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學生靈魂的塑造者,而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又是德育工作,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切身體會到德育工作對學生的深刻影響,現就我自己工作中的親身經歷講述給大家:
一、案例背景
我班有幾個學生,他們共同的特點是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較差,沒有學習目標,愛玩手機,不停父母的管教,特別反感父母的嘮叨。上課打瞌睡,也不聽老師的勸告,嚴重影響課堂秩序;在宿舍不按時休息,有的在廁所偷偷地抽菸;平時作業或潦草或沒做,成績很不理想,真讓我頭痛。他們分別是張龍躍、馬雲澤。於是,我找他們一一談話,希望他們在學校遵守各項規章制度,以學習為重,自我調節,自我改進,做一名合格的中學生。但經過幾次努力,他們只在口頭上答應,行動上卻原地踏步。看到他們不思進取,我的心都快涼了,算了吧,或許他們就是應了那句話 「小人命,天註定」,我奈之何?但是,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怎能不理他們,讓他們變本加厲地鬧下去呀!此時,我覺得逃避不是辦法,必須正視現實!我內心一橫:我不改變你們,誓不罷休!
二、案例過程:
為了有針對性地做們的工作,我決定好好利用暑假,做一些有關親情教育的學習活動,不是學習任務,也不是暑假作業。於是我想到了練習寫字,每個同學在假期練習寫「我的爸爸媽媽」這6個字,目的從漢字的書寫入手,了解他們的爸爸媽媽,從漢字的書法美感去愛爸爸媽媽。暑假結束返校後對大家上交得作品進行先到他家去家評比,好的作品展示在我班本學期第一月班級文化牆上。
另外,我已假期生活剪影集的形式,收集
學生與父母近距離的生活照片,以「我看到爸爸或媽媽的白髮、皺紋等」為題,在教室的小班會上進行拓展,體會父母對他們的關懷。班會後讓學生寫品德反思,寫自己的心裡話。
我給予他們信心,鼓勵他們,教他們首先學會做人,特別是要學會心疼父母,體貼父母,在學校遵守紀律,踏實學習,考出自己最理想的成績。 後來我給他們調了座位,安排了學習助手。他們在教室學習的時間也長了,在宿舍也聽話了,同學們的反饋也好了,成績比以前有了大的進步。 回訪他們的家長時,家長們都說評孩子的變化很大,這次回來幹這幹那,也沒要錢上網,作業回來就開始寫了,這真是太好了......
三、案例分析:
(一)育人德為首,做人孝為先
作為學思想品德教育的我十分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有才無德、無才無德我都不喜歡,有德有才是我的教育追求。「孝敬父母」是班級管理的核心,所有事情都能直接或者間接和孝敬父母掛起鉤,時時事事講述父母的不易,時時事事提醒學生注意自己的舉止言行,時時事事感化學生的心靈。對於張龍躍、馬雲澤同學這樣的後進生我的良知沒有讓我放棄他們,敞開心扉,以關愛之心來觸動他們的心弦。「動之於情,曉之於理」:用師愛去溫暖他們,用情去感化他們,用理去說服他們,從而促使他們主動地改正錯誤。
(二)班會德引領,反思鑑真品
德育主題班會是班級工作的導向,利用好一切可以以德育人的機會,時時為學生進行善意的提醒。自我品德反思左右學生的言行,是很好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張龍躍、馬雲澤在後來的反思中,勇敢地承認自己的錯誤,主動將自己心愛的手機在班會課上當場摔壞,下決心遠離手機,用真誠和真心做人。
(三)家校誠溝通,天塹變通途。
家訪,與家長進行了有效的溝通,真正地形成了家校合力,促進了班級管理工作,提高了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對於張龍躍、馬雲澤的家長來校面談共四次,每次感受都不一樣,我由迷茫逐漸覺得豁然開朗。
四、反思
從事班主任工作多年,我一直在琢磨班級管理的捷徑,向前輩請教,看書,上網查詢,收集資料,認識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摸索到讓學生通過感恩父母來激發學生的愛的激情和學習的熱情,感受了家訪的力量,懂得了家訪的意義。同時,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班級管理方法還不高效,我會更加努力的。 「十年樹木,百年育人」。用心做教育,用愛心、恆心、關心去愛護每個孩子,去尊重他們。我相信只要用心就一定能夠託起明天的希望。