結婚之時,不如寬大於離婚之際。
呂大師倒是說對了,看現在社會的結婚率和離婚率就能明白了,現在是太寬於離婚了,愛情是個什麼鬼,地球人都知道,但到了離婚時,曾經說好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呢?
愛情中的別種作用,那就時代的特色在內,當所有人都把物質放在第一位的時候,愛情看上去純粹卻很少純粹,不變的依舊是千萬人中只有一對能夠化蝶了,愛情並沒有隨著時代變而改變,自由戀愛說上去很美,實際上是否美麗冷暖自知。
曾經一個女性朋友準備和相戀4年的男友結婚了,兩人關係一直很好,花前月下的海誓山盟可沒少說,到結婚時,世俗的問題來了,彩禮是要還是不要呢?女方父母想著要一點,不然被別人說姑娘是白嫁了,所以只要16萬就成了,這個錢並不多。
但是男方認為買房買車已經花了不少了,彩禮一分都不出,原來若是好好溝通一切都能解決,結果是越溝通大家火氣越大,最後婚也不結了,直接散夥,4年的感情也不要了。
而狗血的是,幾個月後男方相親遇到另一個女的,這一次女方同樣要彩禮16萬,結果男方連價都沒還,直接給了,就這樣4年的愛情被一個月的相親打敗了,是關於彩禮嗎?
《精英律師》中羅檳和藍紅的愛情同樣被現實打敗了,如同藍紅說的羅檳把愛情想得太美麗太純粹,愛情談錢就不成,當然這要分兩方面來說,一方面是把愛情看得太純粹,另一方面是愛情完全綁架在物質上,哪怕曾經兩人多麼相愛,最終只能變成愛情的遺憾,
當徐克《梁祝》明線上的愛情和時代是不妥協的,暗線上依舊在妥協,至於選擇哪一種在於個人,所以化蝶的只有少數。
多數我們的愛情看上去純粹,最終是化成蒼蠅化成蚊子、反正就是化不成蝶,愛情和時代烙印是大概率上綁定在一起了,你的愛情又如何純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