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何黎 通訊員 陳娜
覆蓋全省11市558家醫療機構,包含16家省級醫院,72家市級醫院,239家縣級醫院,231家基層醫療機構,杭州市、金華市城區大部分藥店已支持健康醫保卡刷卡結算;全省領卡人數已超過660萬,累計用卡1516493次。
這是省衛生健康委聯合省醫保局、省人力社保廳和省大數據局按照省委省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政府數位化轉型決策部署,共同推出的電子健康卡和電子社保卡「兩卡融合、一網通辦」上線一周年成績單。
在浙裡辦上線的這張健康醫保卡,可以取代原來群眾手上各家醫院的實體就診卡、社保卡和市民卡,承載了預約掛號、排隊叫號、掃碼就醫、檢驗檢查報告查詢、行動支付等全流程掌上就醫功能,集聚了網際網路醫院、醫保結算、健康管理等全方位服務,實現省域就醫「一件事」,健康服務「一碼通」。
圖片據浙裡辦
排隊時長總計減少約45000個小時
這一年,健康醫保卡的應用讓群眾就醫更便利,醫院運營更高效,行業監管更精準。
健康醫保卡使傳統的院內就診環節由此從8個減少到3個,繳費排隊次數從原先的至少兩次減少至零排隊,據估算,可使平均單次門診服務節省近20分鐘,按照目前的使用情況,已節省實體卡發卡成本近700萬元,排隊時長總計減少約45000個小時。同時,健康醫保卡應用場景仍在進一步擴展延伸,預約接種服務、出生一件事辦理、健康體檢報告和從業人員健康證明自助查詢等應用已經上線,今年底,還將聚合獻血服務、母子健康手冊等功能,隨著便民惠民服務的豐富和個人健康信息的匯聚,健康醫保卡將不斷滿足群眾「掌上健康管理」服務需求。
圖片據浙裡辦
健康醫保卡支持的「掌上就醫」讓手機成為患者的專屬移動自助機,門診大廳擁擠現象緩解了,診療環境改善了,醫院原本用於人工窗口、自助機的運維成本也在不斷降低,按照每家醫院每年20萬的自助設備運維成本,目前一年已經節約近7000萬元。同時,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健康醫保卡與健康碼的整合融合實現了「紅黃綠」套色處理,患者在掃碼就醫時,將健康碼狀態信息實時推送到醫生診間,有效防範了院內交叉感染風險。
健康醫保卡的應用促進了跨地區、跨機構診療信息的整合共享,為行業監管提供強有力數據支撐。自上線以來,在醫生診間智能客戶端實現患者近期跨院重複檢驗檢查321466例,減少了不必要的重複檢查,提高了醫療服務和醫保基金使用效率,提升醫療醫保的協同監管能力。
小小的二維碼發揮了大大的作用
健康醫保卡以患者為中心,以一個小小的二維碼替代了群眾以往去醫院要攜帶的社保卡、市民卡、醫院自發就診卡,串聯起居民個人醫療健康信息,聚合了各類線上醫療衛生服務,避免了群眾在看病就醫過程中的重複辦卡、重複排隊、重複檢查,大大提升就醫體驗的獲得感。
推動了智慧醫院建設,讓醫療服務更有序。健康醫保卡的推廣應用驅動廣大醫院加快服務流程優化,打通醫院間信息通道及線上線下服務壁壘,改善了診療環境,降低了運營成本,提升了智慧化水平,也促進了醫療資源集約共享和醫療服務的業務協作。
圖片據浙裡辦
貫徹了整體政府理念,讓部門協同更有效。按照「同一方案、分線對接、分工負責、定期會商、難題共解、統一落地」要求,各部門既分工又合作,實現部門系統整合、應用落地,強化了醫療醫保管理服務協同。
未來將帶來更多奇妙體驗
而在不久的將來,健康醫保卡還會帶給百姓更多奇妙體驗。
它將形成掌上衛生健康服務生態圈。充分利用浙裡辦國民醫療健康專區,在全面覆蓋縣級以上醫院的基礎上,繼續向定點醫療機構和藥店延伸,到2020年底,群眾申領健康醫保卡人數超過1000萬張。掌上醫療服務功能不斷優化,大力推廣和完善預約掛號、在線取號、排隊叫號等應用,逐步使患者脫離人工窗口和自助機,持續擴大健康證明、健康體檢等信息查詢的覆蓋機構範圍。此外,它還將不斷聚合公共服務類功能應用,建立健康宣教知識庫,進一步整合居民個人健康相關信息,探索基於健康相關數據的全人群、全周期、全方位的個人健康「畫像」服務。
它將擁有更強的開放性與包容性。「兩卡融合、一網通辦」工作中建立的部門協同機制將進一步強化,依託工作專班,共同研究在現有「兩卡融合、一網通辦」和行動支付平臺基礎上,將積極推進與醫保電子憑證認證體系的融合,實現基於醫保電子憑證二維碼、電子健康卡等「多碼融合」的就醫和行動支付體系。
它將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以人為中心,提升「一卡、一專區」界面的友好度、系統的靈敏度、操作的便捷度;探索可穿戴式設備等物聯網技術與健康醫保卡的融合共享,以專區為載體向群眾提供健康評估類、健康指導類服務,賦能更多適用於群眾日常健康管理的服務功能,全面提升用戶的用卡體驗,增加用戶使用粘性。繼續拓展宣傳渠道,將健康醫保卡的推廣工作從院內搬到院外,從線下搬到線上;加大宣傳力度,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推廣健康醫保卡功能應用,提升群眾知曉度。
圖片據浙裡辦
【來源:錢江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